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淄博市實驗中學2009年有多少人考上清華北大(靠文化課成績)
考上重點大學的多了去了·
市實驗綜合能力很強·
學校蠻不錯的·
其實還是需要自己努力
② 高考文化分一般多少能上清華美院
清華美院文理都招...
是你所在省的鄭卷子...你在你們省考的分子就成..不用單獨招生...
文化是你學文科就文科..理科就理科...跟普通高考一樣...
學術特長生的話...文科有五百二十分就能上清華美院了...理科更要少點...四百八十多就ok....
而且你說你畫畫很好...你可以爭取考進清華美院招生考前三名..
前三名是可以寬松點招的...就是分子可以少點都沒關系..只要你進前三..你只考四百分都能進....
③ 普通人考上清北的幾率有多大
正常人考清華大學很難,清華北大錄取的都是各省份的學霸學生,普通學生想考上清華太難了。
難度要有多大呢?
在2018年的全國高考中,一共有975萬人參加,而清華北大一共的招生名額是6700人。也就是說,一萬個參加高考的同學,才會有3個考入清華北大。還有北京的百里挑一,留給其他地區的名額遠低於3/10000。
拿高考大省河南省為例,考上清華北大的概率僅有1.2/10000,當之無愧的萬里挑一。
其實進入清華的方式還有其他,除了高考,你還可以通過自主招生的方式進去。但是也不是很容易,去年一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計劃里只有不到600人,全國這么多考生,能進去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對於普通人來說,清華大學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只看仰望而不可觸摸。筆者這里所指的普通人,是廣大農村出生的子弟工們,不是中產階級、更不是富人階級。
為什麼呢?我們慢慢分析。
一、宏觀因素
首先,我們要說的第一個因素是宏觀上的非我們能所及的因素。
什麼因素是高考學子不能及的呢?這裡面其實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家庭條件、各個省份的戶籍優勢、試卷不同等等,這些綜合因素下都會影響到普通人考上清華北大的成功率。
我們先拿家庭條件來做比較。盡管我們在前文說了智商相同,讀書也刻苦自律拚命,但這些都是個人主觀上的能動性。
從宏觀來說,家庭條件不同會導致就讀的高中優劣不同,且經濟能力也決定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聘請更有能力更厲害的家教老師,或者一些知名的培訓班等等。
經濟條件決定了高考學子們所花費的功夫質量高低,有專業的人輔導和自己用功,這之間的差距巨大。
其次,清華北大對於各個省份的高考錄取線也不同。我們假設北京本地戶籍的高考學子只需要600分達到入門,那麼在四川省份的學子就至少需要620分才能到達錄取線。
從這里來說,普通人考上清華北大也是很難的。
經濟條件和學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考學子們的發揮。這是宏觀上的難。
那麼對我們個人來說,又怎樣呢?
二、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我們好理解,努力、自律、刻苦拚命等等,這些都是優勢。但我們說,學習這件事是真的能夠靠刻苦拚命自律來達成嗎?
我看也未必。
首先就是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印象。在一個有著學習氛圍的家庭,孩子學起來也刻苦用功,但反之亦然。當父母都在看電視或者玩手機的時候,孩子一個人關在房間里學習,其學習的效率又會如何呢?這個很難說。
以上因素下,其實我們也就很容易猜到為什麼這幾年越來越少的普通人考上清華北大了。我們假設每年清華北大的錄取總人數只有五千人,在這五千人里,從整個社會中去分配,這名額分配下來,其實落在普通人手裡的,幾乎沒有幾個。
大部分的名額,最終都會被經濟條件更好學習能力更強,省份優勢更大的家庭拿走了。所以,對普通人來說,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拚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我們不能把這十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的概率說成是機會,因為那根本就不叫做機會,那叫做「天選之人」。
④ 作為藝考生,文化課該如何選擇
不是特別建議,藝考真的不是捷徑,把藝考當捷徑的人往往會被藝考坑慘的。
第一,你的文化課是怎麼個不好法?一二百分?二三百?三四百?
如果你的文化課能穩定的達到三百五十分以上(最好是能過四百,保險),可以考慮試試學藝術走藝考。因為藝考文化課要求沒有真的低到一二百就可以,除非你的專業課成績牛逼到人家學校願意特招你,這個幾率還不如你現在努力學文化課然後考上了清北的幾率大。
第二,你家的經濟條件怎麼樣?
藝考的考前培訓還是有點燒錢的,根據專業的不同和地區的不同燒錢程度也不同,而且絕大部分走藝考錄取的大學專業學費也比普通文理科生的專業學費高,以美術為例,大學一學年學費一般不會低於一萬,普通綜合類大學,藝術院校可能會更貴。
第三,藝考分很多專業,你想學哪一個專業?你本身對於藝考專業里的項目有什麼了解和學習嗎?
最常見的美術、音樂、舞蹈、表演、攝影、書法、編導、播音主持,空乘好像算在表演類里了,網路說的,我不太確定。這些裡面,音樂、舞蹈、表演,應該算是零基礎者很難學好的吧。如果你本身沒有什麼專業基礎,也沒有什麼過人的天賦,建議學編導、播音主持和攝影,這三個相較而言不需要童子功,短期的培訓和努力足夠應試,但是編導文化課要求好像不低。如果你本身有一定的基礎甚至童子功,不用說了,選你擅長的那個,出現二者甚至多者擅長時,選你最喜歡的或者你認為前景最好的。如果沒有特別喜歡或者擅長的,可以去不同專業的培訓機構看看,體驗一下,一方面是看看自己喜歡嗎能接受嗎,另一方面是看看自己能不能學的好這個。美術也算是零基礎可以學好的,不過對天賦要求有點高,當然努力也特別重要,不過藝考中的哪個專業都需要努力。
第四,如果你真的打算走藝考了,好好選擇機構,很重要。
最後,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藝考就是千軍萬馬過兩次獨木橋。
藝考不是捷徑,藝考是你要比普通高考加倍努力。這其中的辛苦和淚水只有真的努力奮斗過的人才知道。但是同樣的,一旦你兩座獨木橋都跨過了,你得到的也是雙倍的喜悅。
好好考慮一下,和父母商量一下,不管最後走不走藝考,好好努力,加油。
⑤ 藝術生要考清華北大之類的,文化課要考多少分可以啊
在去年教育部的藝考新政中明確規定:2014年起提高藝術生文化課的分數線,加大文化課在錄取中所佔的比重。針對美術類和音樂類專業考生劃定了最低的文化課分數線標准,美術類考生文化課成績不得低於相同批次普通類考生成績的70%,音樂類不得低於65%,這一硬性要求使得以後的藝考形式更加的嚴峻,有專家認為在2015年文化課成績還將大幅度提高,相比去年可能要提高15-30分左右,文化課成為了藝考生最難跨越的障礙,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多花些時間在文化課上,具體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可以參照藝術生文化課專用教材《藝考生文化課百日學案》,該教材是目前唯一一套專門針對高三藝考生文化課復習教材,將高考大綱中的必考點分類歸納,使考生直接針對考點復習,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在近幾年,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各大藝術類院校也都相繼提高了藝術生文化課的錄取比重,而一些綜合類的大學在統考成績的基礎上,提高了藝考生的分數線。藝考正式跨入「最難藝考「時代,以後的藝考再無捷徑可走。
除西藏和江蘇外大多數地區錄取是600分以上,以不得低於相同批次普通類考生成績的70%來計算也就是說最低也要420分以上,這只是最低限度,並且是以600分為基準,實際情況應該要達到本一線才有希望,當然也不排除校考成績非常理想的破格錄取,話說回來有非常理想的專業課成績不如選擇八大美院或者八大音樂學院,那樣才更好些。
⑥ 北京700分以上106人,該成績按北京錄取線能否上清華北大
2022年6月25日,北京市的高考成績公布了出來。作為我國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現代化的國際城市,北京的教育水平以及經濟相較於其他省份來說是比較發達的,教育資源的豐富,讓北京是在2022年的高考成績在700分以上的人數就達到了106人,而這樣的成績也讓很多網友們十分的關心其能否被清華以及北大這樣的名校錄取。其實對於網友們來說這樣的顧慮是有所多餘的了,因為北大以及清華對於當地的錄取人數相對寬泛,其錄取人數在三百人左右,因此盡管700分以上的人數達到了一百多人,但是對於這些學生來說是有機會上清北的。
最後小編想說,盡管高考不是改變自己人生的唯一方式,但卻也是最公平、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對於學生來說,一定要珍惜高考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定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成績,才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中增強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很多家長十分重視高考的重要原因。
⑦ 在湖南要多少分才能進清華北大
大概670-695左右,具體要看當年的考試情況以及高考錄取分數線。
根據清華大學官網公布的招生錄取數據可知:
清華大學2019年在湖南省招收的理科最低分為674分,超一本科線174分,在湖南省錄取的最低位次排名為84名。
清華大學2018年在湖南省招收的理科最低分為693分,超一本科線180分,在湖南省錄取的最低位次排名為66名。
清華大學2017年在湖南省招生的理科最低分為675分,超一本科線170分,在湖南省錄取的最低位次排名為203名。
也就是說在以上高考分數線上應該可以進入清華北大。
(7)靠文化分上清北機率多少擴展閱讀:
考生今年如果想上清華北大的話,應該這樣計算:
清華、北大、北大醫學院本科一批計劃招172人,其中包括理科137人,文科35人。按照1∶1.1投檔,投檔人數將是189人,其中理科佔151人,文科佔38人。也就是理科生的全省前151名,文科生的前40名才能夠投檔。當然,條件是你要在4個學校中填報北大、清華和北大醫學部。
同時要注意,清華、北大提前批次錄取過的11名國防生是什麼分數段,如果在151名之內,就要減去,否則,需要加上這些名額。
如果這部分考生對清華、北大十分嚮往,在填報前一定要緊密聯系兩校招生人員。一般情況下,如果招生人員告知填報把握較大,考生才可填報,否則不應輕易冒險。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知分知位知線報志願經驗:排名多少可報北大清華
⑧ 走體育且文化課分數夠能走清華北大嗎
可以,體育生也可以走普通高校。但是體育專業是強項,如果讀其它專業沒有優勢。
體育專業教育是培養各類體育專門人才的一種特殊的體育教育。這種教育是隨著近代教育制度的確立、近代學校的出現而興起的。早期體育專業教育機構(如1804年成立的丹麥體操師范學院、1814年成立的瑞典「皇家中央體操學院」、1848年成立的德國「中央體操教師養成所」等)幾乎都是培養體育教師的,可以視為當時的「體育教育」專業。在歐洲,工業革命後,教育中強調「三育並重」,體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體育師資有著較為廣泛而穩定的社會需求。這種體育專業單一的狀況,大抵持續了一個多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