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楊氏文化園在哪裡

楊氏文化園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17 01:43:31

① 楊貴妃是哪裡人故居在哪裡

楊貴妃故居,位於山西省永濟市首陽鄉獨頭村東向100米處(楊貴妃生長於此)。佔地面積近百畝,建築形制為仿唐民居。

楊貴妃故里,是一座類似城堡式的獨宅三進院落,它依山勢而建,南北走向,可瞰黃河。建築分堡門、下院、中院、上院、西花園、貴妃池,自下而上,建在一條中軸線上。

下院,昔日是傭人居住的地方,現在辟為接待室和歌詠楊貴妃詩詞書法字畫展覽廳。

中院,過去是楊貴妃姐妹兄弟和叔嬸居住的地方。這次修復後,為了再現楊貴妃的香蹤芳跡,精心泥塑大型貴妃生平彩塑群像160餘尊,栩栩如生,力求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的綽約風姿,使這位唐時絕代美人,再現人間。

上院,主樓是供奉楊家歷代祖宗的祭祀房屋。廂房是楊家長輩和接待貴客的地方。

(1)楊氏文化園在哪裡擴展閱讀

楊貴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於陝西咸陽市興平市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墓後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

貴妃墓為一半坡上的小陵園,大門頂額橫書「楊氏貴妃之墓」園內正面一座三間的仿古式獻殿,過獻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磚。

傳說婦女用貴妃墓上的土搽臉,可去掉臉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細膩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稱為「貴妃粉」,遠近婦女爭相以土搽臉,連外地遊人也要帶包墓土回去,於是墓堆越來越小,守墓人不斷給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取光。

為了保護墳墓,只好用青磚將其包砌。這樣,人們就再也無法從墓上取土了。墓前有一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

② 楊貴妃的墓在哪裡

楊貴妃墓即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玉環之墓。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於興平縣馬崽鎮西。楊貴妃名玉環,陝西華陰人,通曉音樂,能歌善舞,有傾國之貌,原為唐玄宗十八子李瑁的王妃,後被唐玄宗召入宮中,封為女官,號太真,天寶四年,進冊為貴妃。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至馬崽坡時,以右彪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為首的隨從將士殺死宰相楊國忠,並脅迫唐玄宗將楊貴妃縊死,時年三十八歲。
楊貴妃陵園小巧玲瓏,進門正面是一座三間仿古式獻殿,穿越獻殿就是墓冢,佔地約一公畝,高約三米,墓家冢以青磚包砌。在墓東、西、北三面有迴廊,鑲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歷史名人的游記和題詠。
楊貴妃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征地擴建的白居易《長恨歌》畫廊和「安史之亂」展館正在加緊建設。楊貴妃漢白玉雕像已豎立於前期擴建的陵園之中。
楊貴妃墓1
楊貴妃墓為一陵園,大門頂額橫書"唐楊氏貴妃之墓"七字。進門正面是一座三間仿古式獻殿,穿過獻殿,就是墓冢。墓高約3米,封土周圍砌以青磚。圍繞墓的周圍有三面迴廊,上嵌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歷代名人游後的題詠。近年來,當地政府對貴妃墓進行了修葺,新修了圍牆、碑廊、獻殿和亭子,並在墓園後添立了一尊6米高的楊貴妃大理石雕像。貴妃墓現已成為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楊貴妃墓2
楊貴妃墓,位於興平縣西12.5公里的馬坡。
天寶十五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陷洛陽,破潼關,京師震動。玄宗帶楊貴妃逃往四川。途經馬坡,以右彪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為首的隨軍將士,以楊貴妃和楊國忠倡亂誤國,憤而殺死楊國忠,逼玄宗將楊貴妃縊死。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這一事件有生動細致的描寫:「九重城翩煙塵生,干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楊貴妃死後即葬於馬坡。
據文獻記載,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軍隊收復長安,玄宗回來,曾密令人將楊貴妃遷葬。因此該墓究竟是原來的墓還是遷葬後的墓,或者是楊貴妃的衣冠冢,尚無確征。
現在的貴妃墓為一半坡上的小陵園,大門頂額橫書「楊氏貴妃之墓」園內正面一座三間的仿古式獻殿,過獻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磚。傳說婦女用貴妃墓上的土搽臉,可去掉臉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細膩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稱為「貴妃粉」,遠近婦女爭相以土搽臉,連外地遊人也要帶包墓上回去,於是墓堆越來越小,守墓人不斷給墓堆添上,但不久又被人取光。為了保護墳墓,只好用青磚將其包砌。這樣,人們就再也無法從墓上取上了。墓前有一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遊人至此讀詠周圍迴廊上的古人詩作,可以明史,可以抒懷,當別有一番情趣。
現在,在貴妃墓後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邊用潔白的漢白玉
雕了一尊高近3米的貴妃站像。她表情凝重,目光向著坡下。似乎在想著什麼!楊貴妃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③ 楊家將現在還有後代嗎,現在生活在什麼地方,過得怎麼樣



家住四川省梓潼楊開華老人家沒有《楊氏族譜》,但他家代代相傳有一套槍法,自稱是楊令公首創的楊家槍,有這套槍法,足以證明自己就是貨真價實的楊家將後人。

雖然《楊家將演義》里的楊令公是使刀不使槍,但沒人能證明歷史上的楊令公沒有開創過楊家槍法,而楊大爺耍弄的「楊家三十六路槍法」又有模有樣,那麼,他可能也真的是楊令公後人了。

實際上,楊家將後人是有很多的。

2012後8年14 日,《中華楊氏通譜》(當代卷)在重慶舉行首發式,該書共編入國內27個省市中有代表性的房族545支,其中就有楊家將後人的分布統計。

該書主編楊青和副主編楊光建稱,經過上千年繁衍,單單生活在重慶的天波府楊家將後人已超過了7萬人,主要分布在大足、璧山、永川、萬州以及開縣等地。

那麼,前面提到代縣、吉林、南京、湖南、成都等地出現有楊家將後人,又有什麼奇怪的?

歷史很有趣。

④ 重慶黔江土家族楊氏從那裡遷移來

在渝東地南、黔東北及湖南鳳凰、龍山,有一個較大的姓氏——楊氏。民族自稱為:「廩卡人」(字輩為再、正、通、光、昌、勝、秀)楊氏是現今當地土家族的。「彭.白.李,田,冉,楊、譚、向「所謂八大姓之一.在秀山楊氏人口尤多.光緒《綉山縣志》卷13《土官志》即雲:「於時種落豪長楊,田.彭、向稱大娃,而楊氏尤強.『現令僅秀山一地,此楊氏的人口即達6萬以上。關於楊氏的來源,根據當地方誌與《楊氏族譜》記載皆謂系唐末誠州刺史楊再思之後。但有的又根據《楊氏族譜》上記載:「再思父居忠,以隋宗室避唐隱於播州,即古黔中夜郎故地也,①從而推斷楊氏出自古代巴族。根據調查研究.楊再思系侗人,川黔邊楊氏即為楊再思後裔.無疑應源於侗族.但楊氏源於侗族,並不排斥其為現今的土家族的一個組成部價。
思南田氏,分布於黔東、黔東南、湖南鳳凰一帶。其先田佑恭,是由蠻人首領而歸順朝廷,而不是招服蠻人的世族,史載:「皇朝平蜀,思州不預,大觀元年蕃部長田佑恭願為王民,始建思州,而夔路化外州郡凡十,而思居其首[18]。」墓誌銘有載:「元符二年,以善干蠱授教練使」。「善干蠱」意為能繼承父業,教練使也不是宋朝官制。田佑恭遺言:「吾自入仕僅五十年,歷事三朝」,說竟達五十年,誇耀時間之長,顯然不會超過五十年,否則說:「五十餘年」更見其長。佑恭卒於紹興二十四年(1154),元符二年(1099)距此達五十五年,而且紹興為高宗年號,依次上推為欽、徽。而元符為哲宗年號,不說歷事四朝。都證明「入仕」始自大觀元年(1107),則元符二年尚是蠻夷首領,教練使為蕃部自設長官;還有,田佑恭自稱「素不讀兵書」,或本不識漢字;其漢禮習自「客夏大均」[19],或只識夷俗,均說明田佑恭本為蠻人而不是客居蠻地的漢人
最早記載土家族人名的典籍是《論語》。《論語》中有位楚狂人叫接輿,因為接輿的老祖宗是土家族祖先之一的彭鏗,所以接輿為土家族人名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接輿這個人名結構與土家語人名結構一致,漢人絕不會取這樣的人名。
到了漢代,土家語人名逐漸見於史冊。有一位活動於東漢建武年間(公元25—57年)的婁中(今桑植、慈利一帶)精夫(土家語「好漢」的意思)相單程,系東漢充縣車革(土家語地名,在今湖南省桑植縣廖家橋村)人。他曾與大名鼎鼎的伏波將軍馬援爭戰而被載入《後漢書》和《資治通鑒》等史冊。
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家族人名受漢文化的浸潤,在取名的格式上,逐漸向漢語人名格式靠攏,形成了三字格:姓名=姓+字派+名;或者是二字格:姓名=姓+名。土家族中的仿古人名。在中古時期的土家族人名中,有一部分幾乎原封不動的仿古人名。如在五代時期,湖南省龍山縣有兩位土家族酋首,一位叫惹巴沖,另一位叫春巴沖。土家語人名中的沖、送、寵、踵都是同一音節的不同記音。其意思是「好漢」。有的人說,「沖」、「送」、「寵」、「踵」的意思是酋首或官,很值得商榷,因為土家語將酋首或官員稱之為「嘎麥」,至今尚未發現土家語中的沖、送、寵、踵是酋長和官員的有力證據。而惹巴沖和春巴沖就是仿用《梯瑪歌》中的惹巴涅和春巴涅。本來春巴涅是女性,由於春巴沖對春巴涅十分崇拜,他不管女性與否,還是照仿不誤。
土家族人名由原來無姓發展到有姓,到後來還有自己的堂號和家譜,基本上漢化了。土家族常常把表示「小」的土家語嵌入人名中表示愛稱。土家語中的「俾」就是小的意思。如小夥子,土家語稱之為「阿可俾」;如小姐,土家語稱之為「阿打俾」。凡是土家語人名有小的愛稱,常常加「俾」為後綴。土家語人名加「俾」為愛稱在中古時期十分盛行。如:明朝容美土司第七代土司叫白俚俾 。他姓田,不姓白。「白俚俾」是土家語,意思為小孩子。他雖然是庶出,但從小被父母溺愛,使他個性惡性膨脹,長大以後弒父兄,奪取土司王位。還有明代保靖大喇司兩江長官司的一個長官叫彭葯哈俾,其中「彭」是姓,「葯」的土家語意思是排行末尾的小孩子,「哈俾」就是父母對他的愛稱了,直到今天在土家語地區還沿襲這一取名方式。在土家語地區「四佬俾」、「殼哈俾」、「務卡俾」、「安哥俾」等愛稱比比皆是。
漢文化對土家族的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當時的江西彭氏主政湘西後,漢文化源源不斷涌了進來。原來湘西土家族地區沒有姓氏的酋首吳撮沖、惹巴沖、春巴沖等退下了歷史舞台,代之而起的彭、田、向、覃等大姓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一上台其勢力就浩浩盪盪不可阻擋。這些大姓的頭面人物粉墨登場,成了割據一方的土司霸主。迫於權勢,原來沒有姓氏的土家民眾紛紛附姓彭、田、向、覃等,因此,一連串的漢語人名出現在土家族的歷史冊簿中。
與此同時,根據人類學的互滲律,各種文化之間是相互滲透的。漢文化浸潤了土家語人名,土家語人名也有一種反滲透的能力。如上文所說,江西籍的溪州刺史彭仕愁,他還有個土家語人名墨夫送,他的大臣向宗彥的土家語人名叫涅殼賴。到了明代,土家語人名出現土、漢結合的情況,如兩江口土司叫彭葯哈俾、彭大蟲可宜,保靖宣慰使彭南木杵、南謂州土司彭驢總可宜、彭始祖俾、彭惹郎送、彭慨主俾,白崖峒土司張麥直踵,百福司土司向坐海樂俾、漫水土司向墨貼送、卯洞土司向喇喏、向那吾等等。有的土司和土家族頭面人物完全是土家語人名,擺脫了姓的束縛,說明仍有歷史遺存。如南謂州土知州恕律、始主俾、惹即送,上溪州土知州墨直沖,麥著黃峒土長官墨和沖、答谷踵、答洛踵,驢遲峒土長官達迪,爾莫踵、麥貼踵,田家峒土長官麥依送、麥和送、麥答送、梭亞等等!只有這樣才能過的很好!知道嗎?

⑤ 楊家將後人分布在哪裡

很多人所了解的楊家將都是從演繹當中而來,真實歷史當中的楊家將並非如此。

雖然演繹的版本很多,但是楊家將確實存在。第一代名叫楊繼業,曾經先後投靠過後漢、後周,歸順北宋之後成抗遼大將。可惜被潘仁美陷害,慘死在陣前。

生前留下七個兒子,最出名的是大兒子楊六郎楊延昭。之所以取名為六郎,是因為北宋把第六顆星認為是戰星。為了表彰他的抗遼戰績,給他的一種尊稱,實際上是大兒子。

其他六個兒子的記載不詳細,楊家第三代代表人物是楊延昭之子楊文廣。當時前方戰事比較緩和,北宋已經與遼國簽訂停戰協議。楊文廣是因為祖父輩的庇護出名,實際上的戰功並不多。

再拿孔子的後代說事情,由於孔子被尊為儒家之首。所以基本上每朝每代,都會冊封孔子的後人,他們這一脈的族譜基本上從來沒有斷掉過。

距今2500多年的孔子,他們家族現在也只不過是80多世。那麼距今不過是1000多年的楊家將,為何能夠出現100多世的人。
其實可以給出一種猜測,因為現在很多的族譜都是明清時期編纂。而就在這一過程當中,明清之前有很多攀龍附鳳的嫌疑,所以如果能夠找到明清以前的族譜,可信性才是足夠的大。

⑥ 太極拳的發源地是哪裡楊氏太極拳有多少式

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門派繁多,千姿百態。但歸納起來無外乎「外功拳」和「內功拳」兩大類。外功拳以少林拳為代表,內功拳以太極拳為代表。就其在國內、國際上的影響而言,太極拳遠遠超過了其他武術,當今有人把太極拳譽為「世界第一運動」。

當今已風靡全球的太極拳,雖然流派紛呈,但卻共出—源,都是由發源於河南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陳式太極拳衍變而來。太極拳的創始人是陳家溝的陳氏第九代傳人陳玉廷。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太極拳愛好者到陳家溝尋根問祖,拜師學藝,表達他們對太極宗師的敬仰和對太極聖地的心慕神往,從源頭上領悟太極文化的精奧。

陳家溝,坐落在河南溫縣城東5公里的清風嶺上。陳玉廷為了創造太極拳,認真總結了家傳長拳的利弊,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拳經》,研究了多種內家拳術,研究了道家《黃庭經》中的吐納導引之術,研究了醫學的經絡理論,研究了儒家、道家共尊的太極陰陽學說,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歷經數載,創編太極武術。

陳玉廷創編的武術,計有五套拳、五套錘、十五紅、十五炮、紅炮錘、雙人推手及刀、槍、劍、棍、鐧等器械套路,統冠以「太極」之名,其中的太極拳和太極推手最具特色,成為武苑一絕。

太極拳在陳家溝發源後,在傳承中又逐漸衍變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等流派。因太極拳具有搏擊、健身、表演、陶冶性情等多種功能,且不需場地設備,老少皆宜演練,所以很快傳遍全國,風靡世界。
楊式太極拳,國家普及套路是8式、16式、24式,32式、88式等,競賽套路是40式,傳統套路通常有85式,還有103等。

⑦ 楊家將有後人嗎 楊家將後人在哪裡

有,凝聚在楊家將傳說故事中的前仆後繼、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面對外族侵擾和西方列強欺凌,反抗侵略、保家衛國、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種寄託。為了追求這種希望,楊老令公戰死了,楊六郎、楊宗保、楊文廣(宗保之子)繼承遺志繼續戰斗;男人犧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繼承遺志繼續戰斗;主人戰死了,楊排風等家丁、丫環也要繼承遺志繼續戰斗。在中國歷史上,凝聚著這種忠烈家風的事例絕非楊家將一家。僅在山西,還有薛仁貴、薛丁山、樊梨花的薛家將和呼延贊、呼延慶的呼家將。這些家將的傳說和故事,相互輝映,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閃耀著璀璨的理想主義光芒。《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等構成了我國通俗小說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將小說」。

⑧ 楊姓那個地區的人最多我也姓楊。誰能告訴我

楊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雲南三省,大約占楊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布於山東、湖北、湖南、貴州、河北,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為當代楊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雲貴川湘、豫冀魯鄂兩塊楊姓聚集區。

在人群中,分布在雲貴、四川大部、重慶南部、湖南西部、廣西北部,楊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4.5%以上,有的達13%,佔了國土面積的13.6%,居住了大約23%的楊姓人口。

在晉冀豫、京津、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新疆北端、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部、黑吉西部、湖北大部、湖南中部和北部、安徽西北部、廣西中部,楊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4.5%,其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27.3%,居住了大約34%的楊姓人口。

(8)楊氏文化園在哪裡擴展閱讀

楊姓名人:

1,楊丞琳

楊丞琳(Rainie Yang),1984年6月4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中國台灣女歌手、演員、導演、主持人,是一位多棲發展的藝人。2000年,楊丞琳加入組合「4 In Love」而出道;11月,推出首張同名專輯《Fall in love》進入音樂界。

2,楊鈺瑩

楊鈺瑩,1971年5月11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中國女歌手、主持人、音樂製作人。1990年簽約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1991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為愛祝福》。

閱讀全文

與楊氏文化園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