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叫做有文化

什麼叫做有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15 08:14:29

⑴ 什麼叫做有文化,什麼又叫做沒文化

「有文化」——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⑵ 什麼叫文化呀,只要讀書就叫有文化了嗎

文化,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素質。文化,和一個人是否出口成章、腹有詩書無關,與學歷能力無關,它體現在一個人的一言一行當中,體現在其氣質內涵里。

1、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一個人心平氣和,做事妥帖,為人禮貌,就是修養。

例如:在一次世界盃上,某國運動員未進8強,在離開酒店前,潛意識將酒店衛生打掃干凈,收拾整潔,物品疊放整齊;本國球迷離場時隨身帶走垃圾,場地未留下一片垃圾。雖輸了球賽,卻贏得了口碑。這就是修養,就叫文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代讀書人的人生追求。修養,修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修養。讀「985」、「211」高校,這是許多現代讀書人的目標,唯書唯分,其他什麼素質、修養都是其次。有了高學歷知識,不見得有良好的修養。所謂的脾氣暴躁、情緒比邏輯來得快,說好聽點是個性張揚,說不好聽其實就是沒修養,沒文化。

2、無需提醒的自覺

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個自覺的人。

例如:某雜志曾刊登這樣一則故事:周末,侄兒跟著一華人去澳大利亞悉尼海域捕魚。每撒下一網,總有收獲。可每次網拉上來後,那華人總要挑揀一番,然後將其中大部分蝦蟹扔回大海。

侄兒不解:「好不容易打上來,為啥扔回去?」華人回答:「符合規定尺寸的魚蝦才可以捕撈。」侄兒說:「遠在公海,誰也管不著你呀?」華人淡淡一笑:「不是什麼都要別人來提醒、督促的!」文化,就是無需提醒的自覺。

上車自覺排隊,打飯自覺排隊,見到老人自覺讓座,別人輸密碼的時候自覺迴避,口香糖吐在紙巾里,上廁所自覺靠近一步。自覺是無需提醒的,一個人只有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才會有自覺的行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哲學家穆勒說:「約束是自由之母。個人的自由,須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自由的前提是遵守法則,約束自我。放任自己,打著自由的旗號恣意妄為,就是一種沒有文化的表現。

美國是一個自由國家,但如果了解美國的法律,其實美國是最不自由的國家。隨便亂扔垃圾是違法的,打孩子是違法的,在辦公室講黃段子,也是違法的。正是因為各種約束,才造就了美國的自由。

一種文化植根於一個人的血液里,甚至靈魂里,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言行。一種自由的文化,正是有各種各樣的約束為前提,才會讓更多民眾養成自覺的行為習慣。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善良,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讓別人好。

例如:在一次旅行中,離開酒店時隨手將一個帶有針頭的注射器丟在了垃圾桶里。妻子看到後馬上制止,並說道:「針頭需要進行處理,直接丟在垃圾桶里,有可能會刺傷撿垃圾的人。」一個小小善意的舉動,有時候能避免對他人不必要的傷害,這就是善良。

文化,就是一種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是一種細膩的生活體驗,要體會到每一個人的感受,以溫和的態度,平靜的心情,委婉的話語,關切的目光,任何時候帶給別人的,都是一種信任與關懷。不管如何艱難,我們也應該堅持善良;不管多麼孤獨,也要堅守人格的高尚。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5、一個真正的文化人,應具備四種素養: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不由想起現在所倡導的「文化自信」。思來想後,我們距離文化自信的道路還有多遠?文化自信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更需要你我的共同自律、自覺,共同堅守。

⑶ 什麼叫做文化

文化的定義: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3)什麼叫做有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

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

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

(4)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⑷ 什麼叫有文化的人文化人又是指什麼

「有文化的人」是指:受過教育的、有知識的人叫做有文化的人。「文化人」是對知識分子的總稱。

「文化人」含義:

1、是指「變化,轉變」,也就是「變成」的意思。

2、是指「教化」,如「以文化人」的意思。

我們平時誇一個人有文化,通常是誇一個人有知識,有內涵,有藝術品味,擁有良好的學識和談吐,這就是傳統意義上有文化的人。

「文化人」其實就是對知識分子的另一種說法。他們一般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知識淵博,行為舉止優雅懂禮貌,在某一文化領域有獨到的思想,就被稱之為文化人。比如現在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老師,教授,作家,以及文藝工作者等等。

(4)什麼叫做有文化擴展閱讀

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這個概念來自西方。據一些學者考證,歐洲有關知識分子的概念有兩個,就現行較常用的英文來說,一個是intelligentsia,另一個是intellectual。

「知識分子」是指一群受過相當教育、對現狀持批判態度和反抗精神的人,他們在社會中形成一個獨特的階層。後者則是法國一些學者從前述的「德雷福斯」事件後開始廣泛使用,這個詞專指一群在科學或學術上傑出的作家、教授及藝術家,他們批判政治,成為當時社會意識的中心。

參考資料

網路-知識分子

⑸ 什麼是有文化

1、有文化是社會主義公民的一個基本特徵
《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指導方針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一根本任務可以簡要概括為培育「四有」公民和提高「兩個素質」這樣兩個相互聯系的基本方面。前者側重於對公民個人的要求,後者側重於整個民族的進步。
2、有文化的內涵包括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兩大素養。

⑹ 究竟什麼樣的才叫「有文化」

每個人追求不同,看你價值觀了。現在很多沒文化的人都很有錢,很多大學生卻連工也找不到,也絕大多數是打著兩三千工資的工作。所以現代社會,文憑學歷,不等於財富!死讀書,學習好的人也不一定是叫有文化,因為學校學的東西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成績好,可能是他應試能力強而已,現在的大學生知識面都很窄,你問一些生活常識他都可能不懂,難道這樣的人也叫有文化?只能說中國的教育不好了。如何叫有文化?很簡單,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談天說地,一聽就知道誰有文化了,有文化的人不會顯得粗野,說什麼話題都能接得上,舉止優雅,這些就叫有文化。

⑺ 什麼叫有文化

我看,有文化就是看起來是個文化人,有知識的人,但實質上....也是個文化人。飽含知識,有道德,有素養。這個好抽象,只言片語怎麼講得完,想做有文化的人么,要先有文化呀。文化從何而來,自己悟去~~~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做有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