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和有文化有修養的人說話
你要是想要和這個有文化有修養的這人說話的話,我覺得一般來說,你可以就是和這個人多說話,然後還可以就是自己也提高自己的這個修養的文化的,這個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關於修養的(1)文化怎麼聊擴展閱讀。
修養,指人的綜合素質;道家的修煉養性等。語出唐 呂岩《憶江南》詞:「學道客,修養莫遲遲,光景斯須如夢里。」是修行後的表象,修行是對內心思想和行為的改造,通過修行後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修為是修行的程度,而修養只是表象
個人修養
個人修養就是人在個體心靈深處經歷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過程後所達成的境界,主要包括20個字的內容,即: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悌慎廉,勤正剛直勇。[1]
個人修養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我們的行為。任何一個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才會被人們所尊重。當然,個人修養的內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生實踐活動的深入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關於個人修養的討論和研究,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古人曾經就提出過「修身養性」,我國也把思想品德、青少年的個人修養作為學生的必修課
修身:就是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純潔。在道德、情操、理想、意志等各個方面能夠保持良好的修煉心態,持之以恆,修身終生。
養性:就是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個人修身養性不僅飽含了為人、修身、處世的智慧,還包含著始終要有一顆平常心去應對日常的煩惱和不幸。
戒生氣:古人雲:「氣大傷身。」生氣是人類負面情緒中的一種宣洩,一個人如果經常生氣,就會使身心受到損害。
戒自卑:自卑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一個人,戒自卑能使人因自強而崛起。自卑就像反了潮的火柴是不會劃亮人生之火的。
戒嫉妒:與其將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時機,仿照他人,做一些實事。
戒小人:小人不但對我們的人生之路毫無幫助,反而會成為一塊在關鍵時刻讓你跌倒的絆腳石。
戒誘惑:我們要力戒權力、金錢、美色等各種誘惑,不斷完善自身素質,加強個人修養,提高道德品質,同時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態。
戒暴怒:暴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所以,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次暴躁帶來的後果有時是終生後悔的。
平和心態:
靜坐當思自身過,閑談莫論他人非。
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顯有德,避小人不算無能。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
修身之道一: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
有事斬然,無事修然;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思之坦然,為之善然。
世界仍然,民亭怡然。
修身之道二:
一身浩然氣,二袖清白風,
三分傲霜骨,四時讀寫勤,
五穀吃得香,六神常安定,
七情有節制,八方廣結緣,
九有凌雲志,十足和善心。
重要環節
個人修養的重要環節與道德品質的結構和道德教育的過程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以概括為「知」、「情」、「意」、「信」、「行」五個方面。所謂「知」,即道德認識,是人們對於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以及處理這種關系的道德原則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斷力的提高。確立正確的道德認識,是加強道德修養的前提。所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關系和行為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是在「知」的基礎上產生的,並往往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行為取向
2. 如何在聊天時顯得很有文化
在聊天的過程中顯得很有文化,主要是要有強大的知識,作為後盾,
有反應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才可以做到。
3. 跟有文化的女生聊 價值觀 人生觀 世界觀 怎麼開頭呢
和有文化的女生聊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可以從最近喜歡的電影、電視劇開始聊,聊一聊興趣愛好,劇情、演員,再到當下互聯網,網紅、流量明星,和最近國家廣電總局的一些通知精神,再結合自己的認識,感想。
4. 非文化人與文化人怎樣才能聊得來
應該有共同的話題和興趣愛好吧,比如運動、健身之類的。還有就是在生活中的互相幫助,都可以一起啊,不是文化水平高低的問題,主要是兩個人在一起做朋友就是需要共同點,也就是投緣,如果什麼都合不來那就不是文化水平的問題了。所以只有兩人可以發掘自身的共同點然後再進行各種合作互動,甚至是聊天話題等。
5. 怎樣和一個有文化的男人聊天
怎樣和男人聊天 1.會傾聽 沒有一個男人喜歡女人在自己面前喋喋不休地說個沒完沒了,往往喜歡女人可以聽他訴說,她只需要在男人說完後笑一下,有所表示,偶爾說點自己的意見就可。 2.能控制情緒 大部分的男人都喜歡.
6. 如何和文化不同的人聊天
和你朋友聊天的方式一樣就好,這樣他才會感到親切。一般聊天,如果他中文不好,你日文不好,那麼就用英語吧。學日語的話,要想接近生活的話,就學習日劇中的單詞或者句子吧。
7. 怎樣和有文化的人聊天
如果你也有文化 可以找你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聊 如果你自認為文化不夠 那麼就以學習對方的態度來聊
8. 你是怎麼跟年長的有文化的前輩相處聊天的
跟任何人相處都要真誠,特別是跟有文化的長輩聊天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實事求是就好了。
9. 和老外如何聊茶文化
China, the Homeland of Tea
Chinese Tea: Detailed guide to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Chinese Food: Introction to Chinese food and Chinese drink.
Of the three major beverages of the world-- tea, coffee and cocoa-- tea is consumed by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China is the homeland of tea. It is believed that China has tea-shrubs as early as five to six thousand years ago, and human cultivation of teaplants dates back two thousand years. Tea from China, along with her silk and porcelain, began to be known the world ove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 and has since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Chinese export. At present more than fort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grow tea with Asian countries procing 90% of the world's total output. All tea trees in other countries have their origi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China. The word for tea leaves or tea as a drink in many countries are derivatives from the Chinese character "cha." The Russians call it "cha'i", which sounds like "chaye" (tea leaves) as it is pronounced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English word "tea" sounds similar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its counterpart in Xiamen (Amoy). The Japanese character for tea is written exactly the same as it is in Chinese, though pronounced with a slight difference. The habit of tea drinking spread to Japan in the 6th century, but it was not introced to Europe and America till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Now the number of tea drinkers in the world is legion and is still on the increase.
The Categories of Tea
Chinese tea may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by which it is processed.
1) Green tea: Green tea is the variety which keeps the original colour of the tea leaves without fermentation ring processing. This category consists mainly of Longjing tea of Zhejiang Province, Maofeng of Huangshan Mountain in Anhui Province and Biluochun proced in Jiangsu.
2) Black tea: Black tea, known as "red tea" (hong cha) in China, is the category which is fermented before baking; it is a later variet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een tea. The best brands of black tea are Qihong of Anhui , Dianhong of Yunnan, Suhong of Jiangsu, Chuanhong of Sichuan and Huhong of Hunan.
3) Wulong tea: This represents a variety half way between the green and the black teas, being made after partial fermentation. It is a specialty from the provinces on China's southeast coast: Fujian, Guangdong and Taiwan.
4) Compressed tea: This is the kind of tea which is compressed and hardened into a certain shape. It is good for transport and storage and is mainly supplied to the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in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country. As compressed tea is black in colour in its commercial form, so it is also known in China as "black tea". Most of the compressed tea is in the form of bricks; it is, therefore, generally called "brick tea", though it is sometimes also in the form of cakes and bowls. It is mainly proced in Hubei, Hunan,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
5) Scented tea: This kind of tea is made by mixing fragrant flowers in the tea leaves in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The flowers commonly used for this purpose are jasmine and magnolia among others. Jasmine tea is a well-known favourite with the northerners of China and with a grow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Arts, Chinese Tea, Chinese Food, Chinese Kungfu... Guide.
Tea Proction
A new tea-plant must grow for five years before its leaves can be picked and, at 30 years of age, it will be too old to be proctive. The trunk of the old plant must then be cut off to force new stems to grow out of the roots in the coming year. By repeated rehabilitation in this way, a plant may serve for about l00 years .
For the fertilization of tea gardens, soya-bean cakes or other varieties of organic manure are generally used, and seldom chemical fertilizers. When pests are discovered, the affected plants will be removed to prevent their spread, and also to avoid the use of pesticides.
The season of tea-picking depends on local climate and varies from area to area. On the shores of West Lake in Hangzhou, where the famous green tea Longjing (Dragon Well) comes from, picking starts from the end of March and lasts through October, altogether 20-30 times from the same plants at intervals of seven to ten days. With a longer interval, the quality of the tea will deteriorate.
A skilled woman picker can only gather 600 grams (a little over a pound) of green tea leaves in a day.
The new leaves must be parched in tea cauldrons. This work , which used to be done manually, has been largely mechanized. Top-grade Dragon Well tea, however, still has to be stir-parched by hand, doing only 250 grams every half hour. The tea-cauldrons are heated electrically to a temperature of about 25oC or 74oF. It takes four pounds of fresh leaves to proce one pound of parched tea.
The best Dragon Well tea is gathered several days before Qingming (Pure Brightness, 5th solar term) when new twigs have just begun to grow and carry "one leaf and a bud." To make one kilogram (2.2 lbs) of finished tea, 60, 000 tender leaves have to be plucked. In the old days Dragon Well tea of this grade was meant solely for the imperial household; it was, therefore, known as "tribute tea".
For the processes of grinding, parching, rolling, shaping and drying other grades of tea various machin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built, turning out about 100 kilograms of finished tea an hour and relieving the workers from much of their drudgery.
China's Tea-Procing Areas
Tea is proced in vast areas of China from Hainan lsland down in the extreme south to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north, from Tibet in the southwest to Taiwan across the Straits, totalling more than 20 provinces. These may be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areas:
1) The Jiangnan area: It lies south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and is the most prolific of China's tea-growing areas. Most of its output is the green variety; some black tea is also proced.
2) The Jiangbei area: This refers to a large area north of the same river, where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2-3 Centigrade degrees lower than in the Jiangnan area. Green tea is the principal variety turned out there, but Shaanxi and Gansu provinces, which are also parts of this area. proce compressed tea for supply to the minority areas in the Northwest.
3) The Southwest area: This embraces Sichuan, Yunnan, Guizhou and Tibet, procing black, green as well as compressed teas. Pu'er tea of Yunnan Province enjoys a good sale in China and abroad.
4) The Lingnan area: This area , consisting of the southern provinces of Guangdong, Guangxi, Fujian and taiwan, proces Wulong tea, which is renown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dvantages of Tea-Drinking
Tea has been one of the daily necessities in China since time immemorial. Countless numbers of people like to have their aftermeal cup of tea.
In summer or warm climate, tea seems to dispel the heat and bring on instant cool together with a feeling of relaxation. For this reason, tea-houses abound in towns and market villages in South China and provide elderly retirees with the locales to meet and chat over a cup of tea.
Medically, the tea leaf contains a number of chemicals, of which 20-30% is tannic acid, known for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germicidal properties. It also contains an alkaloid (5%, mainly caffeine), a stimulant for the nerve centre and the process of metabolism. Tea with the aromatics in it may help resolve meat and fat and thus promote digestion. It is, therefore, of special importance to people who live mainly on meat, like many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A popular proverb among them says, "Rather go without salt for three days than without tea for a single day."
Tea is also rich in various vitamins and, for smokers, it helps to discharge nicotine out of the system. After wining, strong tea may prove to be a sobering pick-me-up.
The above, however, does not go to say that the stronger the tea, the more advantages it will yield. Too much tannic acid will affect the secretion of the gastric juice, irritate the membrane of the stomach and cause indigestion or constipation. Strong tea taken just before bedtime will give rise to occasional insomnia. Constant drinking of over-strong tea may ince heart and blood-pressure disorders in some people, rece the milk of a breast-feeding mother, and put a brown colour on the teeth of young people. Bu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ward off these undesirable effects: just don't make your tea too strong.
10. 怎樣和有文化人交談
唯一有效的方法便是練習,實踐!練習,實踐!
多動腦,多學習,多跟人談話!
你一定可以做到!@
多數人認為,一些人天生就有說話的天賦,而另一些人則沒有。事實上,並不存在說話的天賦這一說。善於交談的人只不過是懂得一些簡單的技巧而已,而這些技巧是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
閱讀關於滑雪的書本身並不能讓你滑雪技能出眾,同樣地,單純地閱讀本書並不能給你的社會交往帶來很多東西。要提高你的社交能力,既需要閱讀更需要堅持不懈、專注地練習。每次坐下來只讀一章,不要多,然後立即將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
這些技巧就像是工具。想像一下用螺絲刀去錘釘子,或者是用鐵鍬去砍木頭。這都非常吃力。你需要花費5倍的時間去做,而且還做得很糟糕。螺絲刀和鐵鍬不是合適的工具。然而只要有了合適的工具——鐵錘和鋸子,你很快就能做完這些工作,而且做得非常好。
談話也是這個道理。你用你所掌握的技巧盡力去做,可是這些技巧很可能不適合你要做的事情。結果,你在社會交往上就達不到應有的水平。
人際交流和心理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了幾種在社會交往中行之有效的技巧。而且,他們發現掌握這些技巧都只需要比較短的時間。不幸的是,這些研究發現大多僅僅出現在學術刊物中,只有少數的幾所大學開設了教授這些技巧的課程。
我組建了「談話技巧」培訓班,寫了這本書,以此來填補這方面的空白,並且用一種生動、直接、通俗易懂的形式來教授這些技巧。我的努力獲得的成功遠遠出乎我的意料。超過5萬名學生參加了我的培訓班,公眾和業界對本書的關注也在不斷上升。不僅如此,你將看到的這些技巧也同樣適用於其他語言環境——像Samtaleteknik和Praten met plezier等外語譯本,已經在全世界流行。
在我們的課程開始之前,我先提一點:閱讀關於滑雪的書本身並不能讓你滑雪技能出眾,閱讀關於健身的書本身也無法讓你的肌肉強健,同樣地,單純地閱讀本書並不能給你的社會交往帶來很多東西。要提高你的社交能力,既需要閱讀更需要堅持不懈、專注地練習。每次坐下來只讀一章,不要多,然後立即將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本書最後一章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計劃,你可以按此來做。
寫作此書帶給了我很大的快樂。我希望這些簡單的技巧能夠給你的社會生活帶來巨大的改善,帶給你快樂和幸福。
一杯精神的咖啡
如今,通過「暢銷書」的頭銜來抓住讀者 「眼球」,似乎已不那麼有效了。在越來越理性的讀者看來,所有暢銷書都或多或少含有炒作之嫌。或許您也已對被冠以如此稱號的書失去了興趣。畢竟,太多的暢銷書在宣傳期過後便輝煌不再,甚至銷聲匿跡了。即便如此,還是不禁想問您:對於一本再版三次、全球銷量超過100萬冊的暢銷書,您的態度會否有所轉變?或許,出於好奇,您也會暫時拋開成見,對其一探究竟吧——是什麼樣的內容使一本書具有如此強的市場生命力?
好吧,讓我們一同走進《談話的力量》,細細品味一番吧。對於談話在人際溝通與交流中的地位,我想,在此就不過多著墨了——它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已通過自身經歷而有所體會了。如今我們所需的,是實用簡單、切實可行的技能指導。或許您已經閱讀過相關書籍,甚至參加過有關培訓,對於各種精妙的技巧已盡數在心。但令您苦惱的是,這些技巧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總那麼不盡如人意。如果您正面臨著這樣的困境,毫無疑問,《談話的力量》就是一場可以切實改變您生活和工作的「及時雨」,它是一本真正的關於社交技巧的行為指南。
《談話的力量》作者艾倫?迦納,是一名在人際交流領域擁有20年教學經驗的美國著名交流學專家。在他的培訓生涯中,有超過5萬名學生參加過他所舉辦的「談話技巧」培訓班。《談話的力量》正是作者對自己多年研究和培訓的經驗總結。
通觀全書,您會發現大量的對話場景被運用其中。這些具體而詳實的實例,正是作者依據日常對生活的細心觀察,以及對教學實踐的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它們隨意而典型。這些似曾經歷的場景,隨意得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發生,典型得會使閱讀者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真實經歷與之對照。而後,您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實際情況總是能和書中的某些場景相吻合。您完全可以對號入座般以此判斷自己究竟置身於何種狀態,應該採取何種策略,來避免人際交往中的尷尬局面。
書中數百例對話場景,形象而生動、通俗而具體地闡釋了作者幾十年所累積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這些實用而有效的談話技巧,會從行動的層面指導您:
◇ 如何通過提問來促進自己與朋友或陌生人的交談;
◇ 如何通過由衷的稱贊和認真的傾聽來鼓勵對方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行事,建立和諧的關系,避免產生誤會;
◇ 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開啟話題,使您在社交場合或工作中能夠有效而迅速地與陌生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 如何採用積極的態度,在接受對方批評的同時又委婉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 如何巧妙地拒絕別人,哪怕是最纏人的要求;
◇ 如何要求對方改變行為,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保證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
◇ 如何通過姿態、身體接觸、眼神交流等動作來向別人表情達意;
◇ 如何挑戰您的社交恐懼症;
◇ 如何有計劃地提高您的交談技巧等。
或許您正在為工作中需要不斷與陌生人接觸而苦惱,也或許您正面臨著與昔日好友無話可談的尷尬;或許您正遭遇著與親人關系日趨緊張的困境,也或許您想使本已和諧的人際關系錦上添花;或許……不管您現在處於何種情況,相信上述技巧「總有一招適合您」。
如果說本書有什麼最大特點,那就是通俗——語言簡單易懂,行文輕松隨意。相對於那些充斥、堆砌著專業術語的交流學和心理學書籍,可以肯定地說,本書給您的感覺一定是與眾不同的。摒棄晦澀難懂的專業詞彙,拋開空洞寬泛的理論講解,它就像一杯咖啡,使忙碌一天的您於放鬆之餘補充精神的能量,輕松領悟人際交往的技巧。
最後,需要鄭重聲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簡單而有效的技巧您完全可以自行掌握並施行,您會發現運用它們是那樣輕松自如。不信,您不妨抽出一點時間,親身品味這本超級暢銷書的精妙所在,相信它定會給您的生活帶來快樂與幸福!
通過提問題促進交談
問題分類
52歲的斯科特*是一位建築承包商,他訴說了自己同鄰居交談時的痛苦:
我試著和他們說話,我確實嘗試過。我問他們問題,卻沒有得到什麼回答。於是我再問,接著又問。一段時間後,我覺得自己就像FBI的偵探在審問疑犯一樣,而不像是在和鄰居愉快地聊天。
22歲的麗薩是位售貨員,在一次上課之前她跟我有一段對話:
麗薩:你教這門課有多久了?
艾倫:哦,大約10年了。
麗薩:你經常教嗎?
艾倫:是的。
麗薩:你還教別的課嗎?
艾倫:是的,我在國立大學教演講。
麗薩:這學校在哪兒?
艾倫:在聖地亞哥。
麗薩:你在哪裡上的大學?
艾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然後去俄勒岡大學攻讀了研究生學位。
麗薩:你住在哪裡?
艾倫:拉古納?希爾斯。
麗薩:這是什麼地方?
艾倫:我只能告訴你,是在聖地亞哥市往北約75英里。
每個人都能提問題,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提出問題能有效地促進交談。當你的問題沒有引起積極的回應時,可能不是因為對方不友好, 或者對你不感興趣,或者問題不合時宜, 而可能僅僅因為你所提問題的類型, 或者語言的組織形式。
問題共分為兩種:封閉式和開放式。
封閉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有點像對錯判斷或多項選擇題,回答只需要一兩個詞。例如:
「你是哪裡人?」
「你經常跑步嗎?」
「我們今晚什麼時間出去吃飯,5:30,6:00還是6:30?」
「你是否認為應該關閉所有的核電站?」
封閉式問題可以讓對方提供一些關於他們自己的信息,供你做進一步地了解(「我在底特律出生,但是在阿拉巴馬州的亨茨維爾長大。」「是的,我每天跑3英里。」);也能夠讓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我6點有空。」「我覺得沒必要關閉已有的核電站,但是也不希望再建造新的。」)。
盡管它們有著明確的作用,但是如果單純地使用封閉式問題,會導致談話枯燥,產生令人尷尬的沉默。就像斯科特所說的那樣,對方如果不停地回答封閉式問題,就會覺得自己在接受FBI偵探的詢問。
開放式問題
要想讓談話繼續下去,並且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就要繼封閉式問題之後提出開放式問題。開放式問題就像問答題一樣,不是一兩個詞就可以回答的。這種問題需要解釋和說明,同時向對方表示(他們也很高興你這樣做!)你對他們說的話很感興趣,還想了解更多的內容。
例如,在獲知我教「談話技巧」這門課有大約10年時間之後,麗薩不應該急於進入下一個封閉式問題,而可以問一些相關的開放式問題:
「你是怎麼想到要開這門課程的?」
「這10年中,這門課程有過什麼樣的變化?」
「為了上課,你做了什麼樣的准備工作?」
「請告訴我你對這門課程今後的發展有什麼計劃。」(這是一個以請求的形式出現的開放式問題。)
在詢問某人的家鄉,並獲知其來自亨茨維爾後,你可以接著問以下一些開放式問題:
「你為什麼從亨茨維爾搬到這里呢?」
「阿拉巴馬的氣候跟這里有什麼不同?」
「在亨茨維爾的那段時間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
在獲知對方希望保持現有的核電站而不希望再多建造時,你可以問以下一些開放式問題:
「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現有的核反應堆產生的廢料呢?」
「個人應該做些什麼努力來防止修建新的核電站?」
「如果不再建核電站,你覺得國家應通過什麼樣的途徑提供更多的電力?」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大多數的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使用的疑問詞是不同的。下面的列表會對你的提問有幫助:
你可能注意到,一些人會以開放的方式來回答封閉式問題。盡管如此,與你交談的人還是喜歡在回答開放式問題時給出更長的回答,因為這類問題鼓勵他們自由地談話。在你提出開放式問題時,別人會感到放鬆,因為他們知道你希望他們參與進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提問題增強你的控制能力
你完全沒有必要忍受無聊的談話,因為當你開口提問題的時候,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話題的選擇。假定有朋友告訴你:「我剛從法國回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以下例子中選擇你的問題:
「那裡氣候怎麼樣?」
「你是怎樣做到和法國人交談的?」
「告訴我最讓你難忘的事情。」
「你是怎樣訂到賓館房間的?」
「法國食品和我們的有些什麼不同?」
如果有人向你自我介紹說她是中學的輔導員,下面這些問題可供你選擇:
「你為什麼想做輔導員呢?」
「要從事這項工作,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告訴我一些孩子們經常向你求助的問題。」
「在今天的校園中,吸食毒品的情況怎麼樣?」
「每天傾聽別人訴說苦惱,對你的人生態度有什麼樣的影響?」
或者,如果你不想談論她的工作,你也可以問一些寬泛的問題,例如:「工作之餘你有些什麼娛樂活動?」
在選擇問題的過程中,要牢記以下兩條:
第一,提問題的時候要持願意傾聽的態度。無論你多麼善於交際,如果你只是冷冷地流於形式,對方最終會感覺到你只不過是在設法讓他對你產生好感。
第二,盡量保持雙重視角。不僅考慮到自己想聽什麼、想說什麼,還要考慮到對方的需要。最令人討厭的就是毫不顧及別人的想法和需求。在一次雞尾酒會上,我聽到一個看上去挺高貴的紳士對一位女士說:「說了這么半天都在談論我,現在談談你吧!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
順便說一句,在使用本書中的技巧時,你會發現保持誠懇的態度和雙重視角能使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問題時常見的問題
問題過於寬泛
米吉是一位大學行政人員的妻子,最近在紐約的一次課堂上,她說自己對生活感到厭煩。為什麼呢?「因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兩個孩子:一個三歲,另一個還是嬰兒。因此梅爾一回來,我就問:『今天怎麼樣?』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說什麼呢?『沒什麼,就跟平常一樣。』然後他就打開電視看起來了。」
米吉犯了幾個簡單的錯誤:
第一,她的詢問范圍太廣。提問題就像開水龍頭一樣,范圍放得越開,得到的回應就越多——直至最後的極限。米吉這樣寬泛的問題(像「有什麼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麼?」「說說你自己的情況!」)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來回答,所以多數人都會選擇放棄。
第二,「今天怎麼樣?」這樣的問題聽起來更像是一句套話,隨口說說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麼情況。回答往往也是套話,例如「很好!」或者「還行」。
最後,米吉每天都問同樣的問題。這不僅讓對方更認准為套話,而且每天都要回答這樣毫無創意的問題,很可能也會讓她的丈夫感到厭煩。
我建議米吉每天讀學校和當地的報紙,然後在讓她的丈夫休息片刻之後,就他比較熟悉的話題提出一些具體的開放式問題。以下就是她的成果:
那天晚上,我告訴梅爾我聽說學校要重新設定對文科學生的外語要求。我問他對此有什麼看法。接著我們就開始討論學習外語是否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去了解別的民族。我們還談論了各自學外語的經歷。結果倆人開始用中學時學的蹩腳法語交談,開心得不行。最後,我們都談得很累了,但是很開心,他吻了我一下,小聲對我說:「親愛的,你太棒了!」這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嗎?
開始的問題太難
亞利桑那一位叫肯迪的房地產代理商曾經向我透露了他的訣竅:
顧客一走進來,我並不問他有什麼需要。這個問題太難了點,他會因為緊張而放棄。如果我追問得太緊,他很可能會馬上離開。因此,我問他現在住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讓他很輕松,感到自然。一段時間之後,他或我就會把話題轉到他的需要上去。
肯迪的建議也適用於社交場合。通常情況下,最好是以簡單的問題開始,談論一些對方感興趣並且熟悉的話題。
問引導性的問題
引導性問題可能是最封閉式的問題,往往只需要得到對方的同意。例如:
「已經8∶30了。今晚就呆在家裡好嗎?」
「你不認為他們是對的,是嗎?」
「每天晚上看兩個小時的電視就足夠了,你說呢?」
法庭上的引導性問題會使發問的律師受到訓斥。在社交場合中,這樣的問題也不會給你的人際關系帶來好處。
提問之前就已經表示不贊同
當對方的觀點和你不一致,你想討論彼此的不同之處時,應在問明對方理由之後再表達不贊同的意見。例如,我曾在賓夕法尼亞碰見一個人,他對我說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打獵。我不喜歡打獵,但是嘴上沒說,而是以詢問的口吻接著問他:「你認為打獵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從談論中,我了解到他能在打獵中體驗到很大的挑戰,而且他認為像他這種獵人在生態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找不到提問的內容
如果有機會事先准備一些問題,會比完全依靠自己的臨場發揮容易很多。以下是洛杉磯一家冰淇淋公司的經理韋恩寫給我的故事:
星期五,我帶著一個名叫柯蒂斯的小夥子去參加一年一度的歡迎新鷹級童子軍(Eagle Scout)的宴會。去年的宴會失敗得很——我和小童子軍就傻傻地坐在那裡吃東西。所以今年我預先做了一些准備。我試想自己還是一個童子軍,別人會對我問什麼樣的問題——怎樣努力去獲得各種獎章,自己開過或聽說過哪些玩笑,自己建過什麼樣的橋以及怎樣建的,第一次遠足的情況怎麼樣,同女童子軍的關系如何等等。
這果然奏效了!我們談得很投機,幾乎都不願意停下來。所以今年我非但沒有早早地溜出會場,還帶柯蒂斯出去喝了一杯。
特麗爾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大二的學生,她發現事先的准備非常有用,不過方式與上面的故事有些不同:
以前打電話的時候,尤其是跟在巴拿馬的爸爸通話時,我常常會忘記談及重要的內容,或者問一些很急的問題。因此我經常是羞愧地重新撥過去,或者乾脆把這件事忘得一干二凈。最近,我開始寫一個清單。現在我可以完全放鬆了,因為清單上的內容沒有說完我是不會掛電話的。
另外,有意識地記住一些備用問題,也很實用而且有趣,它們可以隨時有效地打開尷尬的局面。我比較喜歡的有:
「如果你能夠成為歷史上的某個人物,你會選擇誰?(對方回答。)為什麼?」
「給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誰?為什麼?」
「如果要你另選一個行業(或者專業),你會如何選擇?(對方回答。)為什麼?」
「如果你能夠在地球上的任意一個地方呆一星期,你會選擇哪裡?做些什麼?」
最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剛開始學習提出開放式問題時,需要著意去努力。但是如同走路和書寫等技能一樣,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做得很自然了。
表達誠實的稱贊
沖突的產生
有一個老人和他的妻子在一起生活了整整21年,卻沒有說過一個字。一天早飯的時候,他突然打破了沉默:「親愛的,有時候我覺得我不得不告訴你,我是多麼地愛你。」
——摘自《給凱倫的信》①
誇獎他?要我恭喜這個混蛋體育和英語及格了嗎?歷史、手工和數學呢?全是F: F!F!F!……我本來想說:「了不起啊兒子,你正在一天天變成一個無用的人!」不!我沒有那麼殘忍,關鍵就在於此。
——吉爾
當周圍的人讓我們高興的時候,多數人會不以為然,認為本該如此。很少有母親因為孩子在吃飯或玩耍的時候積極合作而給予表揚;很少有鄰居會因為晚上的安靜而彼此感謝。
只有當別人做的事情不合我們的意願時,我們才會注意到他們——而且是非常迅速地!然後我們進行批評,並細致地解釋為什麼他們的行為是「不好」或「錯誤」的,為什麼他們要照我們說的去做。一些人不惜尖叫、威脅,甚至大打出手,就是為了讓對方順從。
重復受鼓勵的行為
忽視你喜歡的做法卻對你不喜歡的做法進行懲罰,這樣做並不有助於別人了解你的需要。
根據行為認知理論,別人對你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反應。受到你贊揚的行為出現的頻率會增加,而被你忽視的行為就會逐漸減少。受到懲罰的行為會減少,除非對方故意要引起你的注意,那樣他就會繼續這樣做,因為懲罰畢竟比毫不在意好。(比如孩子們發現罵臟話會引起大人很大的反應,他們就會以此為樂事。)
行為學家把這種理論稱為「重復受鼓勵的行為」。你會發現用下面這個圖表會很容易記住:
更進一步說,如果你根據人們不同的行為分別給予鼓勵或予以忽視,人們會更願意選擇受到鼓勵的行為。
讓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理論。我在俄勒岡有一個學生蒂姆,他經常在我課間吃東西的時候主動和我說話。在短暫的寒暄之後,他總是會找一些理由來抱怨下雨和天冷,抱怨前妻對他的態度,抱怨他工作的無聊和費力不討好。
我知道蒂姆有嚴重的感情上的困擾,於是決定改變他和我在一起時的行為,只對他偶爾的積極樂觀的談話給予回應。當他提到有鄰居幫他修車,或者有位知名演員要來演出,或者碰見了一位老朋友時,我總是笑著點點頭,問他一些開放式問題。而當他表現得消極的時候,我就不搭理他。我會抬頭看看路人,或者開始吃我的三明治。
一段時間之後,他的行為完全改變了,和我在一起時他總是樂觀而又溫和。每次見到他,他總是會主動和我打招呼,滿臉笑容,告訴我一些好消息。在我回加利福尼亞之前,他悄悄地對我說,那些和我在一起的時光常常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但是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他還是那樣脾氣暴躁、消極悲觀。
在舊金山的一次課上,我講了上述故事並總結說,鼓勵自己喜歡的行為比懲罰自己厭惡的行為更為有效。之後,兩個婦女立即說出了下面的話:
默爾:這確實很有道理。我總覺得孩子們來看望我的時間太少,於是當他們來的時候,我總是表現得很冷淡。有點像波特努瓦夫人在書中寫的:「亞歷克斯?亞歷克斯?我有個兒子叫亞歷克斯嗎?噢,是的,過去有過,但是已經幾年沒有他的消息了。」(笑笑)這樣做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實際上,他們來看我的次數更少了。也許是改改我的態度的時候了。
艾比:我幫別人照顧一群小女孩,帶她們去地方上的集市。女孩子們總是會來向我告狀,卻不去找別的大人。我總是感到很奇怪,為什麼總是找我呢?我當然不喜歡聽她們的這些事情。但現在我意識到,是因為我對她們總是很在意,問她們問題,幫助她們解決所有的糾紛——這些都是非常具有鼓勵作用的。從今以後,我想最好是讓她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給予誠實的積極回應,不僅能夠鼓勵對方繼續按照你喜歡的方式做事,而且能夠讓他們對你產生好感。
心理學家威廉姆?詹姆斯認為:「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能就是被欣賞的渴望。」如果你是別人生活中能夠滿足這種「被欣賞的渴望」的很少的人之一(很可能是惟一的一個),那麼你很可能會被珍視為親密的朋友。調查研究表明,稱贊別人會讓別人覺得你富有同情心,善於理解別人,甚至很有個人魅力。(與此相反,一項研究發現:不再互相贊揚的夫妻會覺得對方不再那麼有吸引力了。)當別人發現你對他們待以真情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向你敞開心扉。這樣,只要稍微地努力,你就能建立起積極的感情交流,這有助於增進人際關系的友好和親密程度。
積極回應的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它們有助於營造一種開放的、積極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你身邊的人能夠逐漸成長,並認識到他們作為人而具有的潛力。很多人認為,如果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朋友、同事、配偶表示出贊美的態度,對方就會變得懶惰,在已經獲得的贊揚上止步不前。所以他們鼓勵人的態度是「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找出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我有一個親戚,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辛辛苦苦地念了幾年,畢業之後他母親對他說:「我總以為當選為聯誼會會員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直到你得到它。」
西雅圖一位叫瑪麗的藝術家,其父母多年來就一直在使用這種策略:
如果我正准備洗衣服,媽媽會說我確實應該幫家裡做點事情了。如果我考試得了一個B,其餘全是A,爸爸就會問為什麼會得一個B。小時候,有一次我努力要讓一雙鞋穿得長久一些,最長的紀錄是六個月。但是當我笑著給他們看我的努力成果時,你猜我爸爸說什麼?他拿出一雙鞋來,說是在堪薩斯市買的——20年前!從那以後,我意識到我是永遠也不可能勝過他們的。
大量的心理學證據表明,這種「消極」的策略不僅效果不好,而且常常是有害的。收到消極回應的人,非但不會繼續不斷地努力以獲得贊揚,反而會變得非常小心,自我意識強烈,並且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可能會簡單地決定放棄。即便少數人能夠因為這樣的激發而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其中能夠從成功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卻少之又少。由於一直以來都聽到批評的聲音,大多數人總是會找到一些不滿意的地方。比如有一個人,他去年一年賺了15萬美元,每天工作16個小時。最近他一臉嚴肅地對我說,就他的腦瓜,應該賺到30萬才合適。
怎樣有效地表達直接的稱贊
最常見的贊揚方法就是表達直接的稱贊。這種贊揚直接告訴對方你對他們的行為、外表和氣質的哪些方面表示贊賞。每次在課堂上講到這個技巧,我總是以讓學生們對我或其他人說一些贊揚的話開始的。以下是有一次我記錄下來的幾種贊揚:
行為:「你是一位好老師。」
外表:「你的頭發很漂亮。」
衣著:「我很喜歡你的鞋。」
這樣的稱贊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改進:
1. 具體一些。如果你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你的喜好,讓他們相信你的話只適用於他一個人,而不是任何一個人,那麼你的話就會更加有力,令人信服。
例如:
行為:「我喜歡你在我們練習的時候,親自給每個人做輔導。」
外表:「我覺得這個新發型讓你的眼睛更加漂亮了。」
衣著:「那雙棕褐色的路夫鞋很配你的卡其褲。」
2. 稱呼對方的名字。人們認為,自從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以來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名字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會對包含其名字的話語給予更多的注意。此外,稱呼對方的名字也可以讓對方覺得你的贊揚是專門針對他的。
例如:
行為:「艾倫,我喜歡你在我們練習的時候,親自給每個人做輔導。」
外表:「艾倫,我覺得這個新發型讓你的眼睛更加漂亮了。」
衣著:「艾倫,那雙棕褐色的路夫鞋很配你的卡其褲。」
怎樣幫助別人接受我們的直接稱贊
親愛的艾比:
我的妻子有個習慣,總是對我真誠的贊揚潑上一瓢冷水。
如果我說:「呀,親愛的,你穿上這件裙子好看極了。」她很可能會說:「你真這樣認為?這不過是姐姐給我的一件舊衣服。」
如果我贊揚她把屋子打掃得非常干凈,她可能會回答說:「我想,那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孩子們的房間。」
我就搞不明白她為什麼不能坦然地接受我的贊揚,這讓我有點傷心。能幫我解釋一下嗎,艾比?
——困惑的人③
同樣地,你很可能也發現很多人難以接受你直接的贊揚。出於謙虛,或者沒有別的回答方式,他們通常會拒絕你的贊揚,從而讓你感到受挫,使你以後的贊揚話語減少。
行為:「這只是在做我應該做的。」
外表:「我倒覺得理發師剪得太短了。」
衣著:「你喜歡這樣的舊鞋?」
無論出於
參考資料:《談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