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蟻在什麼環境下較適合繁衍生長
白蟻是喜溫性的昆蟲,氣溫是影響白蟻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蟻都分布在赤道兩側,越近赤道白蟻種類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復雜。
據測試,台灣乳白蟻(家白蟻)的最適氣溫為25-30攝氏度,最低致死溫度是-3攝氏度,經7天後全部死亡;-1攝氏度,9天全部死亡。
白蟻是生活在半封閉的巢穴系統中的群體生物,在黑暗的巢穴系統中自成一體,有人戲稱它為「黑暗中的居民」。這個巢穴系統要與外界發生聯系,並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得空氣中的氧氣,而把群體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巢外。
(1)白蟻生活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習性
白蟻食性很廣,其營養物質來源於植物,以植物性纖維素及其製品為主食,兼食真菌和木質素,偶爾也食澱粉、糖類和蛋白質等等。
然而,人們也常見白蟻會蛀食人造纖維、塑料、電線,電纜甚至磚頭、石塊、金屬等,它們是以口吐蟻酸(甲酸)之類的化學物質來腐蝕、熔化這些物件的。
⑵ 白蟻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白蟻是一種築巢以群體生活的昆蟲。以家白蟻為例,一個成熟的白蟻巢中有白蟻的數量達30萬只以上,大的白蟻巢可達幾百萬只。白蟻巢中的白蟻個體有不同的分工,一般分為工蟻、兵蟻、蟻王、蟻後,成熟的蟻巢中還會有繁殖蟻和補充繁殖蟻的個體。
在廣州,成熟的家白蟻一般在4至7月份晚上七八點天氣條件適合時,就會從白蟻巢中飛出尋找適宜之處。雌雄繁殖蟻脫翅後追逐配對,建立一個新的小巢,逐漸繁殖後代。經一兩年的發展和繁殖,這個新的白蟻巢就會產生出有翅膀的繁殖蟻。
有翅膀的繁殖蟻離巢分飛時,有強烈的趨光性,有時家中未開燈,周圍的燈光照射到窗玻璃上的反光,也可以吸引有翅繁殖蟻飛入室內築巢為害。白蟻最喜歡在陰暗潮濕、有木材的地方築巢和危害,住戶要注意避免在潮濕的地方少用木材裝飾。
一個巢群中的白蟻個體,不但為害周圍的物件,同時可以在土中築路到離巢40至50米遠的地方去覓食,所以有蟻必有巢,但有蟻的地方不一定是巢存在的地方,就是這個道理。
⑶ 白蟻資料
白蟻,亦稱蟲尉。
白蟻體軟弱而扁,白色、淡黃色、赤褐色或黑褐色均有,各種不同種類體色不一樣。口器為典型的咀嚼式,觸角念珠狀。有長翅、短翅和無翅型。具翅種類有兩對狹長膜質翅,翅的大小、形狀以及翅脈序均相似,故稱等翅目。白蟻的翅經短時間飛行後,能自基部特有的橫縫脫落。
白蟻屬不完全變態的漸變態類,生活史復雜。白蟻按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兩個類別。
一是木棲性白蟻:群體大小不一,在木質建築物,如木製門窗、木製地板、木製屋、鐵道枕木、木製橋梁、枯樹等的嚙空部分建巢,取食木質纖維,為木材製品的大害蟲。木材被蛀變空,建築物容易倒塌。鐵路枕木被蛀,影響使用壽命,對交通安全威脅極大。
二是土棲白蟻:在地面下土中築巢,或巢高出地面成塔狀,稱為蟻冢。土棲性白蟻以樹木、樹葉和菌類等為食。
(3)白蟻生活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白蟻的危害特徵
一、隱蔽性
白蟻生活在地底世界中,築巢在泥土中、木頭里或在高大的土壠內,修築隧道活動隱蔽,危害不易被人察覺,一經發現後果已經很嚴重。
二、廣泛性
白蟻危害范圍十分廣泛,涉及面積十分廣闊,如房屋建築、交通設施、電訊設備、江河堤圍、水庫土壩、檔案圖書、紡織品、各種農林植物等。
三、嚴重性
危害率高,破壞性大;白蟻造成的損失驚人 ,我國是受白蟻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已知白蟻 470 多種,其中造成嚴重危害的最常見的主要種類有台灣乳白蟻、黃胸散白蟻、黑胸散白蟻、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土壠大白蟻、棲北散白蟻等。
⑷ 白蟻的養殖技巧
營巢與取食習性
社會性
地棲與嗜水性
群居與畏光性
群飛性
根據習性進行養殖。
⑸ 樹白蟻有哪些生活習性
雖然白蟻的大多數種類都是在地面上建巢,但也有些物種一生多數時間在樹上度過,樹白蟻也分兵蟻和工蟻,兵蟻負責保衛工作,工蟻負責巢糧、造穴。兵蟻同生活在陸地上的白蟻一樣,也會十分兇猛地為保護蟻群而戰。兵蟻的頭部像噴嘴一樣,能向進攻巢穴的動物噴射一種有毒的液體。
⑹ 白蟻的生活環境
生活溫度
白蟻是喜溫性的昆蟲,氣溫是影響白蟻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蟻都分布在赤道兩側,越近赤道白蟻種類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復雜。
生活濕度
堤壩上生活的黑翅土白蟻為了獲得其巢群所需的水分,必須有蟻路通到水源,堤壩上比較近水源的地方是迎水坡的水庫水,堤壩內浸潤線和反濾體的自由水,所以堤壩白蟻都會築蟻路到這些水源豐富的地方取水。
所需空氣
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得空氣中的氧氣,而把群體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巢外。白蟻巢穴系統的特點是二氧化碳含量特別高,比空氣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數十倍到上百倍。
所需光線
對光有強烈的正反應——趨光性。因此,白蟻有翅成蟲飛離舊群體,建立新群體,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所需土壤
除木棲性白蟻與土壤不直接發生任何關系外,土木棲白蟻和土棲性白蟻跟土壤的關系都極為密切,特別土棲性白蟻,無土不成巢,離開土就生存不了,土棲性白蟻對土壤有嚴格的選擇。土壤也是土木棲白蟻的蟻巢、蟻路的主要成分。
⑺ 白蟻的生活習性
1、溫度要求
白蟻是喜溫性的昆蟲,氣溫是影響白蟻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蟻都分布在赤道兩側,越近赤道白蟻種類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復雜。白蟻的最適氣溫為25-30攝氏度,最低致死溫度是-3攝氏度。
2、濕度要求
群體發達的白蟻種類,需要專門的水分供應,以維持群體的水分和濕度需要。白蟻蟲體含水量約79%,白蟻巢體含水量佔30%-37%,平均33%。白蟻群體有專門通往源的吸水線(吸水蟻路),通過吸水線來保證自身和巢體對水分的需求。
3、光線要求
白蟻長期在營巢內隱蔽生活,就多數個體而言是畏光的。然而,白蟻群體的擴散、發展,卻離不開光的環境,有翅成蟲飛離群體時都有趨光習性。
常在傍晚分群,飛離群體的有翅成蟲具很強的趨光性;黃翅大白蟻在凌晨,月光明亮時進行。所有的有翅成蟲都明發育完善的單眼和復眼,和其它許多昆蟲一樣,對光有強烈的正反應。
4、土壤要求
除木棲性白蟻與土壤不直接發生任何關系外,土木棲白蟻和土棲性白蟻跟土壤的關系都極為密切,特別土棲性白蟻,無土不成巢,離開土就生存不了,土棲性白蟻對土壤有嚴格的選擇。土壤也是土木棲白蟻的蟻巢、蟻路的主要成分。
(7)白蟻生活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白蟻最大的危害則在於對室內物品的損害,由於其最愛吃含纖維素的物質,比如木、棉、毛、絲等原材料及其製品;另外其還能分泌蟻酸,腐蝕破壞鋼筋混凝土、多種金屬器件和各種電線電纜、塑料製品。
2、房屋的裝修對管網破壞較多給白蟻入室創造了更多便利途徑,牆裙、吊頂、燈槽、木地板、牆紙等都為白蟻製造了陰暗、潮濕的生長環境和豐富食料,這些都是最容易受侵害的環節。
3、在發現的蟻危害處,想法找到蟻巢或蟻路,將滅蟻粉劑盡量能夠噴灑到蟻巢內或蟻路內的白蟻身上,使其能夠相互傳染毒性,達到滅治效果。
⑻ 適合白蟻生存的環境
白蟻的生存環境主要與溫度、濕度(水分)、空氣、光線和土壤有關。
白蟻一年中有兩個活動高峰期:剛出巢時的4至6月和入巢越冬前的10、11月。
1.溫度:白蟻是喜溫性的昆蟲,氣溫是影響白蟻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蟻都分布在赤道兩側,越近赤道白蟻種類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復雜。
5.土壤:白蟻除木棲性類與土壤不直接發生任何關系外,土木棲白蟻和土棲性白蟻跟土壤的關系都極為密切,特別土棲性白蟻,無土不成巢,離開土就生存不了,土棲性白蟻對土壤有嚴格的選擇。
(8)白蟻生活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白蟻的食物來源很廣,其營養物質來源於植物,以植物性纖維素及其製品為主食,主要有:
1.許多種土棲白蟻都能取食植物的根、莖,尤其是幼苗、嫩莖和根。
2.活體植物:含糖量高的乾枯植物 ,纖維素在白蟻全部食譜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許多種白蟻不僅取食天然木材和乾枯植物,如蛀食枯死樹樁、枯枝落葉和被木材腐朽菌寄生的枯木。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還取食曬乾的牛糞。各種含纖維素的加工產品,紙張、布匹等。
3.白蟻雖然取食大量的纖維素,但是光靠白蟻本身並不能完成消化纖維素的全部過程。除白蟻科以外,其它白蟻腸內都含有數量很多的單細胞生物,其中包括了原生動物的四個綱(鞭毛綱、肉足綱、孢子綱、纖毛綱)以及細菌。
這些微生物與白蟻是共生關系,只有依靠這些微生物的協助,才能使纖維素消化轉變為白蟻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質。
4.從微生物中攝取補充其他營養物質:某些白蟻取食真菌,這些真菌有兩類,一類由白蟻用特殊的方法培養,另一類不是經白蟻特殊培養的。
5.吞食同一蟻巢內的白蟻屍體、幼蟻發育中蛻下的舊皮,在外界食料缺乏的情況下,也會吞食蟻卵甚至幼蟻。不過相互吞食不是它們的正常營養方式。
白蟻的天敵有蛙、鳥、穿山甲、蟾蜍、蝙蝠、螞蟻、蜥蜴、針鼴、犰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