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尊重和保護文化多樣性
保護文化多樣性要以內心尊重為前提
1925年4月29日,魯迅在《墳·燈下漫筆》這一名篇中,針對那些贊頌「中國固有文明」的外國人,有這么一段精闢的分析:
「外國人中,不知道而贊頌者,是可恕的;佔了高位,養尊處優,因此受了蠱惑,昧卻靈性而贊嘆者,也還可恕的。可是還有兩種,其一是以中國人為劣種,只配悉照原來模樣,因而故意稱贊中國的舊物。其一是願世間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興趣,到中國看辮子
,到日本看木屐,到高麗看笠子,倘若服飾一樣,便索然無味了,因而來反對亞洲的歐化。這些都可憎惡。」
從前被稱為「固有文明」的東西,現在則換了個時髦的說法,叫做「文化多樣性」,贊頌「中國固有文明」,也改叫保護「中國文化多樣性」了。名號變了,但是其心態,仍然不出魯迅在整整80年前歸納出來的這四種。
比如近年來北京出現的眾多「民間環保組織」,其主要精力並不是用於幫助治理北京市令人難以忍受的環境污染、保護北京的生態環境或弘揚北京的文化傳統,卻是高高在上地要去保護邊陲地區的生態旅遊環境和少數民族的文化多樣性。
「環保人士」反對開發雲南怒江水電的一大理由,是認為這將會改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破壞文化多樣性。我最近有機會去怒江走馬觀花體驗了一下那裡的生活方式。與怒江人民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給我留下同樣深刻印象的,是那裡的貧困。
當地政府安排我們慰問的貧苦人家,與我們無意中闖入的人家相比,竟還算是殷實的了。後者的貧苦程度超過了30年前我在福建山區之所見,可謂家徒四壁——不,連牆壁也沒有,只是四面透風的木頭而已,當地之所謂杈杈房、木楞房,需要用火塘取暖。
「環保人士」稱開發怒江實際上會讓原住民變得更貧困,難怪同行的司馬南質問:「我不知道像這樣全部家當用一根扁擔就能挑走的生活,還能再貧困到哪裡去?」
一位著名的「環保人士」在講座中放了一張怒江原住民小孩嶄露好客笑顏的照片後感嘆說:「怒江人民雖然很窮,但是過得很幸福,他們願意祖祖輩輩一直這么過下去。」通過一張照片,她似乎就成了怒江人民的民意代表了。
而我倒是知道這么一件令「環保人士」尷尬的事:
三名來自怒江的大學生去年應邀參加北京「環保組織」舉辦的討論會,「環保人士」預計他們會反對開發怒江才發出邀請,沒想到他們在會上反而支持開發怒江,令「環保人士」感到吃驚甚至失望。
怒江僳僳族姑娘、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系學生和玲在會上發言說:「我了解的多數怒江人的想法,就是能過上好日子。而移民補償,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目。應該說搬遷問題不會遇到太大阻力……山民搬遷後的生活,無論如何會比原來的好。」
怒江人民的貧困生活以前從來沒有獲得北京那些「環保」老爺、小姐們的垂青,等到聽說怒江人民想要破壞「原生態」脫貧了,他們才來為怒江人民指明道路。有的說怒江不應開發水電,而應該開發「生態旅遊」。但是,如果「生態旅遊」真得到大規模開發,生態還會一成不變嗎?
最有趣的一個脫貧替代方案是,把計劃用於開發怒江水電的數百億元投資改為生態補償救濟金把怒江人民世世代代養起來。且不說投資者並不是慈善家,不會把投資資金當善款,即使這個夢想得以實現,怒江人民就願意被永遠養著,不能謀求自身的發展?怒江一位環保官員憤怒地說:「怒江人民又不是豬!」
自己安貧樂道是美德,希望別人安貧樂道卻是缺德。那些口口聲聲說怒江原住民過慣了幸福的貧困生活並且願意一直這么過下去的「環保」老爺、小姐們,自己願不願意去過過這種「原生態」的生活?
從史料記載看,怒江各族人民也並不是天生就喜歡過這種生活,而是由於各種原因,經歷了多次大遷徙,被迫上山棲息。
近年來為了保護山林,當地政府一直在對山民進行搬遷,用一位官員的話說:「即使怒江不開發水電,生態移民也不會停止。」
貧困不是文化。民族文化也不是靜止不變的。既然我們早就告別了漢代的生活方式,歷經了多個朝代的演變,拆掉了裹腳布,脫下了長衫馬褂,融入了現代文明的洪流,又憑什麼要求少數民族繼續保留其「原生態」,作為博物館的展品供我們研究、欣賞呢?
保護文化多樣性是從保護生物多樣性引申而來的,其實大謬不然。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相對應的,應該是尊重文化多樣性。文化的主體是有尊嚴有意識的人,而不是動植物,外人對他人的文化應該尊重,卻不應該自以為高人一等,要當他人的保護人,只許自己變,卻不準他人也變。
2. 高中政治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對待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應遵循的原則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3. 我們怎樣尊重文化多樣性
重點在保護本國本民族原有的優秀文化的前提下,了解、借鑒、篩選、學習,過濾後吸收、包容。
三點:一是對本國文化的過濾,中國文化里也有很多糟粕,過重的人情味、危機意識薄弱夜郎自大等等 所謂世界上最難辦的事是中國的事,中國人的事更難,建議看看李敖大師的作品,把中國文化里的垃圾批的入骨三分。
二是對別國文化的過濾,日本大和民族團結、節儉、善於學習、富有危機意識,我們應該也必須學習,但是我們不能把他們的色情泛濫、偏激思維也學來。美國人自信、樂觀、熱情、富有挑戰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不能把他們的傲慢也學了
那些不好的不適合我們國情的文化,我們尊重、敬而遠之而不是去橫加指責,但是要拒之門外,所謂「和而不同」
三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要有博大包容的胸懷,不能民族本位主義,(最近還有說要恢復平假名,放棄漢語拼音的)不能說不是我們的就都排除在外,所謂善於學習善於吸收,很多人都說百年來中國人都在向老外學丟臉,要讓老外跟我們學,這話說對了一半,學無止境,能一直學說明我們在變得越來越先進,只有我們先進了才能讓老外跟我們學,在他們學的同時我們還在不斷尋找應該學的東西,這樣才能走在世界的巔峰
4. 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
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第一: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第二:尊重文化多樣性,還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第三:必須要遵循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5. 如何正確對待世界文化多樣性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首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3)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4)各國應根據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封閉主義」。
6. 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新時期,我們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保護傳統文化,鼓勵新文化的發展,促進多民族文化共同繁榮.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發展歷史上存在的普遍恆久的一種特徵.任何一種文化,只有在它能夠與其他文化相區別時才能被辨識,也才能有現實的存在.一方面,相應於不同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條件,文化的起源和演化不可能是同一的;另一方面,人類需要結構的差異性和慾望理想的豐富性,也只能由文化的多樣性來表達和滿足.
對待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應遵循的原則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7.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如何對待文化多樣性
對待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
http://..com/question/195821008.html?si=3
8.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文化的多樣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首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3)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4)各國應根據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封閉主義」。
9. 如何做到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政治:文化生活)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和原則,學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1)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2)原則: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10. (政治)怎麼樣尊重文化多樣性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還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