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部委與總局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國家部委與總局之間的區別有:
1、名稱不同
國務院組成部門的名稱分別叫「部、委、行、署」,除中國人民銀行外,開頭都冠「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既是國別概念,也是區域概念。
『貳』 政府有些什麼部門,主要是干什麼的
中國政府的組成部門一共有28個,分別是:
外交部、國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
政府部分的具體職能大體如下:
1、中央辦公廳:為黨中央、中央直屬機關各部門和地方各級黨組織服務的辦事機關。
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行政監察。
3、外交部:執行外交政策、主管外交事務。
4、國家發改委:向社會提供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總體經濟體制改革及與其相關服務。
5、科學技術部:研究提出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
6、教育部:主管教育事業和語言文字工作。
(2)國管局和文化部哪個好擴展閱讀:
政府機構
在廣義上指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機關。狹義的政府機構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官僚機關,即依照國家法律設立並享有行政權力、擔負行政管理職能的那部分國家機構,在我國,亦稱為「國家行政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省長、市長、縣長、區長、鄉長、鎮長負責制。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參考資料:網路:政府機構
『叄』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與國務院直屬機構有什麼區別
1、從法律意義而言,它們最主要的一個區別在於是否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國務院直屬機構有著獨立的行政主體資格。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不是國家行政機關,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權其中一些單位行使一定的行政職能。
2、職能上的區別,直屬機構是政府直接領導下主辦專門業務的機構,地位僅低於政府內的各部、委。直屬機構具有獨立職權和專門職責,可以在主管事項的范圍內,對外發布命令和指示。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3、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
(3)國管局和文化部哪個好擴展閱讀:
2018年3月22日 《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規定。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新華通訊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氣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行政學院與中央黨校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作為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
國務院直屬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務院參事室、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保留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牌子。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在中央宣傳部加掛牌子,由中央宣傳部承擔相關職責。國家宗教事務局在中央統戰部加掛牌子,由中央統戰部承擔相關職責。
參考資料來源一:網路--國務院
『肆』 文化部與中宣部哪個部門大
中宣部大。中共中央宣傳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識形態方面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1924年5月,中央正式決定分設宣傳、組織、工農等部,羅章龍為中央宣傳部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取消。1976年10月中央決定恢復成立。主要職能是:負責指導全國理論研究、學習與宣傳工作。
中宣部的主要職能是管控意識形態、新聞出版甚至教育方針。它對中國大陸與媒體、網路和文化傳播相關的各種機構的監督以及對新聞、出版、電視和電影的審查,另外對國務院組成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也有監督權,在省級及省級以下文化與廣播電視行政管理機構由同級黨委宣傳部管理。
『伍』 國家文物局和文化部是什麼關系
文化部是中國文化行政的最高機構。是國務院的職能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管理全國文化藝術事業。
1987年6月,將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改為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仍由文化部領導,但獨立行使職權,計劃、財政、物資分配等計劃單列。1988年,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將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合並,設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現內設機構有辦公廳、政策法規司、計劃財務司、人事司、藝術司、教育科技司、文化市場司、文化產業司、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對外文化聯絡局 (港澳台文化事務司)、直屬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機關服務局等。
國家文物局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和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工作;負責機關財務、基建等工作,指導監督事業單位財務工作;負責文物和博物館業務統計工作;承擔對外和對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工作。
職能調整
(一)取消已由國務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加強文物行政執法督察職責。
主要職責
(一)擬訂文物和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擬訂文物認定、博物館管理的標准和辦法,組織文物資源調查,參與起草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並負責督促檢查。
(二)協調和指導文物保護工作,履行文物行政執法督察職責,依法組織查處文物違法的重大案件,協同有關部門查處文物犯罪的重大案件。
(三)負責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的監督工作,組織 法制工作會議
審核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協同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審核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申報,協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四)負責管理和指導全國考古工作,組織、協調重大文物保護和考古項目的實施,承擔確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關工作。
(五)負責推動完善文物和博物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擬訂文物和博物館公共資源共享規劃並推動實施,指導全國文物和博物館的業務工作,協調博物館間的交流與協作。
(六)負責文物和博物館有關審核、審批事務及相關資質資格認定的管理工作。 ]
(七)組織指導文物保護宣傳工作,擬訂文物和博物館有關人才隊伍建設規劃。
(八)編制文物和博物館科技、信息化、標准化的規劃並推動落實,組織 國家文物局文物
開展重大文物保護科技創新工程,促進文物保護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
(九)管理、指導文物和博物館外事工作,開展文物對外及對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負責文物進出境有關許可和鑒定工作。
(十)承辦國務院及文化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國家文物局設5個內設機構(副司局級):
(一)辦公室(外事聯絡司)。
(二)政策法規司。 擬訂文物和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參與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承擔組織文物保護宣傳和新聞發布工作;承辦有關行政復議、行 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
政應訴工作。
(三)督察司。 擬訂文物行政執法督察和案件查處的有關規定;組織開展文物行政執法、文物和博物館安全保衛督察工作;組織查處文物違法重大案件,協助配合有關部門查處文物犯罪重大案件。
(四)文物保護與考古司。 協調、指導文物保護、考古工作和重大項目的實施工作;組織開展文物資源調查工作;承擔文物保護與考古有關審核審批事務及相關資質、資格認定工作;承辦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審核工作;依法承擔文化遺產相關審核報批工作。
(五)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 指導博物館工作,承擔全國博物館管理制度規范和業務指導工作;承擔文物和博物館科技、信息化、標准化規劃的擬訂和推動落實工作;承辦國家一級文物藏品的有關審核審批事項;協調博物館間的交流與協作;指導民間珍貴文物搶救、徵集工作;承擔文物拍賣、進出境和鑒定管理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人事司與機關黨委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人事管理及機構編制工作;規劃文物、博物館專門人才的培訓;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
『陸』 國家的局與總局有什麼區別
國務院直屬機構里,稱為總局或總署的都是正部級,稱為局的是副部級。
例如:國家稅務總局 是正部級 (其他的如: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海關總署)
國家旅遊局 是副部級 (其他的如:國家林業局,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務院直屬機構和國務院各部位屬於平行單位。你像說的,國家旅遊局屬於國務院直屬機構,局長的行政級別是副部級。而國家文物局是國務院下邊的一個國家局,由文化部來管理。也屬於副部級別。所以他倆的行政級別都是一樣的,但是國務院直屬局比部委局牛逼。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機構改革不斷推行,一些部門的名稱也隨著地位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升格的部門名稱要變,降格的部門名稱也要變。
在國務院部門中,「司」和「局」雖然行政級別一樣,但職能有所區別。
2012年4月,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公布後,不少人發現,像中國氣象局、中國證監會這些從名稱上看似行政機構,實際也承擔行政職能的單位,竟然也被歸為事業單位。不過,他們或許能借這次改革,被劃入行政序列。
其實,如果對中國的機構編制常識有所了解,就能從名稱上大致判斷他們的機構屬性是事業單位。在中國,一個機構的名稱實際是機構基本屬性、內在規律以及特殊性的綜合反映,能反映出這個機構的行政區劃、所屬關系、工作性質、規格級別以及管理范圍等。
各級機構中,尤以國務院所屬機構的名稱特徵更加明顯,包括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都能從名稱上識別。
『柒』 部委內部的司,局有何區別
一、對外許可權不同。
部委內部司屬於部委內設業務機構,對外沒有發文許可權。
部委內設局則不同,對外可以發文。
二、內設機構不同。
部委內部司下設機構為業務處室,沒有辦公、人事等綜合部門。
部門內設局下設機構除業務科室外,還包括黨委、人事、財務等處室。
三、業務不同。
部門內設司一般管理相對簡單的業務。
部門內設局一般管理相對重要的業務。
在部委內設機構在,司、局行政級別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