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哪些屬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哪些屬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發布時間:2022-07-11 05:46:15

㈠ 非文化物質遺產有哪些

非文化物質遺產有如下所示:

1、畢摩繪畫,四川省美姑縣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畢摩繪畫是由彝族祭司畢摩畫在紙張或獸皮、樹皮、竹簡、石頭、木板等載體上的圖畫,是一種通過繪畫與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來敘述故事、塑造形象、抒發情感、反映歷史生活、表達志向和願望的藝術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㈡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什麼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如下:

一、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國內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9年,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㈢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有崑曲、古琴藝術、端午節、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剪紙。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合稱「文化遺產」。

2020年12月,隨著「太極拳」和「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的申遺成功,中國已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眾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公約》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㈣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崑曲、古琴藝術、端午節、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宣紙製作技藝、京劇、中醫針灸、皮影戲、珠算、粵劇等。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
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㈤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哪些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部分):

1、苗族古歌

2、布洛陀

3、遮帕麻和遮咪麻

4、牡帕密帕

5、刻道

6、白蛇傳傳說

7、梁祝傳說

8、姜女傳說

9、螢永傳說

10、西施傳說

11、濟公傳說

12、滿族說部

13、河西寶卷

14、耿村民間故事

15、伍家溝民間故事

16、下堡坪民間故事

17、走馬鎮民間故事

18、古漁雁民間故事

17、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18、譚振山民間故事

19、河間歌詩

20、吳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遺產名錄

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有哪些

(截至 2018 年) 2018 干石牆藝術,知識和技術 約旦的阿薩默爾 克羅埃西亞 – 塞普勒斯 – 法國 – 希臘 – 義大利 – 斯洛維尼亞 – 西班牙 – 瑞士 約旦 雪崩風險管理雪崩風險管理 瑞士 – 奧地利 布勞德魯克/摩德羅提斯克/柯克費斯特/摩德羅塔拉克:歐洲 藍印花布印染 斯洛維尼亞的棒槌蕾絲製作 奧地利 – 捷克共和國 – 德國 – 匈牙利 – 斯洛伐 克 斯洛維尼亞 布得斯拉夫聖母像紀念(布得斯拉夫節) 白俄羅斯 查坎:塔吉克刺綉藝術 塔吉克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一般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㈦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1、中國剪紙:

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㈧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1、崑曲

崑曲,又稱昆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崑曲是現存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崑曲的唱腔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對中國近代的所有戲劇劇種,如川劇、京劇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崑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這些內容亦是培訓京劇演員的基本科目。崑腔及其戲劇結構(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劇種所借鑒。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古琴藝術

古琴藝術吸納了大量優雅動聽的曲調,演奏技法復雜而精妙,而且有著獨特的記譜法,大量樂譜都是人們口頭流傳下來的。古琴有七根弦,十三個徽,通過十種不同的撥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個八度。古琴是中國獨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古琴藝術體現為一種平置彈弦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彈兼顧的琴歌與琴、簫合奏。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流傳於中國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總稱,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烏魯木齊等大、中、小城鎮也廣為流傳。也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2005年11月25日,中國政府報送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

4、蒙古族長調民歌

長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已有記載。直至今日,長調仍保留著豐富的不同地域的風格。蒙古國和中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牧民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當代音樂創作中,長調都扮演著主要角色。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游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所以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㈨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什麼

國家級名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十大門類名錄。

其中五個門類的名稱在2008年有所調整,並沿用至今。十大門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葯,民俗。

每個代表性項目都有一個專屬的項目編號。編號中的羅馬數字代表所屬門類,如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項目「侗族大歌」的項目編號為「Ⅱ-28」。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1年通過的:崑曲; 2003年通過的:古琴藝術。

2005年通過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

2009年通過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09年通過的:河南平頂山大槽油傳統技藝。

2010年通過的:京劇、中醫針灸。

2011年通過的:皮影戲。 2013年通過的:珠算。

㈩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譚振山民間故事,遼寧省新民市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譚振山家族有「說書講古」的傳統,家族中的一些長輩都擅長講故事,許多故事都已在其家族中傳承了許多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閱讀全文

與哪些屬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