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猛獁象生存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猛獁象源於非洲,早在晚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尤其是凍原地帶,體毛長,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以群居為主。存活於480萬年到4000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
從猛獁象的身體結構來看,它具有極強的禦寒能力。與現代象不同,它們並非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
猛獁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極圈附近。阿拉斯加用象牙化石做屋門,北冰洋沿岸俄羅斯領海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猛獁象化石遍地都是。這些化石是冰塊流動時從岸邊泥土中帶出的,堆積到了這個小島上。由於猛獁象絕滅不過一萬年的時間,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萬年,所以猛獁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
氣候變暖,猛獁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域縮小了,草場植物減少了,使猛獁象得不到足夠的食物,面臨著飢餓的威脅。
這是大自然的淘汰規律,並非對猛獁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紀末期時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當時大量的原始哺乳動物滅絕了,由現代動物的祖先取代了它們。
⑵ 猛獁象分布在哪些地區
作為一種統治了北半球幾百萬年的巨大動物,猛獁象曾經遍布各個大陸。源於非洲,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可以適應草原、森林、凍原、雪原等環境,有研究指出,猛獁象和大象擁有共同的祖先。這兩個物種是在500萬年前分化出來的。大象一直繁衍到今天,然而,猛獁象卻滅絕了。
⑶ 請問猛獁象的出生地在那個國家
墨西哥
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
猛獁象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大門牙。猛獁象的門齒長1.5米左右,它身上披著金、紅棕、灰褐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最厚可達9厘米。
它們廣泛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距今約1萬年前,猛獁象陸續滅絕,這被視作一個冰川時代結束的標志。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里,不止一次發現冷凍的屍體。 當地時間2016年5月17日,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的考古學家挖掘大量猛獁象牙化石。據了解,猛獁象牙化石在2015年12月被發現,年代為更新世時期。
⑷ 猛獁是什麼東西呀
猛獁是古脊椎動物。
猛獁是象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脊椎動物,哺乳綱,長鼻目。最著名的種類是真猛獁象,即長毛象。存在於冰河時期。源自於俄羅斯的古字mammut,意思是地下潛伏的事物,因為所有猛獁在被發現時,都已死亡並半埋於土中。
猛獁的生活年代約1萬1千年前,源於非洲,早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可以適應草原,森林,凍原雪原等環境。
少數種類如真猛獁披有長毛,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以群居為主。最後一批猛獁象於公元前1670年左右滅絕。
猛獁的進化:
已知最早的猛獁是上新世時的非洲猛獁,生活在非洲的熱帶地區,進入更新世,猛獁離開非洲向亞歐大陸和北美洲挺進,已知最早在亞歐出現的猛獁是早更新世的羅馬尼亞猛獁。進入中更新世,猛獁種群愈發繁多,亞歐大陸較寒冷地區的的真猛獁和北美洲較溫暖地區的帝王猛獁都是代表類群。
晚更新世時真猛獁進入北美洲取代了比它們體型更大的帝王猛獁,後來進化出了北美最大的猛獁種類哥倫比亞猛獁,而最龐大的猛獁種群可能是主要產於亞歐的草原猛獁,由亞歐溫暖地區的南方猛獁演化而來。最著名的種群具有長毛的真猛獁與上述類群相比較為偏小。
⑸ 猛獁象動物群為什麼要往來於歐亞大陸與北美洲之間
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主要成員包括猛獁象、披毛犀、野牛、洞熊、棕熊、洞獅、駝鹿、馴鹿、高鼻羚羊及麝牛等,其中以前3種動物最為常見;該動物群幾乎覆蓋了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其最鼎盛時期是晚更新世,即距今12.6~1.18萬年前,個別屬種在局部地區曾延續到了幾千年前。
猛獁象是該動物群中最早抵達美洲大陸的。早在150萬年前,草原猛獁象就通過白令陸橋進入美洲,然後在北美地區演化成地方種——哥倫比亞猛獁象,該猛獁象個頭比真猛獁象的要大,但沒有後者耐寒;哥倫比亞猛獁象的分布范圍一直延伸到墨西哥,是猛獁象家族中分布最靠南的種類。猛獁象擴散到美洲地區是分批次的,大約在10萬年前後,真猛獁象又是通過白令陸橋到達北美洲的,但這次擴散並未延伸多遠,只到達了北美洲的北部。而此時的哥倫比亞猛獁象占據著南部地區;兩種猛獁象同時在北美洲存在,但各佔半壁江山。
⑹ 猛獁象的棲息環境
猛獁象源於非洲,早在新石器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尤其是凍原地帶,體毛長,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以群居為主。存活於480萬年到4000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
從猛獁象的身體結構來看,它具有極強的禦寒能力。與現代象不同,它們並非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
猛獁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極圈附近。阿拉斯加用象牙化石做屋門,北冰洋沿岸俄羅斯領海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猛獁象化石遍地都是。這些化石是冰塊流動時從岸邊泥土中帶出的,堆積到了這個小島上。由於猛獁象絕滅不過一萬年的時間,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萬年,所以猛獁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
⑺ 史前動物猛獁象分布在哪裡
作為一種統治了北半球幾百萬年的巨大的動物,猛獁象曾經遍布各個大陸?源於非洲,早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可以適應草原?森林?凍原?雪原等環境,有研究指出,猛獁象和大象擁有共同的祖先?這兩個物種是在500萬年前分化出來的?大象一直繁衍到今天,然而,猛獁象卻滅絕了?
猛獁象是最負盛名的史前哺乳動物,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以群居為主?距今4000年前完全滅絕?其生存的時代為冰河世紀,它們在極地附近的冰原上覓食與生活,為抵禦嚴寒,猛獁象的皮下脂肪和皮上濃密絨毛層皆厚達10厘米,絨毛層之外還披覆長毛層,毛色呈黑色或深棕色,因此也被稱為「長毛象」?
猛獁象
⑻ 猛獁應該生活在什麼地區
猛獁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距今300萬年~1萬年前,身高一般5米,體重10噸左右,以草和灌木葉子為生。由於身披長毛,可抗禦嚴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草原和丘陵上。當時的人類與其同期進化,開始還能和平相處,但進化到了新人階段,還會使用火攻,集體協同作戰,捕殺成群的動物和大型的動物,猛獁象就是他們獵取的主要對象。在法國一處昔日沼澤的化石產地,人們挖掘出了猛獁象的化石。從化石的排列上可以看出:猛獁象被肢解了,四條腿骨前後相連排成一線,頭骨被砸開,肋骨有缺失。根據這個現場,專家們勾畫了一幅當時畫面:原始人齊心協力將一頭猛獁象逼進了沼澤將它陷住,大家在沼澤邊用石塊和長矛把象殺死。先上去幾個人把象腿砍下來,搭到沼澤邊,讓其他人踩著象腿走到象身上,割下大塊帶肋骨的象肉,用長矛插著運回駐地,有人用工具砸開象頭,吞食尚還溫熱的象腦(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在大吃補品),砍下象鼻,挖出內臟。運走了這頭象可食的部分,其餘的便丟棄在沼澤里。在漫長的歲月中,沼澤水枯泥干,成為乾燥的土地,在偶然的機會中被發現有化石,再現了當年生物的場面。猛獁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極圈附近。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用象牙化石做屋門,北冰洋沿岸俄羅斯領海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猛獁象化石遍地都是。這些化石是冰塊流動時從岸邊泥土中帶出的,堆積到了這個小島上。由於猛獁象絕滅不過一萬年的時間,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萬年,所以猛獁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像中葯里的「龍骨」一樣,也是可以用來做葯的。更有甚者,前蘇聯古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竟然發現了一頭基本完整的猛獁象!它的皮、毛和肉俱全。發現它時,它的嘴裡還沾有青草,可能是吃草時不小心掉進了冰縫中,經過1萬年自然「冰箱」的保存,終於和現代人類見面了。發現這頭象不久,在前蘇聯開了次有關會議,與會代表不但見到了它出土的照片,而且還親口品嘗了它身上的肉。據說肉不好吃,味道也不香。也許是烹飪技術不佳,如果按照中國川菜做法,可能就會變成美味佳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