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熊貓生活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大熊貓主要的生活的地方是中國四川、陝西省和甘肅省的山區地帶。
大熊貓分布地區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野外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比如: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
❷ 熊貓生活在哪裡
熊貓生活在中國甘肅,陝西,四川。
分布地點僅限於中國陝西秦嶺南坡,甘肅、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彼此分割的六個分布區域,棲息於海拔為1400-3600米之間的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中。
大熊貓生活在茂密竹林里,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2)大熊貓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熊貓腸道菌群基本無能力降解竹子中的纖維,它們並不能從纖維素中獲取必須的能量,並通過研究確定大熊貓主要通過竹子中的澱粉、半纖維素、果膠等獲取能量。
大熊貓選擇竹子作為主要食物的原因:在野外相對於其他食物來說,竹子分布廣泛,容易獲得,與大熊貓進行搶食的競爭者少;相對於其他木本植物,竹子中含有濃度相對較高的澱粉;竹子不同部位隨四季的變化其澱粉含量亦隨之變化,大熊貓總是選擇取食竹子中澱粉含量高的部位。
竹子中澱粉和半纖維素含量最高的是竹筍,竹筍發生的季節,也是大熊貓發情和生兒育女的季節。竹筍中的高含量澱粉和半纖維素可以為大熊貓發情及生兒育女大量補充體力,增加體重;而在冬季沒有竹筍和嫩竹葉的情況下,竹竿中的澱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則會達到一年中的最高點。
❸ 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
大熊貓的棲息環境:
1、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
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隻,其中80%以上分布於四川境內。
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2、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裡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3、大熊貓具有不懼寒濕,從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氣溫在-4-14℃它們仍然穿行於被白雪壓得很厚的竹叢中。它們也不怕潮濕,總愛在濕度80%以上的陰濕天地里生活。
(3)大熊貓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熊貓的分布范圍:
現存: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滅絕:中國(湖南和湖北)。
大熊貓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地區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
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
❹ 大熊貓生活在哪
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大熊貓主要生活在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大熊貓具體分布區域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❺ 大熊貓居住在哪裡
大熊貓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大熊貓具體分布區域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大熊貓:
大熊貓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迄今所發現的最古老大熊貓成員——始熊貓的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地質年代約為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長期嚴酷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中,和它們同時代的很多動物都已滅絕,但大熊貓卻是強者,處於優勢,生存至今成為「活化石」。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大熊貓的標准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生活中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❻ 中國 大熊貓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 在哪
分布於中國甘肅,陝西,四川(區域滅絕:湖北、湖南 )。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
大熊貓的分布區已經相當狹小,實際上它的分布地點僅限於中國陝西秦嶺南坡,甘肅、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彼此分割的6個分布區域,棲息於海拔為1400-3600米之間的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中,總面積為29500平方公里。
(6)大熊貓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裡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因為大熊貓是世界上極其寶貴的自然歷史遺產,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其生存和保護現狀,為世人所關注。
保護大熊貓的根本措施是保護大熊貓的棲息地,促進野外和飼養大熊貓的繁殖,完善和強化管理手段,採取科學的方法,為大熊貓的生存創造必需的條件,穩定進而發展大熊貓種群數量,發展和恢復大熊貓的潛在棲息。
❼ 大熊貓主要生活在哪裡
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其中大部分分布於四川境內。
據專家研究,迄今發現的最古老大熊貓成員——始熊貓的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他們生活在距今天800萬年前,比我們人類還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長期嚴酷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中,與它們同時代的很多動物都已滅絕,但大熊貓卻是強者,最後自己活成了「活化石」。
據專家說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這是一種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根據考古發現,遠古時候的大熊貓主要生活在我國的中部和南部,並且不斷地向外擴展,在它們最鼎盛時期,分布的環境非常廣泛,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
實際上,在這時候的大熊貓不僅僅分布在我國,而且在歐洲的法國和匈牙利等地的森林都有發現其蹤跡。但萬萬沒有想到之後的大冰川期來了了,黑夜降臨,氣溫驟降,地球表面覆蓋大規模的冰川。由於溫度的下降,那時候地球上的絕大數生物都慘遭滅絕。而大熊貓得以倖免,多虧了我們特殊的地理環境的庇護。
(7)大熊貓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
在動物園裡面,飼養員每天兩次定時給它們餵食,所以大熊貓其他的時間都用來休息。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大熊貓看起來也很可愛。它們非常的靈活,能夠把它們笨重的身體擺成各種各樣的姿勢。最喜歡的姿勢便是腿撐在樹上,並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貓最可愛的特點是它那胖嘟嘟的身體和他那內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這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裡面,有充足的食物,沒有天敵,沒必要行動很快。但是,正是它這種慢吞吞的動作使它能夠保存能量,以適應低能量的食物。它們有時候也會爬樹偵察情況,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❽ 大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
大熊貓生活在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溫帶森林中。
大熊貓以吃竹子為生,每天一半的時間是在進食,而另一半則是用來睡覺。其採食的食物99%都是竹子,但野生大熊貓偶爾吃肉和其他植物,此外,大熊貓的交流一般是通過氣味標記來進行的,用尿液或者是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物。
(8)大熊貓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1、分布地區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
2、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3、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
4、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
5、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
❾ 大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
大熊貓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大熊貓具體分布區域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
然而,說起中國大熊貓最多的地方,很多人恐怕都會條件反射般地想到四川省,但實際上,我們國家熊貓分布密度最大的地方卻不在四川省,而是在陝西省一個叫做「佛坪」的小縣城。大熊貓的特點佛坪縣位於漢中市東北部,地處秦嶺南麓,總面積約為1279平方公里。佛坪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區,也是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的主要調水點,壩高145米的三河口水利樞紐建成後將形成「高峽出平湖」的盛景。佛坪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它成為了「大熊貓的家園」和「中國山茱萸之鄉」,還被世界旅遊組織認定為最具生態旅遊開發價值的地區,具備5A級旅遊資源,森林覆蓋率高達90.3%,是秦嶺物種最豐富、生態最復雜、保存最完整的核心區域。佛坪縣境內群山雄峙,唐代著名詩人岑參就曾經寫道:「峰攢望天小,亭午見日初。夜宿月近人,朝行雲滿車」。這座美麗的小縣城氣候宜人,風景絕美,還在2017年被評為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