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營停擺現金流受困 文旅產業最危急時刻破題
疫情下,眾多行業暫時按下了停擺鍵,文旅行業首當其沖。
中房智庫城市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文旅度假康養地產聯盟執行秘書長 秦剛
在中房智庫城市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文旅度假康養地產聯盟執行秘書長秦剛看來,疫情影響與啟示之下,中國文旅地產業領袖的「三觀」會為之而變。
「我所指的『三觀』是文旅企業家之價值觀、世界觀與文旅行業發展觀。」秦剛預測,這場公共衛生危機與疫情災難後,健康、生態、綠色的元素和憂患意識會極大地改變中國文旅人和企業家的「新三觀」,共生共享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會重塑行業文化。
『貳』 疫情下,文創行業怎麼發展
集群化發展趨勢明顯 六大集群各有特色
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在各地均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各區域的中心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化分布進一步顯現。
以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為代表的珠三角、環渤海和長三角等東部地區為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三極。此外,中部地區的湖南、湖北,西部地區的重慶、四川、陝西、雲南也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產業基礎。
從區域發展格局來看,已初步形成了六大集群,並且各具特色,具體如下表所示: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域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
『叄』 疫情下,2022年的文旅市場發展會怎樣
全球范圍內在2022年有能力與信心控制新冠的流行,逐漸回歸正常生活,迎接世衛組織所說的對新冠病毒的全面控制。在這趨勢下,文旅市場將進一步復甦,在各種因素影響下,2022年將成為文旅市場的變局之年。
「文旅+」業態融合趨勢明顯
疫情讓人們更加深入理解「健康」理念,隨之大健康產業也在持續擴張,與文旅相融合的康養度假、候鳥醫療、溫泉養生等細分領域也在旅遊市場上成為熱點。此外與第二產業結合的工業旅遊、與教育產業結合的研學旅遊、與文化IP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旅遊等,也慢慢走近大眾消費者的視野里。
近郊鄉村旅遊將全面開花
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層層推進下成效顯著,在疫情影響下,短期、實惠的近郊鄉村旅遊已成為各大城市居民出遊的首選。鄉村將在2022年的全國經濟比重中占據更高的份額,逆城市化的消費、逆城鎮化的人口流動、鄉村與城市的互動發展結構正在形成,更多樣化的近郊鄉村旅遊產品將會進入市場。
元宇宙概念帶動「虛擬旅遊」
在技術革命力量驅動下,科技正成為文化和旅遊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2021年被譽為「元宇宙的元年」,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元宇宙作為精神空間的一個新的社會生活方式,它所帶來的將是全新的,在實景中無法體驗的虛擬空間、虛擬體驗結構。以5G通信技術革命為背景的2022年,人們將會通過直播、游戲、XR設備等媒介進行虛擬世界的「雲旅遊」,虛擬旅遊將成為文旅產業的新前沿,實現觸手可及。
『肆』 每次重大疫情都會影響經濟發展,也會影響文化產業嗎
當然,重大的疫情不僅僅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還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產業當然也不例外。
2020年年初的這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給中國的文化產業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從博物館閉館到景區停業,從電影春節得檔期撤檔到各大劇院的演出停演……人們生活的一切似乎都被按下了“暫停鍵”。但是在這次全民抗擊疫情的同時,具有探索意識的文化產業人們也在積極地探索著各種可能性。人們被迫呆在家中,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帶來的雲直播、雲綜藝、雲導游等等一系列的線上形式文化產業迅速興起填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雲游”不斷激活文旅消費潛力;摩登天空在B站舉辦線上音樂節,吸引27萬人同時“雲蹦迪”; 英雄聯盟的線上比賽……
『伍』 當今社會,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從宏觀層面看,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前景相對不錯。不過,文化產業的覆蓋面廣,分支數量較多,而不同分支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再次,影視娛樂行業,則可能面臨一個比較動盪的前景。國內的影視娛樂行業,已經發展到比較發達的水平。不過,這個行業的一些亂象,也引起了高層的重視。現階段的影視娛樂行業,需要經受一次比較重大的整肅。在整肅之後,整個影視娛樂行業,才能迎來更健康的發展前景。不過,一些經營不合規的企業,會在這次整肅中受到較大的沖擊。
綜上所述,我國的文化產業,依然擁有不錯的發展前景。但是,不同子行業之間,也會擁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陸』 後役情時代如何應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的機遇與挑戰
後疫情時代,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面臨著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所以我們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柒』 疫情後,有人知道現在國內文化產品的發展現狀嗎
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119064億元,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加上各種利好的社會環境,文化產品行業正在脫離疫情的影響逐步復甦。具體你網路一下就好了。國內文化產品行業的發展有很大的空間,其實可以從很多細節方面可以看出來的,如果你需要系統地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行業發展趨勢,我覺得你可以到CSF文化會看看,2022年5月30日-6月1日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展的。對於行業的發展,我基本上也是從每年都會舉辦的中國文化用品商品交易會來了解清楚的,畢竟有行業專家坐鎮,不出展會就可以了解到四面八方的行業動態了!特別是今年展會的美術畫材品類,也是展示的重點展品。
『捌』 在持續遷延的疫情之下,什麼樣的通路才能化解文旅「破圈」的難題
在持續遷延的疫情之下,文旅產業是非常差勁的,很多從業者已經失業了。不過有專家學者進行了預測,人們對於旅遊和旅遊業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只要大環境恢復好了,肯定有很多人願意出去遊玩。有人建議旅遊者可以進行直播旅遊,帶著直播間的觀眾去看全國各地的優美風景。在直播的時候,主播還可以推銷一下當地的特產進行帶貨,這也算是一種新型的旅遊方式,人在家中坐,已經游遍了全國各地。
總結
現在全國的旅遊業都是很差勁的,連帶著酒店業的,經營也不是特別好,很多產業都保持著慘淡經營的情況。小編也希望大環境可以變得更加好一點,讓各行各業的人能夠重新掙到錢。
『玖』 後疫情時代中國旅遊發展的出路有哪些
以新時代中國旅遊發展的出路還是有很多疫情,現在慢慢上去,旅遊業會越來越興旺
『拾』 在如今的後疫情時代,如何發展我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相關統計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中央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萬億元,同比下降11.8%,超過8成企業營業收入下滑;實現凈利潤1304億元,同比下降58.8%,57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26家企業經營凈虧損,雖然3月份月度凈利潤比2月份明顯回升,但與上年同期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國內外需求驟然萎縮、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部分能源類央企執行國家政策向全社會讓利,在市場和政策的疊加影響下,石油石化、航空、汽車、電網等企業收入效益都出現深度下滑。從整體上看,雖然多數中央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效益恢復增長面臨巨大壓力,但各企業都在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挽回損失,總體運行還是保持平穩狀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向媒體表示,在快速推進復工復產方面,石油石化、電網電力、鋼鐵、機械裝備製造和航空運輸等企業在春節、疫情期間不停工,全力穩定生產經營。中央企業2月底復工復產率超過90%,目前已達到99.4%。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建築、汽車、旅遊等企業克服困難在同行業率先復工。承擔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中央企業全力保重點保進度。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的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多數企業盈利狀況已明顯轉好,中央企業3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2萬億元,已恢復至1月份水平;有11家企業一季度已經實現同比增利;有43家企業3月份當月盈利水平恢復至上年月均水平;有37家企業效益降幅比1-2月收窄10個百分點以上。
彭華崗介紹,受疫情期間部分停工停產影響,我國一季度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47.6億元,同比下降4.5%,但3月份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1%,月度投資規模已恢復至正常水平。從重點行業看,一季度石油石化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4%,電力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月份電信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3%。
疫情重災區重啟發展動車
據記者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國資國企系統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引領作用,幫助帶動產業鏈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積極推動中小微企業發展。
目前湖北省國有企業已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20家省出資企業復工率92.98%,返崗率87.41%;17個市州國資所屬企業復工率99.57%,返崗率92.79%。湖北省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4個長江大橋、10條高速公路,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工程項目等重點投資項目已全面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