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鴻雁在哪個高原生活

鴻雁在哪個高原生活

發布時間:2022-07-27 10:44:32

1. 大雁的生活習性

大雁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雁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雁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
據了解,雁肉屬於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千金食治》、《本草綱目》等十多部葯典中均對雁肉有詳細記載:性味甘平,歸經入肺、腎、肝,祛風寒,壯筋骨,益陽氣。據了解,大雁的羽絨保暖性好,又非常輕軟,可作枕、墊、服裝、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較硬的羽毛可用來加工成扇子及工藝品等。

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
大雁的老家在西伯利亞一帶,每年秋冬季節,它們成群結隊地向南遷飛,飛行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條路線由我國東北經過黃河、長江流域,到達福建、廣東沿海,甚至遠達南洋群島;另一條路線經由我國內蒙古、青海,到達四川、雲南,甚至遠至緬甸、印度去越冬。第二年,又長途跋涉地飛返西伯利亞產蛋繁殖。
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70~90公里,但漫長旅途達幾千公里,所以還是要飛很長時間的
在旅途中雁群的行動是很有規律的,多半由有經驗的老雁做領導,在前面帶隊,其餘的在後排成「一字」或「人字」隊形飛行。它們邊飛邊叫,常常不停地發出「伊呵,伊呵」的叫聲。

2. 鴻雁是什麼鳥

鴻雁(別名:冠雁)是鳥綱鴨科雁屬的大型水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物種。
它性喜結群,常成群活動,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澤及其附近地區,以各種草本植物的葉、芽,包括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蘆葦、藻類等植物性食物為食。

鴻雁雌雄相似。但雌鳥體型略小,兩翅較短,嘴基疣狀突亦不明顯。成鳥從額基、頭頂到後頸正中央暗棕褐色,額基與嘴之間有一條棕白色細紋,將嘴和額截然分開。頭側、頦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兩條棕褐色顎紋。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暗灰褐色,羽緣較淡或較白,形成明顯的白色斑紋或橫紋。尾上覆羽暗灰褐色,但最長的尾上覆羽純白色,尾羽灰褐色。前頸和頸側白色,前頸下部和胸肉桂色,向後逐漸變淡,到下腹則全為白色。尾下覆羽亦為白色,兩脅暗褐色,具棕白色羽端;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色。嘴黑色,虹膜紅褐色或金黃色,跗蹠橙黃色或肉紅色。
雄鳥上嘴基部有一疣狀突。雛鳥體被絨羽,上體黃灰褐色,下體淡黃色,額和兩頰淡黃色,眼周及眼先灰褐色,額基無白紋。嘴黑色,嘴尖淡黃色,虹膜淡黃色。
幼鳥上體灰褐色,上嘴基部無白紋。

習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澤及其附近地區,特別是平原上湖泊附近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有時亦出現在山地平原和河谷地區。冬季則多棲息在大的湖泊、水庫、海濱、河口和海灣及其附近草地和農田。
生活特點
遷徙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末即開始大量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有的早在9月初至9月中旬即開始遷徙。遷徙時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1993年10月末至11月初,曾在吉林省白城地區見到一群多達500多隻的鴻雁遷徙群。遷徙是逐步分批進行的,從9月下旬一直持續到10月末至11月初。據在吉林省西部草原的觀察,常常是遷走一批再來一批,每批的遷離與遷來,常與氣候的突然變冷有關。每當寒潮來臨,停留的鴻雁突然遷走,不久另一批又遷來。春季遷徙出現在3月中旬至4月末,持續約一個多月。但春季遷徙群明顯較秋季小,通常十幾只至幾十隻,截止到1983年4月最多一次是在琿春見到110隻。
習性
性喜結群,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即使在繁殖季節,亦常見4-5隻或6-7隻一起休息和覓食。善游泳,飛行力亦強,但飛行時顯得有些笨重。警惕性強,行動極為謹慎小心,休息時群中常有幾只『哨鳥』站在較高的地方引頸觀望,如有人走近,則一聲高叫,隨即而飛,其他鳥也立刻起飛。飛行時頸向前伸直,腳貼在腹下,一個接著一個,排列極整齊,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緩慢,徐徐向前。邊飛邊叫,聲音洪亮、清晰、單聲,但拖得較長,似『嗯-嗯-』聲,數里外亦可聽見。
食性
主要以各種草本植物的葉、芽、包括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蘆葦、藻類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動物性食物,特別是繁殖季節。冬季也常到偏遠的農田、麥地、豆地覓食農作物。覓食多在傍晚和夜間。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飛往覓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時也在岸邊草地上或沙灘上休息。

3. 大雁什麼時候飛到北方什麼時候到南方

大雁每年春分(公歷每年3月20日左右)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公歷每年9月22日~24日)後飛往南方越冬。

(3)鴻雁在哪個高原生活擴展閱讀:

大雁的生活習性: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盪盪地

飛到我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8~90公里,幾千公里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

在長途旅行中,雁群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它們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起到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的信號作用。

大雁保持嚴格的整齊的隊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為它們整天的飛,單靠一隻雁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互相幫助,才能飛得快飛得遠。有勁的大雁在撲翅膀飛的時候,翅膀尖扇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輕輕地抬起來,長途跋涉的小雁就不會掉隊。

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經驗的,由於頭雁扇動翅膀的作用,帶動氣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後面的大雁飛起來會很輕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頭雁飛行的過程中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緊跟其後的大雁飛行時就可以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於整個群體的持續飛行能力。

相同的原理在田徑場上也有,中長跑的比賽中一些有經驗的運動員不會一開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緊跟一個後面跑,因為這樣空氣對他的阻力會比第一位的小。跑起來也更省力。

另外,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種集群本能的表現。因為這樣有利於防禦敵害。雁群總是由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隊伍的前面。在飛行中,帶隊的大雁體力消耗得很厲害,因而它常與別的大雁交換位置。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停歇在水邊找食水草時,總由一隻有經驗的老雁擔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飛,就有被敵害吃掉的危險。

參考資料:

網路—(大雁)

4. 鴻雁一般在哪過冬呢

鴻雁是大雁的一種,過冬期間會遷徙過冬。在寒冬時期,大雁會南飛遷徙,飛往暖和的地方,越冬於中國中部、東部和台灣以及朝鮮。那裡的冬天氣候比較溫暖,幫助它們過冬。
大雁是雁屬鳥類的通稱,又稱野鵝,天鵝類,是大型候鳥。全世界共有9種,我國有7種,除了白額雁外,常見的還有鴻雁、豆雁、斑頭雁和灰雁等,在民間通稱為「大雁」。

5. 大雁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大雁是候鳥,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有時也在湖泊中游盪,喜歡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強,善爭斗。

春天10~20隻一起小群活動,冬天數百隻一起覓食、棲息。宿棲時,有大雁警戒,發現異常,大聲驚叫,成群逃逸。群居時,通過爭斗確定等級序列,王子雁有優先採食、交配的權力。

(5)鴻雁在哪個高原生活擴展閱讀:

大雁遷徙的原因:

大雁原本生活在北半球的北方(或南半球的南方),因為冰川期到來,全球普遍變冷,在冬季,冷空氣自北向南推進(在南半球是自南向北推進),驅使北半球的鳥類向南逃避(南半球的向北逃避),夏季再返回原棲息地,周而復始,形成了遷徙的本能。

在這個過程中,鳥類要逃避的並不僅僅是低溫。鳥類普遍擁有厚實的羽毛,對嚴寒的抵抗能力普遍強於其他物種。但低溫導致的覓食困難則是無法迴避的:冬季氣溫下降,一些植物為了減少水分蒸發、降低體內消耗,幾乎停止生長,這對某些以水果、穀物為食的鳥類來說是致命的飢荒。

而且,北方的冬季氣溫跌至冰點以下,湖面、海面冰凍,水禽也無法捕食; 更為致命的是,氣溫下降,導致幾乎所有的昆蟲或者凍死,或者冬眠,以昆蟲為食的鳥類也失去了食物來源。 如此種種食物短缺,才是逼迫北半球鳥類向南(南半球鳥類向北)遷徙的主要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雁 (紅樹林野生動物雁亞科動物)

6. 鴻雁指的是大雁嗎

鴻雁~又叫大雁是家鵝的祖先、天鵝也是大雁的一種、是大型水禽、主要棲息於平原和草原的泊水塘、沼澤、河流等地區、以植物的葉、芽、苞和魚、蟲為食、喜歡結伴生活、常集成從數十到上千隻的大群、每年秋去春回、南來北往地遷徙、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7. 鴻雁兩性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大雁的生長地在哪裡?快,非常急!!!!
大雁生活一般生活在沼澤地較多的濕地,冬天來臨時,中北部空氣寒冷,水中的食物減少,大雁為了生存,就往氣候相對溫濕的南部,在南方仍可以找到生存的食物,而到了春天,中北部的氣候轉暖,食物又多起來,於是就又飛回到原來生活的地方。
所以古時候當人們看到大雁南飛的觸候就知道天氣要冷了,也正為如此,不少文人黑客感慨無限,寫出了不少凄美的詩詞

問題二:大雁生活在什麼環境下?
大雁生活在溫暖的地方,冬天在南方,夏天在北方。

問題三:大雁的生活習性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盪盪地飛到我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8~90公里,幾千公里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在長途旅行中,雁群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它們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起到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的信號作用。大雁保持嚴格的整齊的隊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為它們整天的飛,單靠一隻雁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互相幫助,才能飛得快飛得遠。有勁的大雁在撲翅膀飛的時候,翅膀尖扇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輕輕地抬起來,長途跋涉的小雁就不會掉隊。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經驗的,由於頭雁扇動翅膀的作用,帶動氣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後面的大雁飛起來會很輕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頭雁飛行的過程中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緊跟其後的大雁飛行時就可以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於整個群體的持續飛行能力。相同的原理在田徑場上也有,中長跑的比賽中一些有經驗的運動員不會一開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緊跟一個後面跑,因為這樣空氣對他的阻力會比第一位的小。跑起來也更省力。另外,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種集群本能的表現。因為這樣有利於防禦敵害。雁群總是由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隊伍的前面。在飛行中,帶隊的大雁體力消耗得很厲害,因而它常與別的大雁交換位置。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停歇在水邊找食水草時,總由一隻有經驗的老雁擔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飛,就有被敵害吃掉的危險。大雁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大雁愛情,大雁從不獨活,一群大雁里很少會出現單數。一隻死去,另一隻也會自殺或者鬱郁而亡。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有時也在湖泊中游盪,喜歡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強,善爭斗。春天10~20隻一起小群活動,冬天數百隻一起覓食、棲息。宿棲時,有大雁警戒,發現異常,大聲驚叫,成群逃逸。群居時,通過爭斗確定等級序列,王子雁有優先採食、交配的權力。 黑雁繁殖於北美洲及西伯利亞極地的苔原凍土帶;越冬於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 灰雁歐亞北部,越冬於北非、印度、中國及東南亞。 鴻雁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繁殖於蒙古、中國東北及西伯利亞,越冬於中國中部、東部和台灣以及朝鮮。 白額雁繁殖於北半球的苔原凍土帶;在溫帶的農田越冬。 人工繁殖在野生狀態下,大雁性成熟需三年,一雄配一雌,年產蛋4~8枚。人工養殖時(目前所謂的人工養殖是將大雁與家鵝或朗德鵝 雜交),可以一雄配多雌,性成熟時間為8~9個月,年產蛋量初產在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產蛋可達25枚,蛋重150克,孵化期為31天。大雁是典型的食植性群集類水禽,野生狀態下以植物嫩葉、細根、種子為食,其中多以雜草為主。人工養殖時,可以大群放牧吃嫩草、溜麥,主要活動在稻茬地、河壩灘塗、山坡等,不用補飼,即可達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圈養的條件下,可以喂各種雜草粉和各種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內(2~6月)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即可。大雁的繁殖率雖比家禽低,但草食性能強,飼養一個體重5公斤的成雁終生耗精料(育雛期)2公斤,是其它任何畜禽品種無可比擬的

8. 大雁的生活習性!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盪盪地飛到我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8~90公里,幾千公里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

在長途旅行中,雁群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它們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起到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的信號作用。

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停歇在水邊找食水草時,總由一隻有經驗的老雁擔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飛,就有被敵害吃掉的危險。

大雁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

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

有時也在湖泊中游盪,喜歡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強,善爭斗。春天10~20隻一起小群活動,冬天數百隻一起覓食、棲息。宿棲時,有大雁警戒,發現異常,大聲驚叫,成群逃逸。群居時,通過爭斗確定等級序列,王子雁有優先採食、交配的權力。

(8)鴻雁在哪個高原生活擴展閱讀:

關於大雁排隊的傳說

從前,大雁起飛時並不排隊,而是成群飛落。公雁飛在前頭,母雁飛在後頭,小雁飛在中間。春天來了,它們從南方飛到北方避暑;秋天到了,它們又從北方飛到南方過冬。晚上睡覺時總有哨雁放哨,以免雁群受到人類的傷害。

有一次,一群雁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它們紛紛落在河灘的草叢里棲息。老雁派好了守夜的哨雁以後就睡下了,但它心裡卻怎麼也放心不下,總覺得會有事發生。

於是,它起來又三番五次地叮嚀哨雁:「今夜輪到你守夜,可千萬要小心,不到天亮,你怎麼也不能睡覺。你用心聽著,仔細看著,聽到有腳步聲、看見有紅火閃動,那是獵人來了,你就使勁扇動翅膀高聲叫喚,叫醒大夥飛走,記住了嗎?」

小雁不耐煩地說:「聽清了,你放心地睡吧,我會操心的,保證沒事。」老雁一聽,更不放心,再三叮嚀。小雁惱火道:「行啦行啦,多加小心,多加小心,我記熟了。你快去睡去吧,天都快亮了。」老雁因為連守了幾夜,睏乏不堪,很快便睡著了。

這時正是深秋,不光天氣冷了,到了半夜,陣陣寒風襲來,竟飄起了雪花,冷得刺骨。守夜的小雁快到天亮時,又冷又乏,它看看相偎在草叢中熟睡的雁群,自言自語道:「真倒霉,輪到我守夜,偏偏又遇上這種天氣。」

它抬頭一看,天快亮了,心想,打雁的人若來早就來了,天這么冷誰還會來。再說,哪有這么巧的事,每晚守夜的都碰不到打雁的人,我肯定也不會了。想著想著,它看了看遠處,沒有人影,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草叢深處一鑽倒頭睡著了。

無巧不成書。打雁的人也有他們的算計,專門等到天快亮時守夜的哨雁瞌睡的時候來。於是,一個打雁的老獵手,帶著火槍消消靠近了雁群。幹啥行道的有啥行道的妙招兒。

老獵手順著河邊,找到了大雁的窩。他輕輕拿起火槍,一看沒有哨雁,就將槍口對准了雁群,只聽「呯」的一聲,只有那隻老雁逃脫了,其餘的大雁都葬身槍口。

這只老雁,在睡覺的時候,就惦記著雁群的安全,當它驚醒時,已來不及叫醒其他的雁,火槍就響了,它隻身「咕嚕咕嚕」叫著飛走了。

從此,老雁把這個沉痛的教訓告訴了所有的大雁:因為「一」只雁不小心,整群雁就會被「人」打死。

為了加深印象,一代接一代傳下去,它就想了一個不易忘記的辦法——起飛時,雁群要排成「一」字形和「人」字形隊伍,這樣,其他的雁一見隊形,就記住了教訓。後來,南來北往,曉行夜宿,雁群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悲劇。

閱讀全文

與鴻雁在哪個高原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