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特色文化小鎮要具備哪些特點

特色文化小鎮要具備哪些特點

發布時間:2022-07-13 12:20:54

⑴ 如何打造特色小鎮

1、保持小鎮「特色」的鮮明性

特色小鎮的特質在於「特色」,其魅力也在於「特色」,其生命力同樣在於「特色」。因此,保持小鎮「特色」的鮮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鎮的首要原則。

1) 保持鮮明的地域特色。

崇明江、河、湖、海齊全,水資源豐富,特色小鎮的打造應體現「水鄉」的地域特色。

2) 保持鮮明的產業特色。

崇明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林、漁資源豐富,特色小鎮的打造,把所在地的產業優勢糅合進去,著力培育支柱產業,或「農」,或「林」,或漁,形成自身的特色產業。

3) 保持鮮明的生態特色。

茂密的生態林、發達的生態農業基地、綠色產業體系、生態型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低碳的生活方式,決定了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符合「現代化生態島」的建設目標,保持其鮮明的生態特色。如在環境設計、建築設計、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循環經濟等都要注入「生態」理念。

4) 保持風格的獨特性。

不同區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鎮,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建設,都需與其產業特色相匹配,一鎮一風格,不重復、不趨同,確保特色的唯一性。

2、保持鄉土文化的原生性、鮮活性

鄉土文化是「小鎮文化」的內核,也是小鎮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殼,而無鮮活鄉土文化內涵的小鎮是難有生命力的。

所謂「原生性」和「鮮活性」,是指用獨特的自然風貌、生活習俗和人的生產勞動等社會性生態元素,詮釋小鎮文化傳統。崇明可供挖掘的鄉土文化十分豐富,如紡線、織布、蒸糕、做圓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飾展示、傳統婚慶儀式等民俗文化,推鐵環、踩高蹺等游戲文化,等等。只要善於開發、善於利用,就一定能夠讓小鎮散發誘人芳香。

3、務求與產業發展相融合

國內外許多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結合產業規劃統籌考慮,這樣才能有望保持小鎮持久的繁榮。目前,崇明許多小鎮功能的衰退,便是一個反面例證。

崇明生態島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產業的發展空間。正因為如此,選擇和培育一個適合小鎮自身發展的產業,更顯重要。一個有活力的產業,能凝聚人氣,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同時能促進就業、繁榮市場。

崇明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把農業、漁業、林業、商貿業,以及飲食等各類服務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全面規劃,選擇適合小鎮發展方向的產業做強做大,逐步發育成為小鎮發展的有力支撐。

4、賦予小鎮生態旅遊功能

與傳統小鎮相比,特色小鎮的一個顯著特點,在於它不是簡單地作為一種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時還是一種寶貴的文化旅遊資源和貿易、休閑、度假的場所。

因此,從道路、交通、環境、建築風貌,到功能布局、各類設施,從休閑、娛樂,到餐飲、商貿,在充分滿足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從打造生態旅遊小鎮的思路出發,精心打造,務顯「特色」,使生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成為小鎮賴以發展的產業之一,為小鎮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

4、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特色小鎮建設的落腳點和歸宿點

特色小鎮的建設,不是標新立異,不是政績工程,其根本目的是為改善民生。因此,小鎮的打造不但要體現現代化、生態化,更要體現人性化。小鎮的發展模式,不但要服務於生態島建設的大局,更要為百姓生活謀利益。

由於特色小鎮一般選擇遠離現有繁華城鎮,因此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商業設施、文化娛樂設施等,都要服從於人性化的設計。

只有把改善群眾生活作為打造特色小鎮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才能體現小鎮打造的真正價值,創造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生態寶島。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⑵ 特色小鎮是什麼如何理解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是指依賴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特徵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項目。是旅遊景區、消費產業聚集區、新型城鎮化發展區三區合一,產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鎮化模式。

財經欄目《鹹蛋說》是由鹹蛋兄妹詹佳瑞與鄭泳梁打造的國內首檔電台財經秀。

欄目核心:專注不一定嚴肅,權威是一種態度。

⑶ 特色小鎮都有什麼特色如何打造特色小鎮的之「特」

前瞻產業研究院總結成功的特色小鎮主要有三點特徵。一是要突出特色,核心是實現差異化的發展。不管是城市文化還是鎮域文化,建築領域還是產業發展,均應實現差異化發展。我國小城鎮發展以往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復制、山寨現象嚴重,要避免 " 千鎮一面 " 就要實現差異化,也就是一直說的因地制宜。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但仍然要做,關鍵是要實現思維的創新。
二是一定要 " 小 "。浙江省在建設過程中曾提出了三平方公里的概念,建設面積在一平方公里。因此,特色小鎮的建設還是應該回到浙江的創造上,即淡化行政區域的界限,將它作為一個發展的平台。所謂 " 小 ",最大的特點就是從重數量、規模轉向重質量、品質和效益,打造 " 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優、小而精 " 的小鎮形態。
三是實現融合共贏。比如浙江省,它提出特色小鎮要實現 " 三生 " 融合,即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在一起,文化、產業和旅遊相結合,這樣特色小鎮就立體了。為什麼要強調跨界融合?因為單一產業模式真正盈利的並不多,同時,現在產業發展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多種產業融合的趨勢也日益明顯。所以,特色小鎮建設一定要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把文化、體驗、加工製造等加進去,這樣產業越豐富,盈利點就越多,也越容易實現創新。

⑷ 什麼是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規劃是以長期的規劃,在規劃中需要對於小鎮的特色文化進行傳承。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不同於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台。作為文旅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巔 峰智業資質全面,擁有旅遊規劃設計甲級、城鄉規劃編制甲級、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專項甲級、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專業承包壹級的「四甲」資質。

⑸ 中國的特色小鎮的特點有什麼

地理類型分布

丘陵型的特色小鎮在長江流域分布較多,山區類型的特色小鎮在中西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分布較多。

特色小鎮的地理特徵分布基本較為均衡。

區位特徵

特色小鎮與城市的關系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大城市近郊、大城市遠郊和農業地區。

從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鎮在南方要多於北方,而農業小鎮則在北方要多於南方。但總體而言,並未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性。

就業特徵

特色小鎮最關鍵的還是要解決居民的就業問題。從其就業的特徵分布來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的特色小鎮在提供就業崗位方面表現突出。

就業規模最大的鎮是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18.7萬個就業崗位),最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1010個就業崗位)。

鎮區人口

從鎮區人口規模的分布特點來看,規律性不是很明顯。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都有人口大鎮,也都有人口小鎮。

沿海鎮區人口規模最大的鎮是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柳市鎮16.01萬人,最小的是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回龍鎮888人。

內陸鎮區人口規模最大的鎮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北泉鎮9.74萬人,最小的鎮是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300人。

127個鎮(5個數據缺失)的鎮區人口平均規模是2.74萬人。

建設用地

讓我們來看看特色小鎮的建成區用地規模吧。上圖顯示,小鎮建成區面積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兩個極端現象,東部沿海地區的小城鎮建成區規模普遍較大,而內陸地區的小鎮建成區規模普遍偏小。

建成區規模最大的是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56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鎮(24公頃)。

很有趣,最大和最小都是在直轄市。平均建成區規模為6.68平方公里。127鎮(5個數據缺失)人均建設用地面積243.75平方米。看來,小城鎮建設用地確實比較粗放啊!

我們來再看看各鎮的控規編制情況,平均達到了11.31平方公里,是建成區面積的169%。

鎮域情況

盤點:中國127個特色小鎮都有哪些特色

轄區面積最大的是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鎮938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北極鎮26平方公里,平均鎮域面積255.85平方公里。

從空間分布特徵看,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鎮轄區面積規模較小,湖北、西藏和內蒙古、西藏和新疆、雲南等地區的鎮轄區規模較大,但特徵不是很明顯。

從鎮域人口規模看,除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川渝貴地區大鎮較多外,其他地區分布較為均衡。

鎮域人口規模最大的鎮是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28.81萬人,最小的鎮是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2714人,平均規模是5.71萬人。

從城鎮化水平看,127個特色小鎮的平均城鎮化水平為46.22%,比國家城鎮化水平低了近10個百分點。

總結:從各方面特徵來看,127個入選的特色小鎮的差異性明顯,展現了我國各種類型的小城鎮特徵,但巨大的差異性同時也是我們當下小城鎮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所在。

貧富差異、地形差異、規模差異、區位差異、文化差異等都使得國家和省級層面的政策制定困難重重。

即便是當下的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經驗(產業小鎮,供給側創新)而言,能夠學習復制的省份和地區也是非常之少。

因此,「因地制宜,產城融合,探索創新」雖是老話,但對於當下的小城鎮規劃、建設和發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遠景設計研究院特色小鎮規劃專家談到特色小鎮規劃,要堅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鎮一面和一哄而上。

⑹ 特色小鎮,有哪些必須的條件或者說必備的要素

特色小鎮的核心要素包括:(一)特色產業的培育;(二)覆蓋中心城鎮和輻射美麗鄉村;(三)將城市消費導入小鎮。
建設差異化的特色小鎮,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關鍵要把握「特、美、聚」三要素。首先,在產業定位上要突出一個「特」字。其次,在規劃建設上要突出一個「美」字。第三,在功能服務上要突出一個「聚」字。發展特色小鎮,必須實現產業功能、文化功能、旅遊功能和社區功能的深度融合,形成產城融合發展的示範區。
只有把握了「特、美、聚」三個核心要素,才能有效防止步入「特色不特」、「千鎮一面」的誤區,打造好「產業興、文化濃、環境美、服務優」的特色小鎮,為引領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驅動力。

⑺ 發展特色小鎮,殊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為特色(突出特點)、顏色(生態)、景色(景觀)。即心中有特色、眼中有綠色、生活有景色。尋找特色小鎮自身強、特、新的產業品牌特色。

在文化品牌方面,結合歷史文化和現有文化找出特色文化,還要發展出新文化品牌;在環境品牌方面,從源頭上發現和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包括自然資源、地理地貌、氣候、生態、生物物種等。

(7)特色文化小鎮要具備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能夠定位於文旅休閑方向的小鎮或多或少都有著自身較為明顯的特點,要麼環境優美,要麼文化璀璨,要麼產業突出,要麼區位重要…其中,有一些「特點」可以成為支撐小鎮、支撐產業發展的特色主題,也有一些局部的或片段的「特點」卻不能直接轉化為主題。

可以說,大部分的「特點」都不能成為「特色」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就需要前期的分析論證從更大區域視角、更廣闊產業范疇、更前沿的市場理解等多個角度建立跨界的結合。

選擇與「特點」相匹配的一個「方向」進行整合,這絕對不是1+1的數學計算,而是兩種要素的化學反應,不僅彰顯優勢,更能捕捉機會,把局部的「特點」通過產業的體系放大成為小鎮的「特色」。

⑻ 如何打造特色小鎮

近兩年來,我國特色小鎮迅速崛起,特色小鎮建設正成為當下我國的經濟新熱點。不過,相比國外一些聞名世界的標志型發展小鎮,國內的特色小鎮建設潮中,「千鎮一面」為人所詬病,那麼我們的特色小鎮要如何才能有自己的特色呢?

一、特色小鎮的「特色」

特色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是一個事物或一種事物顯著區別於其他事物的風格和形式。特色小鎮是由小鎮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特定而具體的環境因素而決定的,如地理位置、土地、氣候、歷史、文化、語言、交通、產業等。

二、特色小鎮如何保持「特色」

1、保持小鎮「特色」的鮮明性

特色小鎮的特質在於「特色」,其魅力也在於「特色」,其生命力同樣在於「特色」。因此,保持小鎮「特色」的鮮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鎮的首要原則。

保持鮮明的地域特色。有的地方山水資源豐富,特色小鎮的打造應體現「山谷」或「水鄉」的地域特色。

保持鮮明的產業特色。鄉土地肥沃,農、林、漁資源豐富,特色小鎮的打造,把所在地的產業優勢糅合進去,著力培育支柱產業,或「農」,或「林」,或漁,形成自身的特色產業。

2、保持鄉土文化的原生性、鮮活性

所謂「原生性」和「鮮活性」,是指用獨特的自然風貌、生活習俗和人的生產勞動等社會性生態元素,詮釋小鎮文化傳統。可供挖掘的鄉土文化十分豐富。如紡線、織布、蒸糕、做圓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飾展示、傳統婚慶儀式等民俗文化,推鐵環、踩高蹺等游戲文化,等等。只要善於開發、善於利用,就一定能夠讓小鎮散發誘人芳香。

3、與產業發展相融合

國內外許多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結合產業規劃統籌考慮,這樣才能有望保持小鎮持久的繁榮。目前,許多小鎮功能的衰退,便是一個反面例證。

特色小鎮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產業的發展空間。正因為如此,選擇和培育一個適合小鎮自身發展的產業,更顯重要。一個有活力的產業,能凝聚人氣,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同時能促進就業、繁榮市場。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把農業、漁業、林業、商貿業,以及飲食等各類服務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全面規劃,選擇適合小鎮發展方向的產業做強做大,逐步發育成為小鎮發展的有力支撐。

4、賦予小鎮生態旅遊功能

與傳統小鎮相比,特色小鎮的一個顯著特點,在於它不是簡單地作為一種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時還是一種寶貴的文化旅遊資源和貿易、休閑、度假的場所。

因此,從道路、交通、環境、建築風貌,到功能布局、各類設施,從休閑

閱讀全文

與特色文化小鎮要具備哪些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