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徽州茶道的茶道特色
徽州茶道,得唐宋茶道的真傳,是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山茶道+新安山泉水+徽州文化徽州茶道。黃山雲霧、新安山水獨特的自然環境於徽州文化共同演繹了徽州茶道---天、地、人,三合一的傳奇。
徽州人愛喝茶,家家戶戶一年四季都喝茶,在徽州鄉村,家家種茶,人人飲茶,出門環游都攜帶竹質茶筒,山巔道間都設有茶亭;家中待客,用銅壺瓷壺泡茶共飲……茶成為徽州人生活的重要組成。早起一杯滌濁揚清,晚上一杯輕肌爽神。徽州茶道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如飲茶前用蓋兒在茶水中輕輕撥兩下將葉子撥散開,將茶蓋傾斜搭在茶碗上,細飲茶湯。全部過程,人聚氣斂神,充分品嘗茶的香味與神韻。品飲之後,人有盪胸滌腑之感,方能領悟「天人合一」的真諦。
2. 黃山茶文化
黃山為茶葉之鄉,出品之黃山毛峰、祁門紅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譽海內外,黃山人生在這好山好水之間,自然怡情山水,有了這傳世的茶道。
古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現今社會的人們,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閑情逸致,然而,品茶也並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
「茶道」一詞可簡單地解釋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認為它是日本的傳統藝術形式,其實茶道源於中國,唐宋時期,由日本的留學生從中國傳人日本,就連茶道一詞最早也見於唐代的《封氏見聞記》一書。南宋時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為「茶祖」的禪師榮西,曾二度來到中國學佛,回國時帶回了茶籽和種茶技術,後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廣到民間,成為頗具特色的日本傳統飲茶習俗。
徽州人一年中,飲茶不斷,但比較集中成習的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畢,一杯香茶,細品滿飲,清新的空氣與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飲」之說。所以朝茶講究細品。午飯之後,濃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與朝茶不同,他講究的是濃。夜幕降臨,一杯香茗飲庭院,一天勞作的疲倦頓消,代之逍遙與愜意;冬夜,熱茶伴火爐,融融暖意彌心間,夜茶講究的是舒適、隨興。黃山人沏茶,很講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茶具也用錫壺膽,茶葉放膽中,膽放壺內,但上有細孔,汁出葉不出,便於飲喝。
古徽州奉行朱熹《家禮》,禮儀甚嚴,作為待人的茶禮就更講究,俗話說「看人上茶分三等」,其意就在此。客到,主人第一禮便是上茶。貴客來,或遇喜慶,講究吃「三茶」,即棗栗茶(吃蜜棗煮板栗下茶),雞蛋茶(吃五香雞蛋下茶)、清茶。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正月來客拜年要吃三茶;婚禮、新女婿上門要吃三茶。
黃山人的茶禮,還逐漸形成系統的禮規,俗稱「茶道」。他講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追求湯清、氣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茶道的主要程序有:
1、靜氣(排除雜念)
2、烹湯(一般用瓦器、錫壺)。
3、焚香(敬茶神陸羽)。
4、滌器(用白瓷茶盞,洗凈擦乾)。
5、燙盞(盞燙熱,茶麵聚乳,盞冷茶色不浮)。
6、賞茶(察茶色、觀茶形、聞茶香)。
7、投茶(投以3~5克為宜,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
8、洗茶(用剛冒泡的初沸水少許浸潤茶葉,後將湯汁棄去)。
9、注湯(用奔濤濺沫的三沸水,壺高水急,令茶湯均勻,水至七分,蓋少頃)。
10、敬茶(舉案齊眉,為敬茶之禮)。
11、聞香(約3分鍾,蓋揭一縫,香氣溢出,沁人肺腑)。
12、觀色(綠茶要湯清葉綠,渾黃者次之)。
13、品位(輕啜一口於齒頰間灌漱,再徐飲慢品,以香而清、甘而活為上)。
14、上食(奉上豆乾絲、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15、論茶(或談論、或吟詩,以助茶興)。
宋代羅願有《茶岩》詩一首雲:「岩下才經昨夜雷,風爐與鼎一時來。便將槐火煎岩溜,聽作松風萬壑回。」此詩是對宋代黃山茶道的真實寫照。
3.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茶是如何傳向世界各國的
一、早期朝鮮半島、日本僧侶在到中國學佛的同時,傳去了茶葉、茶文化;
作為一種經濟作物,中國茶傳播到世界各地:如始於西漢,從甘肅、新疆經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絲綢之路」;始於唐代、盛於明清,經中國西南入藏傳到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地區的「茶馬古道」;明清時代,中國開始與歐、美各國進行海上茶葉貿易,清朝初期,開創的武夷山等中國東南茶區至俄羅斯恰克圖的「萬里茶路」,由此可見,這些著名的茶路、茶事,都是以貿易為主的商業行為。
(3)溫州和徽州茶文化哪個好擴展閱讀: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功夫茶文化則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茶文化
4. 浙江茶文化氛圍好么。
到溫州「去茶去」找份工作,應該有發展機遇!
不過溫州真正的茶文化氛圍不是很強,比咖啡廳、酒吧要差,不過這樣才會更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