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漢東湖大道有什麼標致性建築物
武漢東湖大道沒有標致性建築物
武漢標致性建築物:
黃鶴樓位在武昌江邊,始建於三國,唐時名聲始盛,歷代名人賦詩數不勝數,登樓遠眺,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雄偉壯觀,是武漢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
江漢關與上海江海關、廣東粵海關,並列為中國三大海關大樓,總高度有46.3米,是當時武漢的最高建築。
它是一座具有希臘古典式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建築物,附近的江漢路是武漢最有名的步行街之一,沿江大道都是復古的建築物,十分有特色。
武漢民生銀行大廈,又稱中國民生銀行大廈,曾命名為武漢國際證券大廈。
在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的CBD里,是中西部地區目前最高的大樓,地下3層,地上68層,樓層總標高為283.3米,建築總高度333.3米,在最高樓層俯瞰下去,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武漢人稱之為「紅樓」,位在武昌閱馬場,當時的革命黨就在這棟樓建成革命軍政府,宣布廢除清朝的帝制,這里是中華民國誕生的地方。
❷ 武漢地標建築有哪些 武漢有哪些標志性的建築物
一、武漢地標建築有哪些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標建築,武漢最出名的地標建築就是武我,它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除此之外,還有古田橋、晴川閣、黃鶴樓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武漢地標建築的來歷。
一、武漢地標建築有哪些
1、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築之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1955年9月萬里長江大橋動工,這座橫跨長江的大橋對於武漢的意義並不用多加闡釋,如果說長江是這座城市的魂,那大橋就是它的根。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臨江大道19附近
2、古田橋
古田橋南起漢陽區漢陽大道,上跨漢江水道,北止硚口區解放大道;線路長3050.1米,主橋全長2953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古田橋是武漢漢江上最美的一座橋,整座橋都是淡藍色,清新文藝。很適合小仙女們前去打卡拍照,在專門的人行通道上,隨便一個角度就能拍出高質量的清新大片。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
3、晴川閣
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稱。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洗馬長街86號
❸ 武漢黃鶴樓是一個著名地標,為何它以黃鶴為名呢
談到武漢地標,黃鶴樓當然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存在!隨著古橋閣,古箏館稱「武漢三個專業」。
❹ 湖北的六大地標建築有哪些可以幫介紹下么
湖北地標:湖北六大地標建築!你不可能都去過,但是你肯定都聽過
湖北是位於我國中部的一座大省,歷史上不少重大事件曾經在此發生,而且它還是我國高等教育高度發達的一個省份。這里其實有許多標志性的建築,要想了解這里的文化,就要先來看看這些地標式建築,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里有哪些地標式建築吧!
江南四大名樓之一——黃鶴樓
十堰火車站火車站佔地面積不小,可以同時容納4000餘人,其實這座火車站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被建成了,那個時候這個火車站的規模就不小,後來在2016年又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後它看起來更加宏偉壯觀。
湖北的這6處建築都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也許有的建築你並沒有聽說過,但是如果你去那裡遊玩一次必然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些地方不僅景色美,而且背後大都有著動人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它們都是本地人的驕傲,也是最有代表意義的地標。
❺ 黃鶴樓在哪個省哪個市
黃鶴樓在湖北省武漢市。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原址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地處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為武漢市地標建築;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歷代屢加重修,現存建築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重建於1985年;因唐代詩人崔顥登樓所題《黃鶴樓》一詩而名揚四海。自古有「天下絕景」之美譽,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為「武漢三大名勝」,與湖南嶽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武漢十大景」之首、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天下江山第一樓"。
黃鶴樓主樓為四邊套八邊形體、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飛檐五層,攢尖樓頂,頂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圓柱支撐,樓上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樓外有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建築環繞,整樓形如黃鶴,展翅欲飛。
❻ 武漢有哪些著名的歷史建築有何歷史意義呢
武漢簡稱“漢”,因地處江漢平原,長江穿城而過,故又稱江城。武漢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發祥地,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座城市,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洋務運動重要基地,“槍桿子里出政權”重要論斷也發源於此。雖然幾經戰亂,一些重要的歷史遺跡損毀殆盡,但建國以後,很多歷史建築陸續得到修復和重建,荊楚大地厚重芬芳的歷史底蘊再度煥發。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侵擾了這座歷史古城、華中重鎮,在荊楚人民的不屈“抗爭”下,在全國人民的馳援鼓勵下,武漢經過短暫的沉寂,即將迎來全新的綻放。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武漢,看一看那些深藏歷史的建築地標——黃鶴樓、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起義門、紅樓、八七會議紀念館,記錄著近代歷史不凡的進程;戶部巷、歸元寺、江漢關向人們展示不同的文化……
黃鶴樓——公元223年的軍事瞭望台
黃鶴樓始建於公元223年,是東吳夏口城的一座“瞭望樓”。晉滅東吳後,黃鶴樓的軍事作用逐漸淡化,演變成受文人墨客追捧的觀賞樓。特別是盛唐時期,很多歷史文人在此留下千古絕唱,李白留下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戶部巷——從民生衙門到美食小巷
關於戶部巷的相關記載最早出現在明朝嘉靖年間,在清朝時期因為地方戶部衙門建在此巷內而正式得名。戶部巷雖然不大,但是名氣很響,因為臨近港口,往來熙熙,久而久之形成小吃聚集地,因為糧食充足、海品鮮美,聲名鵲起,經久不衰。戶部巷的延續,也是對漢味美食文化的傳承。
2003年,武昌區根據歷史淵源,將戶部巷打造成為漢味早餐巷,受到廣泛認可,後來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的說法。
晴川閣——楚天第一名樓
晴川閣始建於嘉靖年間,與黃鶴樓隔江相對,因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一句而取名。晴川閣曾多次被毀,多次重建,最近一次是武漢市政府於1983年比照光緒年間樣式重建。
❼ 武漢的十大地標有哪些
1、黃鶴樓
說到武漢的地標首先一定會想到黃鶴樓,黃鶴樓位於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2、江漢關
江漢關大樓使用英國建築形式,主樓四層,底層為半地下室,鍾樓四層,總高度46.3米,為武漢當時最高建築,也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之一、漢口租界的核心建築。
3、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築。
4、武漢大學早期建築
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之一,仍在作為教學基地沿用至今。武漢大學的校園建築坐擁珞珈山,校園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早期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
5、民生銀行大廈
大廈開建時原計劃以漢櫃為基礎建成全國第三家證券交易中心,後因漢櫃被迫關閉,轉而准備將其改建為武漢市最大的證券交易營業部。後改為純寫字樓,由買下5層樓的中國民生銀行奪得冠名權。
6、鄂軍都督府
位於武昌閱馬場 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成於1909年 原為湖北咨議局大樓,辛亥革命後作為湖北軍政府使用,革命黨即在此樓組建成革命軍政府,發布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朝的帝制,是中華民國誕生的地方。
7、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武漢東湖風景區,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
8、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是中部最大、全國第三的展覽場館,中心展覽面積18萬平方米,相當於17個足球場大。可承接國際國內大型展覽、BSV液晶拼接展屏、教育裝備展、汽車展覽、會議和活動。
9、古德寺
該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由隆希創建,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間由主持昌宏先後兩次進行擴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並由黎元洪親自題寫匾名。
10、湖北省圖書館
位在武昌沙湖南側新館主體造型以「楚天鶴舞、智海翔雲」為立意,極具鮮明的時代風格和荊楚文化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