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信陽四大古鎮是什麼
白雀園鎮、道口鎮、荊紫關鎮和賒店鎮,
1、白雀鎮
白雀鎮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光、潢、商、新四縣結合部,距光山縣城38公里,水陸商運便捷,自古商貿繁榮,素稱豫南「小漢口」,是南茶北運的集散地、中轉站。境內有白雀園革命舊址群,明清古街等景區。
2. 河南有哪些文化遺產
1、 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 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 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 白蛇鬧許仙傳說 (鶴壁市淇濱區)
5、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 柳毅的傳說 (衛輝市)
7、 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 邵原創世神話群 (濟源市邵原鎮)
9、 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 (固始縣)
10、 愚公移山傳說 (濟源市)
11、 趙氏孤兒傳說 (溫縣)
12、 大禹神話傳說 (禹州市)
13、 王莽攆劉秀傳說 (西平縣、遂平縣)
14、 靈寶黃帝傳說 (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 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 黃河澄泥硯 (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 汴京燈籠張 (開封市)
4、 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縣)
5、 農民畫 (舞陽縣、汝南縣)
6、 虢州石硯 (靈寶市)
7、 秦氏絹藝 (滑縣)
8、 方城石猴 (方城縣)
9、 民間剪紙 (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 (13項)
1、 板頭曲(南陽市)
2、 中州箏派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籌音樂 (許昌市)
4、 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 超化吹歌 (新密市)
6、 嗩吶 (沁陽市)
7、 大銅器 (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 河南盤鼓 武陟縣、開封縣)
9、 官會響鑼 (項城市)
10、 軋琴 (舞鋼市)
11、 信陽民歌 (信陽市)
12、 鄭王詞曲 (沁陽市)
13、 西坪民歌 (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 (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 (博愛縣)
3、高抬火轎 (沁陽市)
4、齊天聖鼓 (靈寶市)
5、回民秧歌 (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 (柘城縣)
7、跑帷子 (湯陰縣)
8、花挑舞 (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 (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 (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 (臨穎縣)
民間戲劇及曲藝(28項)
1、 豫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2、 曲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越調(周口市)
4、 大弦戲(滑縣、濮陽縣)
5、 羅卷戲 (汝南縣、滑縣、內黃縣、通許縣*、范縣、鄧州市)
6、 目連戲(南樂縣)
7、 道情(太康縣)
8、 宛梆(內鄉縣)
9、 四平調(商丘市、濮陽縣)
10、 大平調(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1、 皮影戲 (靈寶市、羅山縣)
12、 杠天神 (新蔡縣)
13、 懷梆 (沁陽市)
14、 河洛大鼓(洛陽市)
15、 河南墜子(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16、 王屋琴書 (濟源市)
17、 灶書 (固始縣)
18、 絲弦道 (平輿縣)
19、 鑼鼓書 (三門峽市)
20、 清豐縣柳子戲 (清豐縣)
21、 河陽花鼓戲 (孟州市)
22、 二股弦 (武陟縣)
23、 光山花鼓戲 (光山縣)
24、 南陽曲藝 (南陽市)
25、 扁擔戲 (新蔡縣)
26、 揚高戲 (三門峽市)
27、 二夾弦 (開封市、睢縣、滑縣、延津縣)
28、 落腔 (內黃縣、輝縣市、長垣縣、淇縣)
體育競技及雜技(2項)
1、東北庄雜技 (濮陽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陽縣)
3.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1、豫劇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河南謳,是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顯示出特有的中原藝術魅力,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歡迎,以豫劇表演家崔蘭田、張寶英為代表的崔派藝術在豫劇界獨樹一幟,享譽海內外。
2、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又稱少林武術,是我國著名的武術流派之一。其歷史悠久,影響深廣,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點是「禪武合一」,即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因此又有「武術禪」之稱。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這一特定佛教文化環境中歷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為基礎,充分體現佛教禪宗智慧,並以少林寺僧人修習的武術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傳統文化體系
3、汴綉
汴綉也稱「宋綉」,是流行於河南開封一帶的傳統刺綉藝術,因產生於北宋的都城汴京開封而得名,是中國傳統刺綉工藝品之一,歷史悠久,素有「國寶」之稱,也是河南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以綉工精緻、針法細密、圖案嚴謹、格調高雅、色彩秀麗而著稱,早在宋代就已馳名全國,是刺綉藝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4、信陽毛尖茶製作技藝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因信陽茶區的五大茶社產出品質上乘的本山毛尖茶而名為「信陽毛尖」。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因其顏色清新,不含有任何的雜質,再加上外形勻整,富育光澤以及獨特的清香味,喝入口中後清爽甘醋讓人回味無窮,其湯色嫩黃綠明亮有光澤,香味清香撲鼻,而稱為「綠茶之王」。
5、羅山皮影戲
羅山皮影戲是河南省羅山縣傳統戲劇,是一種古老的具有獨特魅力的傳統民間藝術,系由古代中原影戲逐漸演變形成,其唱腔音樂蘊涵有江淮地區民間音樂的元素,演唱時真假聲轉換自如,呈現出高亢明亮、委婉動聽的藝術風格。其唱詞詼諧幽默,體現出江淮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
4. 信陽有哪些歷史文化
信陽在歷經春秋、戰國之後,中原文化與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厚重豪放、細膩浪漫的豫風楚韻,釀就了信
信陽出土的世界上最陳的酒陽獨具特色的淮上文化風情[1]。孔子周遊列國終點、子路問津、司馬光砸缸、亡羊補牢的故事都發生在這里。在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播放的樂曲《東方紅》,就是由信陽長台關出土的楚國編鍾演奏的。信陽曾出土過的全國最早的毛筆、酒、轎子、床、書籍和楚國最精美的漆器,[2]印證著信陽是楚文明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信陽也是中華姓氏之根,漢姓100大姓中,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都源於此(如黃姓起源於潢川、羅姓起源於羅山、賴姓起源於息縣、蔣姓起源於淮濱,陳姓、王姓、潘姓、孫姓、沈姓均起源於固始)。信陽地處江淮之間,是歷代中原人南遷的始發地和集散地,唐朝時期光州固始籍將軍陳元光率鄉勇南下閩粵平定蠻苗叛亂,於當地厲行法治、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之後從家鄉派遣大量百姓南下定居,故信陽享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美稱。
5. 信陽的歷史人文怎麼樣
信陽在西周時期是申伯的封邑地,北宋改稱信陽。信陽地域文化豫楚交融,商周、春秋戰國以後,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此交匯交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豫風楚韻」。[1]信陽是孫叔敖、春申君、司馬光、鄭成功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孔子周遊列國的終點。信陽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信陽毛尖聞名遐邇,被譽為山水茶都、中國毛尖之都。
6. 信陽的文化遺跡
信陽是一座文化古城。八千年前就出現了淮上農業文明,春秋戰國時發生了亡羊補牢的故事,出土的楚編鍾奏響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的樂曲,宋代大文學家司馬光少年時在信陽光山砸缸救人的睿智,至今仍為美談。三年不語息夫人、治水名臣孫叔敖、植物學家吳其浚、開漳聖王陳元光是歷史的典範。廟門東開、僧尼同寺的靈山寺在佛教界獨樹一幟,佛教天台宗祖庭凈居寺享譽日本、東南亞。
信陽是一座革命紅城。信陽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主戰場,革命戰爭時期有30多萬英雄兒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一軍、紅四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英雄部隊,留下了周恩來、鄧小平、劉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足跡,走出了許世友、李德生、尤太忠、萬海峰、鄭維三、錢鈞等100多位將軍。信陽革命歷史遺跡遍地,人物眾多,事件影響廣泛而深遠。現存革命歷史遺跡遺址達479處,紅色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是河南省唯一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之中的省轄市,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商城金剛台紅軍洞群、羅山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等7處革命遺址及紀念地被列入全國一百個紅色經典景區和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中。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01、雞公山風景名勝區 (1982年 全國第1批) 02、河南雞公山自然保護區 (1988年5月) 03、河南省羅山縣董寨鳥類自然保護區 (2001年6月) 04、新縣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5) 05、商城縣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8月底第四批) 06、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5) 新縣 07、淮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6) 桐柏太白頂、高樂山、信陽天目山3處省級聯合組建 08、南灣國家森林公園 1996年經原林業部批准建立 09、新縣金蘭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10、商城縣黃柏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11、北湖國家水利風景區(2010年)
7. 請問信陽有哪些非物質文化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沒有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謝謝。急需!~
信陽民歌...錦綉茶鄉——信陽市小戲小品曲藝
8. 河南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1、 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 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 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 白蛇鬧許仙傳說 (鶴壁市淇濱區) 5、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 柳毅的傳說 (衛輝市) 7、 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 邵原創世神話群 (濟源市邵原鎮) 9、 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 (固始縣) 10、 愚公移山傳說 (濟源市) 11、 趙氏孤兒傳說 (溫縣) 12、 大禹神話傳說 (禹州市) 13、 王莽攆劉秀傳說 (西平縣、遂平縣) 14、 靈寶黃帝傳說 (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 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 黃河澄泥硯 (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 汴京燈籠張 (開封市) 4、 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縣) 5、 農民畫 (舞陽縣、汝南縣) 6、 虢州石硯 (靈寶市) 7、 秦氏絹藝 (滑縣) 8、 方城石猴 (方城縣) 9、 民間剪紙 (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 (13項) 1、 板頭曲(南陽市) 2、 中州箏派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籌音樂 (許昌市) 4、 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 超化吹歌 (新密市) 6、 嗩吶 (沁陽市) 7、 大銅器 (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 河南盤鼓 武陟縣、開封縣) 9、 官會響鑼 (項城市) 10、 軋琴 (舞鋼市) 11、 信陽民歌 (信陽市) 12、 鄭王詞曲 (沁陽市) 13、 西坪民歌 (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 (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 (博愛縣) 3、高抬火轎 (沁陽市) 4、齊天聖鼓 (靈寶市) 5、回民秧歌 (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 (柘城縣) 7、跑帷子 (湯陰縣) 8、花挑舞 (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 (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 (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 (臨穎縣) 民間戲劇及曲藝(28項) 1、 豫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2、 曲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越調(周口市) 4、 大弦戲(滑縣、濮陽縣) 5、 羅卷戲 (汝南縣、滑縣、內黃縣、通許縣*、范縣、鄧州市) 6、 目連戲(南樂縣) 7、 道情(太康縣) 8、 宛梆(內鄉縣) 9、 四平調(商丘市、濮陽縣) 10、 大平調(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1、 皮影戲 (靈寶市、羅山縣) 12、 杠天神 (新蔡縣) 13、 懷梆 (沁陽市) 14、 河洛大鼓(洛陽市) 15、 河南墜子(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16、 王屋琴書 (濟源市) 17、 灶書 (固始縣) 18、 絲弦道 (平輿縣) 19、 鑼鼓書 (三門峽市) 20、 清豐縣柳子戲 (清豐縣) 21、 河陽花鼓戲 (孟州市) 22、 二股弦 (武陟縣) 23、 光山花鼓戲 (光山縣) 24、 南陽曲藝 (南陽市) 25、 扁擔戲 (新蔡縣) 26、 揚高戲 (三門峽市) 27、 二夾弦 (開封市、睢縣、滑縣、延津縣) 28、 落腔 (內黃縣、輝縣市、長垣縣、淇縣) 體育競技及雜技(2項) 1、東北庄雜技 (濮陽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陽縣) 手工技藝(13項) 1、 杜康釀酒工藝(伊川縣、汝陽縣) 2、 鈞瓷燒制技藝 (禹州市) 3、 鎮平玉雕工藝 (鎮平縣) 4、 泥咕咕 (浚縣) 5、 棠溪寶劍鑄造工藝 (西平縣) 6、 汝瓷燒制技藝 (寶豐縣、汝州市) 7、 唐三彩 (洛陽市) 8、 汴綉工藝 (開封市) 9、 太平車製作技藝 (平輿縣) 10、 五里源松花蛋製作技藝 (修武縣) 11、 武陟油茶製作技藝 (武陟縣) 12、 東岸桃核雕花工藝 (上蔡縣) 13、 寶豐酒釀造工藝(寶豐縣) 民俗節慶(6項) 1、「重陽節」民俗 (上蔡縣) 2、大營社火 (陝縣) 3、浚縣民間社火 (浚縣) 4、打鐵花 (確山縣) 5、地坑院民俗 (陝縣) 6、東西常罵社火 (靈寶市) 文化空間(10項) 1、 馬街書會 (寶豐縣) 2、 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陽縣) 3、 浚縣正月古廟會(浚縣) 4、 老子生日祭典 (鹿邑縣) 5、 帝舜傳說 (濮陽縣) 6、 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鄭市) 7、 洛陽關林朝聖大典 (洛陽市) 8、 嫘祖祭典 (西平縣) 9、 火神祭祀 (商丘市睢陽區) 10、 中嶽古廟會 (鄭州市) 民間知識(8項) 1、 少林功夫(少林寺) 2、 太極拳(溫縣) 3、 八卦符號文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4、 洛陽牡丹栽培技藝 (洛陽市) 5、 洛陽水席 (洛陽市) 6、 開封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 (開封市) 7、 開封馬豫興桶子雞 (開封市) 8、 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開封市) 中醫中葯(5項) 1、洛陽正骨 (洛陽市) 2、百泉葯會(輝縣市) 3、針灸銅人 (河南省中醫葯管理局) 4、四大懷葯種植與炮製 (焦作市) 5、禹州中醫中葯炮製技藝 (禹州市)
9. 河南省有哪些著名文化遺產 文物
文化遺產也稱為文化資產,是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等文化的保持價值。每個民族以及城市都有著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遺產。河南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在哪裡有著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下面的河南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大運河
大運河河南段遺產點包括洛陽市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等7項。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永濟渠為「人」字狀兩大撇捺延伸,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全長2700多公里,為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2014大運河申遺成功,成為河南第四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1、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白蛇鬧許仙傳說(鶴壁市淇濱區)
5、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柳毅的傳說(衛輝市)
7、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邵原創世神話群(濟源市邵原鎮)
9、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固始縣)
10、愚公移山傳說(濟源市)
11、趙氏孤兒傳說(溫縣)
12、大禹神話傳說(禹州市)
13、王莽攆劉秀傳說(西平縣、遂平縣)
14、靈寶黃帝傳說(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黃河澄泥硯(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汴京燈籠張(開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縣)
5、農民畫(舞陽縣、汝南縣)
6、虢州石硯(靈寶市)
7、秦氏絹藝(滑縣)
8、方城石猴(方城縣)
9、民間剪紙(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13項)
1、板頭曲(南陽市)
2、中州箏派(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籌音樂(許昌市)
4、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嗩吶(沁陽市)
7、大銅器(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河南盤鼓武陟縣、開封縣)
9、官會響鑼(項城市)
10、軋琴(舞鋼市)
11、信陽民歌(信陽市)
12、鄭王詞曲(沁陽市)
13、西坪民歌(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博愛縣)
3、高抬火轎(沁陽市)
4、齊天聖鼓(靈寶市)
5、回民秧歌(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柘城縣)
7、跑帷子(湯陰縣)
8、花挑舞(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臨穎縣)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10. 河南省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剛剛拿到,嵩山、雲台山是世界地址公園
洛陽龍門石窟 AAAA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開鑿於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歷經東魏、西魏...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龍門鎮
洛陽白馬寺 AAAA
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座由官府...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白馬寺鎮
漢光武陵
漢光武陵原稱原陵,又稱漢陵,位於洛陽市北20公里處的孟津白鶴鄉,南依邙山,北臨黃河,總佔地約6.6萬平方米。漢光武陵是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劉秀...
地址:河南省洛陽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西南
http://www.fdays.com/travelguide/SearchResult.asp?SearchType=China&CountryID=1&ProvinceID=14&CityID=&SightTypeID=&KeyWord=&ColumnOn=&OrderBy=&Cur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