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藍鯨魚都生活在哪個地方

藍鯨魚都生活在哪個地方

發布時間:2022-07-27 14:14:15

A. 藍鯨生活在哪裡

藍鯨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游來中國海區極稀少,黃海、南海曾有記錄。

B. 大多數藍鯨生活在哪

藍鯨可以生活在個大洋的海域,其中以太平洋和大西洋居多

C. 鯨魚主要生活在那些海域

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僅有少數種類棲息在淡水環境中。鯨的種類很多,全世界有80餘種,我國海域有30多種,東海、南海均有分布。

鯨的活動范圍很廣,在南北緯40度以內的熱帶海洋生活,但是一些深海鯨(例如抹香鯨)和其他體型稍大的鯨類會深入高緯度地區。白鯨和角鯨,這兩種鯨只生活在環北極和亞北極地區的海域。

我國的鯨類動物資源非常豐富,迄今為止在我國海域發現的已經達到9科、26屬、38種,其中既有體長在25米以上的藍鯨,也有體長僅有1米左右的江豚,特別是還擁有特產的淡水鯨類──白鰭豚(已滅絕),是鯨類動物中的一朵奇葩。

(3)藍鯨魚都生活在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現存種可分為須鯨亞目和齒鯨亞目,須鯨亞目體型巨大,其中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於6米。口內無齒。上頜兩側各具有150~400枚角質鯨須。鯨須的顏色、數目和形狀因種而異,是分類的重要依據。外鼻孔2個,位於頭頂。

頭極大,有的種可達體長的1/3。僅有1~2對肋骨與小型胸骨相連接,無鎖骨,鰭肢一般4指。具有盲腸。以磷蝦和頭足類為食,有的也吃小魚和底棲貝類。

有3科10種,均為海棲。如露脊鯨、藍鯨、灰鯨、長須鯨、座頭鯨、大須鯨(鰮鯨)、小須鯨(小鰮鯨)。

D. 藍鯨主要生活在哪些水域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 藍鯨亦稱「剃刀鯨」,是地球上最大與最重的動物,屬於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三個亞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棲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與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稱侏儒藍鯨)。在印度洋發現的B. m. indica則可能是另一個亞種。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

E. 藍鯨為什麼生活在北冰洋

藍鯨亦稱「剃刀鯨」,是地球上最大與最重的動物,屬於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三個亞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棲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與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稱侏儒藍鯨)。在印度洋發現的B. m. indica則可能是另一個亞種。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

●南藍鯨(B.m intermedia Burmeister,1871)南藍鯨分布於南半球;雌性長23~24米,雄性22米性成熟,身體成熟的體長分別為26~27米和24~25米; ●北藍鯨(B.m musculus Linnaeus,1958)北藍鯨分布於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北藍鯨雌性長21~23米,雄性20~21米性成熟,分別在25和24米長時身體成熟; ●小藍鯨(B.m brevicaukta Ichihara,1966)小藍鯨分布印度洋和東南大西洋的亞南極海域。小藍鯨雌性長19米,雄性略小於19米性成熟,雌雄長分別為22和21米時身體成熟。

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數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游於黃海和台灣海域。

F. 藍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藍鯨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動物,一頭成年藍鯨能長到曾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恐龍~~長臂龍體重的2倍多,非洲公象體重的30倍左右。

藍鯨,又叫「剃刀鯨」,屬哺乳綱,鯨目,須鯨科。生活在大洋中,喜歡群居,通常數頭、數十頭成一群進行洄遊。遍布全球各大洋海域。在南半球,每年游至赤道附近暖水域生殖、越冬。夏季長途跋涉洄遊至南極周圍的浮冰附近索餌;在北半球棲於大西洋的北半部,北可達浮冰帶,而棲於太平洋,往北可達阿留申群島。藍鯨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動物,它身長可達30米左右,體重約170噸,一張嘴就可以開到容10個成年人自由進出的寬度。一頭成年藍鯨能長到曾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恐龍——長臂龍體重的2倍多,非洲公象體重的30倍左右。

藍鯨背脊呈淺藍色,肚皮布滿褶皺,帶有赭石色黃斑。它的尾巴寬闊平扁,能在水中自由靈活地擺動,既是前進的動力,也起著方向舵的作用,時速可達27千米。

藍鯨甚偏食,幾乎全以磷蝦類為食,所以藍鯨的分布僅限於磷蝦多的海域。生活在南極海域的藍鯨,別看它是地球上龐然大物,但喉嚨卻異常狹窄,只能吞下比手指頭還小的魚類。藍鯨捕食方式屬「吞食型」,主要食物是小蝦、水母、硅藻等浮游生物。它常在水面張開血盆大口,把蝦和海水一起吞入口中,接著閉嘴濾出海水,把小蝦吞進腹內。一頭藍鯨每天要吃約4噸重的小磷蝦。如果它肚中的食物少於2噸,它就會餓得發慌,好像是永遠吃不飽似的。所以它經常潛入水深三四十米處,搜尋食物。由於長時間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換氣時,會從鼻孔內噴射出高達15米左右的水柱,遠遠望去,宛如一股噴泉。藍鯨的體力之強在世界的各種動物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有動物界「大力士」的美稱。它呼吸時的噴潮極為壯觀,噴起的水柱高達10~15米。有人估計,一頭巨大的藍鯨體力所發出的總功率,大約可達1300千瓦,大大超過了中型捕鯨部主機所發出的功率,與一艘遠洋級捕鯨船發出的功率相近,因此捕到一頭巨大的藍鯨,當它拖著長長的繩索掙扎逃命時,捕鯨船即使開足馬力「打倒車」也制止不住,只能一面放出繩索,一面緊緊跟隨,直到它停止呼吸為止。

據說,曾有一頭藍鯨把一艘27米多長的捕鯨快艇拖著跑了70多千米,而當時那艘快艇正開足馬力向後退行。

藍鯨在冬季繁殖。母鯨懷胎一年後才生小鯨。剛產下的幼鯨體長就有7。5米左右,重約6噸,經過24小時的餵奶,它的體重就能增加100千克左右,平均每分鍾增加約75克。幼鯨經過7個月的哺乳後,體重可達到23噸左右,體長約16米,並開始學著張嘴吞食各種浮游生物。小藍鯨要到5歲才算成年,它的壽命約為20~30年。

長須鯨的體形小於北極露脊鯨、黑露脊鯨和藍鯨,居鯨類第4位。頭部約占體長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體型龐大,頭部顏色不對稱,背鰭小,頭上有縱脊,頭部後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紋,是近距離鑒別的有利特徵。右側的下唇、口腔以及鯨須的一部分是白色,而左側則全部都是灰色。不對稱的顏色有可能是由於攝食時是以右側游泳所致。

據悉,一頭藍鯨只用47天時間,遊程就達3000公里以上。如此超長的旅程使得它們遠離進食基地,長達4個月之久的時間內概不進食。以積蓄的儲能為生。

藍鯨的孕期為11個月,而一頭新生幼鯨的身長就達7米左右,體重達2噸或更重些,每天吃奶半噸多,一個星期後,體重就增加一倍。到6個月左右斷奶的時候,幼鯨的身長會加倍,但需再隔4或5年,它才性成熟和充分發育。

藍鯨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因此每隔10~15分鍾需露出水面呼吸。藍鯨露出水面時,先將肺中的二氧化碳從鼻孔中排出體外,然後再吸氣。從鼻孔排出的灼熱而強有力的二氧化碳廢氣,伴有響亮的尖叫聲,並把附近的海水也卷出水面,高度可達10米左右,於是海面上出現了一股壯觀的白色霧柱。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剛出生的幼仔體長就達6~8米,體重約為6000千克,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游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主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

長到能單個或結對地邀游世界大洋的藍鯨,可活到120歲。

阿根廷與英國海軍在爭奪福克蘭群島戰斗中,出現一位「不速之客」——藍鯨。藍鯨遇到逆戟鯨,英軍碰上魚雷……籃鯨,英軍險象環生,生死未卜。於是,一則動物與人互救濟的故事發生了。

克拉克少校是英海軍「勇敢」是驅逐艦的艦長,他帶領一支特混艦隊,准備從阿軍手中奪回福克蘭島。剛才出現在雷達熒光屏上的黑點消失了。克拉克下令解除警戒。稍頃,值班軍官又驚叫起采:「雷達又捕捉到另外幾個信號,就在離鯨魚不遠的地方。」仔細辨認只見海面上嗜殺成性的逆戟鯨黑壓壓地竄過來,把一對藍鯨團團圍任。這是一個血淋淋的廝殺場面。凶惡而狡渭的逆戟鯨首先撲向較小的雄藍鯨。幾條兇猛的逆戟鯨張開大嘴,露出尖利的牙齒,一下子咬在雄藍鯨的尾巴上,另幾條又兇猛地竄上采咬住雄藍鯨的頭部,硬把雄藍鯨的舌頭給予扯了出來。

受到致命傷害的雄藍鯨又一次浮出海面,便奄奄一息了。很快,逆戟鯨開始向雌藍鯨發動進攻。

兩條逆戟鯨首先發動進攻,兩張大嘴一起咬住雌藍鯨的尾巴。雌藍鯨畢竟比它的配偶要強壯得多,它驚人地躍起,大半個身子露出水面,不僅擺脫了兩條逆戟鯨,而目翻轉的身子全力砸在敵手身上。結果,一條逆戟鯨被撞死,另一條落荒而逃。雌藍鯨乘機逃跑時,被其他逆戟鯨攔住了去路。雌藍鯨又拚命地一躍,然後翻轉著直插水裡。大約兩分鍾後,雌藍鯨冒出海面。它一浮上來就向「勇敢」號靠攏,貼著船舷游著。它的敵人依舊虎視眈眈。

土生土長在福克蘭群島的捕鯨手、入伍後成為中尉的布約格為析道:「藍鯨很聰明,它貼近我們是在乞求我們的保護,它明白我們是它能倖存下來的唯一希望。」

克拉克少校猶豫不決,如果他下令射擊,其後果顯而易見,因為不屬於正常戰斗,也許他會因此而被撤職,從而結果他的艦長生涯。可克拉克發現雌藍鯨確實好象在求他們救助,雌藍鯨那像人一樣的大眼睛正側視著他。克拉克少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終於痛下決心:「機關炮和各種輕武器做好准備,目標逆戟鯨,開火!」頃刻間,艦上所有的槍支都狂叫起來。海面上漂浮著百餘條血肉模糊的逆戟鯨屍體。雌藍鯨安然無恙地貼在「勇敢」號旁,雌藍鯨得救了。從那以後,雌藍鯨始終跟著「勇敢」號,給艦上官兵表演百種絕技。

一天早上,值班軍宮報告克拉克說,在4海里遠的水面上發現一個奇怪的東西。他用望遠鏡一看,頓時嚇懵了,只見那條雌藍鯨正用腦袋推著一個如汽油桶一般的東西。「那是一顆水雷!」他驚恐地大叫起來,立刻命令驅逐艦停止前進,並讓槍炮手瞄準水雷,隨時准備引爆。

布約格被喊來了。克拉克急切地向他說明了情況:「這是一顆磁性水雷,遇到大型船隻產生的磁場就會爆炸。幸虧那條神聖的雌藍鯨把它隔在一邊,如果水雷再靠近一些,軍艦就會被炸毀。現在不知你有什麼辦法。」布約格稍稍想了想,掏出了平日與雌藍鯨進行「對話」的啞悄,放在嘴裡發出震動聲,雌藍鯨突然停止了與水雷的嬉戲。布約格繼續吹悄,雌藍鯨極不懂願地離開了它的「玩物」。雌藍鯨離開後,克拉克就命令開槍將水雷引爆。

克拉克少校迅速向艦隊司令約翰·伍德沃德作了匯報:「藍鯨救了我們,將軍。在這樣的濃霧中要不是它的幫助,我們是絕對發現不了那隻浮雷的。」「幸虧當初你保護它」伍德沃德大聲說。

一天凌晨兩點,登陸行動開始了。布約格所在的艇剛駛近一座小島,突然一隊阿根廷飛機神不知鬼不覺地飛來。一聲巨響,布約格的那艘登陸艇被擊中了,布約格被幸運地拋到海面上。他左臂受傷,在冰冷的海水中掙扎著。就在他孤立無援、精疲力盡的時候,他想起了他的朋友雌藍鯨。他用右手從上衣口袋裡掏出那隻啞悄,放在嘴裡拚命地吹起來。

不一會兒,他下面的海水開始翻騰,雌藍鯨用它那小山似的背脊把布約格馱出了冰冷的水面,一直送上「勇敢」號。幾個水兵趕緊把布約格救上艦,而雌藍鯨又很快地消失在茫茫茫大海。幾分鍾後,它又返回來。這回它背上馱了4個落水士兵。就這樣,雌藍鯨一趟趟往返,從驚濤駭浪中救起38官兵。

當歷時74天的福克蘭群島爭奪戰結束時,「勇敢」號驅逐艦載譽而歸。布約格卻留了下來,在艦隊司令的資助下,他在海灣圈起了一片水面,作為精洋動物訓練場,繼續訓練他的海豚,還自他的救命恩人——那條雌藍鯨。

為了表彰雌藍鯨在海戰中的傑出功勛,艦隊司令約翰·伍德沃德親自給菲利普親王寫信,請求授予那條雌藍鯨最令人羨慕的獎賞——維多利亞十字勛章。菲利普親王很快回信,除對司令部及海軍官兵們保護藍鯨的義舉表示欽佩外,還代表女王把一枚十字勛章套在那條雌藍鯨巨大的背脊上。

G. 藍鯨生活在哪個洋

藍鯨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
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三個亞種:
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
棲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與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稱侏儒藍鯨)。
在印度洋發現的B. m. indica則可能是另一個亞種。

H. 藍鯨生活在什麼地方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遍布全球各大洋海域。它身長可達30米左右,體重約170噸,一張嘴就可以開到容10個成年人自由進出的寬度。
藍鯨背脊呈淺藍色,肚皮布滿褶皺,帶有赭石色黃斑。它的尾巴寬闊平扁,能在水中自由靈活地擺動,既是前進的動力,也起著方向舵的作用,時數可達27公里。藍鯨捕食方式屬「吞食型」,主要食物是小蝦、水母、硅藻等浮游生物。它常在水面張開血盆大口,把蝦和海水一起吞入口中,接著閉嘴濾出海水,把小蝦吞進腹內。一頭藍鯨每天要吃約4噸重的小磷蝦。
如果它肚中的食物少於2噸,它就回餓得發慌,好像是永遠吃不飽似的。所以它經常潛入水深三四十米處,搜尋食物。由於長時間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換氣時,會從鼻孔內噴射出高達15米左右的水柱,遠遠望去,宛如一股清泉。藍鯨的力氣很大,大約相當於一台中型火車頭的拉力。
藍鯨在冬季繁殖。母鯨懷胎一年後才生小鯨。剛產下的幼鯨體長就有7.5米左右,重約6噸,經過24小時的餵奶,它的體重就能增加100公斤左右,平均每分鍾增加約75克。幼鯨經過7個月的哺乳後,體重可達23噸左右,體長約16米,並開始學著張嘴吞食各種浮游生物。小藍鯨要到5歲才算成年,它的壽命約為20-30年。
藍鯨渾身是寶,它的脂肪可制肥皂;鯨肉營養豐富;鯨骨可提煉膠水;鯨肝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血和內器官又是優質肥料。因此,藍鯨屢遭人類的肆意捕殺。現在,藍鯨的數量正急劇下降,幾乎到了瀕臨毀滅的境地。

I. 藍鯨的詳細資料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體長一般為24米,質量為100噸以上。最大的藍鯨體長可達33米,質量可達190餘噸。大約相當於32頭大象(陸地上最大的動物)、300多頭牛的質量。捕鯨者曾在南極捕到一頭藍鯨,產鯨肉61.43噸,脂肪36.38噸,一個心臟的質量就有430千克,肝臟為1噸,舌頭為3.09噸,胃100千克,肺500千克,腸子的質量為1.49噸,血液總量約8~10噸。需要用47輛載重四噸的卡車或四至五節火車車箱才能運走。

-------以下為藍鯨詳細資料-----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而且比地球上曾經生活的最大的恐龍還要大,是目前人們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發的地方,後來,毛發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lanjing.jpg(3020bytes)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藍鯨的身軀是如此的巨大,以致於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雄獸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腸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裝下一個小孩,臟壁厚達60多厘米,雄獸的陰莖長達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1700馬力,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大力士。

藍鯨分布於從南極到北極之間的南北兩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極附近的海洋中數量較多,但熱帶水域較為少見。在我國見於黃海、東海、南海,包括台灣南部及西南部水域。盡管體型巨大,平時行動緩慢,常常靜止不動,卻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靈活地擺動,既是前進的動力,也起著舵的作用,前進的時速高達28公里。

藍鯨棲息的海灣大多由陸地的河水中沖入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來了身體閃耀著鑽藍色光芒的大群磷蝦。不可思意的是,藍鯨這種超大型的動物竟然就是以鱗蝦這種微小的動物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磷蝦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裡沒有支持體重的限制,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時間張開大口游弋於稠密的浮游生物叢中,嘴巴上的兩排板狀的須像篩子一樣,肚子里還有很多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的褶皺,能擴大又能縮小,這樣它就可以將海水和磷蝦一齊吞下,然後嘴巴一閉,使海水從須縫里排出,濾下小蝦小魚,吞而食之。藍鯨的食物還有其他蝦類、小魚、水母、硅藻,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藍鯨,體型比生活於南極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認為這與其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藍鯨雖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用肺進行呼吸,肺的重量達1000多千克,能容納1000多公升的空氣。這樣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數大大減少,大約每隔10-15分鍾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時先將肺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從鼻孔逐出體外,然後再吸進新鮮氧氣。每當它的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時,先將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逐出體外,這股強有力的灼熱氣流沖出鼻孔時,噴射的高度可達10米左右,並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藍色的海面上出現了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遠遠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噴泉,同時還發出猶如火車的氣笛一般響亮的聲音,人們稱之為「噴潮」。人們可以根據藍鯨噴氣時發出的聲音、噴潮的高度和形狀,來確定它的位置。

一般鯨類在潛水之前是不會升起尾巴的,但藍鯨在潛水之前總是將尾巴露出水面,有時竟高高地躍出水面,然後迅速潛入30-40米的水中去尋覓食物。平時它也喜歡用尾鰭打水,這是一種有著多種用途和多種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戲,也可能是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許是為了擺脫皮膚上的寄生蟲的騷擾。

雖然有人曾見到50-60隻藍鯨成群活動,但一般很少結成群體,大多數是孤獨的,或僅有2-3隻在一起活動。雙棲的藍鯨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潛水、覓食和呼吸,宛如鴛鴦,形影不離,身後常常留下一條寬寬的水道。3隻在一起的藍鯨,大多為雌獸和一隻幼仔鯨緊靠在一起,雄獸尾隨其後,相距大約3米左右。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剛出生的幼仔體長就達6-8米,體重約為6000千克,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游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主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一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

藍鯨在分類學上隸屬於哺乳綱、鯨目、長須鯨科、長須鯨屬。由於多年來世界各國在各大海洋中競相獵捕,現在體長在25米以上的藍鯨已經很少見了。另外,鱗蝦的大量捕撈,也使藍鯨的覓食活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據統計,半個世紀以前,全世界的藍鯨大約還有30萬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隻,而現在僅剩有大約2000隻了。盡管自1932年以來,國際上就已經對每年捕殺藍鯨的數量作了限制,但是這種世界上最大動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險。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體長一般為24米,質量為100噸以上。最大的藍鯨體長可達33米,質量可達190餘噸。大約相當於32頭大象(陸地上最大的動物)、300多頭牛的質量。捕鯨者曾在南極捕到一頭藍鯨,產鯨肉61.43噸,脂肪36.38噸,一個心臟的質量就有430千克,肝臟為1噸,舌頭為3.09噸,胃100千克,肺500千克,腸子的質量為1.49噸,血液總量約8~10噸。需要用47輛載重四噸的卡車或四至五節火車車箱才能運走。

-------以下為藍鯨詳細資料-----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而且比地球上曾經生活的最大的恐龍還要大,是目前人們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發的地方,後來,毛發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lanjing.jpg(3020bytes)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藍鯨的身軀是如此的巨大,以致於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雄獸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腸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裝下一個小孩,臟壁厚達60多厘米,雄獸的陰莖長達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1700馬力,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大力士。

藍鯨分布於從南極到北極之間的南北兩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極附近的海洋中數量較多,但熱帶水域較為少見。在我國見於黃海、東海、南海,包括台灣南部及西南部水域。盡管體型巨大,平時行動緩慢,常常靜止不動,卻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靈活地擺動,既是前進的動力,也起著舵的作用,前進的時速高達28公里。

藍鯨棲息的海灣大多由陸地的河水中沖入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來了身體閃耀著鑽藍色光芒的大群磷蝦。不可思意的是,藍鯨這種超大型的動物竟然就是以鱗蝦這種微小的動物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磷蝦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裡沒有支持體重的限制,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時間張開大口游弋於稠密的浮游生物叢中,嘴巴上的兩排板狀的須像篩子一樣,肚子里還有很多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的褶皺,能擴大又能縮小,這樣它就可以將海水和磷蝦一齊吞下,然後嘴巴一閉,使海水從須縫里排出,濾下小蝦小魚,吞而食之。藍鯨的食物還有其他蝦類、小魚、水母、硅藻,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藍鯨,體型比生活於南極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認為這與其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藍鯨雖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用肺進行呼吸,肺的重量達1000多千克,能容納1000多公升的空氣。這樣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數大大減少,大約每隔10-15分鍾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時先將肺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從鼻孔逐出體外,然後再吸進新鮮氧氣。每當它的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時,先將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逐出體外,這股強有力的灼熱氣流沖出鼻孔時,噴射的高度可達10米左右,並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藍色的海面上出現了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遠遠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噴泉,同時還發出猶如火車的氣笛一般響亮的聲音,人們稱之為「噴潮」。人們可以根據藍鯨噴氣時發出的聲音、噴潮的高度和形狀,來確定它的位置。

一般鯨類在潛水之前是不會升起尾巴的,但藍鯨在潛水之前總是將尾巴露出水面,有時竟高高地躍出水面,然後迅速潛入30-40米的水中去尋覓食物。平時它也喜歡用尾鰭打水,這是一種有著多種用途和多種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戲,也可能是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許是為了擺脫皮膚上的寄生蟲的騷擾。

雖然有人曾見到50-60隻藍鯨成群活動,但一般很少結成群體,大多數是孤獨的,或僅有2-3隻在一起活動。雙棲的藍鯨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潛水、覓食和呼吸,宛如鴛鴦,形影不離,身後常常留下一條寬寬的水道。3隻在一起的藍鯨,大多為雌獸和一隻幼仔鯨緊靠在一起,雄獸尾隨其後,相距大約3米左右。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剛出生的幼仔體長就達6-8米,體重約為6000千克,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游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主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一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

藍鯨在分類學上隸屬於哺乳綱、鯨目、長須鯨科、長須鯨屬。由於多年來世界各國在各大海洋中競相獵捕,現在體長在25米以上的藍鯨已經很少見了。另外,鱗蝦的大量捕撈,也使藍鯨的覓食活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據統計,半個世紀以前,全世界的藍鯨大約還有30萬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隻,而現在僅剩有大約2000隻了。盡管自1932年以來,國際上就已經對每年捕殺藍鯨的數量作了限制,但是這種世界上最大動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險。

閱讀全文

與藍鯨魚都生活在哪個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