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舉幾個例子,多一點
1、數據的採集。
無論醫學、經濟學、社會科學、工業生產或是科學實驗得到的都是數據,統計學就是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和提煉,找出規律、預測未知。概率統計是描述社會活動最簡潔有力的語言。
2、金融數據分析。
金融市場需要分析數據、預測市場走向,具體的就是將收集到的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後,形成有利於使用的內容,金融數據的特殊性使得對金融數據進行的處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有著特殊的要求。
3、人才比例統計。
美國數學會的研究報告指出,統計與生物統計的碩士、博士畢業生占數學科學畢業總數的1/3,這還不包括經濟、工程、社會學等培養的統計人才。
(1)生活中有哪些統計例子擴展閱讀:
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統計學提供更多的統計方法;社會科學本身也不斷地向細分化和定量化發展,也要求統計學能提供更有效的調查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因此,社會統計學派也日益重視方法論的研究,出現了從實質性方法論轉化的趨勢。
但是,社會統計學派仍然強調在統計研究中必須以事物的質為前提和認識事物質的重要性,這同數理統計學派的計量不計質的方法論性質是有本質區別的。
㈡ 生活中哪裡用到了折線統計圖舉例說明(舉5—8個例子
工廠每月生產值;股市的跌漲和統計氣溫
繪制某一時間段(如: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1.每個月家庭中孩子的身高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孩子的身高變化;2.學校每次月考孩子的成績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孩子的學習成績的變化;3.每個月家庭的總收入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家庭的總收入的變化;4.每個月家庭的總支出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家庭的總支出的變化;5.每個月家庭去某購物點(超市)購物情況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家庭的該項支出的變化;6.追蹤某一隻股票該年度每個月的漲跌的折線統計圖;7.追蹤某一種商品(如:食用油)的該年度每個月的漲跌的折線統計圖;8.繪制該年度你頭發的生長情況的折線統計圖,觀察該年度你頭發的生長情況
㈢ 求十個生活中相關聯的統計學例子。比如:智商與遺傳有關。因為。。。所以。。。按照這樣的格式的。急用。
1、鞋子的尺碼,因為成年女子鞋碼以 37為多數,所以無論生產與配貨時,都要多一些。
2、某區域里人的工資與消費水平有關,因為這個區域以3500元/月的人數最多,所以 消費水平就要以他們為主。
3、衛生間檯面與身高有關,因為單位里男子的身高以 172cm為最多,人數佔85%,所以檯面高度設計就要以他們的身高為參考。
4、某學校某班開聯歡會,買水果的數量與同學們的口味有關,因為大家都喜歡吃香蕉,所以就要多買點。
5、菜攤上買菜不許挑,價格與人們的接受心理有關,因為每十個西紅柿中有二個爛的是人們的心理接受極限,所以搭配時就不能超過這一比例。
6、買車險與車出險概率有關,因為車輛的刮碰情況出現的多,所以車損險就必須買。
7、碰運氣與中獎有關,因為中獎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所以我們不能寄希望於中獎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8、人氣與點擊率有關,因為寫網路小說的點擊率要達到1000以上,才能成功,所以選一家大的閱讀網路就很重要。
9、打字時,因為左手使用頻率要比右手高,所以打字的速度往往決定於左手。
10、因為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所以樂觀就很重要,常體會那如意之一二,忘了那十之八九,幸福就會不期而至。
(3)生活中有哪些統計例子擴展閱讀:
統計學是關於認識客觀現象總體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它是通過搜集、整理、分析統計資料,認識客觀現象數量規律性的方法論科學。
由於統計學的定量研究具有客觀、准確和可檢驗的特點,所以統計方法就成為實證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廣泛適用於自然、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的分析研究。
20世紀初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統計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記述統計向推斷統計發展。記述統計是對所搜集的大量數據資料進行加工整理、綜合概括,通過圖示、列表和數字,如編制次數分布表、繪制直方圖、計算各種特徵數等,對資料進行分析和描述。而推斷統計,則是在搜集、整理觀測的樣本數據基礎上,對有關總體作出推斷。
其特點是根據帶隨機性的觀測樣本數據以及問題的條件和假定(模型),而對未知事物作出的,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斷。當今西方國家所指的科學統計方法,主要就是指推斷統計來說的。
2、由社會、經濟統計向多分支學科發展。在20世紀以前,統計學的領域主要是人口統計、生命統計、社會統計和經濟統計。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到今天,統計的范疇已覆蓋了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幾乎無所不包,成為通用的方法論科學。它被廣泛用於研究社會和自然界的各個方面,並發展成為有著許多分支學科的科學。
3、統計預測和決策科學的發展。傳統的統計是對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物進行統計,提供統計資料和數據。20世紀30年代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客觀需要,統計預測和決策科學有了很大發展,使統計走出了傳統的領域而被賦予新的意義和使命。
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與統計學的相互滲透和結合,使統計科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日趨完善。
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在許多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方面有著共同之處,三者從不同角度、側面提出了解決共同問題的方法和原則。
三論的創立和發展,徹底改變了世界的科學圖景和科學家的思維方式,也使統計科學和統計工作從中吸取了營養,拓寬了視野,豐富了內容,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
計算技術和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在統計領域不斷得到開發和應用。近幾十年間,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使統計數據的搜集、處理、分析、存貯、傳遞、印製等過程日益現代化,提高了統計工作的效能。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益擴大了傳統的和先進的統計技術的應用領域,促使統計科學和統計工作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如今,計算機科學已經成為統計科學不可分割組成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理論和實踐深度和廣度方面也不斷發展。
統計在現代化管理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在現代化國家管理和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會生活都離不開統計。
英國統計學家哈斯利特說:「統計方法的應用是這樣普遍,在我們的生活和習慣中,統計的影響是這樣巨大,以致統計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甚至有的科學家還把我們的時代叫做「統計時代」。顯然,20世紀統計科學的發展及其未來,已經被賦予了劃時代的意義。
㈣ 生活中有哪些調查統計的情況
生活中調查統計的情況:
1、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0」的年份進行,如2010年進行了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就是對全國人口一一進行調查登記,規定某個特定時點(某年某月某日某時)作為全國統一的統計時點,以反映有關人口的自然和社會的各類特徵。
2、第三產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3」的年份進行,如2003年進行了中國第二次第三產業普查。
普查的內容包括:反映第三產業發展規模的指標,如單位數量、從業人員等;反映第三產業生產(經營)活動成果的指標,如銷售(營業)收入、銷售(營業)成本費用、銷售稅金、經營利潤、附營業務收支凈額、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收支、預算外收支和專項基金收支等。
反映第三產業實物資產情況的指標,如固定資產原值、庫存總值等;反映第三產業重點行業業務活動的指標,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等。
3、工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5」的年份進行,如2005年進行了中國第四次工業普查。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工業經濟的所有制結構、行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等都發生了很大變,為了加快建立現代企業體制,適應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以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有必要進行工業普查。
4、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7」的年份進行,如2007年進行了中國第二次農業普查。
主要採取普查人員直接到戶、到單位訪問登記的辦法,全面收集農村、農業和農民有關情況,為研究制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新農村建設政策提供依據,為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社會公眾提供統計信息服務。世界大多數國家都以十年或五年一個周期開展農業普查。
5、基本單位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逢「1」和「6」的年份進行,如2011年進行了中國第四次基本單位普查。主要調查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的基本情況,由反映單位基本信息、基本屬性、主要經濟活動指標以及專業特有指標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統計調查、網路-全國農業普查、網路-基本單位調查統計、網路-全國工業普查、網路-國務院關於開展全國第三產業普查工作的通知
㈤ 生活中哪裡用到了折線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應用
1、每個月家庭中孩子的身高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孩子的身高變化。
2、學校每次月考孩子的成績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孩子的學習成績的變化。
3、每個月家庭的總收入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家庭的總收入的變化。
4、每個月家庭的總支出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家庭的總支出的變化。
5、每個月家庭去某購物點(超市)購物情況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家庭的該項支出的變化。
6、追蹤某一隻股票該年度每個月的漲跌的折線統計圖。
7、追蹤某一種商品(如:食用油)的該年度每個月的漲跌的折線統計圖。
8、繪制該年度你頭發的生長情況的折線統計圖,觀察該年度你頭發的生長情況。
製作折線統計圖的步驟是:
(1)根據統計資料整理數據。
(2)先畫橫軸,後畫縱軸,縱、橫軸都要有單位,按紙面的大小來確定用一定單位表示一定的數量。
(3)根據數量的多少,在縱、橫軸的恰當位置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㈥ 生活中成功運用統計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案例有哪些
轉自以前一個教授的PPT,挺好玩的,分享下
由於戰爭,德國有一個時期物資特別緊缺,對麵包實行配給制:政府把麵粉發給指定的麵包房,麵包師傅烤好了麵包再發給居民。有一個統計學家,懷疑他所在區域的麵包師傅私扣麵粉,於是就天天稱自己的麵包。幾個月以後,他去找麵包師傅,說:「政府規定配給的麵包是400克,因為模具和其他因素,你做的麵包可能是398、399克,也可能是401、402克,但是按照統計學的正態分布原理,這么多天的麵包重量平均應該等於400克,可是你給我的麵包平均重量是398克。我有理由懷疑是你使用較小的模具,私吞了麵粉。」麵包師傅承認確實私吞了麵粉,並再三道歉保證馬上更換正常的模具。又過了幾個月,統計學家又去找這個麵包師傅,說:「雖然這幾個月你給我的麵包都在400克以上,但是這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私吞麵粉,也可能是因為你從麵包里特意挑大的給我。同樣根據正態分布原理,這么多天不可能沒有低於400克的麵包,所以我認為你只是特意給了我比較大的麵包,而不是更換了正常的模具。我會立刻要求政府檢查你的模具。」麵包師傅只好當眾認錯道歉,接受處罰。
PS.你應該了解正態分布原理吧
㈦ 平常生活中有哪些統計知識
1、一個月的氣溫變化情況。
2、一年來家中收入增長情況。
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統計學提供更多的統計方法;社會科學本身也不斷地向細分化和定量化發展,也要求統計學能提供更有效的調查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因此,社會統計學派也日益重視方法論的研究,出現了從實質性方法論轉化的趨勢。
社會統計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產生於19世紀後半葉,創始人是德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克尼斯(1821—1889),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爾(1821—1896)、梅爾(1841—1925)等人。他們融合了國勢學派與政治算術學派的觀點,沿著凱特勒的「基本統計理論」向前發展。
但在學科性質上認為統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變動原因和規律性的實質性科學,以此同數理統計學派通用方法相對立。社會統計學派在研究對象上認為統計學是研究體而不是個別現象,而且認為由於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和整體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統計
㈧ 生活中常見的統計問題
人口統計、統計表、統計圖、統計年鑒、統計公報、統計報告和其他有關統計信息。
統計包括三個含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統計工作、統計資料、統計科學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統計工作的成果是統計資料,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的基礎是統計工作,統計科學既是統計工作經驗的理論概括,又是指導統計工作的原理、原則和方法。
原始的統計工作即人們收集數據的原始形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而它作為一門科學,是從17世紀開始。英語中統計學家和統計員是同一個單詞,但統計學並不是直接產生於統計工作的經驗總結。
每一門科學都有其建立、發展和客觀條件,統計科學則是統計工作經驗、社會經濟理論、計量經濟方法融合、提煉、發展而來的一種邊緣性學科。
統計工作
利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和提供關於社會經濟現象數量資料的工作的總稱,是統計的基礎。也稱統計實踐,或統計活動,是在一定統計理論指導下,採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統計資料的一系列活動過程。
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治國和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現實生活中,統計工作作為一種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總體和自然現象總體的實踐過程,一般包括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四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