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黃河有哪些文化

黃河有哪些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17 10:41:26

㈠ 黃河的文化有哪些簡短的!

【黃河文化】
延川歷史悠久,從隋開皇三年設縣至今,已有1400餘年,特別是黃河文化有著更為深厚的
歷史淵源。
這里是中華民族始祖伏羲故里,黃河流經
縣境形成"S"型大轉彎啟發伏羲發明了太極八卦
圖及其陰陽學理論,這便是黃河文化的起源。
古時的延川,先後有10個民族在這里繁衍
生息,成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獨特的
黃土文化。正是這種久遠的黃河原始文化和古
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圍,古時的延川,先後有10
個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成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獨特的黃土文化。正是這種久遠的黃
河原始文化和古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圍,沉澱出了延川黃河黃土文化的兼容特徵,孕育了延川獨
特的文化歷史。文學創造人才輩出,流芳古今。清代的女詩人李娓娓、抗戰時期楊醉鄉等,在
當時文壇引起較大影響。進入七十年代,延川文藝人才及優秀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小說創作,
涌現出了以路遙、聞頻、谷溪、倪泓為代表的作家群;布堆畫以謳歌黃土、黃河文化為主題,
涌現出了以馮山雲為代表的一大批民間藝術工作者;剪紙藝術以高鳳蓮為代表,作品如雲,出
現了奼紫嫣紅的創作局面;詩歌、散文、曲藝、書法、繪畫等各種門類的藝術,並駕齊驅,使
延川文藝創作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彩,光芒奪目。

㈡ 黃河文化有哪些內容

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孕育演繹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圖譜,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心理性格。

黃河雖然作為一種自然存在,但百萬年來,依偎著這條大河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流域文明,它們像散落的棋子,始終在黃河文化這幅瑰麗多姿的棋盤上演繹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自舊石器時代的「藍田文化」、「丁村文化」、「下川文化」到新石器時代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先民們沿著這一進化的階梯,一步步走向文明社會。

種植業的出現、動植物的馴化、陶器的使用、原始宗教的興起……無不由黃河水賦予著生機。

(2)黃河有哪些文化擴展閱讀

最初,黃河文化只是一個區域性的文化,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從夏商周到漢唐宋,中國進入了以「長安—洛陽—開封」為東西軸線的中國大古都的「黃河時代」,黃土—黃河—黃種人,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黃色文明」。

此後,黃河文化的基本傳統體制始終在周、秦、漢、唐的基礎上不斷發展並與歷史時期國家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社會規范、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以及由此達到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等等有機結合,從而演變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和象徵。

㈢ 黃河傳達的文化都有哪些

河湟,當指黃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稱「三河間」。這一地區自古以來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從秦漢以來,眾多民族的先民耕牧於其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河湟文化。河湟文化是青海東部地區和甘肅西部與青海接壤地帶,歷代先民在一定的物質文明基礎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的結晶,有其獨特的內涵及其特徵。研究其內涵及其特徵,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相承繼,相統一,顯得十分重要。

河湟文化是黃河源頭人類文明化進程的重要標志。自古以來,我國從華夏到漢唐,乃至元明清時代,都將黃河流域看作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古人將黃河源頭看作是聖潔而又遙遠的,李白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慨嘆;人們探察河源乃至不斷遷徙往返最頻繁的地區,都莫過於今天青海東部和甘肅接壤的地區即上述「三河間」。
縱觀河湟文化在黃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我將黃河流域分為四大優秀的傳統文化加以比較:即青甘地區的河湟文化;今寧夏、內蒙古地區的河套文化;今陝西、河南等地區的中原文化;今山東地區的齊魯文化。河湟文化是上述黃河流域四大傳統文化中的源頭文明化的重要標志,與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傳統文化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以河湟地區上世紀我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柳灣出土文物為例,當地發掘出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從新時期時代到青銅器時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僅彩陶器近2萬件,這是其他地區所無可倫比的。彩陶紋飾圖案中的擬蛙紋亦作神人紋,反映了我國古代先民的人祖崇拜。蛙同娃,女媧摶土造人的古代神話傳說的最早形象化圖案。筆者認為河湟文化與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共同鑄就了黃河流域文明化進程中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早期文化內涵,至少在北宋以前這四大優秀的傳統文化發出過耀眼的光芒。如果說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化內容為主;中原文化以農耕文化走廊即絲綢之路的文化內容為主;齊魯文化以海陸文化即蓬萊神話的文化內容為主,那麼,河湟文化則將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兩大走廊的文化內容兼而有之。

河湟文化是草原文化走廊與農耕文化走廊文化薈萃之地的瑰寶。
說河湟地區是農耕文化走廊的地區之一,人們容易理解。但何以又是草原文化走廊之一呢?筆者以為我國北方各民族先民依託所生存地區的自然環境,亦耕則耕,亦牧則牧,很多地區耕牧相間,農牧業生產相得益彰。以鮮卑人為例,其部族在今東北遼寧地區就曾從事農牧業,後來人畜繁衍,鮮卑諸部從東北逐漸進入漠北高原,在陰山隴山腳下放牧,一部分游牧到祁連山北麓,有的翻越祁連山進入青藏高原,乃至川西北;青海歷史上的吐谷渾人以畜牧業為主,兼及農業;而南涼國屬民則以農業為主,兼及牧業;青海東部地區的幾個世居民族,從原先的畜牧業轉入農業者,不乏其例,如土族、東部藏族都是這樣。所以河湟民間傳播很廣的山歌「少年」,就具備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文化的雙重性。
在河湟地區,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間的交往十分頻繁,形成了河湟文化內涵的多元性。有許多文化現象並非某一個民族所獨有,如自古以來的羊圖騰崇拜,至今農牧業區多民族所共有,藏族仍有「長壽羊」 CAI LOU ,漢族稱「神羊」,即一群羊中留一隻羯羊,終其生而不宰殺。這種習俗與古「羌人事奉羱羝」 即盤羊 的習俗一脈相承。筆者曾聞「西寧的賦子,蘭州的鼓子」民諺。「西寧的賦子」是平弦坐唱藝術的主調,幽雅宛轉而又悠遠,給人以餘音繞梁之感,平弦坐唱藝術還有「十八雜腔」之說,唱調多以歷史典故為主,是曲型的農耕文化的產物。筆者曾在蘭州有幸聽到鼓子詞的演唱,那音調蒼涼而悲壯,深沉而高亢,顯然有著北方大漠草原文化的風韻。西寧和蘭州,可謂我國西部相距最近的兩座省城,從蘭州北去,便是草原文化走廊之地;從西寧東去,便是農耕文化走廊之地。賦子詞與鼓子詞,就在時代的演進中保留了下來,豈不是河湟文化的代表作嗎。

㈣ 黃河文化有哪4個文化黃河文化有幾個

1、黃河文化一共有三個,分別是龍山文化(黃河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周文化(中國幾千年思想、政治基礎和儒學思想的源頭)、農耕文化。
2、黃河是中國北部大河,它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㈤ 黃河流域包括哪些文化

黃河與長江自古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沿河兩岸從古至今生活著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愛著黃河,也與黃河作著不屈不撓的斗爭,由生產、生活中孕育了深厚廣博的中華古文明。因此,黃河流域的原始文化在中華文化史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影響是十分突出和重要的。

黃河流域最著名的原始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大地灣文化、齊家文化等,成為從新石器時代至文明時期的一個完整的體系。

㈥ 黃河流域有哪些著名的原始文化

黃河流域最著名的原始文化有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大地灣文化、齊家文化等,它們構成了從新石器時代到階級社會的一個完整的體系。

㈦ 黃河流域的歷史文明 10個

1、半坡文化,中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屬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屬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位於陝西省西安半坡村。

2、老官台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陝西華縣老官台遺址發現而得名。但該遺址內涵貧乏,後來發掘了規模較大、同類遺存內涵豐富的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一般改稱老官台文化為大地灣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陝西、甘肅省境內的渭河流域。

3、裴李崗文化,是中國河南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由於最早在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

4、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而得名。將中華文明上溯到8000年前,早於仰韶文化1000年。是邯鄲十大文化脈系之首,是東方文明發祥地之一。

5、賈湖文化,是以舞陽賈湖遺址為代表的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類型,屬於裴李崗文化的一個分支,也是裴李崗文化的主要源頭,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

6、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

7、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屬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

8、北辛文化,是黃河下游一種原始社會較早期的文化遺址,環魯中南山地周圍的兗州、曲阜、泰安、平陰、長清、濟南、章丘、鄒平、汶上、張店、青州、莒縣、臨沭、蘭陵和滕州等地,都發現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

9、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布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基本處於漢族先民首領少昊氏的地區,為龍山文化的源頭。

10、馬家窯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故名。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帶。

(7)黃河有哪些文化擴展閱讀:

黃河流域文明和其他古代文明有相當大的區別,因為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氣候變化大。冬季雪線在沿海可以到達杭州灣,和杭州灣同一緯度的世界其他地方幾乎都是亞熱帶氣候,夏季的炎熱可以使水稻在黑龍江的呼瑪生長,而在歐洲和美洲同樣緯度連玉米都無法生長。

黃河的河道變化不定,無法進行正常的灌溉,只能種植不需要灌溉的粟(小米),黃河流域的古代文化就是粟文化。

黃河文明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農耕文明。半坡文明留下了許多器具如半坡人面網紋盆,半坡陶器,他的生產工具,一些動物骨骼。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村落遺址。

半坡遺址的發掘,首次對一個原始氏族聚落遺址進行大面積揭露,確立了一個新的文化類型,為研究中國黃河流域原始氏族社會的性質、聚落布局、經濟發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較完整的資料。對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歷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網路-黃河流域文明

閱讀全文

與黃河有哪些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