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好處

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好處

發布時間:2022-07-10 08:53:52

1. 國際間文化的交流有哪些好處

1、相互取長補短,交流先進的文化知識。 2、發展友誼,必要時結成同盟。 3、對外給世界一個友好的形象。 4、對內讓民眾感覺國家影響力、能力的提高。 5、擴大影響力,讓世界認識你了解你,為日後發展鋪墊一下。 6、推動部分商業發展及一系列合作!
(就這些吧!!!)

2. 國際文化交流,有哪些好處

國際文化交流的好處是觀念的更新和視野的拓展,能有效利用國外優質資源,提高國家的競爭力,提升國家國際化水平。

國際文化交流在國際層面上的作用。我國實施的全面改革開放經驗證明,文化交流的發展,在當今和平的國際環境下,對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的友好合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方針,短時間內經濟得到高速發展,國富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這些成就在世界是有目共睹的。我國國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也不斷發展強大,我國在世界的國際地位也大大提高。我國加強對外文化的交流,增進了各個國家之間的了解,縮短彼此文化的差異,彼此之間的隔閡也逐漸消除,形成一種和平的世界氛圍,這些都有利於我國和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進步。另外,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對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和反恐都是一個重要的基礎。

國際文化交流在國家層面上的作用。國家的文化形象是國家文化傳統、文化創造、文化實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和精神風貌的顯著表徵,也是一個國家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尺度。一方面,對外文化交流要與世界文化接軌,以長遠的眼光看文化交流發展,要以開放自信的胸懷對待世界文化,積極吸取其精華,形成我國特色的中國文化,同時符合世界文化發展進步的潮流。另一方面,我國文化長遠發展在對待外來文化方面,一定要認真大膽地吸收借鑒,堅持我國文化的特色原則,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同時一定要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建設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維護我國文化的安全。

國際文化交流在教育方面上的作用。對外文化交流可以增進雙方相互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誼。通過文化交流可以了解彼此的精神狀態,雙方的思想直接反映出來。因此,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可以增進兩地友好關系,雙方要在對等的位置,此外,對外文化交流對進一步增進兩地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加強彼此在各個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具有深遠意義。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際文化交流在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3. 世界各地的人們對文化交流有什麼重要意義

重要意義有以下幾點:
1、有利於各國文化走向世界,擴大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2、有利於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發展;
3、有利於世界各種文化相互借鑒,取長補斷,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4、有利於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加強相互了解,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關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4. 跨文化交際的好處

1、發展共感,消除文化中心主義。共感就是設身處地地體味他人的苦樂和際遇,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不同文化歸屬的人之所以不容易溝通,往往是由於對具體文化現象的理解不同。在跨文化溝通中,如果缺乏共感,不能正確理解和評價他人的價值觀,缺乏共同的背景。

2、發展雙向溝通,溝通是一個循環的相互影響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信息發出者、接受者和信息本身。溝通實際上就是信息的編碼、解碼和診釋的過程。

由於文化差異的存在,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診釋從另一種文化中傳來的信息時總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加以理解,從而導致對對方信息理解的不準確,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3、進行跨文化培訓,提高跨文化溝通能力。培訓也是發展有效跨文化溝通的一項基本手段。當前我國跨國經營企業中,絕大多數都偏重對員工的純技術培訓,卻忽視了對員工尤其是管理人員的跨文化培訓。跨文化培訓恰恰是解決文化差異、發展有效跨文化溝通的一項基本手段。

4、幫助了解自己,就是要識別那些我們大家都具有的態度、意見和傾向性的簡單行為,這些態度不僅幫助決定我們說什麼、怎麼說,也有助於決定我們聽取別人說什麼。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先入為主,是引起跨文化溝通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也是種種矛盾和沖突的根源。


(4)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好處擴展閱讀:

跨文化交際的應用

跨文化交際普遍應用在外交、貿易、國際商務(商務會談/商業活動)、國際旅遊和民間外交、對外漢語文化教學、對外文化傳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外國在華企業、中國駐外企業、以及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文化傳媒、公共關系等。

跨文化交際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近幾十年來人們之所以特別重視度這一現象的研究,是因為交通工具,通訊手段,經濟的迅速發展,還有在我國外語界,廣大教師和學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日趨強烈等等,使得各國人民得以頻繁交往。跨文化交際的深入研究既有理論意義權,也有實用價值。

5.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

一.中外文化交流對促進中華文化有重要意義:

①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維護民族文化。

②將中國先進文化推向世界,有利於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我國文化競爭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④有利於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二.中外文化交流對促進世界文化有重要意義:

①有利於吸收和借鑒,取長補短,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②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③有利於加強交流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相互了解,發展友好合作,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建設和諧世界

(5)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好處擴展閱讀: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進步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推動文化全球化和多樣性的內在要求。文化交流包括人員的往來,物產的移植,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的相互影響,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等的傳播。交流的途徑多種多樣,如政府使節、留學學生、宗教、商業與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戰爭與俘虜,也曾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

中國從春秋戰國開始,已經開始了文化交流的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交流日益加深,最終成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一部分。

在現代,這個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日益加深的時代,文化的軟實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國際競爭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中外雙方相互受益。

中國與各國之間文化交流的深度廣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對方影響深淺及產生的結果,也因國家與時代而異。但中國與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是歷史的必然,而在與各國交光互影的漫長過程中,總的來看是中外雙方相互受益。

6. 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有什麼重要意義

一、重要意義:

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進步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推動文化全球化和多樣性的內在要求。文化交流包括人員的往來,物產的移植,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的相互影響,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等的傳播

2、有利於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加強相互了解,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關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建設和諧世界。

3、有利於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利於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4、在現代,這個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日益加深的時代,文化的軟實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國際競爭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中外雙方相互受益。

5、有利於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世界各種文化相互借鑒,取長補斷,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6、有助於綜合國力的提高.人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與時俱進、促進技術、文化等方面的發展。

二、中國從春秋戰國開始,已經開始了文化交流的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交流日益加深,最終成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一部分。

三、位於亞洲大陸東部的中國,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逐漸由近及遠地與別國接觸聯系,進行文化交流。它包括人員的往來,物產的移植,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的相互影響,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等的傳播。交流的途徑多種多樣,如政府使節、留學學生、宗教、商業與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戰爭與俘虜,也曾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

四、中國與各國之間文化交流的深度廣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對方影響深淺及產生的結果,也因國家與時代而異。但中國與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是歷史的必然,而在與各國交光互影的漫長過程中,總的來看是中外雙方相互受益。

拓展資料:

1、鴉片戰爭(1840)至1949年,中國國際地位淪落,與外國的交往也不如過去之自由、平等而廣泛。但由於振興中國的需要,近百年來,中國學習日本及歐美,文化交流不論主動或被動,仍然頗為密切、廣泛而深入,超過以往各個時期。日本明治維新後,中國曾有學習日本的高潮。康有為變法,即以日本為藍本。

2、1905年廢科舉後,全國各地設立學堂,大都聘任日本人任教習,而赴日留學的青年更不計其數。他們通過日本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以及各種社會政治學說,馬克思主義最早就是通過日本刊物得知的。20世紀初中國的先進人物,幾乎都在日本受過教育,回國後在各領域發生很大影響。19世紀中國設立了同文館教授外文,翻譯西書。以後嚴復和林紓(1852~1924)所譯西方社會科學與文學名著風靡一時。西方基督教教士來華,布教之外也傳播西方文化。

3、19世紀時,中國已有少數留學生派往美國,但赴歐美國家留學的高潮,是在進入20世紀以後。留學生學習內容,比以前赴日所學遠為廣泛,政治、經濟、法律和理工農醫之外,不少人去學文學、哲學、歷史、教育以及繪畫、雕刻、戲劇、音樂等等,從歐美各國全面吸取西方文化。

4、中國各級學校制度仿效西方,西方教會也在中國創辦各類學校,文化交流滲透社會的許多方面。五四運動提出"民主""科學"後,歐風美雨鋪天蓋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也日益擴大。若以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與百年前鴉片戰爭前後相比較,思想、宗教、文學、藝術以及衣食住行、婚喪禮俗,等等,幾乎社會一切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這些變化有利或不利於中國社會的發展,都是與外國(主要是西方,先是通過日本,以後則直接)文化交流的結果。

5、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對中國的觀感雖有變化,但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則逐漸深入,對中國藝術的愛好不減當年。這一百年中外文化交流中佔主導的,卻始終是中國接受西方的影響。

6、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外文化交流進入了新的階段。

7. 中國和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國際文化交流有哪些好處

文化交流很多,如:民族音樂、武術、孔子文化等。文化交流的好處是增加了解,豐富文化內容。

閱讀全文

與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