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的介紹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位於黃山市(原名徽州)屯溪區迎賓大道50號,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省內第二大綜合性博物館。該館免費對外開放(周一閉館)。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館藏極為豐富,收藏有陶瓷、硯台、徽墨、書畫、徽州三雕、青銅器、玉器、雜項、古籍圖書、徽州文書等各種文物近10萬件(冊),其中古籍書近50000冊,契約文書近30000份。館藏的歙硯、徽墨、新安書畫、徽州文獻是館內的特色藏品,其中,從祁門縣一座宋墓出土的「文府墨」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徽墨。館藏的徽州文書成為研究徽學這一國際性顯學的重要資料,也引起世界范圍內的徽學專家的關注。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徽州人與徽州文化》,分為:走進徽州、天下徽商、禮儀徽州、徽州建築、徽州藝術、徽州科技六個部分;內容有:新安大好山水、徽州與徽州人、明清徽商、徽州女人、東南鄒魯、程朱闕里、徽州宗族、新安醫學、科技之星、文房瑰寶、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州村落、徽州民居、徽州三雕等。
2017年1月,故宮博物院駐黃山徽派傳統工藝工作站、故宮學院徽州分院、故宮博物院博士後工作站在黃山市揭牌,並決定在我市不定期舉辦「故宮博物院徽派工藝回故鄉展」,展出故宮博物院館藏與徽文化相關文物。
雙方決定於2017年5月在我市徽州文化博物館舉辦首次「故宮博物院徽派工藝回故鄉展」。展品將以文房四寶為主,展覽免費對外開放,屆時將有一批珍貴文物與市民見面。此外,故宮博物院還將派遣專家在故宮學院徽州分院定期舉辦公益性講座,並組織黃山非遺傳承人赴故宮學習觀摩。
據悉,故宮文物由於珍貴和保存條件限制,一向極少「出門」展示,此次展覽也是我市首次迎來故宮文物展出。
㈡ 歙硯產地在哪
歙硯產地在歙州。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
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歙硯。
(2)歙硯文化館在哪裡擴展閱讀:
文化價值
歙硯自從因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論硯》的推崇而名震天下以後,後來如洪景伯、蘇東坡、歐陽修、蔡襄、周必大、黃山谷等都寫有許多詩文贊譽歙硯。
歙石石質優良,色澤曼妙,瑩潤細密,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嫩而堅,硯材紋理細密,兼具堅、潤之質,長久使用,硯上殘墨陳垢,入水一濯即瑩潔,煥然如新,被譽為「石冠群山」、「硯國名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歙硯
㈢ 《徽州文化博物館》求高手翻譯 分數不多隻有 25 傾囊相送
Reward points: 30 - There are 14 days away from the issue of the end of 1 hour
請高手幫忙翻譯一下下面的文章最好不要用翻譯工具謝謝了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館是一個綜合性博物館,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佔地157畝,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 Please expert help translate what the article is best not to use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tools Thank you, Huizhou of Anhui Culture Museum is a comprehensive museum is located in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covers an area of 157 mu, building area of 14,000 square meters.
徽州文化博物館是一個多功能建築群,也是一座徽派風景園林。 Huizhou Culture Museum is a multi-functional buildings, but also a Huizhou landscape. 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位《徽州人與徽州文化》,分為:走進徽州、天下徽商、禮儀徽州、徽州建築、徽州藝術、徽州科技六個部分。 Museum of the basic display position "Man and Huizhou Huizhou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into the Huizhou, the world Huishang, etiquette Huizhou, Huizhou architecture, Huizhou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ix parts of Huizhou.
這里館藏非常豐富。 Here is very rich collection. 館內的歙硯、徽墨、新安書畫、徽州文獻和徽州三雕是最有特色的藏品,其中的徽州文書已成為研究徽學的重要資料,引起世界徽學專家的關注。 Museum's Inkstone, Hui Mo, Xin-painting, literature and Huizhou Huizhou three birds are the most distinctive collections, which had become the emblem of Huizhou instruments to learn important information attracted the concern of the world's emblem experts.
產自徽州的歙硯與徽墨是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 Proced in Huizhou Inkstone and Hui Mo is the world-famous "four treasures" one. 歙硯是雕刻出來的,由選石、構思、雕刻、打磨等多道工序構成。 Inkstone was carved out from stone selection, design, carving, sanding, etc. constitute a multi-channel processes. 歙硯紋理非常系咪,兼具堅、潤之質,被譽為「硯國名珠」。 Inkstone texture is the Department of microphones, both Caine, Run of the quality, known as "Yan country names beads." 歷來是書畫家喜愛的信賴的寶貝。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as always been a favorite treasure trust. 中國古代有這樣的比喻:「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 Ancient China there is such a metaphor: "There is good Mexican who is it that you like good horses have been famous."
㈣ 安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 有哪些常設展館
安徽博物館常設展館安徽省博物館是了解安徽這個地方歷史與知識的最好途徑,我們會去了解這里的文化,明白這里的故事,這才是我們在這個地方旅的意義,下面我們以起來進一步了解安徽省博物館,這里的展館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
展館之寶鑄客銅鼎,又稱楚大鼎或鑄客大鼎。戰國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圓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口沿刻銘文12字,研究者釋讀不一。此鼎形制雄偉,堪稱楚國重器。位居省博八大鎮館之寶(包括鑄客銅鼎、金邊瑪瑙碗、鄂君啟金節(舟節)鄂君啟金節(車節)、吳王光鑒、龍虎四環鼓座、剔犀圓漆盒、九華朱覲墨、仙人吹笙壺)之首。
地址:合肥市懷寧路268號(新館)、合肥市安慶路268號(老館)
安徽博物館常設展館
安徽古生物陳列
安徽省位於祖國東部低海拔地區,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橫貫省內,將全省自然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地三大自然地理區域。省內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十分發育,古生物化石極為豐富,化石種類和地史分布在古生物學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
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陳列
實干興邦,奮發圖強,繼承與發揚安徽紅色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安徽人民一定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全面提高「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的現代化水平,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安徽篇章。
安徽文明史陳列
鼎盛於清中葉的桐城文派,為中國文學史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本陳列選取體現安徽各個歷史階段社會發展代表性的文化遺存、珍貴文物、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從不同側面反映安徽歷史文明發展的脈絡。
徽州古建築
古徽州一府六縣,境內山清水秀,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形成了崇文重教的儒家文化氛圍。徽州古建築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獨具特色的磚、石、木「三雕」藝術,使之富有細部審美要素。徽州建築在建築技藝、民眾生活、倫理觀念、審美追求方面傳遞著諸多文化信息,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徽州代表性的村落如宏村、西遞、龍川、呈坎、棠樾、唐模、南屏等,建築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體現了良好的生態文明。
安徽文房四寶
紙、墨、筆、硯是我國傳統的書寫用具,在傳承祖國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 「文房四寶」。 安徽是宣紙、徽墨、宣筆、歙硯的故鄉,「四寶」 俱全。千百年來,伴隨著文化的發展和無數能工巧匠的琢磨營造,「安徽文房四寶」逐漸演變為實用與觀賞於一體的藝術品,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淮擷珍
安徽襟江帶淮,文物資源豐富,館藏古代工藝品種類繁多。富麗華貴的金銀器、典雅潤澤的玉石器、巧奪天工的漆器、工藝獨特的鐵畫、造型別致的竹木牙角器,無不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與才智。這里展示的數十餘件珍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時代的風尚和審美情趣,體現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歐豪年美術館
「嶺南畫派」是十九世紀末中國畫壇上頗具影響的畫派之一。歐豪年先生(1935— )十七歲師從嶺南畫派巨擘趙少昂,力學精研,深攻筆墨,傳承嶺南畫派「折衷」思想之衣缽,學貫中西,兼容並蓄,成為嶺南畫派第三代的中堅人物。
參觀博物館就是要了解他的構造和展出內容,這樣我們參觀博物館的效果才能算事半功倍!
㈤ 8月最適合去哪旅遊(國內)
推薦游覽古徽州地區,即現在的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宣城市管轄)、江西婺源縣。
這里有黃山風景區、徽州古村落、明清時期的徽派建築(祠堂、民居、牌坊、廊橋、古塔、古亭等)、眾多的徽州古道、新安江(錢塘江的正源位於黃山市休寧縣六股尖)、風景如畫的山水。例如:
黃山市:
屯溪區(黃山市政府所在地):徽州文化博物館、屯溪老街、黎陽in巷(又稱黎陽老街)、程氏三宅(明代徽派建築)、屯溪胡開文墨廠(徽墨)、程大位故居、戴震紀念館、花山迷窟、新徽天地-醉溫泉、徽州糕餅博物館、徽菜博物館(將於2017年9月開館)、新安江濱水旅遊區;
歙縣(原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古城、牌坊群.鮑家花園、歙硯廠、歙縣老胡開文墨廠(徽墨)、徽班紀念館(徽劇)、新安江山水畫廊、新安碑園、漁梁壩(被譽為江南都江堰)、巴慰祖故居(纂刻家)、雄村、許村、深渡(徽商古渡口,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陽產土樓、石潭、昌溪、北岸瞻琪、陶行知紀念館(教育家)、洪雪飛故居(京劇阿慶嫂扮演者)、張曙故居(音樂家)、王茂蔭故居(馬克思《資本論》中寫到的唯一一位中國人);
徽州區:唐模、呈坎、潛口民宅、新四軍軍部、豐樂湖、西溪南村;
黃山區:黃山風景區(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 、翡翠谷、太平湖;
黟縣:西遞(世界文化遺產)、宏村(世界文化遺產)、奇墅湖、南屏、屏山、關麓、碧山、塔川(秋季賞紅葉)、打鼓嶺、木坑竹海、柯村(觀賞油菜花)、賽金花-歸園景區、守拙園;
休寧縣(中國第一狀元縣):中國狀元博物館、萬安老街(吳魯衡羅盤店等老店鋪)、道教聖地齊雲山、古城岩、黃村、徽州大峽谷漂流、木梨硔(高山村,賞雲海)、白際(高山村、觀看梯田等)、休寧至婺源-浙嶺古道、五陵村(秋季景色)、祖源村、金龍山;
祁門縣:古戲台(共11處,分布在新安鄉和閃里鎮)、原始森林-牯牛降觀音堂景區、歷溪村、渚口村、珠林村、桃源村、文堂村、坑口村、彭龍村、奇嶺村、九龍池、祁紅博物館(祁門紅茶)、大洪嶺古道、降上(觀賞油菜花)、燕山(觀雲海)、倒湖十八彎、七彩玉谷、馮家頂。
績溪縣:龍川、仁里、上庄(胡適故居)、太極湖村、孔靈村、胡雪岩紀念館、績溪博物館、徽杭古道、鄣山大峽谷、紫園景區;
婺源縣:篁嶺、五龍源漂流、江嶺梯田油菜花、江灣、汪口、曉起、李坑、熹園(朱子文化、歙硯)、卧龍谷、彩虹橋(古廊橋)、思溪延村、叢溪漂流、嚴田古樟、百柱宗祠、石城(秋季景色)、長溪(秋季景色)、鴛鴦湖
㈥ 筆墨紙硯統稱為中國的文房四寶,文房四寶之鄉到底在哪
皖南是中國文房四寶的故鄉。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是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㈦ 我想問下毛筆之鄉在什麼地方,也就是盛產文房四寶的地方
一、毛筆之鄉
文港鎮,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下轄鎮,是毛筆之鄉,被譽為「華夏筆都」。2018年,被授予全國首個「中小學生書畫毛筆生產基地」稱號。
二、中國歙硯之鄉
歙縣,安徽省黃山市轄縣,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先後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之鄉」、「中國牌坊之鄉」等榮譽稱號。
(7)歙硯文化館在哪裡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一)、文港鎮
進賢縣文港鎮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的故里,是聞名遐邇的毛筆之鄉,被譽為「華夏筆都」。文港,早在唐初,已有筆市,而生產毛筆的歷史更為源遠流長,相傳在二千一百多年前,制筆技藝是由秦朝時期的咸陽人郭解、朱興傳授而來。東晉時期,臨川內史、書法家王羲之專用文港毛筆,唐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光照臨川之筆」的頌賦(文港1969年前屬臨川管轄)。
清代,文港前塘鄒家人在武漢經營「紫光閣」毛筆連鎖店,生意興隆;還有名曰周虎臣的人在上海開設筆庄,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親筆為其題「周虎臣」匾額,勒其製作精緻御用貢筆,定期上奉朝廷;另外,文港鎮亦有「紫光閣」、「文照軒」、"晉宏堂"等名筆店鋪。當時,文港的毛筆,不僅暢銷國內,且遠銷越南、緬甸、日本、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譽滿中外。至30年代,文港製筆藝人已遍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市。
(二)、歙縣
歙縣古名歙州,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朝置縣,宋設徽州府,府縣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歙縣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
㈧ 現代的硯雕大師有哪幾個較好的,有好推薦的大師嗎或是出的作品較有收藏價值的
洪慶煌,1973年3月出生於歙硯之鄉—婺源,是中華傳統工藝師,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洪慶煌從事歙硯雕刻二十餘年,技藝精湛,從不追逐名利,卻聞名鄉里。他一心紮根自己的工作室,潛心雕刻,是婺源土生土長硯雕師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淡泊名利的慶煌雖無任何大師、金獎等光環,但其所創作的作品,絕大多數是歙硯中的精品,藝術含量極高,絲毫不遜於那些聞名全國的歙雕名師,被全國各地、甚至台灣和海外歙硯愛好者所珍藏。
婺源是歙硯之鄉,江灣、大畈等地更是歙雕名師輩出之地。慶煌從小在硯雕大師雲集的環境中長大,從小受到硯文化的熏陶,也有志於成為一名硯雕師。上世紀90年代末,慶煌剛長成一位大小伙,就正式開始從事歙硯雕刻。他遍訪名師,潛心學習,刻苦專研,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數年,就掌握了歙雕的各種技法。
掌握歙雕的基本技藝,進而嫻熟,這實屬不易。這些對於農村長大、打小就特別能吃苦的慶煌,經過長時間的勤學苦練,習得一身的歙雕技藝卻非偶然。
掌握了扎實的歙雕技藝的慶煌,在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過程中意識到,要真正做出藝術水平高的作品,不是僅憑認真刻苦就能做到的。這需要天賦,需要思維,需要創新,需要專研,需要名師指點,需要勤學苦思。
慶煌經過較長時間的思索,掙扎,創新,突破,慢慢地,他對歙雕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他開始整合所掌握的歙雕技藝,琢磨不同的雕刻手法中的統一性和差異性。最後,他從傳統的歙雕技藝中融入一些現代元素,從硯石的天然屬性中恰如其分地融入藝術元素,最後使創作的作品達到藝術性和天然性的高度統一。
2007年,慶煌在婺源縣曉起村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慶煌硯堂,用於歙硯創作及展示。這些作品受到眾多硯台愛好者的好評,很多作品也被他們悉心收藏。
近些年,慶煌主要從事歙硯文化的推廣工作,慶煌的妻子受其影響也加入其中。慶煌說;「我們作為較早一輩從事歙硯雕刻的藝人,宣揚工匠精神,推廣歙硯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這條路很難而且漫長,但是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㈨ 文房四寶中徽墨、歙( sh è)硯的主產地歙縣在什麼省
歙縣在安徽省黃山市。
歙縣位於皖南地區,北與宣城市績溪縣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交界,東南與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衢州市開化縣毗連,西南與黃山市屯溪區、休寧縣相鄰,西北與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區接壤。
歙縣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先後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之鄉」、「中國牌坊之鄉」等榮譽稱號。
(9)歙硯文化館在哪裡擴展閱讀:
歙縣的經濟
2019年歙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9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72.8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億元,增長6.7%。
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調整為9.5:37.7:52.8。(依據全國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修訂,2018年全縣GDP為174.5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9.6:37.2:53.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