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文化在公司中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怎樣構建企業文化體系
企業文化的功能體現:
1.輻射作用。企業外觀形象和品牌形象對外界產生直接的影響,可以喚起外部對企業的認同,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2.激勵作用。企業文化從物質層中的「企業為員工創造的工作環境」到觀念層中的「企業精神和宗旨」,再到精神層中的「預期、價值觀」等,都對企業內的員工有著一定的激勵作用。優良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心理預期會使員工從內心產生一種情緒高昂、奮發進取的效應。
3.指導作用。企業文化中包含企業的奮斗目標、企業的行為規范和企業的共同價值觀,這些都對員工的行為有著強烈的指導作用。如企業宗旨指導著員工努力方向,企業規范指導著員工的行為,企業的共同價值觀指導著員工的態度。
4.約束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具體的規章制度和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員工產生行為層面的約束;二是企業價值觀對員工產生道德層面的約束。其中,價值觀的約束作用更為明顯。
5.凝聚作用。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企業中,員工之間會有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的態度。它是一種極強的黏合劑,能從各個方面把員工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促成優秀企業的形成和發展,優秀企業必定有自己的優秀文化,他們與普通企業只一線之隔。普通企業的文化處於一般或低水平狀態,員工們編造借口、推諉責任、魚目混珠而不知所措。優秀企業的員工實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識,積極投入工作實踐,勇於解決問題。他們的領導千方百計調動員工的勞動熱情和聰明才智為企業發展服務,又讓員工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自己的抱負。
如何構建企業文化體系:
構建一個系統的、科學的和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體系,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最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標。最重要的是以下兩個基本步驟:
明晰企業文化體系的內容和結構 。
典型的企業文化構成理論:
具有代表性的「同心說」
1.精神文化層
企業精神文化的構成包括: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哲學、企業倫理、企業道德等
2.制度文化層
制度文化包括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以及這些制度所遵循的理念:包括人力資源理念、營銷理念、生產理念等。
3.物質文化層
企業物質文化的構成包括:廠容、企業標識、廠歌、文化傳播網路
提煉、形成價值觀體系。
② 企業文化的各種體現方式有哪些
企業文化一般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責任
學習理念
市場理念
生存理念
企業競爭理念
企業成本理念
企業安全理念
企業作風
企業質量文化
企業宗旨
企業精神
企業使命
經營理念客戶關系
網路【掛圖大師】,了解更多
③ 企業文化包含哪些內容
企業文化主要包含:
1、經營哲學
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源於社會人文經濟心理學的創新運用,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
2、價值觀念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
3、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
4、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調整該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范疇為標准來評價和規范企業。
5、團體意識
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
(3)體現企業文化的哪個方面擴展閱讀:
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1、獨特性
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淀積,這是由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特色、企業傳統、企業目標、企業員工素質以及內外環境不同所決定的。
2、繼承性
企業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產生、生存和發展,企業文化是歷史的產物。企業文化的繼承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精華。二是繼承企業的文化傳統。三是繼承外來的企業文化實踐和研究成果。
3、相融性
企業文化的相融性體現在它與企業環境的協調和適應性方面。企業文化反映了時代精神,它必然要與企業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以及社區環境相融合。
4、人本性
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最本質的內容就是強調人的理想、道德、價值觀、行為規范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強調在企業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用願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文化
④ 企業文化的表現
獨特性
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淀積,這是由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特色、企業傳統、企業目標、企業員工素質以及內外環境不同所決定的。
繼承性
企業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產生、生存和發展,企業文化是歷史的產物。企業文化的繼承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精華。二是繼承企業的文化傳統。三是繼承外來的企業文化實踐和研究成果。
相融性
企業文化的相融性體現在它與企業環境的協調和適應性方面。企業文化反映了時代精神,它必然要與企業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以及社區環境相融合。
人本性
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最本質的內容就是強調人的理想、道德、價值觀、行為規范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強調在企業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用願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
整體性
企業文化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引導企業員工把個人奮斗目標融於企業發展的整體目標之中,追求企業的整體優勢和整體意志的實現。
創新性
創新既是時代的呼喚,又是企業文化自身的內在要求。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在繼承中創新,隨著企業環境和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而改革發展,引導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創新。
⑤ 企業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能夠長期推動企業發展壯大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
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企業內外部環境、企業經營行為、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的產品和形象等,其中體現企業價值觀的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不僅是觀念形態的東西,而且是物質形態的,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
(一)企業文化的由來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濟史上最為震撼人心的事件莫過於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一個資源匱乏、疆域狹窄的東方島國,在短短二三十年內,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迅猛發展,一躍撤女工委世界第三大工業國(後來成為第二大工業國),這一事實使整個世界大為震驚。 於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管理學界掀起了一場日美管理比較的研究熱潮。學者認為,美國的管理注重「硬」的方面,強調理性管理;而日本管理不但重視「硬」的方面,更注重「軟」的方面:注重企業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企業全體職工所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念;注重強化職工對本企業的向心力和忠誠度;注重企業中的人際關系。學者們將這些「軟」的特點認為是一種企業的文化。1982年,以泰倫斯.狄爾和愛倫.肯尼迪撰寫的《企業文化》一書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面世,標志著企業文化研究的興起。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發打破了大鍋飯的企業制度,我國企業才真正開了從壟斷走向競爭的進程,「企業文化」才開始被我國的理論界與企業界所關注。1984年海爾公司的張瑞敏在企業虧損147萬元的情況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業理念先行,為中國企業界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注入了強心針。
(二)企業文化的內涵
下面從以下幾個角度闡釋企業文化的內涵:
1、企業文化從形式上看是屬於思想范疇的概念。
企業文化屬於人的思想范疇,是人的價值理念。這種價值理念和社會道德屬於同一種范疇的。我們提出治理社會,首先提出要依法治國,人們要遵守法律,但是完善的法律也是有失效的時候。法律失效了靠什麼約束?靠社會道德,所以既要依法治國,同時也要以德治國。管理企業也是一樣,首先依靠企業制度,但制度再完善也會有失效的時候,企業制度失效了靠什麼約束?靠文化約束。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是和社會道德一樣,都是一種內在價值理念。都是一種內在約束。即人們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約束,因而都是對外在約束的一種補充,只不過社會道德是對社會有作用,而企業文化是對企業有作用,它們發生作用的領域不同而已。所以從形式上看,企業文化是屬於思想范疇的概念。
正因為如此,所以企業文化是極為重要的。例如:財務制度失效了,但是一個人如果有不是我的錢就不拿的價值理念,那麼即使企業制度對他沒有了約束,他也不會拿不是他自己的錢。相反,如果一個人有著不拿白不拿的價值理念,那麼財務制度一旦失效,他就會去犯錯誤。
2、企業文化從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在內容上:是對企業的現實運行過程的反映。具體講,就是企業的制度安排,以及企業的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說,企業的所有的相關活動,都會反映到人的價值理念上,從而形成了企業文化。
由此可見,從內容上講,企業文化是與企業的活動有關的價值理念,而不是別的方面的價值理念,它是反映了企業現實運行過程的全部活動的價值理念,是企業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例如:一個企業如果在制度安排上要拉開人的收入差距,那麼這個企業在企業文化上就應該有等級差別的理念;又例如,一個企業要在經營戰略上擴大自己的經營,那麼這個企業就要在企業文化上有誠信的理念,等等。
總之,企業文化在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3、企業文化從性質上看是屬於附諸於實踐的價值理念。
價值理念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一類就是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既屬於企業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又屬於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真正的約束員工的行為,是真正的在企業運行過程中起作用的價值理念。
因此,我們在談到企業文化的時候,就應該明白,它其實是已經對企業發生作用了。企業文化沒有付諸實踐就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就是一紙空文。
4、企業文化從屬性上看是屬於企業性質的價值理念。
文化可以說是與物質相對應的范疇,因而文化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也就是說,對於價值理念來說,如果從其擁有的主體上劃分類別的話,可以分為自然人的價值理念,民族的價值理念,國家的價值理念,法人的價值理念和企業的價值理念,而企業文化則是屬於企業的價值理念,是企業的靈魂。
5、企業文化從作用上看是屬於規范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價值理念,是對企業真正發揮作用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行為以及員工行為起到非常好的規范作用。例如:企業文化中關於責、權、利對稱性管理理念,規范著員工的責權利關系;企業中的共享、共擔、理念、規范著企業與員工在風險承擔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關系。
總之,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價值理念。其核心要素是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
(三)企業文化的構成
綜合國內外各種定義和經驗,企業文化主要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理念層、制度層、行為層和物質層,根據分層,建立的四層同心圓模型如下:
理念層——也叫道德層,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層面,它明確了企業的指導理念、目的、願景和使命,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口號、企業風貌等,是公司社會價值的主要體現。高尚的社會價值能夠獲得公司幾乎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認同,並對股東、公司高管、公司員工具有持久的激勵作用。如《企業文化》的作者迪爾和肯尼迪發現,在他們所調查過具有明確信念的公司中,2/3的公司不以利潤目標而以一些崇高的信念作為最高目標。
制度層——它明確了如何去實現企業的目標,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方面。具體來說包括企業的經營規模、運作方式、治理形式、人際關系、管理制度、激勵機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內容。
行為層——它明確了企業成員實現目標的行動規范和要求,包括企業家行為、企業模範人物的行為、企業員工群體行為。
物質層——它明確了企業目標的外在表現,包括企業所提供的產品、企業環境和企業容貌、企業生產環境、技術設備的現代化與文明程度。
⑥ 企業文化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企業文化主要內容主要包括5個方面:
1、企業環境:是指企業的性質、企業的經營黨項、外部環境、企業的社會形象、與外界的聯系等方面。
2、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內成員對某個事件或某種行為好與壞、善與惡、正確與錯誤、是否值得效仿的一致認識。
3、企業英雄人物:是指企業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業文化的人格化,給企業中其他員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樣,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強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4、企業文化儀式是指企業內的各種表彰、獎勵活動、聚會以及文娛活動等,它可以把企業發生的某些事情戲劇化和形象化,來生動的體現本企業的價值觀。
5、企業文化網路是指非正式的信息傳遞渠道,主要是傳播文化信息。
⑦ 企業文化的特徵有哪些
企業文化的特徵包括獨特性、繼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體性、創新性。
1、獨特性
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淀積,這是由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特色、企業傳統、企業目標、企業員工素質以及內外環境不同所決定的。
2、繼承性
企業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產生、生存和發展,企業文化是歷史的產物。企業文化的繼承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精華。二是繼承企業的文化傳統。三是繼承外來的企業文化實踐和研究成果。
3、相融性
企業文化的相融性體現在它與企業環境的協調和適應性方面。企業文化反映了時代精神,它必然要與企業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以及社區環境相融合。
4、人本性
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最本質的內容就是強調人的理想、道德、價值觀、行為規范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強調在企業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用願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
5、整體性
企業文化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引導企業員工把個人奮斗目標融於企業發展的整體目標之中,追求企業的整體優勢和整體意志的實現。
6、創新性
創新既是時代的呼喚,又是企業文化自身的內在要求。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在繼承中創新,隨著企業環境和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而改革發展,引導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創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企業文化
⑧ 企業文化體現在哪裡
企業文化體現在以下方面經營哲學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源於社會人文經濟心理學的創新運用,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經營哲學。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講求經濟效益,重視生存的意志,事事謀求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它的戰略決策哲學。價值觀念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於價值的觀念體系。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准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准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才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為,企業才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著職工行為的取向,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使企業失去後勁,導致滅亡。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企業精神要通過企業全體職工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因此,它又是企業職工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於哲理,又簡潔明快的語言予以表達,便於職工銘記在心,時刻用於激勵自己;也便於對外宣傳,容易在人們腦海里形成印象,從而在社會上形成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如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團火」精神,就是用大樓人的光和熱去照亮、溫暖每一顆心,其實質就是奉獻服務;西單商場的「求實、奮進」精神,體現了以求實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真誠守信、開拓奮進的經營作風。企業道德企業道德是指調整該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范疇為標准來評價和規范企業。企業道德與法律規范和制度規范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當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為的重要手段。中國老字型大小同仁堂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長盛不衰,在於它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融於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即「濟世養身、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團體意識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因此,他們就會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為。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通過外部特徵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眾所認同的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徵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廣告、商標、服飾、營業環境等,這些都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通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本實力、產品質量等。表層形象是以深層形象為基礎,沒有深層形象這個基礎,表層形象就是虛假的,也不能長久地保持。流通企業由於主要是經營商品和提供服務,與顧客接觸較多,所以表層形象顯得格外重要,但這決不是說深層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單商場以「誠實待人、誠心感人、誠信送人、誠懇讓人」來樹立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企業形象,而這種服務是建立在優美的購物環境、可靠的商品質量、實實在在的價格基礎上的,即以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經營實力作為優質服務的保證,達到表層形象和深層形象的結合,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任。企業形象還包括企業形象的視覺識別系統,比如VIS系統,是企業對外宣傳的視覺標識,是社會對這個企業的視覺認知的導入渠道之一,也是標志著該企業是否進入現代化管理的標志內容。企業制度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從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看,企業制度屬中間層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為職工行為規范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系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文化結構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類型等的比例關系和位置關系。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鏈接,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形態。企業使命所謂企業使命是指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是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的理由,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為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使命要說明企業在全社會經濟領域中所經營的活動范圍和層次,具體的表述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內容為企業的經營哲學,企業的宗旨和企業的形象。按照企業任務和經營方式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分為四種類型:即強人文化;拚命干、盡情玩文化;攻堅文化;過程文化。1.硬漢型文化。這種文化鼓勵內部競爭和創新,鼓勵冒險。競爭性較強、產品更新快的企業文化特點。2.努力工作盡情享受型文化。這種文化把工作與娛樂並重,鼓勵職工完成風險較小的工作。競爭性不強、產品比較穩定的企業文化特點。3.賭注型文化。它具有在周密分析基礎上孤注一擲的特點。一般投資大、見效慢的企業文化特點。4.過程型文化。這種文化著眼於如何做,基本沒有工作的反饋,職工難以衡量他們所做的工作。機關性較強、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任務的企業文化特點按照企業的狀態和作風1.活力型。特點是:重組織、追求革新,有明確的目標,面向外部,上下左右溝通良好,責任心強。2.停滯型。特點是:急功近利,無遠大目標,帶有利己傾向,自我保全、面向內部,行動遲緩,不負責任。3.官僚型。特點是:例行公事,官樣文章。按照企業的性質和規模1.溫室型。這是傳統國有企業所特有的。對外部環境不感興趣,缺乏冒險精神,缺乏激勵和約束。2.拾穗者型。中小型企業特有。戰略隨環境變動而轉移,其組織結構缺乏秩序,職能比較分散。價值體系的基礎是尊重領導人。3.菜園型。力圖維護在傳統市場的統治地位,家長式經營,工作人員的激勵處於較低水平。4.大型種植物型。大企業特有。其特點是,不斷適應環境變化,工作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激勵。企業對各種因素重視1.科層型。壟斷的市場中從事經營的公司所擁有。非個性化的管理作風,金字塔式組織結構,注重對標准、規范和刻板程序的遵循,組織內部缺乏競爭,人們暗地裡勾心鬥角。2.職業經理型。工作導向,有明確的標准,嚴格的獎懲制度,組織結構富於靈活性,內部競爭激烈。3.技術型。技術專家掌權,家長式作風,著重依賴技術秘訣,職能制組織結構。
⑨ 企業文化包含哪些方面
企業文化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企業文化通常是由企業的理念文化、企業的制度文化、企業的行為文化、企業的物質文化等四個層次構成的。
一、企業的理念文化
企業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導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群體意識和價值觀念。 正確的經營理念,可以激發全體員工崇高的使命感和奮力工作的干勁。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經營理念都非常重要。對於企業來說,技術力量、銷售力量、資金力量以及人才等等,雖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正確的經營理念。只有在正確的經營理念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員、技術和資金發揮作用。
二、企業制度文化
企業的制度文化是由企業的法律形態、組織形態和管理形態構成的外顯文化,它是企業文化的中堅和橋梁,能夠把企業文化中的物質文化和理念文化有機的結合成一個整體。企業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業法規、企業的經營制度和企業的管理制度。
三、企業的行為文化
企業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它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價值觀的折射。
四、企業的物質文化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其顯著特點就是以物質為載體,物質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現形式。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通過產品的開發、服務的質量、產品的信譽和企業的生產環境、生活環境、文化設施等物質現象來體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