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內地哪個地方的傳媒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最為發達(京滬杭地區除外)
南方地區 諸如深圳 廣州 還有啊 北京也不錯
『貳』 中國哪幾個省市的文化產業比較強理由
少數民族多的地方或歷史悠久的地方吧,比如西安,西藏一類的
『叄』 在中國哪個城市的文化產業最為發達
毫無疑問是上海
從電視廣播到書店網吧
娛樂場所和相關產業
全國翹楚
『肆』 中國文化產業哪個省最強
北京、上海、江浙以及廣東等地的還不錯。要說最強的話,那應該是北京吧,怎麼說都是首善之區。
『伍』 中國文化產業最發達的地區是哪裡
北京吧,畢竟北京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陸』 中國哪個省的文化產業做的比較好
你說的是正經文化產業還是非正經文化產業(如娛樂文化)?正經文化產業還是大陸的北京、江蘇、廣東、上海等等。但是娛樂文化產業還是要數台灣省。
『柒』 解析:全國文化產業競爭力排名告訴我們什麼
競爭力分類的結果是:第一類地區:廣東、江蘇、北京、上海;第二類地區:山東、遼寧、福建、四川、湖南、河南、安徽、河北;其餘為第三類地區。這條資訊發生在 福建省很遺憾沒有跨入一類地區,但還是擠進第二類地區的前三名,名列全國第八。雖是海外研究機構給予的排名,但作為福建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者之一的筆者仍感到一絲欣慰。福建進入第二類區,是由四種數據構成的。第一種數據是「文化環境及實力」在全國排名居然位列第四,比綜合排列靠前,它說明,福建發展文化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環境和實力比較優越,我想這其中還有兩岸海峽這個文化環境的因素。兩岸之間商貿經濟合作在廣度與深度上比大多數省份都強。同樣,海峽兩岸在未來的文化產業互動及合作上的文化環境也遠比多數省份強,這為我省將來有可能晉升第一類地區打下了「環境與實力」的基礎。第二種數據是「市場需求及創新」,在全國位列第六,也高於綜合排名,反映了福建當地消費者對文化的消費力也比較強,而文化消費力是牽引文化產業發展的最核心的引擎,創新能力排名較靠前,也說明福建省在集聚創意人力、文化產業人力方面雖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與20多個省份相比還有值得驕傲的方面。而第三、第四數據:「關聯產業及文化資源」、「政府支持和文化供給」方面都排在第15位、第20位,狠狠地將福建在全國的綜合排名拉下到第二類地區。第三個數據表明,福建文化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在打造產業鏈方面還比較欠缺,意識不夠強,在文化資源開發方面還屬於淺層次的開發;第四數據表明,政府在扶持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方面,還有較大的拓展空間,還有更多的作為。
縱觀2008年-2010年全國文化產業競爭排序,筆者認為數據還告訴我們: 一、福建的「文化環境及實力」能擠上全國老四的位子不簡單,尤其「實力」,這是福建未來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擁有巨大潛力的要素。「實力」,我更多地理解為擁有較豐富的投資能力。大家知道,處於全國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地區,民間資本歷來比較雄厚,可惜我國是民間投資渠道相對比較狹窄的國度,股市熊市漫漫,樓市不得投資、投機,期貸風險太大,玩不起,民間資本要不在社會上放高利貸,要不躺在銀行里,以至中國百姓的儲蓄在全世界比例是最高峰的。當國家倡導繁榮文化產業時,東部地區省份的民間資本親睞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這無疑對產業的發展是一種最大的福音。筆者以為,在發展文化產業中,資金、文化資源、科技、人才等要素一個也不能少,少了一個要素就無法形成有效的生產力,而在這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資金,資金是形成最終生產力的粘合劑,沒有它粘合,其他要素只是一盤散沙。有了資金,就能開發文化資源、吸引人才,購買技術設備,就能將各種生產要素聚合成現實的的生產力。 二、福建擁有媽祖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等極具傳統地域的文化資源,但如果與中部省份河南,與西部陝西等省份相比,仍顯得不夠厚實。不過,這不影響福建文化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排名排在河南、陝西前頭。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各省市的傳統文化資源具有各自的獨特性,但是獨特性並不意味著獨占性。豐富的地域特色文化資源不會自然而然轉化為文化產業資源,文化資源大省不等於文化產業大省、強省。加上非物質的文化資源具有共享性,你不開發,別人會開發。中國的民間人物花木蘭,中國的傳統功夫不是被美國人開發為電影和動畫電影嗎?因此,福建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不要躺在「傳統文化資源」豐富的礦藏上做美夢,有序地開掘當地文化資源,是提升福建文化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捌』 河南省有哪些大型文化產業集團河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發展前景如何
河南省文化產業重點企業
8.1 河南文化影視集團有限公司
8.1.1 公司簡介
8.1.2 河南影視集團開拍農村題材電影《湖光山色》
8.1.3 2008年河南影視製作集團發展情況
8.2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
8.2.1 公司簡介
8.2.2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積極進行戰略資源重組
8.2.3 2008年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隆重推出《中原文化大典》
8.3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8.3.1 公司簡介
8.3.2 快速發展的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8.3.3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的多元化經營戰略解析
8.3.4 河南日報「大河」品牌發展的成功訣竅
8.4 其他企業介紹
8.4.1 河南省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
8.4.2 河南省有線電視網路集團有限公司
8.4.3 河南省金版動畫影視製作廣告公司
8.4.4 河南省安陽市藏雅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8.4.5 河南大漢文化旅遊有限公司
河南省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努力推動「四位一體」建設的戰略性舉措,作為推動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重要支撐來抓,積極探索,開拓進取,推動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2006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為395.04億元。2007年為480.1億元,連續兩年增長超過17%,高於全省GDP的增幅。文化產業對全省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日益明顯。
河南省一批大型文化產業集團逐漸發展壯大。2007年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實現收入12.1億元,比上年增長43%;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銷售凈收入52.3億元;河南文化影視集團完成營業收入8000多萬元,在全國排名第12位;省有線網路集團有線電視用戶達到300萬戶,成為全國最大的省級有線電視網路。此外,新興文化產業初見成效。移動電視、手機報、手機廣播電視等新媒體相繼開通;河南天樂動畫有限公司拍攝的26集三維動漫連續劇《獨腳樂園》與英國、德國、馬來西亞簽訂了版權輸出、電視播映協議,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優秀動畫片。
河南省近年來先後制定了《關於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河南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05-2020年)》、《關於加快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等一批重要的政策性規范。這些政策涉及稅收、金融、土地、財政、工商等多方面的優惠措施,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2008年底,河南省文化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鄭州成立,這是河南省完善投融資機制,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該公司主要從事文化產業投資,為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投融資平台,運用政府資金融通社會資本,引領和促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
河南文化產業發展需要走出一條「三加一」的模式,也就是實現三個結合,即文化要和媒體結合,因為文化產業必須要有影響力,這個影響力必須靠電視媒體和網路、報紙來提升;文化要和旅遊結合;文化要和社會資本結合,特別是文化要和戰略投資者結合,就是說文化產業發展靠自身的積累會很漫長,必須主動引進民間資本,引進社會資本,引進國外的包括戰略投資者來發展河南省的文化產業。
到2010年,河南省將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文化發展格局,做到公民素質明顯提高、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形成規模、文化市場開放有序、文化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文化產業發展走在中西部地區前列,成為河南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到202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將達到15%左右,佔GDP的比重達到7%左右,文化產業成為河南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中投顧問2009-2012年河南省文化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玖』 都有哪些省市建立了文化產業基地發展的怎樣
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湖北、四川、陝西、雲南都建立了文化產業基地
目前,文化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積聚效應初步顯現。各地各部門都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著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珠江三角洲、長江流域和環渤海地區初步形成若干書報刊音像出版、印刷復制、出版物物流、動漫遊戲開發、影視生產等文化產業基地和特色文化產業群。
建立文化產業集聚園,就是以產業集聚的方式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這是各個地區建設特色產業群的必由之路,也得到中央的認可和支持。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文化產業基地和特色文化產業群在多數情況下是以文化產業集聚園的形態出現的。文化產業集聚園必須有合理的定位與規劃,同時按照產業鏈經營的方式,才能打造成為好的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文化產業基地作為承載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有效形式,必將得到更大更快的發展。
中投顧問2008-2010年中國文化產業基地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