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里巴巴和蘇寧合作能帶來什麼好處
多位分析師和業內專家表示,蘇寧雲商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將有望實現多贏。
首先,對於消費者而言,雙方將打破場景限制、提升配送效率、完善售後服務,更好地服務於用戶,提升消費體驗。其次,對於合作雙方來說,改變的不僅僅是零售平台,而且將形成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等在內的更加豐富的商業生態,展現數字時代商業的全新面貌,大幅提升競爭力。第三,對於平台商戶、供應商而言,通過全球化平台的打造及信息技術的推動,實現供應鏈上的夥伴共贏,促進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的的整個生產製造業的轉型。
『貳』 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個企業的工作氛圍和文化上有什麼區別
阿里更國企范兒一些,會說的比會乾的人混的好,阿里做新項目更依賴各種數據和模型的分析。騰訊則更開放鼓勵新思想一些,整體感覺是低調,務實。人際關系方面騰訊比阿里單純很多,這個只有在裡面工作的人才能體會。
『叄』 為什麼阿里巴巴要以 283 億人民幣入股蘇寧未來兩家的合作會有哪些想像空間
京東的威脅越來越大。阿里先佔位,免得在家電這塊被京東彎道超車了。
在網購市場里,天貓和淘寶以巨大的優勢碾壓各電商。但是在大家電這塊京東屹立不倒,並且穩步增長。
2014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在家電網購市場,京東和天貓組成的「雙超」格局難以撼動。京東在進一步鞏固老大地位的同時繼續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2014年,京東的銷售額佔到整體家電網購市場的59.8%,比2013年提升了4.2個百分點,大家電銷售額更是佔到線上市場的65%。天貓在家電網購市場的佔比為30%,在大家電領域則為22%。雖然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多番發力,但收效並不明顯,要想打破京東和天貓的「雙超」格局仍需時日。
可以看到3C家電類的消費通常在京東而不是在阿里系。
然而通過艾瑞的報告看,3C家電售賣這個品類竟然佔了整個網購市場的22.7%
只要3C家電市場一日不在阿里麾下,阿里一日不得安寧。
在3C家電類除了天貓和京東,就是國美和蘇寧。
在自己的發展遭遇瓶頸的時候,整合和拉動行業其他競爭對手,一起蠶食老大的市場份額,看上去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而且在阿里發的PR稿也說了,看上了蘇寧的倉儲物流和門店。二者正好互補一下。
另外一點我覺得值得一提的猜測是,Tmall售賣家電一直被人詬病的是誠信和質量問題。這是淘寶時代遺留下來的觀感和口碑,很難扭轉。
而蘇寧作為多年的線下3C經銷商,無疑在口碑和誠信商更容易取信於大眾,通過阿里系的流量+蘇寧的品牌和渠道,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為什麼是蘇寧而不是國美呢?
看國美和蘇寧對待互聯網的態度就一目瞭然了,蘇寧那是轟轟烈烈的擁抱互聯網,連名字都改成蘇寧雲商了。國美扭扭捏捏,財報號稱本集團將國美在線的采購、物流、門店繼續進行整合,使國美在線從原來獨立運營逐漸轉變為與整個集團的整體運營,共享本集團的低成本高效率供應鏈。
也就是說國美在線基本上成了個傀儡,沒有什麼獨立運營的資格了。國美相對保守的打法,也讓阿里系與國美無緣。
從蘇寧的角度來看,14年蘇寧轉型,凈虧損10個億都是在人力上,昔日的競爭對手國美人力只有10.4個億,蘇寧高達28.6個億,大家知道互聯網人才很貴的。
尤其是一個傳統企業進入互聯網,我甚至懷疑其中有很多冤枉錢,然而如此決絕的轉身換來這樣慘淡的市場份額,蘇寧想必也度過了一個艱難的冬天。
這次阿里的入資能很好的解決一個傳統企業過度到互聯網企業的難題,也不會再轉型之後處於這么尷尬的地位。
『肆』 蘇寧阿里融合提速:蘇寧易購旗艦店成「天貓第一大店」,它們之間都有哪些利益關系
蘇寧和天貓在新品首發,零售以及供應鏈上的合作不斷深化。證明了零售平台是可以互補,避免惡性的競爭,避免惡性的競爭,還可以進行互補。
8月18號據說只是蘇寧阿里融合的開始。因為蘇寧的物流,已經形成了一張極好的現實網路。那麼和阿里合作,打通天上地下,快速的將商品送到客戶的手上,快速的提升服務。這個既是阿里願意看到的,也一定是蘇寧願意看到的。
再往後走,蘇寧和阿里的合作可能走向深度。讓我們拭目以待。
『伍』 你認為電商三巨頭(阿里巴巴京東蘇寧)布局農村電商各有哪些優勢
三巨頭的話,阿里巴巴和東京的話,我還是覺得京東比較好
『陸』 阿里巴巴和蘇寧易購哪個更強大
那肯定是阿里巴巴。
『柒』 除了阿里京東蘇寧,還有哪些電商在玩金融
本應以賣東西為主的電商們,野心並不局限於此。昨日蘇寧雲商的眾包計劃露面,7月1日京東的眾籌業務亮相,近日唯品會也宣布切入供應鏈金融。電商巨頭們在鞏固主業的同時,紛紛搶灘布局孵化平台和金融領域。
打造孵化平台
昨日,蘇寧推出了醞釀已久的眾包項目。據了解,該項目事實上是以蘇寧O2O渠道為核心,將眾包資源進行整合的孵化平台。在這個平台中,蘇寧則主要扮演銷售、服務渠道的角色。
據了解,蘇寧眾包2008年已開始嘗試,此前主要業務為渠道包銷,是C2B業務的嘗試。電商專家魯振旺認為,蘇寧選擇此時高調推出眾包項目,不排除是為了與京東直面競爭。
7月1日,京東推出了眾籌業務「湊份子」。湊份子主要為產品眾籌,是一個項目孵化平台,用戶可通過眾籌參與項目的生產、定價等環節。
京東金融眾籌業務負責人金麟介紹,此次眾籌重點在智能硬體和流行文化兩個領域發力,京東在3C、IT、音像、圖書等領域具有銷售優勢,這些客戶群體將注入眾籌業務中的智能硬體和流行文化兩大版塊。
對於蘇寧與京東此次對決孵化平台,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錢海利認為,目前B2C領域規模龐大,而C2B領域則有待發展,兩者的平台有利於電商優化產業鏈並整合供應鏈。同時,3C產品個性化需求高,眾包、眾籌可以吸引年輕群體,提升用戶活躍度。
據介紹,京東眾籌側重於產品眾籌及銷售;而蘇寧眾包則側重於打通全產業鏈,創意、作品、產品、商品、用品各個轉化階段所需眾包服務解決方案。
事實上,在打造平台方面,阿里巴巴早已先行一步。據了解,阿里巴巴在平台打造方面更側重於文化業務,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娛樂寶上線。在今年6月結束的阿里娛樂寶二期項目中,創下了不到100小時為中國電影融資9200萬元的紀錄。
搶灘金融業務
事實上,除了創新推出孵化平台外,電商們在金融領域的野心更是眾所周知。近日,電商新秀唯品會也表示開始涉水金融領域。
據記者了解,日前,唯品會已經通過廣東省金融辦的審批,獲得了小貸公司的牌照,唯品會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倪慧平透露,唯品會預計本月中旬就可正式開始經營小貸業務。
唯品會副總監陳菲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唯品會的小貸公司主要是為有需求的供應商提供服務,這個目前並不是我們的業務重點。相關業務只是利用好唯品會健康持續的現金流,為有需求的供應商提供金融服務,其他相關業務的開展仍將是後話。」
事實上,從去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余額寶開始,就已引發了電商金融大戰。目前阿里金融旗下設立了兩家小額貸款公司,據阿里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阿里小貸累計獲貸客戶數64.2萬家,累計放款金額1722億元。
而京東此次推出的湊份子眾籌項目,也正是京東金融的第五大板塊業務,京東眾籌平台的上線將完善京東金融的業務鏈條。另外,蘇寧早在2012年底就成立了小貸公司布局金融業務,並於今年1月推出了零錢寶搶灘金融理財。蘇寧表示,公司將打造整體的金融服務體系,為蘇寧電器[3.35% 資金 研報]及蘇寧易購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對於電商們的金融熱情,錢海利認為,余額寶等產品為電商帶來信息流和資金流,目前電商都很重視大數據分析,在這一形勢下,電商與金融融合是未來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