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河南文化有哪些

河南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4 00:22:42

1. 河南的傳統民俗文化都有哪些

河南的民俗有,祭灶節的祭灶送神活動,小相獅舞,惠濟剪紙,元宵節猜燈謎,龍抬頭節采野菜,包餃子等等。祭灶節的祭灶送神簡單來說就是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時候需要送灶神,當地的人都會去趕集買灶糖,晚上的時候會去祭灶神。過了小年,年味就會變得越來越濃,就會開始清理灶台,打掃房屋,並且購買各種年貨之類的。

傳統民族特點

小相村是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的文化藝術村,是遠近聞名的獅舞之鄉,小相獅舞歷史悠久,技藝高超,多次參加省、市、縣重要的節日慶典和歷屆大型表演競賽活動,無不載譽而歸。小相獅子舞生於民間,創新發展於民間,是魯庄這片文化沃土中培育出的一朵民間藝術奇葩。

惠濟區剪紙藝術的主格調是喜慶而熱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紅大綠奇艷無比,最適宜用於裝扮春節、燈節、婚禮,以及綉制老虎帽、雲雀鞋、花肚兜、枕頭、衣邊等等。其技藝延續,世代傳承,千百年來都是老人教晚輩,姐妹相互學。

2. 河南根親文化包含哪些內容

河南根親文化包含姓氏文化、始祖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河南根親文化是以根為緣而發生和發展的一種追索族源、血脈相繼的文化現象,核心是以儒、道、釋相結合的追求仁愛、統一、和諧為主的文化,包含姓氏文化、始祖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豐富內容,有著地緣特徵、情感特徵、開放特徵與和諧特徵等顯著特點。

這種文化是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文化,是葉落歸根思想在另一種方式上的體現,也與中國人一向重視家庭的倫理觀念相符合。

河南根親文化建設的觀察與思考

河南根親文化厚重,使得河南根親文化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人文始祖之根。中華民族的十大始祖——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少昊、堯、舜、禹,他們的出生地、建都地以及活動空間,很大一部分都在中原。河南可以找到很多人文始祖的遺存遺跡。

如淮陽的太昊陵,鞏義的浮戲山;新鄭的黃帝故里、始祖山,新密的黃帝宮,靈寶的鑄鼎原;沁陽的神農山,柘城的朱襄陵;內黃的顓頊、帝嚳二帝陵;登封的陽城遺址、啟母石等,都是始祖們曾經活動過的地方。

中華姓氏之根。《中華姓氏大典》記載的4820個漢族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1834個,所包含的人口占漢族總人口的85%。李、王、張、劉、陳這中華五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2007年公安部公布的中國當代百家大姓,有80個姓氏起源於河南或其中一支起源於河南。

河南是中國的縮影,中原歷史文化的本質特點是根文化。而構造河南尋根文化的金字塔,就要抓住這個本質,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原歷史文化資源。

3. 什麼是河南文化

河南文化指的應該就是河南的歷史,地理以及非物質遺產文化。

中國文化方面,100年看上海,1000年看北京,3000年看河南。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三皇五帝在這里定都生息,很多歷史名人在這里誕生。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佔四個: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名勝古跡眾多,如洛陽白馬寺、嵩陽書院、龍門石窟、關林,開封的鐵塔公園、龍亭、包公祠、禹王台,安陽殷墟,南陽武侯寺,鄭州少林寺、中嶽廟、商城遺址,淮陽伏羲陵,等等。不誇張地說,河南地下都出都是文物。

4. 河南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急!!!

1、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屬北方方言,即官話方言,是中國最大的方言。河南方言實際上就是古代的官話,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話。

主要是指流行於河南及河南周邊地區。由於河南人口眾多,歷來的戰爭、運動、經濟活動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動性使得全國其他地區也有以河南話為主的群體。和南方言也是最接近現代普通話的語言

2、河南豫劇

喜歡戲曲的人沒有不知道河南豫劇的,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在浙江各地也廣為流傳。當代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被西方人稱贊是「東方詠嘆調」,河南電視台的戲曲節目《梨園春》也是火遍大江南北,享譽全世界。

3、少林功夫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4、開封斗雞

中原斗雞是「中國四大名雞」之一,而中原一帶的斗雞,追根溯源,大多出自開封斗雞。從北宋至今,開封斗雞活動一直盛行於民間。悠久的歷史積淀,使開封人保持著慣有的古都情調。開封斗雞在國內外頗有名氣,常有外地斗雞愛好者來汴進行交流比賽,而開封斗雞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屢獲殊榮。

5、古滎龍舞

1949年後,古滎龍舞得以創新發展,演技日益精湛。它汲取了各種龍舞的特點,又不同於其他龍舞,故事完整生動,情節曲折感人,表演場面宏大,藝術風格獨特。

整場表演分為魚躍龍門、金龍出南門、龍蝸玉柱、二龍相戲、解救青龍、二龍戲珠、勝利對舞等10個場面。古滎鎮的龍舞,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每逢農歷正月十五龍燈節,方圓幾百里的百姓都湧向古滎"看,據說清乾隆、光緒二帝都曾親臨古滎"看龍舞。

5. 河南標志性的文化代表物有什麼

1、唐三彩

唐三彩,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築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發現一批唐代墓葬,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並且沿用至今,享譽中外。

6. 能代表河南的文化元素有哪些

1、嗩吶藝術(焦作沁陽)

樂器嗩吶,俗稱「喇叭」,是一種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根據不同分類標准可以分不同的種類,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7. 河南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1、 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 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 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 白蛇鬧許仙傳說 (鶴壁市淇濱區) 5、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 柳毅的傳說 (衛輝市) 7、 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 邵原創世神話群 (濟源市邵原鎮) 9、 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 (固始縣) 10、 愚公移山傳說 (濟源市) 11、 趙氏孤兒傳說 (溫縣) 12、 大禹神話傳說 (禹州市) 13、 王莽攆劉秀傳說 (西平縣、遂平縣) 14、 靈寶黃帝傳說 (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 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 黃河澄泥硯 (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 汴京燈籠張 (開封市) 4、 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縣) 5、 農民畫 (舞陽縣、汝南縣) 6、 虢州石硯 (靈寶市) 7、 秦氏絹藝 (滑縣) 8、 方城石猴 (方城縣) 9、 民間剪紙 (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 (13項) 1、 板頭曲(南陽市) 2、 中州箏派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籌音樂 (許昌市) 4、 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 超化吹歌 (新密市) 6、 嗩吶 (沁陽市) 7、 大銅器 (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 河南盤鼓 武陟縣、開封縣) 9、 官會響鑼 (項城市) 10、 軋琴 (舞鋼市) 11、 信陽民歌 (信陽市) 12、 鄭王詞曲 (沁陽市) 13、 西坪民歌 (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 (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 (博愛縣) 3、高抬火轎 (沁陽市) 4、齊天聖鼓 (靈寶市) 5、回民秧歌 (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 (柘城縣) 7、跑帷子 (湯陰縣) 8、花挑舞 (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 (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 (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 (臨穎縣) 民間戲劇及曲藝(28項) 1、 豫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2、 曲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越調(周口市) 4、 大弦戲(滑縣、濮陽縣) 5、 羅卷戲 (汝南縣、滑縣、內黃縣、通許縣*、范縣、鄧州市) 6、 目連戲(南樂縣) 7、 道情(太康縣) 8、 宛梆(內鄉縣) 9、 四平調(商丘市、濮陽縣) 10、 大平調(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1、 皮影戲 (靈寶市、羅山縣) 12、 杠天神 (新蔡縣) 13、 懷梆 (沁陽市) 14、 河洛大鼓(洛陽市) 15、 河南墜子(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16、 王屋琴書 (濟源市) 17、 灶書 (固始縣) 18、 絲弦道 (平輿縣) 19、 鑼鼓書 (三門峽市) 20、 清豐縣柳子戲 (清豐縣) 21、 河陽花鼓戲 (孟州市) 22、 二股弦 (武陟縣) 23、 光山花鼓戲 (光山縣) 24、 南陽曲藝 (南陽市) 25、 扁擔戲 (新蔡縣) 26、 揚高戲 (三門峽市) 27、 二夾弦 (開封市、睢縣、滑縣、延津縣) 28、 落腔 (內黃縣、輝縣市、長垣縣、淇縣) 體育競技及雜技(2項) 1、東北庄雜技 (濮陽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陽縣) 手工技藝(13項) 1、 杜康釀酒工藝(伊川縣、汝陽縣) 2、 鈞瓷燒制技藝 (禹州市) 3、 鎮平玉雕工藝 (鎮平縣) 4、 泥咕咕 (浚縣) 5、 棠溪寶劍鑄造工藝 (西平縣) 6、 汝瓷燒制技藝 (寶豐縣、汝州市) 7、 唐三彩 (洛陽市) 8、 汴綉工藝 (開封市) 9、 太平車製作技藝 (平輿縣) 10、 五里源松花蛋製作技藝 (修武縣) 11、 武陟油茶製作技藝 (武陟縣) 12、 東岸桃核雕花工藝 (上蔡縣) 13、 寶豐酒釀造工藝(寶豐縣) 民俗節慶(6項) 1、「重陽節」民俗 (上蔡縣) 2、大營社火 (陝縣) 3、浚縣民間社火 (浚縣) 4、打鐵花 (確山縣) 5、地坑院民俗 (陝縣) 6、東西常罵社火 (靈寶市) 文化空間(10項) 1、 馬街書會 (寶豐縣) 2、 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陽縣) 3、 浚縣正月古廟會(浚縣) 4、 老子生日祭典 (鹿邑縣) 5、 帝舜傳說 (濮陽縣) 6、 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鄭市) 7、 洛陽關林朝聖大典 (洛陽市) 8、 嫘祖祭典 (西平縣) 9、 火神祭祀 (商丘市睢陽區) 10、 中嶽古廟會 (鄭州市) 民間知識(8項) 1、 少林功夫(少林寺) 2、 太極拳(溫縣) 3、 八卦符號文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4、 洛陽牡丹栽培技藝 (洛陽市) 5、 洛陽水席 (洛陽市) 6、 開封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 (開封市) 7、 開封馬豫興桶子雞 (開封市) 8、 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開封市) 中醫中葯(5項) 1、洛陽正骨 (洛陽市) 2、百泉葯會(輝縣市) 3、針灸銅人 (河南省中醫葯管理局) 4、四大懷葯種植與炮製 (焦作市) 5、禹州中醫中葯炮製技藝 (禹州市)

8. 河南民俗文化有哪些

河南民俗文化如下:

1、小相獅舞

小相村位於魯庄鎮南部約八華里處,南臨登封,西望偃師,是個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莊。該村歷史悠久,是春秋時期的胥靡邑。後因漢丞相蕭何曾在此歇馬住宿,取名蕭相庄,再後來沿革為小相。

9. 河南有什麼特色文化

1、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姓氏的主要發源地,在中國300個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按照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國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之根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內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

2、神龍文化

河南是中華神龍的故鄉。被稱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陽「以龍師而龍名」,創造的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中原地區多個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

3、思想文化

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陽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內的各諸侯國講學論道,傳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縱橫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於河南。

4、中醫文化

炎帝和黃帝均為中國中醫葯的創始人,中醫葯文化起源並發揚於河南。

5、詩文文化

河南是中國文學的發祥地。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尚書》,是經過東周洛陽的史官整理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屬於河南省境內的作品有100多篇。

(9)河南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河南的歷史名城:洛陽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2-24.6℃,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洛陽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

閱讀全文

與河南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