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創客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創客以用戶創新為核心理念,是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模式在設計與製造領域的典型體現,它體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同時有一種通過行動和實踐去發現問題和需求,並努力找到解決方案,同時也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性互動關系,有一種開放與包容的精神在裡面,而開放與包容體現在行動上就是樂於分享。
B. "創客"到底是什麼,創客教育理念是什麼
答: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教育也就是STEAM教育,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2)創客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1.創客之於中國——「從0到1」,國家的發展呼籲「創客文化」的落地
美國矽谷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在《從0到1》總結道,「從0到1」是創新,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是質變,是創新。「從1到100」解決的是從有到多的問題,是量變,是復制和模仿。回顧我們的國家近幾十年的發展,「從1到100」,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經驗,「從0到1」則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當前,中國已進入到世界大國的行列,引領世界的發展重任對我們提出了創新的迫切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並將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中國的「創客」應運而生。由此可見,中國的未來呼籲「創客文化」,只有它的真正落地,才能不斷滋養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根,為人類締造新的文明奇跡。
2.創客之於教育——中國的人才培養需要「創客精神」
當國家的發展歷程清晰的映射到教育中,我們發現,由於創新培養的缺失,目前的教育已逐漸滿足不了當今世界對人才的需要。中國的教育,高分低能、死記硬背等現象仍普遍存在,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則普遍較弱。傳統的知識傳授固然重要,但過程性教育、體驗式教育、創新性教育卻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行為,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將起到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互聯網的思維浪潮,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生機和挑戰的時代,一個人人創客的時代。如何培養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尤其是勇於探究和創新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人才培養的目標。忠於理想,勇於創新,敢於實踐,樂於分享,「創客」是趨勢更是信仰,中國的人才培養需要「創客精神」。
3.創客之於學校——學校創客空間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場所
通過學校創客空間建設,可對學校原有的實驗室、數字探究室、實訓室、科技館、社團組織、興趣小組等零星的、碎片化的創新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進而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教育。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創新教育,可以有效拓寬創新人才培養之路,是對當前傳統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
C. 「創客文化」用英語怎麼說
「創客文化」英語翻譯為:「Maker culture」。
「創客」是指不以盈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這個詞譯自英文單詞「Maker」,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微觀裝配實驗室的實驗課題,此課題以創新為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個人設計、個人製造為核心內容,參與實驗課題的學生即「創客」(參考:《Fab Lab創新模式及其啟示》可以了解創客的起源)。創客(Maker)以用戶創新為核心理念,是創新2.0模式在設計製造領域的典型表現。Fab Lab及其觸發的以創客為代表的創新2.0模式,基於從個人通訊到個人計算,再到個人製造的社會技術發展脈絡,試圖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面向應用的融合從創意、設計到製造的用戶創新環境。
幾個相關概念翻譯:
創客空間的英語翻譯:Maker Space,也有的將創客空間翻成:Hacker Space。
眾創空間的英語翻譯:Mass Innovation Space。
城域開放眾創空間的英語翻譯為:City as an Open Mass Innovation Space, 簡稱:COMIS。
D. 如何理解創客文化,創客精神
創客文化或者精神其實並不高大上,創客的出現首先來自社會對創新的需求,其實是社會對創新的尊重和保護,這樣基礎上才能催生創新人才的發展。互聯網市場的興起給傳統行業的沖擊巨大,傳統營銷和產品模式被打破,同時新的市場模式還沒有形成的真空期,需要創新意識和人才的注入。
E. 小學創客課程學什麼
創客課程是以「創造、快樂、協作、分享」的基本理念為教學。
創客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創客環境、創客課程、創客學習、創客文化、創客教師隊伍、創客教育組織、創客教育計劃等多個方面協同推進。
格物斯坦表示:創客教育絕非僅僅是教育界的「內事」,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無縫融合,尤其需要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如企業、協會、公益組織、研究機構等)。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創客教育,應堅持「創造、快樂、協作、分享」的基本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使能作用,使每個學生都具備創客能力、意識和精神。
創客教育在我國的推廣還面臨很多問題,為此,我國應同時加強創客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匯聚教育智庫、社會公眾、企業、政府等多方智慧,協同創造有效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為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掃清障礙。
創客之於中國——「從0到1」,國家的發展呼籲「創客文化」的落地:
美國矽谷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在《從0到1》總結道,「從0到1」是創新,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是質變,是創新。「從1到100」解決的是從有到多的問題,是量變,是復制和模仿。回顧我們的國家近幾十年的發展,「從1到100」,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經驗,「從0到1」則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當前,中國已進入到世界大國的行列,引領世界的發展重任對我們提出了創新的迫切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並將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中國的「創客」應運而生。由此可見,中國的未來呼籲「創客文化」,只有它的真正落地,才能不斷滋養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根,為人類締造新的文明奇跡。
F. 什麼是創客文化,創客精神與創客空間
1、創客精神:創客最初都是以興趣愛好為目的走上創客之路的,當完成創客作品後,就會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所以對他們來講創客精神就是一種信仰和分享!信仰是指對產品的創新和精雕細琢,分享是指對產品軟硬體的開源。只有具有創客精神和創客思維,創客的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創客精神不是一個新名詞和新概念,像瑞士、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產品精雕細琢,因為工匠的堅持專注,要求產品完美精緻,不容忍質量瑕疵,秉持對工作的執著,才能生產出精品。瑞士的手錶、小軍刀,德國的汽車,日本的家用電器,一直是「工匠精神」的表率。
2、創客空間指眾創空間。眾創空間,即創新型孵化器。「眾」是主體,「創」是內容,「空間」是載體。是順應創新2.0時代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大眾創新趨勢,把握全球創客浪潮興起的機遇,根據互聯網及其應用深入發展、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創新創業特點和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公共服務平台的統稱。
3、文化創客,是特指在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層中從業,具有好幻想、愛折騰、有激情等性格特質,善於通過靈活運用時下流行的思維方式、技術手段和本身所擁有的專業技能,把屬於自己獨創的創意設想變現為文創成果的個人或團隊。
(6)創客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創客最早起源於麻省理工學院(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發起的Fab Lab(個人製造實驗室)。Fab Lab基於對從個人通訊到個人計算,再到個人製造的社會技術發展脈絡,試圖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面向應用的融合從創意、設計、製造,到調試、分析及文檔管理各個環節的用戶創新製造環境。
發明創造將不只發生在擁有昂貴實驗設備的大學或研究機構,也將不僅僅屬於少數專業科研人員,而有機會在任何地方由任何人完成,這就是Fab Lab的核心理念。Fab Lab網路的廣泛發展帶動了個人設計、個人製造的浪潮,創客空間應運而生。
G.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有什麼區別跟聯系呢
從教學方式上看,創客教育與STEAM教育對激發學生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大有裨益。首先創客教育注重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在做中學、在創造中學,通過搭建創客空間,開展各類創客活動,讓每個孩子成為動手能力強的小創客。相比於傳統的基於知識的教育,創客教育是以能力和應用為導向的教育,能夠為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落地搭建平台。
而STEAM教育是倡導跨學科知識整合的一種教育理念。眾所周知,創新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往往需要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相比於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STEAM教育基於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綜合知識素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創客教育和STEAM教育正是在原有教育的基礎上,為學生量身打造的兩種創新教育實現方式。
H. 什麼是創客教育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
創客教育也就是STEAM教育,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玩創工房是中國青少年領先的創造力空間,由工程師、設計師與教師搭配授課,注重面對面的探討。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向孩子們傳遞創客的思維、態度、技能和品質,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科技認知、團隊協作、創意思維和分享精神等。
通過運用黏土、紙、布料、皮料、木料、機械電子等各種DIY材料以及工具,讓孩子認識、接觸、掌握不同的材料的用途以及工具的使用。
引導孩子嘗試通過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孩子們將創意變為現實,從而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孩子在創作過程中體驗創客的樂趣,並獲得成就感。
I. 創客教育是什麼意思
《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中將創客教育分為「創客的教育」和「創客式教育」兩種類型。前者指的是為培養創客而開展的各種培訓活動,現在很多創客教育空間做的就是這方面的事情;後者是指用創客的理念和方式來改造日常的教育教學,形成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兩種類型中前者能參與的人數比較少,大都是一些創客愛好者利用業余時間在做,對整個教育的大環境影響不會太大;而後者如果能夠實施,則有可能對傳統的教育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模式產生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