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瑪雅文化是起源地是哪兒
瑪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非常重大的古典文化。瑪雅(Maya)文明孕育、興起、發展於今墨西哥合眾國的尤卡坦半島、恰帕斯和塔帕斯科兩州和中美洲內的一些地方,包括今日的貝里斯、瓜地馬拉的大部分地區、宏都拉斯西部地區和薩爾瓦多中的一些地方。這一地區的總面積為32.4萬平方公里。
公元前2000年左右,瑪雅人進入了定點群居時期並從採集、漁獵進入到了農耕時期。農業和定點群居孕育了瑪雅文明。瑪雅文明從此就開始了。 世界上的許多學者研究瑪雅文化,對瑪雅文明比較公認的歷史分期是: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317年為瑪雅文明發展的前古典時期,從公元317年到公元889年為古典時期,從公元889年到1697年為後古典時期。也有人把它叫做早期階段、中期階段和晚期階段。 前古典文明出現在瓜地馬拉的太平洋沿岸和高原地帶。這時,瑪雅文化的主要特點是在出現的城市廣場上建立了許多大型的石碑,石碑上雕刻有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形象。因為在公元1-2世紀時出現了象形文字,所以石碑上就有了記述統治者歷史的文字。此外,城市裡還出現了大型石料建築物(如金字塔和城市的衛城)。大型石鋪廣場和堤道反映了這時候的建築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前古典時期的文明中心在中美洲的納克貝(Nakbe)和埃爾米拉多爾(ElMirador)。 古典時期文明發展的中心在瓜地馬拉一帶的蒂卡爾、帕倫克(Palenque)、博南帕克(Bonampak)和科潘等地。這時的文化特徵主要反映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博南帕克壁畫是世界有名的藝術寶庫。 位於中美洲的瑪雅古典文明中心,不知什麼原因到9世紀時衰落了。此後,瑪雅文化北移到了墨西哥合眾國的尤卡坦半島,在那裡進入了後古典文明時期。瑪雅的後古典文明有奇欽·伊察(ChichenItza)、烏斯馬爾(Uxmal)和瑪雅潘(Mayapan)三大中心。 公元10世紀後,勢力強盛的托爾特克人後裔,從墨西哥侵入尤卡坦半島,影響了奇欽·伊察。瑪雅文化與托爾特克文化在融合的基礎上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已經衰落的瑪雅文化重新繁榮起來,瑪雅歷史進入了第二個發展時期。後古典文明的文化特徵是除了繼承南部瑪雅文明的文化遺產外主要是建立了許多比以前更大和更雄偉的神廟和大型金字塔。天文和歷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② 瑪雅文化發源人種,是哪一個國家的有多少年的歷史
瑪雅人佔領著墨西哥Yucatan(尤卡坦)半島、現代宏都拉斯、及現代瓜地馬拉。其歷史大概可追述到公元前二千年,但鼎盛時期是在公元600到900年之間。盡管他們生活在農業發達時期,他們還是創造出許多類似於埃及燦爛古跡的一些紀念碑和儀式中心。這些建築物的規模之所以令人驚奇,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相當純朴簡單。而其建築的發展水平盡管不是很高,但與其同時代的其它民族相比,還是領先的。他們發明了一種獨特書寫語言,到今天必須破譯後才能理解。現僅保留有三本瑪雅人寫的書,其它的都被視其為異端的歐洲人給毀滅殆盡。
瑪雅文明範圍(綠色部分)瑪雅人在數學與天文學方面非常精通,其理解與預知各星球運動的本領是根據歷法計算出來的,常在一些重要的儀式上表現。他們住在一個小村子裡,每當有重大事情發生時,就可聚集在其中心地商量討論,這個小村子現已不再存在。貴族武士和牧師統治著這個社會。
公元999年,瑪雅民族猛然開始衰落,或許是由於地震,也有可能是火山爆發。許多重要的儀式場所自那以後就被拋棄了,大范圍的戰爭開始,從墨西哥中心來的武士們入侵瑪雅城,他們在雨林中分為許多小組進攻。公元17世紀,西班牙人奪取了最後一個瑪雅中心,但今天,居住在Yucatan的居民較之以前要少了近兩百萬人口。
古地區名。印第安人的一支瑪雅人居住的地區,范圍約為今墨西哥南部塔巴斯科、坎佩切、尤卡坦等州和瓜地馬拉、宏都拉斯以及貝里斯外圍地區。公元一到五世紀,瑪雅人先後在該地區興建一些城邦。據傳全盛時代人口曾達1,400萬。當時已有發達的農業,對天文、數學、歷法、雕刻技術,也有卓越的創造。史稱「瑪雅文明」。為美洲文化的源地之一。十二世紀後衰落,十六世紀西班牙入侵時,被摧毀。
[編輯本段]瑪雅文明(發展)
瑪雅[1]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後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
18世紀末開始引起學術界注意,19世紀末發掘一批重要遺址,開始了瑪雅文明的現代考古學研究。20世紀50年代後,研究進展較快,形成專門的瑪雅學,是世界考古學及歷史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瑪雅文明的發展階段,學者間說法不一。據美國考古學家N.哈蒙德的劃分,可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後古典期3個階段。
前古典期即瑪雅文化形成期,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公元250年。在尤卡坦半島中央佩滕盆地及其周圍山谷已出現定居的農業生活,玉米和豆類是主要的作物;由土台、祭壇等組成的早期祭祀中心也已建立,此後出現國家萌芽,並出現象形文字。
古典期(約公元250~900)瑪雅文化進入盛期,各地較大規模的城市和居民點數以百計,都是據地自立的城邦小國,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各邦使用共同的象形文字和歷法,城市規劃、建築風格、生產水平也大體一致。主要遺址大多分布在中部熱帶雨林區,蒂卡爾、瓦哈克通、彼德拉斯內格拉斯、帕倫克、科潘、基里瓜等祭祀中心已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蒂卡爾遺址由數以百計的大小金字塔式台廟組成,氣象宏偉,城區面積達50平方公里,估計居民有4萬左右。此時出現大量刻紀年碑銘的石柱,一般每隔5年、10年或20年建立一座,成為獨特的記時柱。800~900年左右,這些祭祀中心突然廢棄,瑪雅文明急劇衰落。11世紀以後,瑪雅文明中心開始逐漸移向北部的石灰岩低地平原。
後古典期(約1000~1520)的文化有濃厚的墨西哥風格。從墨西哥南下的托爾特克人征服尤卡坦,並以奇琴伊察為都城。建築中出現石廊柱群及以活人為祭品的「聖井」、球場,還有觀察天象的天文台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高大的金字塔式台廟,崇拜羽蛇神魁扎爾科亞特爾。此後北部的瑪雅潘取代奇琴伊察成為後古典期文化的中心。這一時期的陶器和雕刻藝術都較粗糙,世俗文化興起,並帶來好戰之風。瑪雅潘的統治者與其他城邦結成聯盟,用武力建立起自己的統治。1450年,大概由於內部叛亂,瑪雅科潘被焚毀,此後百年中文化趨於衰落。1523~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乘虛而入,從墨西哥南下,佔領尤卡坦半島,瑪雅文明被徹底破壞。
瑪雅文明基本上屬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時代,工具、武器全為石制和木製,黃金和銅在古典期之末才開始使用,一直不知用鐵。農業技術簡單,耕作粗放,不施肥,亦無家畜,後期有水利灌溉。手工製品有各種陶器、棉紡織品等。不同村落和地區間有貿易交換關系。瑪雅人的建築工程達到古代世界高度水平,能對堅硬的石料進行雕鏤加工。建築以布局嚴謹、結構宏偉著稱,其金字塔式台廟內以廢棄物和土堆成,外鋪石板或土坯,設有石砌梯道通往塔頂。其雕刻、彩陶、壁畫等皆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著名的博南帕克壁畫表現貴族儀仗、戰爭與凱旋等,人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世界壁畫藝術的寶藏之一。
瑪雅文明的天文、數學達到很高成就。通過長期觀測天象,已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等運行規律,約在前古典期之末已創制出太陽歷和聖年歷兩種歷法,前者一年13個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後者一年18個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閏1天。每天都記兩歷日月名稱,每52年重復一周,其精確度超過同代希臘、羅馬所用歷法(後被阿茲特克人採用為他們的歷法)。數學方面,瑪雅人使用「0」的概念比歐洲人早800餘年,計數使用二十進位制。瑪雅文明的另一獨特創造是象形文字體系,其文字以復雜的圖形組成,一般刻在石建築物如祭台、梯道、石柱等之上,刻、寫需經長期訓練。現已知字元約800餘,但除年代符號及少數人名、器物名外,多未釋讀成功。當時還用樹皮紙和鹿皮寫書,內容主要是歷史、科學和儀典,至今尚無法釋讀。
瑪雅文明的早期階段圍繞祭祀中心形成居民點,古典期形成城邦式國家,各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社會的統治階級是祭司和貴族,國王世襲,掌管宗教禮儀,規定農事日期。公社的下層成員為普通的農業勞動者和各業工匠。社會最下層是奴隸,一般來自戰俘、罪犯和負債者,可以自由買賣。瑪雅諸邦在社會發展上與古代世界的初級奴隸制國家相近,但具體情況尚無詳細資料說明。
瑪雅人篤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於宗教色彩。他們崇拜太陽神、雨神、五穀神、死神、戰神、風神、玉米神等神。太陽神居於諸神之上,被尊為上帝的化身。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並且在節日時通常有活人供奉。
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距離他第一次發現「新大陸」恰好10年。船在宏都拉斯灣靠岸,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興奮地踏上久違的蔥蘢陸地。在當地的市場上,一種製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賣主告訴他,這漂亮的陶盆來自「瑪雅」。這個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傳入了歐洲人的耳朵。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Hernan Cortez)率領西班牙軍隊橫掃墨西哥,征服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的阿茲特克帝國,「鏟除一個文化,如同路人隨手摺下路邊一朵向日葵」。此時,瑪雅文明已近尾聲,但在尤卡坦半島上,還殘存著一些瑪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前往尤卡坦,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並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瑪雅人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游擊戰,直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飛煙滅。
瑪雅文字最早出現於西元前後,但出土的第一塊記載著日期的石碑卻是西元二九二年的產物,發現於提卡爾。從此以於,瑪雅文字只流傳於以貝登和提卡爾為中心的小范圍地區。五世紀中葉,瑪雅文字才普及到整個瑪雅地區,當時的商業交易路線已經確立,瑪雅文字就是循著這條路線傳播到各地。
瑪雅人所使用的八百個象形文字,已有四分之一左右為語文學家解譯出來。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稱、數目字、方位、顏色以及神祗的名稱。大多記載在石碑、木板、陶器和書籍上。書籍的紙張以植物纖維製造,先以石灰水浸泡,再置於陽光下 乾,因而紙上留下一層石灰。雖然現代還有二百萬人在說瑪雅話,而且其文字中一部分象形和諧音字很像古埃及文字和日本文字,可能可以比較探討出其中的異同來,但我們對整個瑪雅文字的解譯,依然力有未逮。
然而,一九六三年,蘇俄語言學者瑞.克洛魯夫,成功地將碑文分門別類,以統計學的方式來處理和分析,從這些不同的類別中,歸納出相同的象形文字。瑪雅文字不像英文那樣用二十六個羅馬字組成,而是文字每個字都有四個音節。克洛魯夫終於成功地看懂了幾個文字。按著,蘇俄數學研究所的斯爾.索伯夫和巴基.由斯基洛夫,使用電腦,利用龐大的資料文字(約十萬字)成功的解讀了一篇文章。德勒斯基的古文書有月食、星星的運行、結婚等記載;馬德里的古文書中有農耕、狩獵和雕刻等記錄;巴黎的古文書則記載歷史的真相。總之,基本的內容有宗教儀式、氣象現象和農作物等。
瑪雅人認為52年則為一個周期
③ 古瑪雅人的祖先是中國人嗎
古瑪雅人的祖先不是中國人。
瑪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他們構成了多樣的美洲土著人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
由於瑪雅人和中國人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所以這些相同或相似的詞不可能是互相借用的,而只能是共同語言的遺跡。由於這樣的詞數量很大,對應規律性很強,所以不可能是偶然的相似,而只能是必然性的顯示。
「瑪雅」是為了方便而起的一個集體稱號,包括為該地區貢獻某種程度的文化和語言遺產的人。但其中也包括許多不同的人口、社會和種族群體,他們都有自己特殊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的特徵。
瑪雅人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的部分地區,約有200萬人,使用瑪雅語,屬印第安語系瑪雅—基切語族。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貝里斯、宏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瓜地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薩爾瓦多的最南端。
(3)瑪雅文化出自哪個民族擴展閱讀
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已在村落定居,發展玉米、豆類和南瓜的栽培為基礎的原始農業;公元前600年,種植木薯。開始興建宗教儀式中心。
公元200年,這些中心發展為有神殿、金字塔、宮殿、球場和廣場的城市。古代瑪雅人大量開采建築用石材(通常是石灰岩),使用燧石之類更堅硬的石器切割石材。主要實施刀耕火種的農業,採用進步的灌溉和梯田耕作技術。發展了一套象形文字系統和非常精密的歷法及天文體系。
瑪雅人使用野生無花果樹皮內層造紙,並將象形文字書寫於這種紙做的書籍。發展出繁復優美的雕刻和浮雕傳統。建築工程、石頭碑銘和浮雕是了解古瑪雅人的主要知識來源。早期的瑪雅文化受到更早期的奧爾梅克文化(Olmec civilization)的影響。
④ 聞名於世的瑪雅文化是由哪個國家的古印第安人創造的
有很多國家組成,包括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等。
瑪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是美洲非常重要的古典文化。瑪雅(Maya)文明孕育、興起、發展於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恰帕斯和塔帕斯科和中美洲的一部分,包括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總面積為32.4萬平方公里。瑪雅文化流行地區的人口最高峰達1400萬人。
瑪雅文化是叢林文化。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⑤ 瑪雅文化是起源地是哪兒
瑪雅(Maya)文明孕育、興起、發展於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恰帕斯和塔帕斯科和中美洲的一部分,包括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總面積為32.4萬平方公里。
瑪雅文化流行地區的人口最高峰達1400萬人。瑪雅文化是叢林文化。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但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瑪雅文化在5000年前出現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瓜地馬拉的太平洋海岸,在美洲遠古的石器時代開始生產活動,古代史經歷了採集、漁獵向農耕過渡的發展過程。
(5)瑪雅文化出自哪個民族擴展閱讀:
瑪雅文明古老而神秘,有一些有據可循的特點:
1、瑪雅文明屬於石器文明,瑪雅人未發明使用青銅器,更不用說鐵器。
2、 掌握高度的建造技術,瑪雅人不會使用銅鐵、輪車。輪子的概念雖然在陶器等文物中出現,但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實用化,卻創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
3、農業以玉米為主食,所以又稱為「玉米文明」。沒有牛馬豬羊,沒有出現畜牧業的痕跡,農民採用的是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
4、數學採用二十進制,發現並使用了「零」的概念(一說由奧爾梅克人傳授),掌握高度的數學和天文歷法知識。
5、使用獨特的象形文字——瑪雅文字。
瑪雅文化是世界著名的古文化之一,也是拉丁美洲三大古代印第安文化之一。瑪雅文化是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搖籃,對後來的托爾特克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
瑪雅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全盛時期為公元400年至公元900年。
瑪雅文化缺乏對外交流,封閉狀態也是其衰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是促進文化發展與更新的重要條件。缺乏交流、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就會導致衰亡。因此,創新和交流,是一種文化能夠長盛不衰的必要條件。
⑥ 瑪雅人在哪個國家
瑪雅人居住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及貝里斯北部。
瑪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他們構成了多樣的美洲土著人民族。
瑪雅是為了方便而起的一個集體稱號,包括為該地區貢獻某種程度的文化和語言遺產的人。但其中也包括許多不同的人口、社會和種族群體,他們都有自己特殊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的特徵。
瑪雅人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生活今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的部分地區,約有200萬人,使用瑪雅語,屬印第安語系瑪雅-基切語族。
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貝里斯、宏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瓜地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薩爾瓦多的最南端。
在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之前,瑪雅人曾創造西半球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從事農耕、興建巨大的石頭建築和金字塔神殿、冶煉金和銅,並使用一種現今已部分解讀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已在村落定居,發展玉米、豆類和南瓜的栽培為基礎的原始農業;公元前600年,種植木薯。開始興建宗教儀式中心。
公元200年,這些中心發展為有神殿、金字塔、宮殿、球場和廣場的城市。古代瑪雅人大量開采建築用石材通常是石灰岩,使用燧石之類更堅硬的石器切割石材。
主要實施刀耕火種的農業,採用進步的灌溉和梯田耕作技術。發展了一套象形文字系統和非常精密的歷法及天文體系。
瑪雅人使用野生無花果樹皮內層造紙,並將象形文字書寫於這種紙做的書籍。發展出繁復優美的雕刻和浮雕傳統。建築工程、石頭碑銘和浮雕是了解古瑪雅人的主要知識來源。早期的瑪雅文化受到更早期的奧爾梅克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