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歷史文化有哪些

歷史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1 21:29:31

『壹』 中國有那些歷史文化傳統、、

1、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2、燈謎又稱文虎,猜燈謎,亦稱打虎、彈壁燈、商燈、射、解、拆等,但人們都習慣用「燈謎」一稱。燈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早在夏代,就出現了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歌謠發展,演變成「瘦辭」(亦稱「隱語」)。當時由於列國紛爭,有不少遊客在進諫時,往往都用「隱語」道出已見,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

3、酒令,中國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游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余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游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

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4、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中國象棋是模擬的古代戰爭、直線戰爭、陸地戰爭、平面戰爭。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現在,則被視為是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

象棋集文化、科學、藝術、競技於一身,不但可以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煉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大街小巷常常可見紋枰對弈的中國象棋愛好者。

5、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臉譜來源於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築物,商品的包裝,各種瓷器上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

這遠遠超出了舞台應用的范圍,足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許多國際友人、國內的有識之士出於對中國戲曲臉譜的好奇與喜愛,都在探索臉譜的奧秘。

『貳』 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他們都是什麼

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眾多,比如我們都知道的北京的萬里長城、頤和園和敦煌的莫高窟等等,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在世界現在都是世界級的文化寶藏,當然還有我們不是那麼熟悉的重慶的大足石刻,還有山西的平遙古城等等。除此外,中國還有數百處歷史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讓中國在世界物質文化方面走在了最前列,也豐富了我們中國文化的千百年來歷史文化。

其實,從古代傳下來的歷史文化遺產並不多,並且直到現今,很多已經丟失在過往匆匆的時間里了,但是還有很多被傳承了下來,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行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不要在旅行時隨意去破壞他們,他們已經經歷了上百年的考驗,所以每一塊磚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叄』 我國歷史文化有哪些

我國是人類歷史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我們的祖先從遠古時代就在中華大地上休養生息。考古研究表明,早在17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國的史前文化就已形成了華北和華南兩大文化譜系,其中包括著名的元謀文化、藍田文化、許家窯文化、丁村文化等。到距今9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形成了旱地農業、稻作農業和狩獵採集三個史前文化區。其中距今7000~4600年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長江流域的馬家窯文化等,已經顯示出此時期農業已有了相當的進步和發展,定居村落已四處可見。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遺址中,發現了300多個長方形儲糧窟穴,估計儲糧能達10萬千克以上。距今4600年的黃河下游文化,不僅出現了銅器和發達的制陶業,而且出現了卜骨和巫師,即出現了宗教和國事活動,說明當時中華民族即將跨入文明時代。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開始的重要標志。在我國,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出現了甲骨文。周代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政教系統,並達到鼎盛時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以儒、墨、道、法為代表的諸子百家爭鳴、學術空前繁榮的嶄新局面,把我國文化推到了高峰,並使其一直延續發展經秦、漢至明、清。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背景下,形成了風格各異、內容豐富的歷史文化,留下了許多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跡,具有很高的史學和美學價值,成為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的重要內容。

『肆』 中國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藝術中的詩、書、畫,房、園、林,服飾、傢具中,小到「核舟記」之精微,細到紙張般景德鎮薄胎瓷碗,久遠到敦煌經卷上的唐墨的光澤,幽靜到杭州揚公堤畔劉庄竹林中的讀書樓,一切都充滿著神秘與含蓄之美。幾千年來古人留下來的文化,使中國人有深刻的悟性,有獨特的表達,看問題有特別的視角,思考問題時,有不同於西方人的簡約。中國人有東方的人文精神,有自己的藝術抽象,有自己文明源流,也有和諧的生活方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果著作在綜合廳的中間堆成一座小丘,提醒著人們,或許有一天我們只能在這些卷冊里尋找文化之根,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不讓遺產變成遺恨.

『伍』 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歷史文化遺產是指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繪畫、遺物、銘文等文物;在景觀,建築樣式結合等方面具有突出價值的建築或建築群體;從歷史、美學和人種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工物品或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宮、秦始皇兵馬俑等。
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
1. 長城1987.12 文化遺產
2.明清皇宮(北京、沈陽) 198712 文化遺產
3.陝西秦始皇陵 兵馬俑 1987.12 文化遺產
4.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遺產
5.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1987.12 文化遺產
6.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7. 安徽黃山 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8. 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9. 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10. 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 1992.12 自然遺產
11. 西藏布達拉宮 1994.12 文化遺產
12.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13.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 1994.12 文化遺產
14. 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12 文化遺產
15. 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5 文化景觀
16. 四川峨眉山—樂山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17. 雲南麗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18. 山西平遙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19. 江蘇、蘇州古典園林 1997.12 文化遺產
20. 北京頤和園 1998.11 文化遺產
21. 北京天壇 1998.11 文化遺產
22. 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遺產
23.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24. 四川青城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遺產
25.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文化遺產
26.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遺產
27. 安徽石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文化遺產
28. 山西雲岡石窟 2001.12 文化遺產
29. 雲南三江並流 2003.7 自然遺產
30.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7 文化遺產
31. 澳門歷史城區 2005.7 文化遺產
32.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2006.7 自然遺產
33. 安陽陰虛 2006.7 文化遺產
34. 南方喀斯特 自然遺產
35. 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 2007.6 文化遺產
36. 福建土樓 2008.7 文化遺產
37. 江西三道山 2008.7 自然遺產

『陸』 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1、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1961年,布達拉宮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築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

『柒』 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有哪些

有唐詩、宋詞、元曲、儒家思想、中醫理論等。

1、唐詩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2、宋詞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

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

3、元曲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

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4、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5、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即中醫基礎理論,簡稱「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叄個哲學觀的整體理念與辨證論治、相似觀(分形觀)的循證觀點為最大特色的祖國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與核心。

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藏象五系統學說(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

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及養生學說,分形經絡說等,其中以藏象學說為核心,信息-能量-物質學說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並用於指導臨床診療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儒家思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醫理論

『捌』 祖國歷史文化有哪些

中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有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並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偉大的文明進步,以中國共產黨為先進代表的中國人民正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長征進程中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爭取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甲骨文)。在先秦時代,中國就有了老子(河南鹿邑)、墨子(滕州)、孔子(曲阜)等偉大的思想家,《道德經》《詩經》《春秋》《論語》等古典名著。

舊中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明朝時依據程朱為代表的理學思想編成了《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成為在科舉考試中的基本教材,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四書》指是指《大學》(《禮記》中一篇)《中庸》(《禮記》中一篇)《論語》《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中國古代詩詞非常發達,有較早記錄周朝詩歌的《詩經》,魏晉南北朝時期也一度繁榮,在唐朝和宋朝,中國詩歌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詞人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和蘇軾等。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是唐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在元朝,詩詞又發生新變化,把詩詞之美融入樂聲之中,風行元曲。明清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小說家則有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等人,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多部中國古典名著。故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說。

書法是中國一門獨特的藝術,中國著名的書法家包括了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等。中國畫也十分著名,中國古代傑出畫家有顧愷之、閻立本、吳道玄、李思訓、王詵、米芾、米友仁、李公麟、倪瓚、王紱、徐渭、朱耷。當代的中國畫著名畫家有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

著名的白話文小說家有魯迅、老舍、茅盾、巴金、錢鍾書、張愛玲、丁玲、沈從文等。用白話文創作的詩人、散文家有郭沫若、朱自清等。著名的作品包括魯迅《阿Q正傳》、巴金《家》、茅盾《子夜》、老舍《駱駝祥子》、錢鍾書《圍城》、沈從文《邊城》等。

中國共擁有三十七項世界遺產,居世界第三位。

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武陵源、黃龍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三清山 、喀斯特 、大熊貓棲息地。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莫高窟、平遙古城、皖南古村落(西遞村、宏村)、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雲岡石窟、大足石刻、明清皇家宮殿、蘇州古典園林、秦始皇陵兵馬俑、青城山與都江堰、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龍門石窟、河南安陽殷墟、明清皇家陵寢、天壇、頤和園、麗江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澳門歷史城區、廬山(文化景觀)、開平碉樓與村落、福建土樓。

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泰山、黃山、峨眉山和樂山大佛、武夷山。

中國的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崑曲、古琴藝術、新疆木卡姆舞以及和蒙古國共同申報的蒙古長調藝術。

中國文字的演變:甲骨文 →金文 → 大篆 → 小篆 → 隸書 → 行書 → 楷書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火葯、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這是古代中國為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的傑出代表。

中國的十二生肖:中國的生肖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經過多次改變最後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至今生肖圖騰還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

中國龍:「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降雨。來歷尚未確證。由於中國龍的一些特徵,在某些地方也有中國龍猙獰殘暴乃至雄猛姦淫的形象,有可能嚇到兒童或被用來威懾人民群眾。封建專制時代,龍作為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和其的東西:龍顏、龍體、龍廷、龍袍。

祥瑞「動物」:龍、鳳凰、麒麟、龜並稱為「四瑞獸」。

中國聖賢名號(僅供參考;括弧內應注出生地):酒聖——杜康(河南汝陽);道聖——老子(河南鹿邑);儒聖——孔子(山東曲阜);兵聖——孫武(山東廣饒);商聖——范蠡(河南南陽);國神——比干(河南衛輝);商神——白圭(河南洛陽);儒商鼻祖——子貢(河南浚縣);謀聖——張良(河南新鄭);史聖——司馬遷(陝西韓城);字聖——許慎(河南漯河);科聖——墨子(河南魯山,一說山東滕州)、張衡(河南南陽);木聖——魯班(山東滕州)、張衡(河南南陽)、馬鈞(陝西興平);醫聖——張仲景(河南南陽);神醫——華佗(安徽亳州);武聖——關羽(山西運城);智聖——諸葛亮(山東沂南);書聖——王羲之(山東臨沂);葯王——孫思邈(陝西耀縣) ;畫聖——吳道子(河南禹州);草聖——張旭(江蘇蘇州)懷素(湖南零陵郡);茶聖——陸羽(湖北天門);詩仙——李白(中亞碎葉);詩聖——杜甫(湖北襄樊);七絕聖手——王昌齡(山西太原);詩豪——劉禹錫(江蘇徐州)詩魔——白居易(河南新鄭);詩佛——王維(山西祁縣);詩囚——孟郊(浙江德清);百代文宗——韓愈(河南孟州);營造法祖——李誡(河南鄭州);律聖——朱載堉(河南沁陽,世界文化名人);(圍棋)棋聖——黃龍士(江蘇泰縣,清代)、聶衛平(河北深縣,1988年起稱);20世紀三聖(人民領袖)——孫中山(廣東香山)、毛澤東(湖南湘潭)、鄧小平(四川廣安);聖相(人民總理):周恩來(江蘇淮安);現代醫聖(人民醫學家):林巧稚(福建廈門)、裘法祖(浙江杭州)等。

干支紀年: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干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十二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六十干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玖』 我國有哪些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歷史文化遺產有
1、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2、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3、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4、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

5、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山西平遙古城,雲岡石窟,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雲南麗江古城,江蘇蘇州古典園林,重慶大足石刻,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甘肅莫高窟,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河南龍門石窟,山東曲阜孔廟 孔林 孔府,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四川青城山-都江堰、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澳門歷史城區,殷墟,開平碉樓與村落 ,福建土樓,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築群,元上都遺址,雲南紅河哈尼梯田,新疆天山。

此外,還有隸屬於自然與文化遺產的泰 山 、黃 山 、 峨眉山-樂山大佛、武 夷 山 新寧崀山等幾大名山,隸屬於文化景觀遺產的廬 山、山西五台山、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隸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昆 曲 、古 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端午節、媽祖信俗、京劇、中醫針灸、羌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麥西熱甫(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活字印刷術(急需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皮影戲、赫哲族伊瑪堪說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及隸屬於記憶遺產的傳統音樂錄音檔案 、清朝內閣秘本檔 、清代大金榜 、納西東巴古籍文獻 、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案 、《本草綱目》、《黃帝內經》 、僑批檔案、中國元代西藏官方檔案、南京大屠殺檔案等。

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大國,文化遺產自然非常非常多的,只是這么多的文化遺產,有沒有出乎意料呢?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