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由哪個部門負責
環保局。
環保局的工作職責:
1、負責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基本制度。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國家生態環境政策、規劃並組織實施,起草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並監督實施重點區域、流域、海域、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規劃和水功能區劃,組織擬訂生態環境標准,制定生態環境基準和技術規范。
2、負責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牽頭協調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地方政府對重特大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工作,牽頭指導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協調解決有關跨區域環境污染糾紛,統籌協調國家重點區域、流域、海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1)南寧市生活垃圾歸哪個部門管擴展閱讀
我國環保局的歷史沿革:
1974年10月,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正式成立。1982年5月,第5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決定,將國家建委、國家城建總局、建工總局、國家測繪局、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合並,組建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部內設環境保護局。
1984年12月,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局改為國家環境保護局,仍歸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領導,同時也是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1998年6月,國家環境保護局升格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正部級),撤銷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2008年7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組建生態環境部。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 2018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正式揭牌。
❷ 垃圾分類是屬於政府哪個部門
垃圾分類是屬於城市綠化的環保部門負責。垃圾分類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把垃圾分類的事情弄好了,我們的城市也就更加清新 更加美麗。
❸ 城市負責清理生活垃圾的部門是什麼部門
生活垃圾是由當地環衛部門具體轄區的環衛所和環衛處進行處理,不是城市管理局負責。
環境衛生管理部門的職責如下:
1、 環境衛生管理規劃的制訂和實施。
2、 環境衛生事業的資金管理。
3、 環境衛生作業單位管理。
4、環境衛生設施管理。
5、 環境衛生監督管理。
環衛所的主要職責具體如下: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衛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2、依法收費。
3、完成城內每日80萬平方米的清掃,保潔任務和每日300立方米的清運工作。
4、完成清掃工作。
(3)南寧市生活垃圾歸哪個部門管擴展閱讀
環衛所崗位分工
所長:全面主持環衛所工作,分管督查考核組、財務室工作,對全所工作負總責。
副所長:協助所長工作,分管臨邛鎮農村地區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工作。
財務會:主持財務室工作和承擔有關垃圾處理費的徵收工作。
財務出納:負責全所經費收支的具體承辦和職工保險業務承辦等工作。
督查組成員:負責督查考核組具體事務的承辦等工作。
督查組成員:負責督查考核組具體事務的承辦等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環衛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城市環境衛生管理
❹ 生活垃圾投訴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1.12369環保投訴熱線
2.環保部門
3.城市管理局(或小區業主管委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十六條 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第十七條 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採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向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及其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傾倒、堆放廢棄物的地點傾倒、堆放固體廢物。
❺ 垃圾分類哪個部門管
法律分析:垃圾分類屬於政府的環保部門在管理,依照相關法律規定政府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職責有:1、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具備條件的單位從事生活垃圾的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2、發布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監督管理生活垃圾清掃、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理設施、場所建設運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四十七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生活垃圾清掃、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理設施、場所建設運行規范,發布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加強監督管理。
❻ 垃圾分類屬於政府的哪一個部門管理對於垃圾分類,政府在用什麼政策處理問題
垃圾分類屬於政府的環保部門在管理。對於垃圾分類,政府政策主要有如下四種:
一、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
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消費者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消費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同時教會消費者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資料拓展
一、政府部門管理垃圾分類首先要盡快規范拾荒者的經營行為,加強引導和管理,在使其減少對社會不良影響的前提下,實現從無序到有序的經營企業的轉變,充分發揮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須建立更加超前的消費者分類回收體系。
二、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可以減少佔地,降低垃圾處理成本,又可避免填埋和焚燒產生的環境污染,還能變廢為寶,垃圾分類是收集垃圾分類化利用的前提與基礎,為循環經濟的突破口,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額效益。
三、2007年4月建設部頒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其中對於垃圾分類有了較詳細的規定:
第三章第十五條規定:「城市生活垃圾應當逐步實行分類投放、收集和運輸。具體辦法,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標准和本地區實際制定。」
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城市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收集的地區,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分類要求,將生活垃圾裝入相應的垃圾袋內,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場所。」
❼ 什麼是生活垃圾管理的主管部門
法律分析: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涉及的政府部門:環境保護部負責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評價,制定污染控制標准,監管污染物排放和有害垃圾處理處置。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創新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生活垃圾處理裝備自主化工作。財政部負責研究支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財稅政策。國土資源部負責制定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用地標准,保障建設用地供應。農業部負責生活垃圾肥料資源化處理利用標准制定和肥料登記工作。商務部負責生活垃圾中可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工作。在地方層面,主要是住建部門和環保部門負責生活垃圾的具體管理,其中住建部門負責生活垃圾的清運、處理處置及相關設施建設的管理,環保部門負責生活垃圾處理處置過程中的污染防治管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五十五條 建設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場所,應當符合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規定的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標准。鼓勵相鄰地區統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促進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禁止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場所;確有必要關閉、閑置或者拆除的,應當經所在地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商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同意後核准,並採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❽ 垃圾分類屬於哪個部門負責
垃圾分類屬於政府的環保部門在管理。
政府部門管理垃圾分類首先要盡快規范拾荒者的經營行為,加強引導和管理,在使其減少對社會不良影響的前提下,實現從無序到有序的經營企業的轉變,充分發揮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須建立更加超前的消費者分類回收體系。
對於垃圾分類,政府政策主要有如下四種:
1、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消費者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消費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同時教會消費者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2、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應逐步細化。垃圾分類搞得越細越精,越有利於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料和金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電池燈泡等特殊的垃圾;
3、改善垃圾儲運形式。對一些體積大的垃圾,應該壓縮後進行儲運。尤應注意的是,要對環衛局的垃圾回收車進行分隔式的改造,分類裝載垃圾。充分發揮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將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轉賣到企業。另外,建立垃圾下游產業的專門回收隊伍,由廠家直接回收,實現多渠道回收,引入價格和服務的競爭機制,以此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4、實行家庭短期收集,定期分時段分類回收,可以將垃圾分類一星期內暫時由家庭保管,環衛每天早晨收集容易腐爛的菜葉等餐廚垃圾,每天中午收集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下午收集建築垃圾,晚上收集其他垃圾。社區或物業管理部門定期對新來戶上門指導或發宣傳冊,讓居民都知道如何垃圾分類。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第七條 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市規劃等有關部門,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等,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規劃,統籌安排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施的布局、用地和規模。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規劃,應當廣泛徵求公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