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文化旅遊產業有哪些比較知名的公司么有什麼成名項目
1、華僑城集團:歡樂谷連鎖、錦綉中華、世界之窗、東部華僑城、天機、天禪、城市客棧;
2、宋城集團:千古情系列,宋城千古情、麗江千古情等等;
3、華強集團:方特歡樂世界、熊出沒;
4、萬達集團:萬達茂系列、漢秀、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西雙版納國際旅遊度假區;
5、海昌集團:極地海洋世界;
6、長隆集團:香江野生動物園、長隆旅遊度假區、橫琴海洋世界;
⑵ 中國著名文化產業企業有哪些!跪求!!
中國著名影視公司之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中國著名影視公司中凱文化有限公司
寰亞綜藝集團
英皇集團
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
寰宇國際集團
美亞娛樂資訊集團
銀河映像
澤東電影有限公司
嘉禾電影
東方電影
邵氏兄弟電影
深圳市志輝聯動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旅行社
中國國際旅行社
中國青年旅行社
夠了吧???嘿嘿
⑶ 文化產業包括哪些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內容包括:
1、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
2、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
3、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製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4、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stry,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
(3)文化產業企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趨勢:
一是我國文化資源進入到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文化資源的行政化配置體制已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嚴重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造成了地區的封鎖,還造成了行業的壟斷,最終對文化企業非常不利,表現為現文化企業非常弱小、同構化非常嚴重。
二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出現了行業融合的趨勢。
三是文化與旅遊以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
⑷ 大型文化傳媒公司有哪些
大型文化傳媒公司就是出名,實力強的大型文化公司,從中國十大傳媒公司-文化傳媒品牌榜中榜來看,2015年最好的傳媒公司排名如下:
1
中視傳媒
(
中央電視台控股的一家傳媒類A股上市公司,國內最早進入高清晰度電視製作領域的企業之一,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2
華誼兄弟
(
在1994年創立,中國最知名的綜合性娛樂集團之一,上市公司,最成功的民營影視公司之一,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
3
東方傳媒SMG
(
中國最大的省級廣電媒體及綜合文化產業集團之一,最具創新活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廣電傳媒,上海東方傳媒集團
)
4
鳳凰傳媒
(
全國最具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出版發行公司之一,出版發行行業龍頭企業,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5
新華傳媒
(
橫跨出版發行和報刊經營行業的大型傳媒企業,華東地區最大的文化傳媒企業之一,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6
浙報傳媒
(
國內首家媒體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的大型傳媒集團,居於文化傳媒行業領先地位,浙報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
電廣傳媒
(
中國傳媒行業的領先者,跨媒體/跨地域/綜合性傳媒產業集團,中國文化企業30強,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8
光線傳媒
(
中國民營傳媒領域先鋒和領袖,大型電影電視節目製作和發行商,大型上市公司,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9
華聞傳媒
(
以多個垂直領域業務為基礎,橫跨報紙/廣播/網路的綜合傳媒集團,極具潛力品牌,華聞傳媒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0
粵傳媒
(
首家獲得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上市的報業傳媒公司,大型文化傳媒企業,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⑸ 有實力的傳媒公司都有哪些
1、中影集團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
2、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 。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其日播娛樂資訊節目《中國娛樂報道》、《音樂風雲榜》均已連續播出10年以上,發行的電影《泰囧》(12.66億)《致青春》(7.26億)成為現象級影片。
2012、2013年投資製作發行影片20部,總票房超過40億。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師》已於2014年6月上線。2016年《美人魚》影片票房突破30億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近二年,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計劃,並先後發行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精靈王座》等動畫電影。光線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行業潮流,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經成為娛樂界著名標志之一。
3、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 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4、博納影業
博納影業集團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是中國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具有發行能力的影視內容製作公司。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影視製作、影視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等等。
5、萬達影視傳媒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⑹ 北京重點文化企業有哪些
2009-2010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目錄
(排名不分先後) 來源:中國經濟網
北京
1.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2.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
3.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4.中國廣播電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
5.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6.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7.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
8.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9.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
10.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1.中華書局
12.人民日報社(北京環球人物傳媒廣告有限公司)
13.中國日報(北京世紀環宇文化發展中心)
14.中國科學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中國青年出版總社
1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7.中國新聞周刊
18.高等教育出版社
19.人民衛生出版社
20.央視國際網路有限公司
21.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
22.中視國際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23.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24.三辰影庫音像出版社
25.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26.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7.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
28.北京保利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29.北京出版社集團公司
30.北京慈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31.北京大學出版社
32.北京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3.北京工美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
34.俏佳人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35.天創國際演藝製作交流有限公司
36.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
37.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
38.北京中聯華盟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
39.北京輝煌動畫公司
40.北京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41.北京柯瑞環宇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42.北京市益泰恆生投資有限公司
43.北京水晶石影視動畫科技有限公司
44.北京四達時代通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45.北京天視全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46.北京完美時空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47.北京響巢國際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48.北京星海鋼琴集團有限公司
49.北京壹佰傳媒有限公司
50.北京藝德環球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51.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52.北京珍本書店有限公司
53.北京中北電視藝術中心有限公司
54.北京中視環亞衛星傳輸有限公司
55.北京中文在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56.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22家中央所屬文化企業分別是:紅旗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線裝書局、西苑出版社、金城出版社、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方誌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語文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開明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新星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旅遊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團結出版社、《中國汽車報》社和新華網路有限公司
⑺ 上海文創頭部企業有哪些
摘要 12月14日,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頒獎活動暨文化企業座談會」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行。經過自主申報、入圍初選和專家評審三大環節,共有20家企業、20位人物和10項活動摘得獎項。
⑻ 文化產業概念股 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截止2014年底,文化產業主要上市公司有50家。
文化產業概念股,所謂概念股只是二級市場炒作的一種方式,因此不同階段炒作的概念也不同,根據國家統計局將以下8類列為「文化產業」的范圍:(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5)網路文化服務;(6)文化休閑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8)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服務。具體炒作其中某個概念,請實時判斷。股市有風險,炒作概念需謹慎。
2013-2014年度50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名單他們分別是:
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藍色游標品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聞傳媒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百視通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浙報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星輝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廣電網路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吉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華數傳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齊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誼嘉信整合營銷顧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
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騰信創新網路營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麗江玉龍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⑼ 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文化產業概念股一覽
截止2014年底,文化產業主要上市公司有50家。
文化產業概念股,所謂概念股只是二級市場炒作的一種方式,因此不同階段炒作的概念也不同,根據國家統計局將以下8類列為「文化產業」的范圍:(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5)網路文化服務;(6)文化休閑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8)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服務。具體炒作其中某個概念,請實時判斷。股市有風險,炒作概念需謹慎。
2013-2014年度50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名單他們分別是:
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藍色游標品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聞傳媒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百視通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浙報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星輝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廣電網路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吉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華數傳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齊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誼嘉信整合營銷顧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
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騰信創新網路營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麗江玉龍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⑽ 文化傳媒產業鏈及重點上市公司有哪些
文化傳媒產業鏈及重點上市公司如下:
華誼兄弟(300027):
三網融合、消費升級、版權收入上升、開拓海外市場等因素將我國電影產業呈高速發展態勢,加之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電影市場有望在2016 年達到美國的市場規模,國內票房收入屆時達到638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如果按票房總收入和電影綜合收入口徑測算,則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50%、60%。
皖新傳媒(601801):
公司在2011年的農村項目和"三跨項目"。公司目前大力發展農村圖書業務已經初見成效,2010年農村"便民店"混業經營模式,啟動了"三合一"農民文化家園試點,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通過將"新華書店便民店"、"農家書屋"、"綠色網吧"三者資源整合,打造"一站式"新農村文化服。未來這部分業務在省內進一步擴展,對公司業務將會由進一步提升。2010年公司成功重組江蘇大眾書局,未來類似的三跨項目還將繼續。所以,以並購重組和股權合作的方式,公司可能除了在圖書主業實現跨區域經營,還會在動漫製作等內容生產領域和多媒體等新技術領域完成產業布局,搶占發行業市場重組和數字傳播技術的市場,積極進入上游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渠道為王"與"內容為王"的結合。公司未來的定位已經由傳統出版類企業,向新媒體全傳媒領域過渡,過渡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但是新領域的利潤是客觀,我們拭目以待。
天舟文化(300148):
公司是湖南省最大的民營圖書集團,擁有寶貴的總發行資質,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真正做到"策、產、銷"一體化的書商。公司青少類的三大類產品均顯示了強勁的競爭力:教輔類產品是營收增長的堅實基礎,英語類產品帶來收入的高速增長,而少兒類產品將成為打造公司知名品牌的戰略產品。此外,社科類圖書和版稅在政策的推動下也將是公司增長的重要動力。
光線傳媒(300251):
公司電視劇投資的合作方狂歡者是東陽新經典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新經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負責電視劇的製作和發行。東陽新經典是國內著名影視劇投資製作發行機構之一,致力於影視劇投資、製作、發行、廣告和藝人經紀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