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色景點有哪些
1、韶山市,隸屬湖南省湘潭市,位於中國中南部,湖南省中部偏東湘中丘陵區。革命遺址:毛澤東故居、毛氏宗祠。
紅色文化:1925年2月,毛主席偕夫人楊開慧回韶山組織領導農民運動,先後在毛氏宗祠、李氏宗祠、龐氏宗祠等地創辦了20餘所農民夜校,並在韶山沖建立中國農村最早的黨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
B. 滁州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呢來這四個地方感受紅色文化,哪幾個地方呢
安徽這個省份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是說到黃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黃山是安徽省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的南部,是一座旅遊城市,因黃山風景區而被大家所熟知,每年來黃山旅遊的遊客很多。在安徽,除了黃山這座旅遊城市,境內還有其他旅遊城市,景點也很多,比如說滁州。
龍崗抗大八分校紀念館,位於滁州市天長市,是皖東地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勝地。這里環境優美,有高郵湖水上風光,再加上古建築襯托,每年來這里參觀游覽的遊客很多。抗八大分校在龍崗辦學歷時四年多,培訓了很多學員,如今這里還向人們展示戰機、坦克、火炮等武器裝備實物。
C. 革命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革命教育基地有:
1、西柏坡基地
西柏坡基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文化強縣,歷史上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都是在這里召開的,可見它是見證了新中國命運和偉大轉折的地方,也是進行紅色教育的偉大地點。
D. 全國十大紅色教育基地名單指的有哪些
1,西柏坡基地。
2,沂蒙山紅色基地。
3,紅船精神基地。
4,瑞金紅色基地。
5,古田會議紅色基地。
6,井岡山基地。
7,韶山基地 。
8,百色起義基地 。
9,遵義精神基地。
10.延安精神基地。
教育基地指專門針對優良品質、綜合素質、政治覺悟等優秀品德和意識,用於教育、培養的專業性主題基地。一般會以歷史講解,活動感悟,知識科普,領域實操等形式進行。主要有安全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等。
其面向的主要受教育人群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各高校學生和老師、專業相關人士、及慕名而來的遊客。
中文名
教育基地
外文名
Ecational Base
別名
德育基地
概念介紹
教育基地一般以歷史講解,活動感悟,知識科普,領域實操等形式用於培養優良品質、綜合素質、政治覺悟等優秀品德和意識。
基地范圍
教育基地可大可小,大的一般以文化基地或人文景區為基礎;小的可以小到一個博物館、展廊等。教育基地一般是以一個或若干個大型主題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有的集中在一個地方,有的分布在一個相當大的地域范圍內的若乾地方。
E. 湖南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毛主席同志故居、楊開慧紀念館、劉少奇故里、彭德懷故里、衡山羅榮桓故居、賀龍故居、任弼時故居、懷化芷江受降紀念坊、秋收起義會師舊址紀念館、平江起義舊址、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
1、毛主席同志故居:位於湖南省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主要景點是毛澤東故居、銅像廣場、滴水洞。
2、楊開慧紀念館:位於長沙縣開慧鄉開慧村,由楊開慧同事故居、楊開慧烈士陵園及板倉旅遊活動中心三部分組成。
3、劉少奇故里:位於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佔地面積1200多畝,是以劉少奇故居為依託建立起來的,全國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傳、研究劉少奇生平思想和收藏、保護、研究劉少奇文物的人物類紀念專館。
4、彭德懷故里: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烏石村彭家圍子,該建築是彭德懷為湘軍任團長時出資修建,是彭德懷早年居住地,也是其投身革命後在家鄉唯一長時間居住活動的場所。與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形成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偉人紀念地「金三角」。
5、衡山羅榮桓故居:位於衡陽市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第四屆中國紅色旅遊市場遊客滿意十佳景區。
6、賀龍故居: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村,是湘西常見的木架毛瓦平房,院內修建了賀龍生平事跡陳列室。
7、任弼時故居:位於汨羅市城南45公里的弼時鎮唐家橋新屋裡。1904年4月30日,任弼時誕生在這里,並在此讀完小學,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2016年12月,任弼時故居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8、懷化芷江受降紀念坊:位於芷江縣城3.5公里的七里橋村,原是中華民國空軍司令部群力禮堂,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國民政府在此舉行受降儀式。芷江受降紀念坊為中國惟一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建築物。
9、秋收起義會師舊址紀念館:在瀏陽文家市裡仁學校……1927年9月,湘籍邊秋收起義部隊進攻中心城市失利後,毛澤東領導的各部隊在此會師。
10、平江起義舊址:原為1867年所建的天岳書院,位於距湖南省平江縣城開發區1928年6月,彭德懷同志率領的國民革命湖南陸軍獨立五師第一團和第三團三營駐平江,在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感召下,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共產黨人在天岳書院發動了「平江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
11、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位於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鎮,舊址是四棟兩層建築物的四合院,1979年被全面維修,按原貌作了復制陳列。其中包含湘南起義史料陳列、復原陳列、珍貴藏品等陳列。2001年6月,該址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12、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位於湖南省永順縣塔卧鎮,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賀龍、任弼時、肖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的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
F. 紅色足跡有哪些地方
紅色足跡有如下:
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北京豐台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秘書處所在地、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G. 上海紅色基地有哪些地方
上海有非常多的紅色基地,比如:
中共一大會址:黃浦區興業路76號。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靜安區老成都北路7弄30號。
中共四大紀念館: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黃浦區淮海中路567弄6號。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黃浦區南昌路100弄2號。
《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長寧區愚園路1376弄34號。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靜安區新閘路613弄12號。
中共中央宣傳部遺址:虹口區四川北路1649弄32號。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靜安區成都北路893弄1-11號。
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會址):靜安區武定路930弄14號。
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靜安區江寧路673弄10號。
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靜安區浙江北路118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黃浦區雲南中路171-173號。
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長寧區江蘇路389弄21號。
中共上海地下組織斗爭史陳列館暨劉長勝故居:靜安區愚園路81號。
1920年毛澤東寓所舊址:靜安區安義路63號。
茂名路毛澤東舊居:靜安區茂名北路120弄7號。
國歌展示館:楊浦區荊州路151號。
《義勇軍進行曲》首次播放處(黃浦劇場):黃浦區北京東路780號。
百代小樓(《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徐匯區徐家匯衡山路811號。
周恩來在滬早期革命活動舊址:虹口區四川北路1953弄44號。
浦江飯店(原禮查飯店,周恩來避難地):虹口區黃浦路15號。
思南公館: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
龍華烈士陵園:徐匯區龍華西路180號。
陳望道舊居(《共產黨宣言》展示館):楊浦區國福路51號。
還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
H. 紅色地標有哪些地方啊
1、南京中山陵:南京中山陵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
I. 革命聖地——武鄉,推薦四處紅色旅遊景點,感受紅色文化 ,哪四處景點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提升,人們更加享受生活,因此人們在閑暇時間會出去旅遊,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旅遊可以欣賞到沿途優美的風景,可以放鬆心情。一到節假日期間,我國各大景區都人山人海,我國旅遊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八路軍文化園,這里背靠鳳凰山,東臨馬牧河,景區由七部分組成,分別為前廣場、遊客咨詢服務中心、勝利大道、軍藝社、勝利壇、實景劇場、八路村。這里小劇場每天會呈現抗日實景劇,具有觀賞性,讓遊客感受八路軍的作戰和生活的氛圍,學習先輩們的英勇事跡。
J. 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上海紅色基地
重慶紅色基地
井岡山基地
古田紅色基地
焦裕祿精神
沂蒙精神基地
楊善洲紅色基地
金寨紅色基地
南水北調基地
甘肅高台基地
南湖紅船基地
延安紅色基地
紅旗渠基地
瑞金紅色基地
大別山精神
湖北紅安精神
阿壩州精神
涇縣鐵軍精神
愚公移山基地
膠東紅色基地
南京紅色基地
韶山紅色基地
西柏坡基地
遵義紅色基地
於都紅色基地
東北抗聯基地
塞罕壩精神
深圳改革開放
廣西百色基地
照金精神基地
紅色教育是指以紅色作為時代精神內涵的象徵、務實的落點在於教育。呼喚有志青年憂國憂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同時,革命老區也需要與時俱進,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當年奉獻出無數紅軍戰士以致將軍和元帥的革命老區正在涌現新一代風雲人物,而且還在呼喚更多各方面的緊缺人才。紅色教育將以紅土地教育下一代,以哺育人才建設紅土地,在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滋養綠色生命,實現革命老區與人的可持續發展。
紅色教育,服務於公民道德體系建設、未成年人教育,特別著力於鼓勵大專畢業生樹立遠大的抱負為建設革命老區求學、成才、創業。
紅色教育,為全社會緬懷歷史、堅定信仰、學習老區、支援老區,提供直接的便利與服務。
紅色教育將幫助革命老區建設紅色「數字化網路服務系統」,以便革命老區捕捉發展機遇,運用時代快捷手段,與外部交流互動。
紅色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遵循寓教於樂的原則,結合重大節日和紀念日,對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教育」。
如學校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進行紅色教育的合理分層,細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在一二年級開展「識黨旗、認黨徽」教育,主要開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我心目中的抗日小英雄」故事比賽等,讓每一位學生在自己的心目中,確立起至少一位崇拜的英雄人物,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三四年級開展「明黨史、知黨情」教育,主要開展「革命歌曲」歌詠比賽、「我喜歡的紅色格言」徵集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傳唱革命歌曲,確立人生格言,激勵他們時常戒勉自己,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五六年級開展「感黨恩、跟黨走」教育,側重於開展針對性強、形式活潑、具有特色的「紅色」主題隊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聽革命傳統報告,參加扶貧助殘等豐富直觀的教育形式,「感黨恩、跟黨走」,把自己的成長自覺的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結合起來。
方向
近段時間以來,紅色老區鄉鎮黨委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創先爭優活動中,利用革命老區愛國主義基地和烈士園等紅色教育基地,努力營造以「紅色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圍,探索出一條「常規教育日常化、特色教育品牌化、校地互動雙向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為黨員幹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行積極地探索。
一、做好「三個延伸」,不斷拓展紅色教育的外延 紅色老區鄉鎮黨委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做到立足黨員幹部,放眼普通群眾;立足基地教育,放眼社會實踐。通過不斷探索,兩個紅色基地在紅色教育中通過「三個延伸」,實現教育外延的拓展。 紅色教育向普通群眾延伸。紅色基地的紅色教育「點」多「面」少,主要體現在對黨員幹部教育多、對普通群眾教育少;在紀念節日教育多,平時教育少,造成教育的整體性、連貫性差。針對這種情況,紅色鄉鎮黨委要提出紅色教育要形成規模,形成傳統,形成系列,形成特色,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如在開展「三力建設」、「解放思想大討論」、「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七個一」等活動。同時通過邀請州團委、州婦聯等開展講座,組織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將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圍擴展至普通群眾。 紅色教育向基地外延伸。積極佔領思想教育陣地,在策劃中融入紅色教育元素。以紅色名人故居為重點,把博物館、烈士園、農村黨支部活動產所等納入愛國主義、黨史教育景點,積極開展「紅色之旅」活動。同時邀請老同志與紅色基地共建,創作一批上乘的文藝作品。 紅色教育向學校延伸。在開展紅色教育時,充分考慮中小學校屬地的優質資源,以發揮優勢,實現合作共贏。一是聘請部分經驗豐富的同志擔任學校兼職輔導員,利用他們豐富的經驗對中小學生開展教育;二是建立實踐基地,讓中小學生接受革命教育,同時學校也選派一批優秀學生到紅色基地開展義務講解活動;三是開展手拉手活動,即讓中小學生與老幹部手拉手緊密聯系。通過上述紐帶,廣交朋友、廣泛宣傳,紅色教育空間越做越大,紅色教育機制越來越完善。
二、打造兩個平台,不斷深化紅色教育的內涵(一)是以深入開展「紅色主題活動」為契機,促進革命老區精神薪火傳承。紅色鄉鎮要立足紅色基地,依託人文優勢,通過舉行入黨入團入少先隊宣誓儀式、多媒體教育、「解放戰爭史」講座等多種形式,促進革命老區精神薪火傳承,樹立一批先進模範群體的典型,打造基層黨團的鮮亮旗幟,帶動優良作風創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圍繞著「班子建設好、主題活動好、支部建設好、活動陣地好、特色創新好」這一標准,涌現出一批先進黨支部、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革命老區「邊疆文化陣地守護者」先進集體、先進分子。(二)是以擴充革命時期實物為抓手,讓革命傳統在黨員幹部群眾及青少年中生根發芽。同時在中小學生中開展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等活動,引起強烈的反響,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紅色老區要積累經驗,樹立品牌:紅色宣講循序漸進、逐步拓展;紅色實踐因地制宜、全面覆蓋,使紅色教育逐漸形成規模,形成傳統,形成系列,形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