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鄉村文化消費人均多少

鄉村文化消費人均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07 17:00:56

⑴ 人均消費性支出多少

城鎮居民人居消費指標是指城鎮居民在購買商品和勞務活動兩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費支出的重要指標。包含如下指標:
家庭總支出:指家庭除借貸支出以外的全部實際支出。包括消費性支出、財產性支出、轉移性支出、社會保障支出、購房與建房支出。
消費性支出:指調查戶用於本家庭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其他商品和服務等八大類。
財產性支出:指家庭購買或維護財產所支付的利息等有關費用。
轉移性支出:指調查戶對國家、單位、住戶、個人的轉移支付。包括交納的稅款、捐贈和贍養支出等。
社會保障支出:指調查戶家庭成員參加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社會保障項目中由個人交納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職工所在單位交納的那部分社會保障金。
購房與建房支出:指包括調查戶購買住房、建房時的全部支出。

⑵ 怎樣實現農民「文化小康」

靠什麼實現農民的「文化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解決好「三農」問題、使廣大農民群眾實現致富奔小康既是重點,更是難點。同時,在實現全面小康道路上,農民文化小康更是難上加難。
近年來,我們在基層文化建設上發力巨大,尤其是文化小康示範工程建設的強力推進,更是極大地改善了廣大農村地區的文化生活狀況。
但是,基層公共文化發展還存在需要打通的「最後一公里」,與農民的文化小康還有一定的距離。
那麼,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前提下,我們靠什麼實現農民的文化小康?
保康文化小康示範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三類建設標准已經明確,當前,最為重要的就是,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各自的職責任務,按照三類標准,對號入座,立即行動。
首先,要明確建什麼。文化小康示範單位、示範鄉鎮、示範村的建設標准都是10項內容,是全縣一把管總的尺子。我們要突出三大示範區建設主題,重點圍繞三個核心抓落實。一要圍繞核心指標抓落實。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鄉鎮和村經濟總收入比重超過5%;進一步加大對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鄉鎮和村(社區)年人均公共文化支出要高於150元;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農村智能廣播網工程和有線電視覆蓋工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要達到100%;積極培育農村文化消費市場,引導健康消費需求,村民、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要高於4.2%。二要圍繞核心工程抓落實。文化小康示範鄉鎮重點要抓好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農村智能廣播網工程和有線電視覆蓋工程;文化小康示範村(社區)必須突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建設、十星級系列文明創建和「寬頻鄉村」建設三大工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是中央定的統一標准,前期工程進展順利,其他村(社區)也要對標建設,迎頭趕上。三要圍繞核心軟體抓落實。要重點突出組建理論宣講和百姓宣講團,廣泛開展 「荊山楷模」、「身邊好人」創評活動,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文化小康示範村(社區)還要重點抓好村規民約的制定,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保康的文化小康建設工作要在全省、全市樹標桿、做示範、探經驗,所以我們每個鄉鎮、所有縣直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都是示範單位,都要圍繞今天下發的文化小康示範單位建設標准逐條落實,有獨立辦公場所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以及11個鄉鎮要軟硬體一起上,沒有獨立辦公場所的必須把軟體全部建設到位。
其次,要明確怎麼建。推進三大示範區建設是一個品牌工程,也是一項「一把手」工程。要科學規劃,堅持問題導向,抓薄弱補短板,對標查找差距,圍繞重點難點工作項目,集中力量重點謀劃、重點推進、重點攻關;要整體推進,各鄉鎮和縣直各部門都要帶頭示範,對照剛才宣讀的三類示範標准,立即行動起來,縱到底、橫到邊,一項項抓落實,在全縣上下掀起精神扶貧和文化小康建設工作的高潮;要大員上陣,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是文化小康示範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把文化小康示範建設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既要負總責、還要親自抓,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同步推進。
第三,要形成合力。建設三大示範區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用力、統籌推進。各鄉鎮精準扶貧牽頭單位要組織包保單位對示範村建設給予扶持,特別是15個文化小康示範村的精準扶貧包保單位要克服困難,拿出實際措施,真心幫扶,幫出實效;各鄉鎮在帶頭抓好文化小康示範鄉鎮建設的同時,也要對示範村建設配套相應建設資金。村(社區)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搶抓機遇,不等不靠,與相關縣直部門、精準扶貧包保單位及黨委、政府搞好溝通對接,爭取多方支持,積極投身文化小康建設。

⑶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5374元,增長4.3%,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3%;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238元,增長2.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8%;人均居住消費支出4107元,增長9.6%,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2.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121元,增長7.4%,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1%;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2499元,增長6.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6%;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086元,增長8.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1.4%;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451元,增長11.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7.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447元,增長10.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4%。

⑷ 人均消費性支出

人均消費支出指居民用於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實物支出和服務性消費支出。
消費支出按商品和服務的用途可分為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服務、居住、雜項商品和服務等八大類。
人均消費支出是社會消費需求的主體,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直接因素,是體現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指標。
現行統計分為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兩個指標。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按月統計,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按季統計。

⑸ 中國人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中國統計年鑒上的數據,自2013年至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分別為:18310.8元、20167.1元、21966.2元、23821.0元、25973.8元。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目前,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暫未公布。

(5)鄉村文化消費人均多少擴展閱讀: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工資性收入: 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和各種福利;

經營凈收入: 指住戶或住戶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凈收入;

財產凈收入:指住戶或住戶成員將其所擁有的金融資產、住房等非金融資產和自然資源交由其他機構單位、住戶或個人支配而獲得的回報並扣除相關的費用之後得到的凈收入;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

轉移性支出:指調查戶對國家、單位、住戶或個人的經常性或義務性轉移支付。

⑹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多少元,農村居民為多少元請註明資料來源

提供一條從資料庫檢索到的信息。(資料庫:中國資訊行)

【時間分類】20110301
【文獻出處】中國新聞網
【標 題】2010年中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4223萬人(1654字)
【正 文】
從國家統計局網站獲悉,統計局今日公布的"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十一五"時期,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大量鄉村富餘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2010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4223萬人。
報告顯示,"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五年。
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鄉就業人數從2005年末的75825萬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萬人,增加了2170萬人,年均增加54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從27331萬人增加到31120萬人,增加了3789萬人,年均增加947萬人;鄉村就業人員從48494萬人減少到46875萬人,減少了1619萬人,年均減少405萬人。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城鎮就業增長持續高於全國,其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2005年末的36.0%增加到2009年末的39.9%。城鎮就業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業人數持續保持在1100萬人以上。大量鄉村富餘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2010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4223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長82.1%,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長81.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8.9%。其中,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0.9%,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3.1個百分點,是1985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為1998年以來首次快於城鎮。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隨著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消費支出持續增長,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471元,比2005年增長了69.6%,年均增長11.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382元,比2005年增長71.5%,年均增長11.4%。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向發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轉變。一是食品支出比重持續下降。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食品比重為35.7%和41.1%,分別比2005年降低了1.0和4.4個百分點。二是交通通訊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用於交通通訊的支出為1984元,比2005年增長99.0%,年均增長14.8%;農村居民人均用於交通通訊的支出為461元,比2005年增長88.2%,年均增長13.5%。三是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成倍增長。2010年底,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3.1輛,比2005年底增長2.9倍;擁有行動電話188.9部,增長37.9%;擁有家用電腦71.2台,增長71.6%;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電冰箱45.2台,增長1.1倍;擁有行動電話136.5部,增長1.3倍;擁有家用計算機10.4台,增長3.2倍。2010年,全國電話普及率達到86.5部/百人,比2005年提高51.2%。
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十一五"期間,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基本確立,城鄉養老、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各項社會保險覆蓋人群迅速增長。2010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5673萬人,比2005年末增加818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3206萬人,增加2942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3376萬人,增加272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6173萬人,增加769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12306萬人,增加6898萬人。2010年,2678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3%;全國列入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地區參保人數10277萬人;2311.1萬城市居民和5228.4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⑺ 2018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元

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 增長8.7%、

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2186元,增長8.4%,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8048元,增長7.4%,是平均數的91.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6045元,增長8.7%,是平均數的84.6%。

按收入來源分,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091元,增長8.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7.5%;人均經營凈收入2265元,增長7.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6.1%;人均財產凈收入1166元,增長10.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3%;人均轉移凈收入2541元,增長9.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1%。

(7)鄉村文化消費人均多少擴展閱讀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2814元,增長5.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3%;人均衣著消費支出710元,增長6.3%,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7.4%;

人均居住消費支出2157元,增長12.4%,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2.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598元,增長11.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2%;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1286元,增長6.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4%;

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932元,增長7.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9.7%;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860元,增長19.7%,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8.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253元,增長7.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6%。

⑻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性支出分別是多少

哪的?哪年的?

補充答案:
1、浙江城鎮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683元;
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7480元(私營單位:20629元;非私營單位:37395元);
恩格爾系數:33.6%。

2、浙江農村居民:
人均純收入:10007元;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375元;
恩格爾系數:37.4%。
樓主要求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人均純收入」。

⑼ 2011年上半年,我國鄉村居民所有消費品價格

原因:①生產決定消費,農村人均文化消費過低,可能是因為文化產品的生產不足,或者不能滿足農村群眾生活需求。(2分)②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農村經濟發展落後於城市,從而導致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過低,影響人們的文化消費。(2分)③消費觀念影響消費行為,農村人均文化消費過低,可能是農村居民過於注重物質消費,輕視文化消費。(3分) 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創造適合農村消費的文化產品,增加居民收入,穩定農村物價,轉變消費觀念等(也可從財政的作用答)只要答出三點就可給6分。

⑽ 如何正確解讀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指農村住戶用於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支出,包括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其他商品和服務等八大類消費的支出。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是一個平均指標,是農村居民家庭成員平均分攤的數值。對於農村居民來說生活消費支出既有現金支出,又有實物支出,如自己種植吃掉的糧食、蔬菜等也是生活消費的一部分,同樣應作價計入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

閱讀全文

與鄉村文化消費人均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