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山東的考古文化有哪些

山東的考古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25 22:14:21

① 2000年以來山東省內的青銅時期的考古發現

2002年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發掘單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何德亮
時代:漢代
發掘90座中小型墓,分為四個區域,其中1、2、3區墓葬各有高大的封土,呈三角形分布。封土為堆築而成,未經夯打。每座封土之中都包含數量不等的中小型墓葬,並有早晚打破關系。三個較大封土之中共有84座墓葬。墓地從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延續約400年。除17座磚室墓大部分被破壞外,豎穴土坑木槨墓基本保存完好。一號封土的規模最大,面積約2000平方米,封土內墓葬的規格最高,保存最好。絕大部分墓葬葬具為一棺一槨,也有一棺重槨、一槨重槨、一槨雙棺等。墓葬中盛行設置器物箱,一般設置頭箱、腳箱或邊箱。木質棺槨全部採用楔卯結構扣合,製作考究,棺內外髹朱漆或黑漆。出土文物豐富精美,陶、銅、漆、木、玉、鐵、角器等各類文物1200件。其中500件漆木器和大量絲織品是發掘的重要收獲之一,不僅數量多,且是山東目前保存最好的,是研究漢代漆器製造業和紡織手工業的工藝水平的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發掘基本搞清了封土墓葬的堆積形式和形成過程,為如何認識封土墓葬的性質提供了新的資料。墓地完整的棺槨結構、清晰的封填、下葬方式、隨葬品組合和形制特徵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時代和地域特點等,為研究漢代墓葬埋葬制度和埋葬習俗提供了重要資料。

2003年山東章丘危山漢代墓葬與陪葬坑及陶窯

發掘單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館

發掘領隊:王守功

時代:漢代

危山位於章丘市西部,四周是山前平原,孤山獨立,發掘共發現漢代陪葬坑三座(其中4號坑遭破壞),墓葬30餘座,陶窯3座,出土了大批彩繪陶車、馬、儀仗俑群等文物。陪葬坑均南北向。其中一號陪葬坑長9.7米,寬1.9米,坑內車馬俑擺放反映了王侯貴族出行的場面。共出土陶俑173個,馬56匹,4輛陶馬車,90餘面盾牌。二號坑規模較小,內擺放了11個木質器物箱,箱內遺物大多腐朽,有 4個箱內分別擺放了陶車、馬、俑等。二號坑內出土的陶俑多為女俑。從擺放的器物看,二號坑與一號坑所反映的內容不同。陪葬坑內出土的車、馬、俑均有彩繪,陶俑的彩繪主要表現了衣冠服飾;車馬的彩繪主要表現車馬的配飾。對彩繪的保護和研究,為漢代服飾及車馬的組裝及系駕法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危山車馬俑坑中,出土陶車5輛,有雙轅車和單轅車兩類,車的構件除車軸及傘蓋的杠外,均為陶土燒制而成的,一輛車的構件,多的達100餘個,為漢代車的研究提供了完好的實物資料。

發現的三座陶窯,從其填土及周圍堆積情況看,應為主要燒制車、馬、俑的陶窯。陶窯出土的車、馬、俑的殘片與一號陪葬坑內出土的基本一致,說明一號陪葬坑出土的車馬俑應該是在當地燒制的。此外在陶窯及其周圍發現的大量殘破車馬俑,以及採集到大量的殘破的陶俑和少量馬、車的模具,為車、馬、俑的製作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標本。對危山頂部的大型墓葬的勘探,基本了解了該墓葬的形狀、形制和規模。對危山北坡發現的部分墓葬進行了清理。發現的墓葬多集中在陪葬坑周圍。墓葬中除隨葬生活用品外,在東器物箱內隨葬了大量的兵器,其中一件銅弩機上有錯金銀花紋,製作考究。從危山陶窯周圍出土的陶器及墓葬出土隨葬品分析,危山發現的墓葬、陪葬坑及陶窯等大致屬西漢早期或中期早段。危山漢代陪葬坑及墓葬的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所取得的資料,為漢代濟南國歷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2003年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

發掘單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化局

發掘領隊:鄭同修

時代:西晉

2003年5月初,山東省臨沂市在市區王羲之故居公園擴建工程施工中,發現兩座較大的磚室墓葬。隨即,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臨沂市文化局聯合組成考古隊進行了搶救發掘,取得了重要成果。

墓葬位於臨沂市市區洗硯池街北側、王羲之故居公園東北部。兩座墓葬東西相距30餘米,除墓門為石制之外,其餘均為磚築。其中1號墓為雙室墓葬,為山東已發掘漢晉大中型磚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東已發掘大中型磚室墓葬中惟一一座未被盜掘的墓葬,出土了豐富精美的隨葬品。墓葬出土隨葬品十分豐富,有銅器、瓷器、陶器、漆器、鐵器、金器及其它質料的隨葬品250餘件(套)。其中瓷器主要為南方風格的青瓷,器形有盤口壺、雞首壺、罐、缽、水注、燭台等。陶器有盤、釉陶瓶等器類,其中盤多為漆衣陶。銅器有熏爐、鼎、魁、�斗、熨斗、燈、碗、弩機、帶鉤等。金器主要為裝飾品,有手鐲、釵、簪、鈴、串珠、牌飾、指環等。鐵器有刀、燈、鏡諸類。墓葬隨葬漆器數量也很多,但多腐朽嚴重,可辨器形有奩、壺、耳杯、盤、勺等類。在出土隨葬品當中,尤以青瓷胡人騎獸燭台、青銅人物騎獸燭台、鳳鳥形銅熏爐等器物造型優美,保存十分完整;銅弩機上刻有「正始二年五月十日左尚方造…」等30餘字銘文;部分漆器的底部有清晰的朱書文字,記載明確的年號,內容有「太康七年」、「太康八年」和「十年」三個年號以及「王女」、「李平」、「李次」、「官」等文字。2號墓葬為單磚室墓,主墓室前有寬大的甬道,是山東已發掘磚室墓中規模最大的單室墓葬,雖然經過兩次盜掘,但墓室結構保存依然完整,殘存各類文物20餘件。

從兩座墓葬的形制結構、隨葬品的器物組合特點和紀年資料初步判斷,墓葬的年代應屬西晉時期。1號墓完整地反映了當時的葬制葬俗。同一墓葬埋葬3個未成年人,是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的現象。出土隨葬品豐富而精美,為山東晉代墓葬中所僅見。2號墓雖然被盜,但規模更大,墓室結構完整,與1號墓葬相距不遠,時代相近。兩座墓葬規模較大、構築方式考究、出土文物豐富精美,墓主應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或一定的政治勢力,應與當時的名門望族或達官貴族有一定關系。

② 山東省有哪些古人類遺址並介紹一下要求100字。

泰安大汶口遺址:史前人類生活居住場景揭面紗

泰安大汶口遺址是黃河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大型聚落遺址,也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遺址分布於泰安市岱嶽區汶口鎮南端的衛駕庄和寧陽縣堡頭村之間。大汶口遺址曾經過1959年、1974年和1978年三次較大規模的發掘,獲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011年該遺址被列入國家「十二五」大遺址保護規劃和全國首批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16年又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重點大遺址保護名錄。

為配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2012年-2017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2016年,清理並解剖了大汶口文化房址6座,發現了大汶口文化時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單體建築,與前幾年的工作一起,揭露了一片房屋排列有序、規模大小有別、距今約5500年前的史前人類生活居住區。隨著考古工作的逐年開展,史前人類的生活居住場景猶如一幅美麗的水墨卷軸,在古老的大汶河畔正在徐徐展開。

章丘焦家遺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中心聚落遺址

焦家遺址地處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平原地帶,東南距章丘區約20公里,南距城子崖遺址4公里。2016年4-6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東大學考古學系第一次大規模發掘該遺址,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共發現61座大汶口文化房址,填補了魯中北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居住形態研究的空白。取得一批較為系統和豐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的埋葬材料,為研究魯中北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葬俗、葬制提供珍貴材料。出土大量的大汶口文化日用陶器及相當數量的玉器、白陶,大型墓葬的出現,均昭示了這是這一處重要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的中心聚落遺址。

③ 山東有哪些名勝古跡

泰安泰安太廟、濟南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青島八大關、嶗山、天主教堂、煙台蓬萊閣,蓬萊蓬萊閣、三仙山、曲阜三孔。

④ 山東的文化遺產

大遺址保護是近年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戰略部署,「十二五」期間,國家確定了六片四線一圈為重點、150處重要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物資源豐富,在國家大遺址保護戰略框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山東將以大遺址保護為重點和突破口,實施一系列重大保護工程,帶動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再上新水平。

山東省是全國唯一一個「片、線、圈」都有項目列入的省份,所涉及的重點保護項目,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在全國都位居前列。在國家大遺址保護戰略框架中,我省共有13處大遺址入圍,包括 「曲阜片區」(南旺分水樞紐遺址、大汶口遺址、北辛遺址、薛國故城遺址)、大運河山東段、齊長城、黃河三角洲及環渤海古代鹽業遺址群以及「十一五」6處重點大遺址(魯國故城遺址、城子崖遺址、齊國故城遺址、桐林遺址、兩城鎮遺址、大辛庄遺址),涉及重點項目300餘個。
我省南旺分水樞紐遺址、魯國故城、大汶口遺址3個考古遺址公園項目被列入國家首批立項名單。

⑤ 山東省名勝古跡有哪些

蓬萊閣旅遊區、曲阜三孔、泰山景區、龍口南山景區、威海劉公島、嶗山景區、台兒庄古城、天下第一泉景、沂蒙山旅遊區

⑥ 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序列是什麼 加急,各位幫忙

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

⑦ 山東兗州的文物考古遺跡有多少

考古人員近日在山東省兗州市興隆塔地宮內發現石函、鎏金銀棺、金瓶等一批珍貴文物。據山東省文物考古界專家介紹,這一重大發現在國內十分罕見,對歷史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繪畫藝術研究、製作工藝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據兗州市文物局介紹,興隆塔位於兗州市內,始建於隋代,重修於宋代。近期,文物部門在對興隆塔地宮的維修加固過程中,考古發掘出土一批珍貴文物,包括一座石函,石函內又發現了鎏金銀棺、金瓶、舍利、「佛牙」和玻璃瓶等文物。石棺外還有一塊「安葬舍利」碑刻,介紹了興隆塔和地宮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經過,更重要的是記述了頂骨真身舍利的來歷和供養過程。經鑒定,石函、鎏金銀棺、舍利金瓶為國家一級文物,舍利碑刻、玻璃瓶為國家三級文物
六里井遺址位於兗州市泗庄鄉六里井村西側,1991年秋考古工作者曾在這里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清理出大汶口文化的灰坑、墓葬和水溝等多種遺跡,出土了陶、石、骨、角等各類文化遺物.本文就其文化面貌、時代特徵、分期與年代以及同周圍鄰近地區其他大汶口文化遺存的相互關系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⑧ 你對山東的人文地理文化了解有哪些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自20世紀以來,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一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志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在戰國時期,儒學實際上已經占據了魯國、齊國兩個國家,實現了儒學齊魯化。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折疊方言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及山東魯南、魯西南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折疊宗教
山東省主 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1990年,全山東省信教群眾120萬人,宗教活動場所3040處,宗教教職人員2578人。
折疊飲食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魯菜是中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折疊戲曲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戲曲最盛之地是東平,單東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張時起等10人,最突出的當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風雙獻頭》深得人民的喜愛。戲曲到明清時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李開先的《寶劍記》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
現代戲曲劇30多種,可分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間歌舞及說唱形成的戲曲劇種等。 山東流行的梆子腔劇種,有豫劇、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棗梆、兩夾弦、東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種。獲得梅花獎的豫劇演員章蘭、朱桂琴、李新花等還活躍在山東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間流傳的俗曲小令,主要有柳子戲、大弦子戲、羅子戲。號稱「東柳」的柳子戲是弦索腔劇種中流傳較廣。
肘鼓子腔,以「娘娘腔」為其主要腔調逐漸演化而成的戲曲聲腔。所包含的劇種有柳琴戲、五音戲、茂腔、柳腔、燈腔、東路肘鼓子等。
由說唱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有:呂劇、墜劇、漁鼓戲、東路大鼓、八仙戲、藍關戲等。

⑨ 山東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山東素來有著「齊魯之邦,禮儀之鄉」的美稱, 山東文化 源遠流長,代代傳承。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山東的民俗風情多種多樣,經久不息。在這片土地上,山東民俗文化得以傳承。那麼,你知道山東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嗎?接下來,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山東濟南被稱為「麵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麵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個種類。濟南的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麵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麵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說起叫響全國的山東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任意剪出各種造型,其中的想像力讓人驚訝。據了解,山東剪紙以范祚信和欒月英較為有名。山東的剪紙風格簡練明快,地域文化性強,技巧性和想像力在全國都是很高的。「剪紙最初是用來當作窗花,後來才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劉館長說,「山東的剪紙歷史悠久,從發明造紙之後就逐漸出現了。」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一」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膠州秧歌」發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在山東即墨、黃島、膠南、高密等地區。膠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彎」、「扭斷腰」等名,建國後為了與其他地區的秧歌相區別,因主要活躍在膠州市郊范圍內而統稱為「膠州大秧歌」。膠州秧歌的演員基本編制為24人,如增加人數必須是雙數遞增,秧歌隊需有一至二人的組織領導者,負責全隊的事務,俗稱「秧歌爺」。還有一人由秧歌隊的教練或老演員來充任,叫「傘頭」。傘頭必須具有眼明手快、頭腦靈活、口齒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順口溜或說些吉祥話,語言必須風趣幽默。

您可能也喜歡:
江西客家文化,你是否了解?
江西的古代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青海蒙古族文化的歷史發展與變遷
歷史悠久的青海酒文化

閱讀全文

與山東的考古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2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5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0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