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字對異域文化的影響(采訪報道,40字)
1.漢字對日本文字的影響 日本民族雖有著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創制則相當晚。長期以來,其人民是以漢字作為自己傳播思想、表達情感的載體,稱漢字為「真名」。五世紀初,日本出現被稱為「假名」的借用漢字的標音文字。八世紀時,以漢字標記日本語音的用法已較固定,其標志是《萬葉集》的編定,故稱「萬葉假名」。是為純粹日語標音文字的基礎。 日本文字的最終創制是由吉備真備和弘法大師(空海)來完成的。他們倆人均曾長期留居中國唐朝,對漢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據標音漢字楷體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後者採用漢字革體創造日文「平假名」。盡管自十世紀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漢字的使用卻並未因此而廢止。時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個簡體漢字。 2.漢字對朝鮮文字的影響 朝鮮文字稱諺文。它的創制和應用是古代朝鮮文化的一項重要成就。實際上,中古時期的朝鮮亦如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漢字。新羅統一後稍有改觀,時人薛聰曾創造「吏讀」,即用漢字表示朝鮮語的助詞和助動詞,輔助閱讀漢文書籍。終因言文各異,無法普及。 李朝初期,世宗在宮中設諺文局,令鄭麟趾、成三問等人制定諺文。他們依中國音韻,研究朝鮮語音,創造出11個母音字母和17個子音字母,並於公元1443年「訓民正音」,公布使用。朝鮮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3.漢字對越南文字的影響 十世紀以前的越南曾是中國的郡縣。秦、漢、隋、唐莫不在此設官統轄,故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較深。越南獨立後,無論是上層人士的交往,還是學校教育以及文學作品的創作,均以漢字為工具。直至十三世紀,越南才有本國文字——字喃。字喃是以漢字為基礎,用形聲、假借、會意等方法創制的表達越南語音的新字。十五世紀時,字喃通行全國,完全取代了漢字。
② 弘揚傳統的中國文化是否要抵制異域文化呢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之間不是對立的關系。我們要知道有一個成語叫做求同存異,意思就是找出共同點,保留不同點,求同是讓彼此間更加的親近、友善,存異是讓彼此間更加的寬容、尊重。拿到這里來說,就是要找到其他國家文化和我們國家文化的共通點,同時也要尊重和理解其他國家文化與我們國家文化不同的地方。
所以「開眼看世界」才是正確的做法。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
③ 異域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思想火矩,是社會進步的精神源泉。 實現社會和諧,既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撐、良好的文化條件。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在黨的文件中首次使用了「和諧文化」的新概念,明確提出了建設和諧文化的重大任務。這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的文化自覺。 建設和諧文化既是優良傳統的繼承,也是現代文明的呼喚 和諧作為一種文化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與核心精神。儒、道、法、墨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的闡發。儒家提倡「和為貴」、「和而不同」,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道家則倡導合乎自然,「寬容海涵」,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法家主張對個人、社會、國家三者關系正確定位,實現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和諧。墨家踐行「兼愛」、「非攻」思想,墨子曾與公輸班模擬對陣,「九攻九拒」皆勝,制止了楚國攻宋的戰爭。可以說,中華文化能夠生生不息,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與傳統的和諧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但傳統的「和合」文化並不能為我們提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成答案,當今時代的和諧文化必然是一種現代文化。今天我們所倡導的和諧文化,不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式的綱常倫理,也不只是「和氣生財」、「中庸平和」式的修身秘訣,而是建立在現代公民身份和平等人格基礎上的文化。這種文化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如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需要以和諧理念來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需要以和諧理念來舒緩;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觀念不強,需要和諧理念來規范;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需要和諧理念來化解;提高公民的綜合素質,需要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等等。 荷蘭哲學家馮?皮爾森曾說:「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文化必須變得更有動態性,更注重未來取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正在建設的和諧文化,是順應現代文明發展趨勢的主動選擇,是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的「現在進行時」,這就必然與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具有緊密聯系。如果沒有和諧文化的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就難以確立;沒有和諧文化的支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就會動搖;沒有和諧文化的作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就會缺少精神支柱;沒有和諧文化的浸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創造活力就會衰竭。所以,和諧社會建設需要和諧文化理念來引導,需要和諧文化精神來熏陶,需要和諧文化氛圍來營造,也需要和諧文化秩序來維系。 建設和諧文化既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文化自覺,也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文化理想 亂丟垃圾,坐公交車搶座,排隊加塞,大庭廣眾脫鞋脫襪、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佔,遇有糾紛惡語相向……近日,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公布了從網上徵集的10類「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常見不文明行為」,以上行為全部榜上有名。一些中國公民在國外的旅遊陋習,也引起社會公眾尤其是網民的廣泛關注和猛烈批評。為何以前這些見怪不怪的陋習引起大家如此強烈的反應?是因為這些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行為違背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還是因為「家醜外揚」出了「洋相」,國人「愛面子」心理的反映?從文化心理的原因上來看,這是剛富起來的中國人對珍愛自身榮譽和尊嚴的自然追求,也是對這種破壞「和諧」的行為的本能反對,是一種對和諧理念的文化自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政治長期保持穩定。但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文化轉型、素質提高、生存方式和行為方式轉變的「人自身的現代化」與物質文化的發展相比還存在「文化滯差」。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消除這種「滯差」的最佳途徑就是建設和諧文化。
④ 文化全球化下,如何保持民族傳統文化不被外來文化侵染
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腐朽的東西,必須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視翻拍中國名著時不應該「全盤照搬」或者「斷章取義」。
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腐朽的東西,必須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視翻拍中國名著時不應該「全盤照搬」或者「斷章取義」。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⑤ 異域文化手抄報資料
西西里島 開放分類: 地理、地域、地區、島嶼、地中海 魅力寶島 西西里島是地中海最大和人口最稠密的島,它屬於義大利,位於亞平寧半島的西南。東與亞平寧半島僅隔寬3公里的墨西拿海峽。公元前八世紀至前六世紀希臘人在島東岸建立殖民地。公元前241年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以後歷經汪達爾、拜占庭、諾爾曼人等統治,1442年並入西西里王國,不久又分裂,改受西班牙統治,1861年並入義大利王國。1946年5月起西西里島獲得自治權。 西西里島的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人口為500萬。 境內多山地和丘陵,沿海有平原。多地震。地中海式氣候,北部、西部較濕潤,南部較乾燥。西西里島最高的山是埃特納火山(3,323米),它也是歐洲最大、最活躍的火山。墨西拿北部的斯特朗博利島上的斯特朗博利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 農業以小麥、蔬菜、葡萄、棉花為主,並多柑橘、檸檬等亞熱帶果品。西海岸漁業發達,產沙丁魚和金槍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此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從而促進了地區工業的發展,還有硫黃等礦藏和鹽場。 大多數西西里人說義大利語的西西里方言。有時這個方言也被認作是一個獨立的語言。少數人說阿爾巴尼亞語或希臘語。 大多數人信天主教。 西西里島屬地中海氣候,春秋溫暖,夏季炎熱,冬季潮濕。 首府:巴勒莫。整個地區分九個省。 西西里島周圍的島嶼有烏斯蒂卡島、利帕里群島、潘泰萊里亞島、埃加迪群島、佩拉傑群島。 農業:小麥、玉米、橄欖、葡萄酒和水果;工業:汽車工業;旅遊業。 人口過度密集、浪費、貪污、環境污染、缺水和國際性的非法組織(黑手黨)。 千年變遷 文化寶庫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義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義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的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從地圖上看,西西里島(Sicily)是義大利那隻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它位於地中海的中心,遼闊而富饒,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盛產柑橘、檸檬和油橄欖。無論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到處是果實累累的橘林、檸檬園和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林。由於其發展農林業的良好自然環境,歷史上被稱為「金盆地」。 與中國人相同,西西里人十分重視「根」的概念。他們的根深植於對家鄉滿懷的激情與熱愛中:陰郁的暴雨雲里時隱時現著易變的群山;盛開的檸檬和橘樹林香氣襲人;如茵草坡上,撒滿片片雪絨般細小的野花。人們頑強地保持著歷經變革沿襲下來的宗教傳統,而一切西西里人傳統的核心便是家庭觀念。年輕人遠走他鄉,並不疏離家庭。他們認為,家庭成員應該親密無間,哪怕不住在一起。單槍匹馬行事的風格在西西里人看來是奇怪而不可思議的。 復活節前的「聖周」儀式是西西里島隆重的節日。老老少少全加入到和戲劇演出的熱潮中,紀念耶穌的死亡和復活。儀式從聖星期五下午5點開始,空氣涼爽,樹影婆娑。扛著棺木的男子沿那條窄窄的石徑緩緩走近,葬禮的哀歌從隨行樂中沉沉升起。抬棺者們眼中滿含淚水。「耶穌的死對我們來說是重大的時刻,抬起棺木,我們就找到了表達痛苦的方式」。夜色漸重,氣溫也有些寒冷。戴著帽子的男人們點燃火炬——五顏六色的用電池充電的燈籠。隊伍上山後返回城裡,一聲鼓響,儀式結束。瞬時間,高懸在陽台四周的霓虹燈串瞬間將廣場照得通明。 西西里島盛產葡萄,葡萄園處處可見,但大多數葡萄酒卻名不見經傳。60年代末,盧齊奧的父親朱貪佩伯爵著手改進葡萄品種和發酵技術來釀造「好酒」。現在,在盧齊奧和他31歲的兒子帶領下,庄園每年出產240萬瓶各類葡萄酒,其中1/3出口。1991年,他的「加登內」酒被評為「義大利最佳白葡萄酒」。 來西西里,千萬別錯過了這里的木偶戲。首府帕勒摩((Palermo)有許多木偶劇場。舞台上燈光,布景都很講究,木偶比我國一般木偶戲的木偶大些,服裝都比較漂亮。
⑥ 關於異域風情的資料和圖片!
巴黎似乎從來就是一座夢想中的城市。在官方網頁上,它被稱為「光之城」,光在西方人心目中一向是上帝的化身,也許巴黎人認為自己離上帝更近一些。難怪徐志摩當年曾感嘆「到過巴黎的一定不會再稀罕天堂。」也有人把巴黎叫做巴比倫,那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在小說《重返巴比倫》中對巴黎的稱呼——一個只有奢華與享樂的夢想之都。也許沒人能說清巴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城市,但每個人都確信他們在巴黎度過的時光會是此生最難忘的日子。被過濾廣告 大多數遊客心中嚮往巴黎是個古老而又浪漫的城市。也就是沿著盧浮宮——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凱旋門這條完美的中軸線開始他們的旅行。的確,巴黎是個極具歷史感的城市。
本人回答選自網路知道,稍有修改。希望對你有幫助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2.29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6.62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4.3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2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州: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7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臨太平洋,南瀕印度洋,北達北冰洋。面積4400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地表起伏大、高山多是亞洲地形的總特徵。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75%,平原約佔25%。亞洲的大山脈有喜馬拉雅山和喀喇昆侖山等。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內的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是世界上氣候差別最大的一個洲。
亞洲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石油、錫、銻、鎢、銅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亞的石油和東南亞的錫。農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稻穀和天然橡膠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黃麻、茶葉的產量也名列前茅。
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古巴比倫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亞洲人民為世界文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洲簡介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南部,赤道橫穿大陸。西北部有部分地區以及島嶼伸入西半球。面
積約302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是僅次於亞洲的第二大洲。
非洲現有53個獨立國。
西撒哈拉地位未定。留尼汪為法國的「海外省」。聖赫勒拿為英國「直屬殖民地」。
非洲海岸線平直(與歐洲相比,非洲面積是歐洲的三倍,而海岸線還不如歐洲的海岸線長),半島、海灣
極少。地勢較為平坦,為高原大陸。衣索比亞高原被稱為「非洲屋脊」,海拔在1000米以上。乞力馬扎羅
山是非洲最高峰,海參拔5895米。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橫盤整
個大陸,面積920萬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1/3。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東非大裂谷是
世界最長的裂谷,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向北越過紅海至死海北部,全長約6400公里。河流多峽谷、急流和
瀑布,水力資源豐富,但不利於航行。主要河流:流入大西洋的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
河、沃爾特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等。非洲的湖泊多集中於東非高原,大我又
是大裂谷的一部分:馬拉維湖、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區伯特湖、維多利亞湖、圖爾卡納湖等。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此外,位於埃塞俄比
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海拔1830米,是非洲最高的湖。查德湖則是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
非洲氣候高溫、少雨、乾燥,因此,非洲有「熱帶大陸」的稱號。但少數地區,如某些地中海沿岸地區、
高原地區氣候冰爽,甚至四季如春。
非洲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天然氣、鐵、錳、鉻、鈷、鎳、釩、銅、鋁、鋅、錫、鈾和磷酸鹽都有
可觀的儲量,黃金和鑽石更是久負盛名。非洲的植物達40000種以上,有不少是稀有或特有的。非洲的森林
面積占總面積的21%,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木、烏木、樟木、栲木、胡桃木、黃漆木、栓枝櫟等貴
重木材應有盡有,而且儲量豐富。非洲草原遼闊,占總面積的27%,畜牧潛力巨大。非洲的漁業資源也是十
分豐富的。
非洲經濟落後,是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大陸。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中,非洲國家佔了絕大
多數。農業是非洲經濟的支柱,絕大多數國家是農業國。農業中經濟作物如咖啡、可可、甘蔗、棉花、花
生、油棕、腰果、劍麻等的種植佔有相當比重。工業基礎薄弱,管理和技術落後。交通運輸也處於落後狀
態。
非洲是古老的,又是年輕的。說它古老,是由於非洲是人類發源地之一,非洲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
明。在200萬年以前,南部非洲和東非的「南猿」即開始使用石器工具。不少地區紀元前就建立了治理完好
的奴隸制國家。大河流域,如尼羅河流域、尼日河流域,形成了自己輝煌的古代文明。紀元後,絕大多數
地區都相繼建立部族國家。可嘆的是,近代開始,非洲國家一個個被歐洲殖民者征服,喪失了自己的獨立地
位,這種狀態持續了一個多世界。所以,當人們打開50年代地圖時會發現,當時的非洲沒有幾個獨立的國
家。絕大多數國家都是1960年之後獨立的,它們建國還不到40年。從這一意義上講,非洲是一個年輕的大
陸。
60年代在非洲大陸興起的民族獨立運動,是本世界最偉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它最後沖垮了西方的殖民統
治,對人類的進步事業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非洲人口74800萬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陸。
非洲的民族問題十分復雜。大部分民族處於部族狀態。部族數量之多,非洲可稱世界之最。有的資料說非
洲的部族數量可達3000個,最保守的數字也有250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數字差別,是因為一些部族之間區
別不大,既可分為多個部族,又可視為一個部族。每個部族都有各自的特徵,包括風俗習慣。
總體講,各部族都有自己傳統的「領地」,彼此之間可以友好相處,至少可以做到和平共處。但也有少數
地區,部族之間矛盾根源很深,彼此勢不兩立,沖突和格鬥不斷,有時上升到部族戰爭,雙方死傷以萬人
計,有時死傷竟超過百萬。
非洲地形復雜,歷史悠久,給人類提供了眾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非洲地域遼闊,開發不充分,給動物提供了大片的繁衍生息之所。有許多地區已被開辟為動物保衛區.
參考資料:http://www.stu.com.cn/
北美洲簡介
北美洲是北亞美洲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北部,東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端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
北美洲總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不含附近島嶼),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6.2%,為世界第三大洲。人口462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
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山脈南北走向,與海岸平行,分布於東西兩側,西部為科迪勒拉山脈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它包括三條平行的山地:東為落基山脈;中為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美國內華達山脈等,其中阿拉斯加山脈中的麥金利山最高,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第一高峰;西從美國沿海山嶺起,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沿海島嶼。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這樣,北美洲的地形明顯形成三個區:西部山地和高原區,東部山地和高原區,中部平原區。
北美洲的河流大都是外流河,以落基山脈為分水嶺:東面的河流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西面的河流流入太平洋。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最長的河流,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河流多瀑布。尼亞加拉瀑布是北美洲最大的瀑布。
北美洲是多湖泊的大陸,著名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有「北美地中海」之稱,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但大陸中部廣大地區處於北溫帶,宜於作物生長和人類生存。
北美洲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可耕地多,草原廣闊,礦產資源豐富多樣,森林覆蓋率高,水力資源蘊藏量佔世界總蘊藏量的8.9%,漁場面積佔世界漁場總面積的20%。
北美洲是世界經濟發達地區之一。美國和加拿大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世大、科技先進。墨西哥的經濟也很發達。北美洲也是世界交通最發達的大陸。
南美洲簡介
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西部,東面是大西洋,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美洲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人口325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
南美洲海岸線長28700公里。海岸較為平直,少島嶼和海灣。
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空加瓜山海參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東部為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高原氣候,溫暖濕潤。
南美洲水系以安第斯山為分水嶺:西面的河流大多源短流急,獨流注入太平洋;東面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廣闊,其中的亞馬遜河支流超過1000公里的有20多條,使亞馬遜河成為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河流多瀑布,有世界落差最大的安赫爾瀑布和世界最大的伊瓜蘇瀑布。南美洲的湖泊不多,最大的湖泊是的喀喀湖和馬拉開波等湖。
南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鐵、銅等儲量皆居世界前列。這里的森林面積佔到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漁業資源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
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南美地區原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印第安人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南美洲大地上建立過不少王國。南美各國在19世紀20年代紛紛獨立。
獨立後的南美洲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美洲的經濟才得到較快的發展。其中巴西和阿根延發展最快。戰後幾十年,兩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但各國的發展很不平衡。巴西和阿根延兩國國內生產總值佔到南美洲的2/3。但總體看,南美洲在各大洲之中經濟狀況算是較好的。
歐洲是歐羅巴洲的簡稱,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大陸范圍:東至北極烏拉爾山脈(東經六十六度十分,北緯六十七度四十六分),南至馬羅基角(西經五度三十六分,北緯三十六度),西至羅卡角(西經九度三十一分,北緯三十八廢四十七分),北至諾爾辰角(東經二十七度四十二分,北緯七十度八分)。北臨北冰洋,西瀕大兩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部與亞洲大陸毗連,以烏
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與亞洲分界。面積一千零四十萬平方公里(包括附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六點九,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現在歐洲共有三十二個因家。南歐巴爾干半島上有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希臘、亞平寧半島上有義大利、聖烏力諾以及島國馬爾他、伊此利亞半島上有西班牙、安道爾、葡萄牙;西歐有英國、愛爾蘭、荷蘭、此利時、法國、摩納哥;中歐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盧森堡;北歐有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冰島;東歐有蘇聯。
居民
七億零五百萬人(197O年,包括蘇聯全部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百分之十九點四。歐洲絕大部分居民是白種人(歐羅巴人種)。歐洲的民族通常根據語言接近的程度可分為:
印歐語系:屬於阿爾巴尼亞語族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屬於日爾曼語族的各民族,主要分布於中歐西部、北歐和英國;屬於拉丁語族(羅馬語族)的各民族,主要分布於羅馬尼亞、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屬於斯拉夫語族的各民族,主要分布於蘇聯.波蘭、捷克斯格伐克、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
烏拉爾語系:屬此語系的各民族主要分布於匈牙利、芬蘭、蘇聯。三、高加索語系:屬此語系的各民族主耍分布於蘇聯高加索地區。
自然環境
歐洲多半島和島嶼,使它的整體輪廓支離破碎。周圍多伸入大陸很深的內海、海灣、海峽,海岸此其他任何一洲都曲折。平原面積最廣,約佔全洲面積百分之六十。全洲地勢的平均高度海撥三百米,是平均高度最低的一洲。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地區。
自然資源
煤和鐵比較豐富。煤主要分布於頓巴期、上西里西亞、魯爾區、薩爾區、洛林高原、英國中部,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煤礦區;鐵礦主要分布十瑞典北部、洛林高原、烏拉爾;鐵礦主要分布於阿爾巴尼亞和蘇聯;石油主要分布於烏拉爾山脈西麓、羅馬尼亞;天然氣主要分布於伏爾加河流域.喀爾巴阡山脈附近地區。阿爾巴尼亞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瀝青生產國。此外汞、鋁土礦、錳、菱鎂礦、鉀鹽、褐煤、石墨等礦物也較豐富。西北部淺海區為著名魚場。
經濟狀況
歐洲經濟發達。工業生產水平較高,生產總值在世界各洲中占首位。農業機械化程度較而。糧食不能自給,大部分國家糧食靠進口。歐洲的資本主義高度發展,資本的兼並與集中達到空前的高度。德、英、法的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都居前列,但工業所依賴的原料大多靠別洲供給。
大洋洲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廣大海域,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公里,人口2900萬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最少(除沒有國家固定居民的南極洲)的一個洲。
全洲除少數地區海拔超過2000米外,大部分地區海拔
在600米以下。大部分島嶼屬珊瑚礁型,面積小,地勢低平。部分島嶼是火山噴發物質堆積而成的火山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巴布亞和新幾內亞屬大陸型。
大洋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它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的珊瑚海上,斷續綿延2000餘公里,有3000餘個島礁,面積21萬平方公里。
大洋洲河流稀少,河流短小,水量不大。
除澳大利亞內陸屬大陸性氣候外,絕大部分地區屬海洋性氣候。
大洋洲自然資源豐富:礦藏品種多,儲量大,有些礦藏如鎳、鋁土等儲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森林覆蓋率達9%,有桉樹、白檀木和紅木等貴重木材生產;草原面積遼闊,畜產品供應可觀;漁業資源豐富,是沙丁魚、金槍魚等重要產地。
經濟發展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經濟發達,其他國家經濟落後。農作物有小麥、椰子、甘蔗、天然橡膠等。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綿羊頭數佔世界綿羊總頭數的20%。羊毛產量佔世界羊毛總產量的40%。工業大多集中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主要有采礦、鋼鐵、有色金屬治煉、機械製造、化學、建築材料、紡織等。
1013
回答時間:2008-6-8 15:42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zzh542008 | 一級
擅長領域: 暫未定製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11-4-28有關異域風情的資料 26
2008-12-18有關名山大川和異域風情的資料 160
2010-7-11關於異域風情的資料 832
2011-2-12關於異域風情的資料 最好是德國的 223
2010-6-26異域風情的資料
更多關於關於異域風情的資料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異域風情
等待您來回答
⑦ 國內那些城市有明顯的異域文化風情
一個有異域風情的城市,一般有幾個特點,要麼這個城市曾經被別的國家殖民統治過,故建築風格和人們的生活習慣受到影響,要麼這個城市位於邊境交界地區。而在國內,也有這么幾個城市,帶有濃厚的異域風情,使遊客流連忘返。
中國西南部的瑞麗與緬甸相接,它的少數民族文化氛圍濃厚,傣族的孔雀舞、象腳鼓舞、丟包,景頗族的景頗埋魂,阿昌族的阿露窩羅節傣族的潑水節等,這些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匯聚在一起,形成了瑞麗獨特的城市風貌,而瑞麗的建築在傣族建築的基礎上,還充斥著緬甸風情,使得這個城市具有濃厚的異域風情。
⑧ 異域文化是什麼意思
亞洲是中國公民前往旅遊頻率最高的地區。亞洲不但面積廣闊,而且民族也比較復雜,風俗禁忌大多與當地宗教有關。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對亞洲各國的政治、文化或多或少都有影響。 在我國,人們習慣用點頭表示同意、認可,搖頭表示否定、反對。
但在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等國,人們卻以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不同意。印度人表示贊同時,總是先把頭往左或右輕輕地斜一下,然後立刻恢復原狀,令人以為是「不要」或「不願意」,其實是表示「知道了」或「好的」。
在東南亞諸國,人們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握手時若伸出左手或以左手遞東西給對方,對方會認為你是蔑視他,或是對他懷有惡意。因此握手或遞交東西時,必須使用右手或是用雙手為妥。
不跟身份懸殊的人進餐 。印度、尼泊爾人很重視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屬階級有異,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飯;尼泊爾人也同樣有類似的階級劃分,在其國內,對「身份」的重視,超過了一切。
⑨ 聯系中國的實際情況,談談異域文化對我們生活和學習的影響
小留學生面對異國文化沖擊
小留學生(尤其是單獨留在國外,沒有跟父母親友同住的)將會受到異國文化怎樣的影響?他們應該如何面對外國文化?這類問題比起他們水土不服或想家寂寞等有關身心適應的問題,似乎更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後者只是短時間的困難,而前者帶給他們的影響乃是一輩子的大事。
一般說來,一個人投入異國文化的復雜環境後,受其濡染以致同化的程度和速度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小,對祖國文化的認識與體驗越少,因而受外國文化影響的程度可能就越大。小留學生初抵異邦後,很容易遭到一連串的「文化震撼」。這時,如果沒有父母親友及時的幫助誘導,往往會在幼嫩的心靈里激起難以舒解的郁悶焦慮,以致於可能在經歷一段彷徨摸索後,逐漸傾向於認同異國文化。
大留學生一般沒有這種傾向。他們大都具有分析、評價異國文化的能力,並且對本國文化中某些優良傳統有著執著的感情,所以不會輕易地被所在國文化所同化。第一代與第二代移民大都保留著濃厚的祖國情懷或家鄉意識,自第三代第四代以後,這種情操意念愈來愈淡薄,其根本原因即在於此。
小留學生受異國文化嚴重的濡染,乃至最後被完全同化,是福是禍,須看從何種角度觀察而定,不便一概而論。有人也許不在乎讓子女變成「美國人」或「外國人」,認為長大後留在國外成家立業,盡早溶入當地文化反而大有可為。可是,另有人則深信小孩最好保留中國文化的自我,因為這種自我意識將幫助小孩找到立身處世的正確方向。這種想法,站在文化多元主義的立場來說,頗有可取之處。
既然他們身上流淌的是中國人的血,如能在異邦繼續享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則其文化生活自然會更加多樣豐富些。
許多華僑很熱心地在僑居地推動華語學校教育,最高的宗旨便是想讓子女接受外國教育的同時,不致完全忘卻自己的文化之根。維系這種文化根源意識的捷徑就是學習祖國的語言。小留學生的漢語運用能力大都不足,如果長期得不到父母親友的教導,也沒有積極參與華語學校或其他有關祖國文化的活動,終將減弱或喪失其對本國語言文化的信心與興趣。祖國文化歷史悠久,內容博大精深,倘若有的小留學生自願或被迫早早斷絕這條文化洪流的哺育,不但傷害了父母的情感,對個人的損失也將難以估量。(魯立新)
http://learning.sohu.com/20001025/file/100001.html
文化沖擊
就是你來到一個新的地方,那個地方給你印象最深的那件事情,這件事情可能是你在原本的文化背景中從未遇到過的,可這次它一下子抓住了你,對准你的心靈就是過電般地一擊。這一擊,甚至使你產生許多不適。
其實,這本是一個很學術化的詞彙。原意是指一個人,從他/她固有的文化環境中移居到一個新的文化環境中所產生的文化上的不適應。二戰後,隨著人口的大量流動,產生了大批的移民,他們從一個國家移居到一個新的國家,從一種文化背景移居到新的文化背景,等待他們的是諸多跨文化的社會心理問題,文化沖擊這個詞就應運而生了。
文化沖擊可以是多方面的,從氣候、飲食、語言、服飾,直至行為舉止、人口密度、政治經濟環境,等等;既有身體的因素,更多的是精神因素。在一個嶄新的文化環境中,文化沖擊使得受沖擊者無所適從,甚至整個的心理平衡和價值判斷標准完全喪失。
文化沖擊有很多階段:一開始,初到一個新的環境,一切都是新鮮的,充滿新奇的感覺。這時,精神是愉快的,這是你與新環境的蜜月階段。可惜好景不長,就在你還沒有充分享受到新婚的幸福時,蜜月就被許許多多生活上的瑣碎打破:一開始很可能是語言障礙,即使你受過很好的語言訓練,比如,你上學時英語課的成績單一直是你的驕傲,但這次你四周都是一張張講著濃重倫敦音的嘴,你可能有很多地方聽不懂;或者你本來就很喜歡這樣的一口倫敦音,仍會有無窮的問題等著你:比如你不知道如何開一個銀行戶頭,不會使用提款機;上餐館時你不知道怎樣點菜,點的菜不知合不合口,結賬時不知道小費該付多少;最讓你焦慮的可能是你內急的時候不知道廁所在哪兒,好不容易找到廁所後又偏偏是你一點也認不出的當地文字標示的「男」和「女」……諸如此類的問題,使你開始懷念家鄉,逐漸把遙遠的家鄉美化為陶淵明老先生的桃花源,你甚至開始懷疑,你為什麼要「背井離鄉,浪跡天涯」的「革命」動機,你最想做的事情可能是馬上買一張機票飛回故鄉的桃花源。再後來,經過相當長時期的一波又一波的沖擊後,你開始慢慢地適應了新的環境,曾經的沖擊和許許多多新鮮感一同演變為「熟視」,最終是變為「無睹」。你可能終於從一輪文化沖擊的槍林彈雨之中沖殺出來,沒有逃之夭夭,但切不可放鬆警惕,前面可能還會有新一輪的沖擊向你襲來……
我們不是在做海灣戰爭的現場報道。不要認為文化沖擊都是負面的影響。其實,存在文化沖擊說明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人們以各自的方式生活,我們這個星球也因此變得豐富多彩。我們擔心的是:在這樣一個通訊、交通和傳媒發達的地球村裡,這個世界帶給人們的沖擊越來越少了。你的錢包里有一張信用卡,口袋裡裝著全球通的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了。你在哪兒都可以看到CNN的播音員用英語講解著達沃斯、薩達姆、禽流感、瘋牛病……其實,那隻是多種語言中的一種,多種新聞視角中的一個。更不要說,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文化沖擊,你的視角應該更豐富,你應該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地理解,我們這個星球的確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星球。
為了維護文化的多樣性,還是不要懼怕文化沖擊吧,讓文化沖擊來的更猛烈些吧!
只是留點兒希望:全世界男女廁所的門上都能分別站一位身著套裝的紳士和一位身著套裙的淑女,這樣,在你內急的緊要關口,還是不要遇到新一輪的——文化沖擊
西方飲食文化悄悄影響大陸烘焙業http://www.wdlww.com/thesis/data/2006/0603/article_2779.html
西方文化影響亞洲女性的審美觀
隨著西方文化對亞洲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開始注重對形體的塑造,追求曲線美。在深圳,做隆胸手術的女性在5年內就上漲了5倍。很多女性求美心切,甚至不顧手術後遺症的危險。
根據整形美容業界的專家介紹,正常的隆胸手術,會使20%的人患有後遺症,雖然在手術前醫生都有提醒要接受手術的女性術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多數人都願意冒險嘗試。而對美的追求,以及男士的眼光也是大部分女性走進手術室的原因。
由於西方文化的影響,使原本胸部平坦的亞洲女性,開始追求豐滿的曲線,但是盲目的追求也可能會造成終身的遺憾。因此有專家建議,愛美的女性,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追求健康的完美身材。
⑩ 遠古文明-異域文化-我們應該如何展示
使用PPT展示。
亞洲是中國公民前往旅遊頻率最高的地區。亞洲不但面積廣闊,而且民族也比較復雜,風俗禁忌大多與當地宗教有關。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對亞洲各國的政治、文化或多或少都有影響。在我國,人們習慣用點頭表示同意、認可,搖頭表示否定、反對。
但在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等國,人們卻以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不同意。印度人表示贊同時,總是先把頭往左或右輕輕地斜一下,然後立刻恢復原狀,令人以為是「不要」或「不願意」,其實是表示「知道了」或「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