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湘西省哪個地方是西周文化發祥地

湘西省哪個地方是西周文化發祥地

發布時間:2022-07-10 22:54:20

Ⅰ 湘西是哪裡

湘西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下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介於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7縣1市,面積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

2018年,全州常住人口264.9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3.3萬人,農村人口141.65萬人。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77.21%。2018年,湘西州實現生產總值605.05億元,增長6%。

湘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轄區內有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縣,2015年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州內人文古跡眾多,老司城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同時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計劃政策,是單列的三個地級行政區享受相關政策的地區之一。

(1)湘西省哪個地方是西周文化發祥地擴展閱讀:

湘西的旅遊景點

1、鳳凰古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0。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

2、奇梁洞

奇梁洞坐落在古城以北的奇梁橋鄉,吉鳳公路左側。該景點集山、河、峽谷、險灘、絕壁、飛瀑、叢林、田園、村落於一洞,以「奇、秀、幽、峻」四大特色著稱,有「奇梁歸來不看洞」之說。洞口宛如巨龍張口,高50餘米,寬20多米,一條清溪穿溶洞而過,洞長6000餘米,洞內有「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陰陽河」五大景區。

3、湘西猛洞河

猛洞河風景區位於湘西永順縣境內的沅水上游酉水中段。自風灘水電站建成後形成高峽平湖。上起不二門,下至龍門峽,全長100多公里,景區面積255平方公里。平湖兩岸石壁聳峙,古木參天,溶洞密布,怪石嶙峋,有龍門峽、觀音洞、八音石瓜洞、金獅洞、鴛鴦峽、金蟾洞、斷臂石、三月鼎寺、小龍洞、大聖峽、陰陽神風洞、猴兒跳、仙女峽、風流岩、老司岩等15個主要景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湘西

Ⅱ 西周文化發祥地是陝西哪裡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也是西周時期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

寶雞發現了周朝時期大型古墓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銅器。遺址研究發現,三千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生息繁衍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西周文化

陝西境內發現了一系列周朝時期的大型古城遺址,周原遺址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代表。周原位於關中盆地西部,扶風岐山二縣交界的京當等村,是西周居民的生活棲居地。3000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寶雞,是華夏始祖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區東南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改稱寶雞。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匯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聞名於世的法門寺在盛唐時期已成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寶雞境內的文物資源豐富,其中以青銅器為最多,現已陸續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萬余件青銅器,被譽為「青銅器之鄉」。

3000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直到西周末年政治經濟中心東遷,大量大型宮殿、宗廟遺址及眾多王室、貴族的祖塋才被埋入地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寶雞市

Ⅲ 陝西省什麼是西周文化發祥地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地處關中平原西部,被稱為「青銅器之鄉」。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陝西省什麼是西周文化發祥地

寶雞是周秦王朝發祥地,公元前11世紀,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徙到岐山下的周原,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國家組織。

寶雞歷史悠久,有270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

寶雞市擁有法門寺、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中華石鼓園(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千湖國家濕地公園等知名景點。

Ⅳ 西周文化發源地青銅器之鄉是什麼地方

「西周文化發源地,青銅器之鄉」指的是陝西寶雞市。

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盛行,出土了諸多青銅器,而陝西寶雞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何尊、大克鼎、銅浮屠、牆盤、逨盤、折觥、胡簋、衛鼎等諸多國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因此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其出土的文物在故宮、台北故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等文物重地均有所藏。

(4)湘西省哪個地方是西周文化發祥地擴展閱讀

寶雞市成為「青銅器之鄉」的原因:

寶雞作為西周王朝的發祥地,見證了中國青銅文明的頂峰時期。自漢代以來,寶雞境內就不斷出土青銅器,數量之巨、精品之多、銘刻內容之重要,均居全國之首。可以說,寶雞出土的青銅器是西周文明的重要標志,其製作技藝達到了中國青銅時代的最高水平。

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寶雞青銅器的主要特點是窖藏多、出土地點密集、周原地區出土多、西周時代多、有銘銅器多等;從器物本身來看,寶雞青銅器的特點有數量多、重器多、精品多、銘文多、標准器多。

於是,寶雞出土的大量帶有紀年銘文的青銅器就成了研究重點之一。在眉縣楊家村窖藏未發現前,國內有紀年的青銅器只有60多件,標准器有38件,其中寶雞出土的15件,佔40%。楊家村窖藏出土的27件青銅器件件有銘文。

其中,逨鼎、逨盤均為標准器,逨鼎共有12件,而逨盤中的銘文幾乎完整地記錄了西周諸王世系,印證了司馬遷《史記·周本紀》中關於西周王系記載的真實性,為西周晚期青銅器譜系研究、斷代提供了證據,可謂「青銅史書」。

Ⅳ 陝西省什麼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

地處關中平原西部,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Ⅵ 誰知道周文化的發源地,大約在今天的哪個位置

岐山是西周王朝肇基之地,是古老璀璨的周文化的發祥地,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中國周文化既是華夏文明的祖文化,也是蘊涵著無限生機、神秘和活力。
岐山縣位於陝西省西部,寶雞市境東北部。

Ⅶ 陝西省什麼是西周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寶雞歷史悠久,是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270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鳳翔木版年畫、泥塑等中華工藝。寶雞是聯合國人居環境獎、中國人居環境獎、中華環境獎獲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寶雞是周秦王朝發祥地。公元前11世紀,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寶雞市岐山縣),「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 《史記·周本紀》),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國家組織。這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3200多年。古公亶父被後世尊為太王。周在古公亶父死後的季歷和文王時期,國勢發展很快,先後征服了西落鬼戎、始呼、翳徒之戎,鄰近的許多部落和方國也歸附於周,鞏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統治,為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礎。

Ⅷ 陝西省什麼是西周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青銅器之鄉。寶雞這個城市有一部分是周朝的遺址,都知道,青銅器在西周時期的發展很受到民眾的喜愛。西周時期,青銅器文化發展迅速,因此,它的地下埋藏了很多青銅器。2004年,江澤民同志為寶雞題寫「青銅器之鄉」,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中國最大且中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

大家不要因為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就認為它的起源地是在這里,獲得這個名稱是因為,從漢朝的時候,寶雞這片土地就經常的出土青銅器,而且樣式很多。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跟寶雞一樣大規模的出土青銅器呢。其實寶雞這個地方在古代剛好是西周青銅器發展的最為繁榮的地方,而且劇考古學家研究,在當時有很多大型的祭祀或者聚會活動都會在這里舉辦。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下轄4區8縣,總面積18117平方公里。

閱讀全文

與湘西省哪個地方是西周文化發祥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