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龍文化
1、「龍文化」確切地說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有許多表現龍的作品。
考古的發現:
炎帝氏族的圖騰是鸞鳥,黃帝氏族崇拜的似乎是「北斗星」而不是龍。
《史記》中有「黃帝馭龍升天」之說,可見龍不過是黃帝的「座駕」。
有意思的是,在黃帝和蚩尤的大戰中,黃帝先派應龍出戰而大敗,後靠「人首鳥形」的九天玄女相助才一戰而勝。這「九天玄女」正是鳳圖騰的化身,似乎說明黃帝與鳳的關系超越龍。
夏王朝是以陽鳥(鸞鳳)為圖騰;
商民族是「玄鳥生商」也不是龍圖騰。
商代「雙鳥紐銅鼓」(現存於日本泉屋博古館),畫的是「鳥爪人身」的鸞鳳圖騰神,左邊一條小魚,右邊一條小龍,都在親吻其下身——龍如此渺小!
2、民間的傳說:
自古流傳在民間的神話中,龍就是不幹好事的禍害,它製造災難,荼毒黎民,兇狠殘暴。
《周處除三害》中就把龍列為一害。
《封神演義》里的屠龍小英雄哪吒,殺龍子、抽龍筋……
八仙、美猴王等等民間傳說,都對龍進行了嘲諷與作弄。
民間傳統的舞龍分明是對龍的盡興戲弄……
3、大約在秦漢之後,「龍」成為顯示帝王權勢的標志與象徵,帝王們都以「真龍天子」自居,王子王孫則自然是龍子龍孫,成為附和意義上的「龍的傳人」。
龍的形象和真龍天子的神話震唬了中國老百姓2千多年。
但令我大惑不解的是:
孫中山早已打倒大清的龍旗;新中國高高飄揚起了五星紅旗,全沒有什麼龍文化參與。
如今,為什麼有許多人口口聲聲自稱「龍的傳人」呢?
莫非帝制雖滅,末代皇帝也早就死了,這些人擔心皇帝斷子絕孫,都自願來做末代皇帝的孝子賢孫嗎?
2. 什麼是中國的龍文化
中國的龍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在我國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宋代畫家董羽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現代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注意,像金庸武俠小說中《龍象般若功》里的龍,不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龍,而是蟒蛇。佛教徒為了貼近中國文化而把古印度神話中的蛇族翻譯為龍族,所以才有了迦樓羅以龍為食的說法。
3. 龍文化是什麼意思
龍文化,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因此,「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龍是華夏民族的代表!
4. 你對龍文化的理解是什麼
龍文化:龍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是人么想像的產物。但古往今來,龍卻深受人們喜愛,帝王、老百姓都對龍懷有喜愛之情,龍象徵著權利,象徵著自由歡騰和完美,形成了許多龍的傳說,與龍有關的物產、地名、人名等數不勝數,因而形成了龍文化。
同學你好
有幫助請點採納或者右上角好評~
祝你新的一年學習進步,馬到成功!!!
5. 龍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在世界上有很多的民族,美國有美利堅民族,日本是大和民族,而在我們中國,我們是中華民族。我們中華民族都將自己稱為龍的傳人,把我們給國外最多的印象就是有關龍的東西。在過去,我們國家的統治者成為天子,是龍的代表,他們在自己的衣服上刻上龍的樣子,稱這些衣服為龍袍。而我們國家也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人一個人突然飛黃騰達之後變成鯉魚躍龍門,這也突出了龍在我國地位的高。幾乎我們整個民族的每個人對於龍都有莫名其妙好的感覺,龍雖然不真實存在,但是龍文化卻陪伴了我們幾千年。龍的起源與曾經的神靈有關系,並且還有是一個民族的圖騰。
但是那個時候的龍他沒有角,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有角,但是從商朝開始的,商朝喜歡將一些動物不止龍,還有豬這些,都能給它們畫上角。到了商朝那個時期,我們的國家已經在世界上比較強大了,國家就格外的重視祭祀,他們知道了青銅鼎在上面刻個有角的動物來,象徵著神聖與神靈對話。龍就是在這個時候長角的,每一個朝代都認可了這個東西,形成了我們現在的龍文化。
6. 龍文化是什麼用50字概括,盡量簡短
龍是中華王族(即大多數華人)的圖騰、象徵。龍文化上下八千年,源遠而流長,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符號。中國歷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其它類型的文獻更是龐大。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龍裝飾、雕龍、建築里的龍吻、元宵節舞龍(舞龍燈、耍龍燈)、二月二龍抬頭吃龍須面、端午節龍舟賽,龍圖畫、龍書法、龍詩歌、龍歌曲等等是長期流行的民間文化。龍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值得注意,
7. 龍文化是怎麼理解的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駱頭,蛇脖,鹿角,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的樣子,這種復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龍文化的本質
中國原龍最早曾一度起源於原始圖騰文化,但本質與主流卻不能簡單歸結為原始圖騰文化。從「時代背景——具體內容——文化涵義——社會功能」這四個方面來看,中國的龍都與原始圖騰有重大差異,因而表現出以下本質特徵:
源於圖騰,超越圖騰
中國的龍文化在現代中國絕非僅僅存在個別遺跡,而是依然保持強大生機,揚棄掉封建主義、神秘主義、專制主義的消極因素,中國龍文化在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中雖不能起到歷史上的那種主導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對中華民族有強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不是實物崇拜,而是文化創造
圖騰文化本質上是原始社會的氏族文化,而中國的龍,最初形態的原龍,即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前後,這是中國原始社會的解體期,中華文明時代的起源期,後來是中華文明中國的龍,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種原型,但本質上並不是自然界中的現有實物,而是基於民族文化觀念的文化創造、文化符號。時代的形成期。
中國龍的本質特徵,卻在於根本超越了氏族文化的血緣關系,升華為以地緣關系為根基的民族文化內涵。
龍——這是中國人的獨特文化創造、觀念創造、符號創造。 「龍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國五千年偉大歷史的象徵,是崛起的偉大中國人們勤勞、勇敢、不屈不撓、大膽創造、誠信和諧的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龍文化的內涵
從三個層次揭示中國龍文化的多重內涵:
第一層,龍的觀念 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
第二層,龍的理念 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後面,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系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系的和諧,人際關系的和諧,陰陽矛盾關系的和諧,多元文化關系的和諧。
第三層,龍的精神 多元一體、綜合創新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這是中國龍形象、龍文化的最深層文化底蘊。王東認為,發掘中國龍文化的深層內涵,有助於解決當代世界的一些文明沖突。
中國的龍卻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復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四具基本觀念:
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二是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三是陰陽交合的發展觀(或叫變易觀);四是兼容並包的文化觀。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世界觀,堪稱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龍以生動具體的形象,再加上神秘主義的形式,蘊涵著天人合一的觀念。
8. 龍在中華文化中象徵著什麼你了解嗎
在中國,龍文化是起源最早並且一直流傳至今影響最深的文化之一。從古到今,從文化心理、意識形態、傳統習俗到日常生活,龍文化都有形無形地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達官貴族到平民百姓都深深受到龍文化的影響。
三、龍文化的象徵意義1. 龍有意向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司水布雨,這和中國古代傳統的農耕經濟是息息相關的,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無論是春種還是秋收都與自然的關系十分密切,特別是天氣的變化。龍作為主司雨水之神。在商代用來占卜的甲骨中,就有對龍卜問有雨無雨的卜辭。此可以看出,龍作為司雨之神,最遲在商代已經產生。
2. 龍的另一個意義是精英的象徵代表。比如三國時期,諸葛亮就自稱卧龍,這就很好的體現了龍的人才精英指向性。龍從秦漢時期開始就被皇室用來當做皇權的象徵,到了唐代更是被皇帝壟斷。因此是作為精英的象徵出現,今天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望子成龍」就是這一意義很好的體現。
總結隨著歷史的流變,龍文化的具體內涵會隨著時代變化不斷豐富,如今作為龍的傳人的我們應該充分發揚龍文化的精神,繼承發揚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