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唐朝的首都在哪裡來著
唐朝的首都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自公元618年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在長安稱帝後,唐朝建立,自此一直到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唐朝共存世311年。
隋朝,自公元581年建立後,隋朝就圍繞著封爵勛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擴大統治的社會基礎。
可是,此制度打破了北周的「關中本位政策」,整體來說過於急功近利了些,所以,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地主紛紛起義反抗朝廷,而唐朝的皇也就是當時李氏家族其實是北魏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重要成員。
所以李唐政權為根據地的關中地區最多,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以尊隋為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次年三月,隋煬帝死,五月,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定國號為「唐」,改元武德,仍定都長安,建立唐朝,隋朝滅亡。自此,長安就作為唐朝的首都一直到唐朝滅亡為主唐朝的歷史皇族都沒有遷都過。
(1)唐朝文化市場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唐開國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十一月攻佔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死,五月,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國號「唐」,改元武德,定都長安,隋朝滅亡。楊侑降為酅國公,置居長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後,李淵冊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北周和南陳以及隋初留下的豐厚的財富,被隋末動亂破壞殆盡,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人口也驟降到200餘萬戶,外部東突厥空前強大,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於東突厥,內部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也臣服於突厥 ,突厥想效仿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外敵空前強大,中原王朝卻被內部的分裂混戰嚴重削弱,局勢十分嚴峻。
李淵入主關中前,先派使吹捧瓦崗軍李密,使其成為中原的屏障。入主關中後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舉、薛仁杲,派唐使安興貴、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軌。620年,派李世民擊敗入侵河東(今山西南部)的劉武周、宋金剛,而後洛陽鄭帝王世充與河北夏王竇建德聯合抗唐。
622年,李世民擊潰聯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的余部劉黑闥也被李建成擊潰,河北至此平定。623年,輔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陽(今江蘇南京)反唐,隔年被唐軍俘殺,割據江陵的蕭銑則於621年被李靖、李孝恭率軍平定。翌年,嶺南馮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因此唐朝基本統一漢地。
Ⅱ 唐朝時期長安的交易場所又在哪裡
唐代是中國在歷史上的盛世王朝,國家經濟富強,老百姓國泰民安。那時候多國來朝四方朝貢,促使長安城繁華得不行。無論是長安老百姓經商,或是與外國商人做買賣都必須有穩定的場地,因此東市西市就出現了。東西市是唐長安城的國家經濟文化活動中心,也是當時全國工商貿易中心,或者是東西方多國進行經濟交流的重要場所,這里商賈雲集,商店眾多,物產豐富,貿易極為繁榮。
西市間距唐長安絲綢之路起始點開遠門較近,周邊坊里定居有許多投資者,進而變成一個全球性的交易市場。這里有來源於中亞、南亞、東南亞及高麗、百濟、新羅、日本等多國各地區的生意人,在其中尤以中亞與波斯(今沙特)、大食(今沙烏地阿拉伯)的「胡商」數最多,她們多移居於西市或西市周邊一些坊里。這種國外的客戶以產生的香辛料、葯品賣給中國官僚資本主義,再從中國買來珠寶首飾、紡織物和陶器等。因此,西市很多外商設立的店面,比如波斯邸,珠寶店,貨棧,酒店等等。在其中很多塞北女孩為此歌舞表演侍酒的胡姬酒肆,則時有青少年惠顧。故李白《少年行》就會有「五陵少年金市東,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詩詞。
唐政府部門對長安城銷售市場尤其是東、西兩市推行嚴苛的按時貿易與夜禁規章制度。兩市的大門口,亦推行遲早隨唐長安城大門、街門和坊門一同開閉的規章制度,並配有門吏專職。
Ⅲ 長安城在唐朝時期,究竟有多麼的發達到讓人稱奇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作為在當時與阿拉伯帝國並列的帝國,它不論是從軍事實力還是經濟、文化水平來說,都屬於是那個時代數一數二的。作為偉大帝國的首都,長安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口達到百萬的大都市。那麼,唐朝的長安城到底有多繁華呢?
總而言之,長安城的繁榮,體現在高度活躍的商品經濟上,正是經濟往來為城市提供了活力。也體現在眾多且多樣的人口上,居民的龐大數量和不同構成體現著長安城的傲人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