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攸縣文化公園在哪裡

攸縣文化公園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06 19:11:07

Ⅰ 湖南株洲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一、神農谷

Ⅱ 攸縣,茶陵,醴陵有滴滴打車嗎。 這三個地方有哪些旅遊景點。 這三個地方,有住宿比較便宜的嗎

醴陵:醴陵市博物館、狀元洲文化公園、淥江橋、淥江書院。
茶陵:茶陵雲陽山AAAA、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烈士陵園、鹿原陂、丹霞地貌名勝景區、湘山公園、紅軍村和紅軍牆、湘山古塔、南宋古城、紅軍學校、酃縣革命烈士紀念碑、洣泉書院、茶陵鐵犀、毛主席在茶陵的住室、三河洣水風光、雲陽國家森林公園。
攸縣:酒埠江風景區、仙人橋景區、紅軍東沖兵工廠、攸縣寶寧寺、攸縣白龍洞、攸縣梯田、攸縣靈龜寺、陽升觀、文明中塔、桃花谷。

Ⅲ 攸縣攸州公園有鬼嗎

沒有,世界上沒有鬼。
1、攸州公園為城市綜合性公園,含攸州公園和國防教育園兩部分。
2、1998年經縣政府批准,定址在永佳下坳,其范圍東平行與攸州大道相接,南以鐵路為界,西北抵環城路為界,包括一、二、三獅形嶺、合議塘水庫和下園坳,規劃公園內用地約1350畝。

Ⅳ 湖南所有的公園及其地址!

湖南長沙
南郊公園 湖南烈士公園 黑麋峰森林公園 長沙世界之窗
長沙海底世界 長沙動物園 長沙曉園公園 長沙月湖公園
嶽麓山公園 王陵公園 天心閣公園 植物園
湖南常德
常德臨江公園 濱湖公園
湖南郴州
東塔嶺烈士公園 東塔公園 北湖公園
湖南衡陽
岳屏公園 石鼓公園 平湖公園 廟前地質公園 衡陽西湖公園
湖南懷化
雄溪公園 勝利公園(沅陵縣沅陵鎮梧桐山上) 通道獨岩公園
湖南婁底
水府廟郊野威尼斯樂園 婁底公園石馬公園
湖南邵陽
水府游園 雙清公園 六亭嶺 東塔公園 城南公園
湖南湘潭
雨湖公園 湘潭農博園 水府廟小游園 韶山烈士陵園 毛澤東紀念園
和平公園 城南公園
湖南湘西
湘西鳳凰天龍峽
湖南益陽
益陽恐怖城 益陽百竹園 瓊湖公園
會龍公園 德昌公園
湖南永州
恩院風荷
湖南嶽陽
岳陽樂園 君山公園 金鄂山公園 華容烈士陵園
湖南株洲
株洲大京 炎陵湘山公園 石峰公園 神農公園
神龍公園

森林公園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瀏陽市東北部
九疑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寧遠縣南端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 湘鄂贛三省交界的平江縣北境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北部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衡陽市北郊,距衡陽市城區僅25公里
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永州資興市的東江湖畔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武陵山余脈延伸的黃山,地處湘鄂兩省邊界交接處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宜章縣境內
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東安縣境內
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岡市城南5公里處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嶺山系幕阜山脈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
雲陽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東部的茶陵縣城西洣水河畔
金洞國家森林公園 祁陽縣南部金洞國有林場南端小黃司河流域
中坡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懷化市北郊
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湘北嶽陽臨湘兩縣(市)交界的大雲山
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桃源縣境內
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近郊,雙牌縣東北隅,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常德南郊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湘西鳳凰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南側
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 永順縣城南1.5公里的猛洞河畔
百里龍山(漣源)國家森林公園 漣源市城南,孫水之源,距婁底市區僅45公里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市以南
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 羅霄山脈中段、湘贛邊境萬陽山北段的西北坡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石門縣城東南八公里處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長沙市雨花區,緊鄰長沙紅星農業博覽會展中心
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湘鄉市境內
千家峒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江永縣高澤源林場
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永州資興市的東江湖畔
中坡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省懷化市北郊
五蓋山國際狩獵場 湖南省東南部,距京廣鐵路旁的郴州市45公里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 常德市西郊河洑山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湘鄂兩省邊界交接處
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湘北嶽陽臨湘兩縣(市)交界的大雲山
百里龍山(新邵)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邵陽新邵
排牙山森林公園 湖南省懷化市靖州縣西南部
湘山森林公園 炎陵縣城西郊1.5公里
黑糜峰森林公園 湖南省望城縣東北角
新寧舜皇山森林公園 湖南省新寧
福壽山森林公園 中國湖南省東北部
桃花山森林公園 湖南省華容縣東北部
卧龍峽森林公園 古丈縣河西鎮
天供山森林公園 澧縣涔水河畔,東南抵金羅,南臨王家廠水庫
津市森林公園 津市城南區
九峰山森林公園 湖南婁底市雙峰縣東南部,與衡陽縣接界
鳳凰山森林公園 湖南懷化市沅陵縣城南
岐山森林公園 衡南縣西北部
柘溪森林公園 在益陽市安化縣林科所
龍虎山森林公園 洞庭湖西部赤山島

地質公園
湖南張家界砂岩峰林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張家界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
湖南崀山國家地質公園 湘西南新寧縣境內
湖南鳳凰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鳳凰縣境內
湖南古丈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省古丈縣西北部
湖南酒埠江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省攸縣東部

以上是我查找並且分類的,具體的地址真的比較難找! 可能網上不會有這些信息的! ~~呵呵~~

Ⅳ 醴陵`攸縣有什麼好玩的

攸縣酒神農公園、文化園、石峰公園、炎帝廣場(傍晚最好玩)
石峰公園,神龍公園。株洲縣有大京水庫
其餘有炎帝陵(炎陵縣)還有溫泉,15元一次很便宜
攸縣有個旅遊區,叫白龍洞,比較有名。
還有酒埠江也好玩。
炎陵還有個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避暑的最佳選擇!那而空氣特清新!樹木鬱郁蔥蔥,感覺好爽!還有很多瀑布!最大的那個珠簾瀑布,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氧離子
七一路那邊有很多KTV,晚上很好玩,不過要注意安全。
酒埠江位於攸縣東部的湘贛交界地帶,總面積232平方公里,公園內以岩溶洞穴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融峰、洞、橋、泉、峽、瀑於一身,構成了天然的岩溶地貌博物館,其洞天奇觀和岩溶世界十分罕見,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對比意義 埠江 還不錯,還有就是白龍洞。。。

Ⅵ 湖南攸縣在那裡

攸縣地理位置與人口: 攸縣地處湘東南部,羅霄山脈中麓,南通粵港澳,北臨長株潭,西屏衡陽南嶽,東與江西萍鄉、蓮花接壤,古有「衡之徑庭、潭之門戶」之稱。全縣轄20個鄉鎮,總面積2664平方公里,總人口76萬。
攸縣歷史悠久,是傳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時代初期,攸縣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所開發,是中南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置縣,因攸水流貫全境而得名。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攸縣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特色文化,播撒和傳承了源遠流長的地域文明。 攸縣交通地理:
攸縣交通便利,是資源豐富的大縣。攸縣縣內水陸交通並濟,公路交錯縱橫,湘東鐵路、106國道縱貫全境,北通320國道,西與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相連,運輸極為方便。 攸縣物產地理: 境內氣候溫和,農業物產品種繁多,是全國商品瘦肉豬、商品糧、速生豐產林和油茶生產基地縣;地下礦產資源富集,已查明的礦藏品種20餘種,其中以煤、鐵礦石、玄武岩、花崗岩、石灰石居多,煤炭儲量在3億噸以上, 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全縣擁有勞動力40萬人以上,有18萬人常年在外經商務工,「攸縣的士」成為湖南省十大勞務經濟品牌之首。
攸縣山川秀麗,是風景迷人的明珠。攸縣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尤其是酒埠江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於一體,已被認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景觀奇特多樣,有酒仙湖、百丈瀑、溫泉等水體景觀,古銀杏樹、紅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觀,寶寧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軍兵工廠等人文景觀,已探明120多個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區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長達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我國已發現最長的地下河之一,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攸縣經濟地理: 攸縣經濟活躍,是發展提速的熱土。攸縣工農業發達,商貿繁榮,經濟活躍,歷來是湘東南、贛西北的經濟交流中心。1997年成為湖南省第一批小康縣,2000年被更為湖南省五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試點縣之一。近年來,我們以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為目標 ,突出產業發展、園區建設、農產品開發、旅遊開發四大重點,著力實施民營經濟領跑戰略,全力推進「三化」進程,初步形成了以資源採掘加工、建築建材、化工為支柱的20多個產業門類,建設了攸州工業園等一批工業園區。2006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8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6333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躋身湖南省十強。

Ⅶ 攸縣在哪裡株洲

攸縣位於湘東南部,羅霄山脈中段,東臨江西萍鄉、蓮花,南通粵廣,西屏衡岳,北達株洲、長沙,素有「沿海的內地,內陸的前沿」之稱,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土地面積2664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攸縣縣城又稱梅城,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湘江上游,洣水之濱,是長株潭地區南部中心城市,是該地區的商貿、經濟、文化中心,現有人口12.5萬人。攸縣水陸交通並濟,106國道和湘東鐵路貫穿全境,有鐵路58.50公里,106國道62公里,省道190公里,縣鄉等級公路1300公里,公路密度為湖南之首,在建的網朱公路和衡炎高速連接線直通京珠高速,水運直達長江。交通極為方便。

攸縣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早在商周就進入了古代文明時代,成為楚文化發祥地之一,素有「湘東福地」之美譽。攸州八景之一的靈龜峰,已成為株洲市佛教協會之聖地;始建於唐代的陽升觀、寶寧寺,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香火綿綿、鍾聲不絕;擁有華夏民族先祖堯帝寢陵的堯山,是海內外華夏子孫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聖地;地處攸縣東部的酒埠江風景區,民俗純朴、古風猶存,自然、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擁有酒仙湖、白龍洞等52個中外聞名的景點,其中海棠洞地下河是世界級的景點。

攸縣礦藏豐富,物產富饒。已探明煤、鐵、錳、鈾、玄武岩等礦藏資源20餘種,尤以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煤炭儲量達四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縣。攸縣素有「湘東糧倉」之美稱,辣椒、生薑、蒜苔、茉莉花茶、草席、蕎頭、竹木製品暢銷大江南北及東南亞東區。近年被國家列為商品糧生產基地、瘦肉型牲豬生產基地、油茶林生產基地、茉莉花產業發展縣、農村農業現代化試點縣、省市蔬菜生產基地及株洲市無公害蔬菜試驗示範基地。攸縣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全縣有勞動力39萬人,其中農村富餘勞動力超過20萬,2005年,全縣外出務工14.48萬人,是湖南省有名的勞務輸出大縣。

攸縣山川秀麗,名勝古跡甚多。攸州八景之一的靈龜峰,現為株洲市佛教協會聖地。始建於唐代的陽升觀,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香火綿綿,鍾聲不絕。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的寢陵,中外馳名的游覽勝地井岡山、南嶽,與攸縣相距僅數十公里,且為必經之地。

攸縣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湘東鐵路和106國道貫穿縣境南北,兩線沿途形成百里經濟發展長廊,水泥、瀝青道路已直達各個鄉鎮;水源豐富,湘江支流洣水匯集攸水穿城而過。電力充足,通訊發達,全縣村村組組通電,鄉鄉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攸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縣力進入湖南省10強。攸縣是湖南省首批小康縣(市)之一,是全省五個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市)之一。2005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4.33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3.50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69元。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逐步形成了以糧食、牲豬、竹木、蔬菜、辣椒、蕎頭、草席、茶葉、西瓜等拳頭農產品為支柱產業的經濟體系,農業產業化和規模生產水平逐步提高,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農村經濟的生力軍。工業經濟已形成化工、電力、機械、建材建築、食品、造紙、陶瓷、煙花、紡織、服裝、制葯、製鞋等20多個工業門類數百個產品。其中煤炭、建材建築、化工已成為三大支柱產業。全縣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廣播電視、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事業協調發展。

經濟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全縣的內外貿易。目前,全縣與海內外的貿易交流往來十分活躍,可謂商賈雲集、貨暢其流。位列「湖南五大市場」之一、湘東市場之首的皇圖嶺農貿市場吸引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生意人。近年投資上億元興建湘東大市場,更是一座集吃、住、樂為一體的綜合商城,成為湘東地區又一處火爆的商業中心。

攸縣的投資環境寬松,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和優化環境的硬性措施,成立了優化環境辦公室,設立了政務公開中心。在硬環境方面,加大了投資力度,實現了「路暢通、水暢流、話直達、電滿足」的剛性目標。

今日的攸縣人,既有純朴的古風,又具有現代文明之風尚。如今,美麗神奇、文明富庶的攸縣大地向世人展示著一幅幅生機勃勃的壯麗畫卷,吸引了大批海內外賓專家前來投資置

Ⅷ 攸縣的地理環境


攸縣位於湖南東部,羅霄山脈中段武功山西南端,東鄰江西萍鄉市、蓮花縣,西連株洲縣、衡東縣;南達茶陵縣、安仁縣,北接醴陵市。地理座標是:東經113°09′09″至113°51′30″,北緯26°46′34″至27°26′30″。 201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3134942萬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3109萬元, 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725560萬元, 比上年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956273萬元, 比上年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6:55.8:29.6調整為14.5:55:30.5,一產業下降0.1個百分點,二產業下降0.8個百分點,三產業上升0.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57.5%、36%,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68、5.95、3.72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了39427元,單位GDP能耗1.08萬噸標煤/萬元,同比下降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為200462萬元,同比增長14.6%。
城鎮化建設成效顯著。2014年全縣城鎮化率為52.57%,較上年提高0.57個百分點。 農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農田水利建設高效實施,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攸縣米粉成為我縣第三個國家地理標志,鴻華麻鴨和雲田花卉等農業產業化項目順利推進。2014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708655萬元,同比增長4.5%,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為146.6%。
種植業穩步增長。2014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00.7萬畝,同比增長2.9%,糧食產量46.59萬噸,同比增長3%,糧食單產為462.55公斤/畝。
養殖業健康發展。2014年,全縣出欄生豬122.84萬頭,出欄牛2.14萬頭,出欄羊5.43萬只,出籠家禽567.5萬羽,同比增幅分別為4.5%,3.4%,4.0%,4.26%。肉類總產量9.49萬噸,增長2.7%。禽蛋產量為1.56萬噸,同比增長3.2%。
林業產業鞏固提升。2014年,全縣全年完成造林面積5.4萬畝, 封山育林15萬畝,油茶籽產量為3.2萬噸。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7.44%, 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
土地流轉強勢推進。2014年縣流轉耕地面積25.2萬畝,佔耕地總面積30%,涉及農戶6.85萬戶,占總農戶的40%。2014年我縣已注冊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84家,入社成員11386人,帶動農戶3.46萬戶。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完善。2014年,全縣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87.7萬千瓦,比上年提高5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6377台,比上年增加305台。全年化肥施用量99890噸,農葯施用量895.6噸,均比去年有所下降。 工業經濟緩中趨穩。2014年,全縣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610176萬元,增長11.1%,佔GDP的比重為51%,對經濟貢獻率達到54%,拉動經濟增長5.59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1553308萬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308396萬元。煤炭、鐵礦業完成增加值486209萬元和101089萬元,均低於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平均增幅。2014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4541130萬元,同比增長9.8%。高新技術總產值為570780萬元,同比增長10.2%,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為557115.6萬元,同比增長13.4%。出口交貨值為35056萬元,同比下降29.9%。規上工業利潤總額179854萬元;利稅總額382558萬元;產品銷售率98.93%,降低0.58個百分點。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7.25%,水泥246萬噸,同比下降35.7 %。
綜合能耗進一步下降。2014年,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共計72.4萬噸標煤,同比下降13.9%。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22.6%。
建築業平穩增長。2014年,全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15384萬元,比上年增長9.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拉動經濟增長0.36個百分點。 2014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81866萬元,比上年增長12.7%。分地區看,城鎮零售額875993萬元,增長12.7%;鄉村零售額105873萬元,增長12.8%。分行業看,批發業94577萬元,增長17.6%;零售業749920萬元,增長11.8%;住宿業23833萬元,增長6.8%;餐飲業113536萬元,增長16.7%。電子商務及快遞公司等現代物流業迅猛發展。
旅遊業發展良好。2014年,我縣成功申報白龍洞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截止2014年末,我縣共有AAAA景區1個,AAA級景區2個,擁有星級賓館4家,旅行社10家,國家級森林公園1家。全縣接待遊客2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13.39億元,各景區門票總收入達1200萬元,同比增長42%。旅遊人數同比增長23.2%,旅遊綜合收入增長24.2%。 交通發展上新台階。2014年,攸縣火車南站開通客運業務,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攸縣沒有干線鐵路的歷史從此結束。攸縣的交通發展,特別是鐵路運營的發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14年,新建成農村客運站1個,完成危橋改造15座,建設農村公路50公里。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達到了96%。全縣貨運量為1102.8萬噸,同比增長15.4%,貨運周轉量為1092323.4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8.1%,客運量達到1528.1萬人,同比增長15%,客運周轉量為129377.6萬人公里,同比增長16.9%。
郵政電信業穩定發展。2014年,全縣電信業務收入2.9億元,基本與去年持平,郵電業務收入4065萬元,比上年增長6.9%。 財政收入平穩增長。2014年,全縣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2500 萬元,同比增長3.06%,人均財政總收入為3639元,稅收收入為112426萬元,同比下降11.95%,稅收收入佔比為44.53%,非稅收入為140074萬元,同比增長19.39%。國稅完成54807萬元,同比下降5.21%,地稅完成60015萬元,同比下降18.07%。地方財政公共收入完成194797萬元,同比增長8.48%。地方財政公共收入中稅收收入54723萬元,同比下降12.0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80831萬元,同比增長16.6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為59941萬元,同比增長2.27%。
金融運行良好。2014年,全縣年末各項存款余額1657162萬元,同比增長13.2%。其中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225128萬元,同比增長11.8%,人均儲蓄存款為17657元。年末各項貸款余額917205萬元,同比增長19.5%,其中短期貸款302027萬元;中長期貸款563471萬元。短期貸款中個人貸款及透支為175096萬元;單位普通貸款及透支126931萬元,其中固定資產貸款500萬元。中長期貸款中經營貸款60763萬元,固定資產貸款193010萬元。 文化藝術事業取得新突破。2014年,啟動了「鄉村大舞台」國家示範項目創建工作,舉辦了「歡樂瀟湘 羅霄放歌」攸縣、茶陵、炎陵、安仁四縣聯演文藝晚會,攸縣春節民俗文化節,25場「歡樂瀟湘 放飛夢想」民間「百團」才藝大比武活動,開展了10場「您的快樂·我的心願」「鄉村行」活動;將《探燈》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立了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基地」;完成公益演出252場次,免費放映公益電影3196場,其中農村免費放映3096場次,城區免費放映100場。年末,全縣共有公共文化場館7個,其中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影劇院2個,青少年活動中心1個,書院1個;鄉鎮文化站23個,農家書屋315個,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40.5萬平方米。
新聞電視事業取得新進展。2014年,攸縣電視台建台30周年慶典晚會成功舉辦,與觀眾一起見證成長。全縣組稿並播出新聞4000多條,製作專題片18部。全縣電視覆蓋率達100%,全面推進數字電視工程,數字電視用戶達13.7萬人,其中有線電視用戶為13.2萬人,無線電視用戶達0.5萬人。
醫療衛生事業取得新成效。2014年,全縣強力推進醫療體制改革,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在解決農民看病問題中首創「雙十模式」,得到全國各地借鑒。有效配置醫療資源,加強醫葯監管,引導病人合理醫療消費,注重防範傳染病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年末全縣各級各類衛生機構484個,實有床位3403張,每千人擁有床位數為4.91張。衛生技術人員3665人。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孕產婦死亡率為0,「五苗」全程接種率達96.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67.2萬人,新農合參保率達97.85%。
體育事業取得新進步。2014年,攸縣深入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努力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推動了全縣體育事業和群眾體育活動蓬勃發展。成功舉辦首屆大眾體育運動會,積極倡導「健康生活、生活健康」理念;組織代表隊參加省十二運會,摘取金牌14枚、銀牌18枚、銅牌13枚,取得了皮劃艇團體總分第二名,賽艇團體總分第一名的佳績。2014年,我縣成立了體育總會,單項體育協會15個、體育指導站(點)29個、體育健身會所3個,新增健身俱樂部2處、400米田徑運動場1處、籃球場10塊、羽毛球場16塊、健身廣場2處,新建攸州大眾球館,新增室外健身路徑1套、農民健身工程61個,公共體育設施面積達83.2萬平方米。 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服務體系,加強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就業困難人員、被征地農民和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2014年,全縣新增城鎮就業493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89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9%以內,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3798人。失業保險參保2.1萬人,征繳基金590萬元。
社會保障日趨完善。2014年,全縣繼續推進社會保險覆蓋向縱深發展,社會保障功能顯著增強。已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39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62萬人,新農合參保人數為67.2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為100%,基本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為43.3%。
社會救助能力顯著提升。2014年,全縣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提高救助覆蓋面和救助標准,社會救助能力進一步增強。2014年,全縣城鎮鎮低保對象4649戶,8735人,共發放低保金及物價補貼2803.9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1612戶,31016人,共發放低保金及物價補貼4680萬元。發放醫療救助資金1586.66萬元,其中:發放住院醫療救助金額893.81萬元,一站式救助470.56萬元;用於五保、低保參合資金222.29萬元。我縣共有五保對象4823人,其中:集中供養對象1112人,分散供養對象3711人,已發放分散五保供養金及物價補貼1110.21萬元。資助困難學生24471人,發放救助金1523.95萬元。

閱讀全文

與攸縣文化公園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