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形容生活貧困的成語有哪些
無衣無食——沒有衣物和食物,形容生活艱難、家境貧寒。
賣兒鬻女——鬻:賣。指生活無依,被迫賣掉自己的女兒。
飢寒交迫——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乞哀告憐——哀:憐憫;告:請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飢民。
挨餓受凍——挨:遭受。遭受飢餓與寒冷侵襲。指缺衣少食的窮困狀況。
兩手空空——形容人手頭很緊,一個錢也沒有。
家貧如洗——家裡窮得象水沖洗過一樣。形容極度貧窮。
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餵食。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民不聊生——聊:依賴,憑借。指老百姓無以為生,活不下去。
啼飢號寒——啼:哭;號:叫。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飢腸轆轆——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貧病交加——貧窮和疾病一起壓在身上。
一貧如洗——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什麼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缺吃少穿——指衣食睏乏。亦作「缺吃短穿」。
饔飧不繼——饔:早飯;飧:晚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形容生活十分窮困。
一窮二白——窮:指物質基礎差;白:指文化和科學落後。比喻基礎差,底子薄。
艱難竭蹶——竭蹶:趕路跌跌撞撞的樣子,引伸為資財匱乏。形容收入少,生活艱難。
衣單食薄——衣裳單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艱苦卓絕——卓絕:極不平凡。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聊以卒歲——聊:勉強;卒:終;歲:年。勉強地度過一年。
涸轍之鮒——涸:干;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水幹了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茹苦含辛——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
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
流離失所——流離:轉徒離散。無處安身,到處流浪。形容生活艱難
顛沛流離——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挨凍受餓 指無衣無食的窮困境況。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回:「媽媽這一輩子想來還不至挨凍受餓。」
挨餓受凍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窮困狀況
安貧樂道 道:主張,思想。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為人處世之道。
出處:《後漢書·楊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白手空拳 形容手中一無所有。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八回:「我從十幾歲上,拿了一雙白手空拳,和吳繼之兩個混;我們兩個向沒分家,掙到了一百多萬。」
白屋寒門 白屋:用白茅草蓋的屋;寒門:清貧人家。泛指貧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貧寒。
出處:元·高文秀《誶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窮困,身居在白屋寒門。」
百巧成窮 指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同「百巧千窮」。
出處:宋·陳師道《寄單州張朝請》詩:「一言悟主心猶壯,百巧成窮發自新。」
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談。
出處:見「卑卑不足道」。
不名一錢 名:佔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出處:《史記·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漢·王充《論衡·骨相》:「通有盜鑄錢之罪,景帝考驗,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錢。」
不名一文 名:佔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書劍飄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不直一錢 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出處:語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夫無所發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咕囁耳語。」
不直一文 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
朝趁暮食 白天掙了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出處: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窮窘,朝趁暮食。」
掣襟露肘 掣:牽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兒就露出來。形容衣服破爛,生活貧困。
出處:《明史·劉應節傳》:「邊長兵寡,掣襟露肘。」
赤貧如洗 赤貧:窮得一無所有。形容極其貧窮。
出處:《先哲叢談物茂卿》:「初卜居於芝街,時赤貧如洗,古耕殆不給衣食。」
鶉衣鷇食 指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明·沈榜《宛署雜記·養濟院》:「籍名收養,多至數千餘人,歲費當若干!此外,又有舍飯,而鶉衣鷇食,扶攜顛連,號呼衢路者,猶然在也。」
簞瓢屢空 簞:盛飯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匱乏。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出處: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典妻鬻子 典:典當;鬻:賣。典賣妻子。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出處: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設便民房》:「畝畝窮民何能堪此?勢必傾家盪產,典妻鬻子以償其用矣。」
點金乏術 術:法術,方法。沒有點鐵成金的法術。比喻沒有最好的方法籌集錢財,解決貧困。
出處: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朋僚函札·王有齡來函之二》:「民困滋深,餉源已竭,點金乏術,憂心如焚。」明·徐光啟《恭承新命謹陳急切事宜疏》:「只今遼左用餉不貲,司農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實是點金無術。」
點金無術 沒有點鐵成金的法術。比喻沒有最好的方法籌集錢財,解決貧困。同「點金乏術」。
出處:明·徐光啟《恭承新命謹陳急切事宜疏》:「只今遼左用餉不貲,司農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實是點金無術。」
獨坐愁城 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分文不名 名:佔有。一分錢一個銅板也沒有。比喻非常貧困。
分文不值 形容毫無價值。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漳州保福院從展禪師》:「有人贊嘆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輕毀此事分文不值。」
甘貧樂道 甘貧:情願受貧困;樂道:樂於守道。甘於受貧,樂於守道。是儒家所倡導的處世態度。
出處:《後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不仰慕之。」
甘貧守分 甘貧:甘願貧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貧困,遵守本分。
寒酸落魄 落魄:沮喪失意。形容不得志時窮困、狼狽頹喪的樣子。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換去鮮服,妝作寒酸落魄之狀,潛出府門,來到驛館,徐步而行,謁見須賈。」
環堵蕭然 環堵:玶著四堵牆;蕭然:蕭條的樣子。形容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
出處:晉·陶潛《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飢凍交切 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飢寒交湊 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同「飢寒交迫」。
飢寒交迫 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晉·陶潛《勸農》:「宴安自逸,歲暮奚冀?擔石不儲,飢寒交至。」宋·王讜《唐語林》卷一:「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飢寒交迫,所以為盜。』」
飢寒交切 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飢寒交至 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同「飢寒交迫」。
濟困扶危 濟、扶:幫助。救濟貧困的人,扶助有危難的人。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個報冤讎稱了子胥,一個打賭賽去了包胥,何處也濟困扶危重復楚。」
家道消乏 家道:家境,家庭經濟情況。消乏:貧困,空乏。家境貧寒,經濟空乏。
家徒壁立 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家徒四壁 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金盡裘敝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形容貧困失意的樣子。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納。黑貂之裘弊,黃金百鎰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荊棘塞途 滿路都是荊棘。比喻環境困難,障礙很多。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孔穎達疏:「言無道路可從,冒榛藪也,說其窮困之極也。」
糠豆不贍 就是吃糠皮雜糧也供養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樂道安貧 道:信念;樂道:以守道為樂;安貧:安於貧困。處在貧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樂趣。
出處:《晉書·儒林傳論》:「……文博之漱流枕石,鏟跡銷聲;宣子方樂道安貧,弘風闡教:斯並通儒之高尚也。」
傫如喪狗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頹喪。傫,古同「累」。
出處:語本《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累累若喪家之狗。」裴駰集解引王肅曰:「喪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見飲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於亂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落魄不羈 落魄:窮困,不得意;羈:束縛。潦倒失意,行為放縱。也指豪邁不受拘束。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四:「實之莆人,登甲科,甚有文名,落魄不羈。」
囊空如洗 口袋裡空得象洗過一樣。形容口袋裡一個錢也沒有。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我非無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費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囊匣如洗 形容異常貧困。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小人投人不著,囊匣如洗,無面目還鄉。」
牛衣歲月 指貧困的生活。
出處:清·曾國藩《送妹夫王五歸》詩之四:「織屨辟纑終古事,牛衣歲月即羲皇。」
貧賤不移 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貧賤之交 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出處:《後漢書·宋弘傳》:「(光武帝)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貧賤之知 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同「貧賤之交」。
貧困潦倒 生活貧困,精神失意頹喪。
乞窮儉相 乞丐似的寒酸相。
牽蘿補屋 蘿:女蘿,植物名。拿藤蘿補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貧困,挪東補西。後多比喻將就湊合。
出處:唐·杜甫《佳人》詩:「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樵蘇不爨 柴草做不成飯。比喻貧困。
出處:三國魏·就休璉《與侍郎曹長思書》:「幸有袁生,時步玉趾,樵蘇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黨之過閔子。」
樵蘇失爨 雖有柴草,卻無米為炊。指非常貧困。
出處:清·吳偉業《偶成》詩之十二:「冠櫛懶施高枕,樵蘇失爨清淡。」
清鍋冷灶 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清灰冷火 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清灰冷灶 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
清貧如洗 指窮得一無所有。
窮愁潦倒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窮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讀書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處:清·無名氏《都門竹枝詞·教官十首》:「盤費全無怎去家,窮愁潦倒駐京華。」
窮困潦倒 窮困:貧窮、困難;潦倒:失意。生活貧困,失意頹喪。
出處:唐·杜甫《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窮途潦倒 潦倒:失意。形容無路可走,十分失意。同「窮愁潦倒」。
裙布荊釵 以布作裙,以荊代釵。比喻貧困。同「釵荊裙布」。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貴賤,不可概論。夫人是香閨綉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
人微言賤 猶言人微言輕。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出處:宋·曾鞏《泰山祈雨文》:「吏思其繇,奔走群望,而人微言賤,不能上動。」
人微言輕 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出處:宋·蘇軾《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報,蓋人微言輕,理當自爾。」
忍飢受餓 忍受飢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出處:元·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飢受餓,為子的富貴榮昌。可憐見看看至死,可來報答你這養育親娘!」
三旬九食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出處:漢·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於衛,縕袍無表,二旬而九食。」晉·陶潛《擬古》詩:「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喪魂落魄 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驚慌、恐懼的樣子。
出處:管樺《懲罰》:「鬼子山本踉蹌了一下,岔開兩腿,喪魂落魄地瞥了一眼從死屍堆里露出半個臉的川島。」
身後蕭條 形容死後家境冷落、貧困。
身輕言微 身輕:身價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說的話不為人所重視。
出處:《後漢書·孟嘗傳》:「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嘗曰:『臣前後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嘗,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區區破心,徒然而已。』」
身微力薄 指地位低下,財力不足。
身微言輕 微:卑微。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出處:《後漢書·孟嘗傳》:「臣前後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嘗,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
身無寸縷 指身上沒有一寸線。形容極其窮困。
身無分文 形容非常貧窮。
十室九匱 匱,指財物匱乏。形容因各種自然或社會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貧困的景象。
出處:宋·歐陽修《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今高昌誅滅,威動四夷,然自王師始征,河西供役,飛米轉芻,十室九匱,五年未可復。」
食不充飢 猶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食不果腹 果:充實,飽。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出處:《莊子·逍遙游》:「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下》:「和州劉錄事者,大歷中罷官居和州旁縣,食兼數人,尤能食鱠,常言鱠味未嘗果腹。」
豕食丐衣 吃豬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極其貧困。
室如懸罄 指室中空無所有。比喻一貧如洗。同「室如縣罄」。
守道安貧 堅守正道,安於貧窮。舊時用來頌揚貧困而有節操的士大夫。
鼠雀之輩 蔑視他人之詞。指鄙陋卑微之徒。
一寒如此 一:竟然;寒:貧寒。竟然窮困到這樣的地步。形容貧困潦倒到極點。
出處:《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綈袍以賜之。」
一飢兩飽 猶言每天不能飽食。形容生活貧困。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七卷:「錢興日逐做些小經紀供給家主,每每不敷,一飢兩飽。」
一貧如洗 窮得象用水洗過似的,什麼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
一錢不名 指身無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為貧窮。
出處:清·吳趼人《糊塗世界》第十二回:「岑其身道:『我也本來打算早辦,只是大嫂同舍妹要在家多停幾日。又兼我是一錢不名,還要張羅幾文才能辦事,因此耽擱下來。』」
一文不名 名:佔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一無所有 什麼也沒有。指錢財,也指成績、知識。
出處:《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風,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饔飧不飽 饔:早飯。飧:晚飯。終天吃不飽。形容生活十分貧困。亦作「饔飧不繼」、「饔飧不給」。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飧不飽,沒閑錢去養馬騾。」
有氣無煙 形容家中非常貧困,無米下鍋。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從那李甲在此,混帳一年有餘,莫說新客,連舊主顧都斷了。分明接了個鍾馗老,連小鬼也沒得上門,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氣無煙,成什麼模樣!」
鬻兒賣女 鬻:賣。指生活無依,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破家盪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
造次顛沛 流離失所,生活困頓。
出處:《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周窮恤匱 接濟、救助鰥寡孤獨及其它貧困的人。
捉襟見肘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出處:《莊子·讓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捉襟露肘 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襤褸。引申為顧此失彼,處境困難。亦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同「捉衿見肘」。
出處:清·薛雪《一瓢詩話》:「分題拈韻,詩家之厄也……一遭牽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實得百十兩銀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捉襟肘見 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襤褸。引申為顧此失彼,處境困難。
出處:《莊子·讓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
卑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談。
出處:太平天國·洪仁玕《英傑歸真》:「而世人不知。懵懵然以為崇德報功,向龜蛇而叩首,對木石而鞠躬,此多是猾聃詭譎,妖佛妄為,卑卑不足道也。」
糠菜半年糧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貧無立錐之地 窮得連可以插下錐子那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形容窮困之極。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四:「十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爭名,則是聖人之未得志者也。」《漢書·食貨志》:「富者田連仟佰,貧者亡(無)立錐之地。」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後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出處:《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寧可清貧,不作濁富 寧願清白而遭受貧困,決不污濁而享受富貴。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慶道匡》:「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無立足之地。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麼處立?」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麼處立?」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麼處立?」
㈡ 形容生活極其貧困的成語
【安貧知命】:命:命運。安於貧困的境遇,知道自己的命運,不怨天尤人。
【百巧成窮】:指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同「百巧千窮」。
【朝趁暮食】:白天掙了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掣襟露肘】:掣:牽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兒就露出來。形容衣服破爛,生活貧困。
【吃糠咽菜】:糠:稻、麥等穀物的皮;菜:野菜。指吃谷糠,吞野菜。形容生活的貧困與艱辛。
【垂磬之室】:磐:用石、玉製成的曲尺狀打擊樂器。像垂磬一樣一無所有的房屋。形容十分貧困。
【鶉衣鷇食】:指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簞瓢屢空】:簞:盛飯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匱乏。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典妻鬻子】:典:典當;鬻:賣。典賣妻子。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點金乏術】:術:法術,方法。沒有點鐵成金的法術。比喻沒有最好的方法籌集錢財,解決貧困。
【點金無術】:沒有點鐵成金的法術。比喻沒有最好的方法籌集錢財,解決貧困。同「點金乏術」。
【東門種瓜】:原指秦東陵侯召平在秦滅亡後不仕新主,在長安東青門外種瓜。借指離官隱居務農。也比喻富貴的人後來貧困潦倒。
【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編製成席子。用三根篾條勒住肚子。指勒緊腰帶。比喻忍受飢餓,安於貧困。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後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二旬九食】:二十天中僅吃過九頓飯。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分文不名】:名:佔有。一分錢一個銅板也沒有。比喻非常貧困。
【甘貧苦節】:甘:自願;貧:窮苦;苦:盡力地,有耐心地。情願過貧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貞的氣節。
【甘貧守分】:守分:守本分。甘受貧困,守住本分。
【甘貧守節】:甘:自願;貧:窮苦;守:保持。情願過貧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貞的氣節。
【甘貧守志】:甘受貧困,守住志節。
【溝中瘠】:瘠:通「胔」,沒有完全腐爛的屍體。暴露在山溝的屍體。指因貧困而死無葬身之地的人。
【溝中之瘠】:瘠:腐爛的肉。指因貧困而流落荒野或死於溝壑的人。
【國無捐瘠】:瘠:瘦弱;捐瘠:貧弱以至死。國內沒有因貧困飢餓而死亡的人。
【環堵蕭然】:環堵:圍繞著四堵牆;蕭然:蕭條的樣子。形容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
【飢凍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飢寒交湊】: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同「飢寒交迫」。
【飢寒交迫】: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飢寒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飢寒交至】: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同「飢寒交迫」。
【積而能散】:積:積蓄;散:散發。能把自己的積蓄散發給貧困的人。
【濟困扶危】:濟、扶:幫助。救濟貧困的人,扶助有危難的人。
【家道壁立】:家道:家庭經濟情況;壁立:四立的牆壁。形容家貧如洗,一無所有,貧困到極點。
【家道消乏】:家道:家境,家庭經濟情況。消乏:貧困,空乏。家境貧寒,經濟空乏。
【家徒壁立】: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金盡裘敝】:皮袍破了,錢用完了。形容貧困失意的樣子。
【居窮守約】:居窮:處於窮困狀態;守約:保持節儉。指過著貧困簡朴的生活。
【居徒四壁】: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糠菜半年糧】: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糠豆不贍】:就是吃糠皮雜糧也供養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樂道安貧】:道:信念;樂道:以守道為樂;安貧:安於貧困。處在貧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樂趣。
【樂貧甘賤】:甘:甘願;賤:地位卑賤。樂於貧困的生活,甘於卑賤的地位。
【冷灶清鍋】:鍋灶都是冷的。形容沒吃沒喝,無法做飯,生活貧困。
【買米下鍋】:家中沒有米,要去買米才能做飯。指生活貧困。
【囊匣如洗】:形容異常貧困。
【寧可清貧,不作濁富】:寧願清白而遭受貧困,決不污濁而享受富貴。
【牛衣歲月】:指貧困的生活。
【蓬牖茅椽】:牖:窗;椽: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料。用蓬草、茅柴搭的房屋。形容住房簡陋,生活貧困。
【貧不失志】:失:喪失。貧困中不喪失志氣。
【貧賤不能移】: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貧賤不移】: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貧賤之交】: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貧賤之交不可忘】:貧賤之交:貧困時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貴時不要忘記貧賤時的朋友。
【貧賤之知】: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貧困潦倒】:生活貧困,精神失意頹喪。
【樵蘇不爨】:柴草做不成飯。比喻貧困。
【樵蘇後爨】:樵蘇:採集柴草;爨:炊。柴草做不成飯。比喻貧困。
【樵蘇失爨】:雖有柴草,卻無米為炊。指非常貧困。
【清鍋冷灶】: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清灰冷火】: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窮處之士】:處境貧困的文人。
【窮困潦倒】:窮困:貧窮、困難;潦倒:失意。生活貧困,失意頹喪。
【缺衣無食】:缺乏衣食。形容非常貧困。
【裙布荊釵】:以布作裙,以荊代釵。比喻貧困。同「釵荊裙布」。
【忍飢挨餓】:忍受飢餓。形容極其貧困。
【忍飢受凍】:忍受飢餓與寒冷,形容生活貧困窘迫。
【忍飢受餓】:忍受飢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忍飢受渴】:忍受飢渴。形容極其艱難、貧困,苦苦度日。
【三旬九食】: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無立足之地。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之地】:卓:直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少吃缺穿】:缺乏衣食。比喻貧困。
【少衣缺食】:缺乏衣食。比喻貧困。
【身後蕭條】:形容死後家境冷落、貧困。
【十年不制衣】:十年沒有做新衣服。比喻極其貧困。
【十室九匱】:匱,指財物匱乏。形容因各種自然或社會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貧困的景象。
【食不充腸】:形容艱難貧困,勉強維持生活。同「食不充飢」。
【食不充飢】:形容艱難貧困,勉強維持生活。
【食不果腹】:果:充實,飽。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豕食丐衣】:吃豬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極其貧困。
【視富如貧】:視:看。看見富有如同貧困。指對貧富毫不在意。
【守道安貧】:堅守正道,安於貧困。舊時用來頌揚貧困而有節操的士大夫的話。
【守約居窮】:守約:保持節儉;居窮:處於窮困狀態。指過著貧困簡朴的生活。
【四壁蕭然】:四壁:四面牆壁;蕭然:寂寞冷落。屋裡空盪盪的,沒什麼東西。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亡立錐之地】:亡:無;立錐:插錐子。沒有插錐尖的一點地方。形容極其貧困。
【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威武:權勢,武力;屈:屈服;移:改變。強暴的壓力不能使之屈服,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不能使之改變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無衣無褐】:褐:本指粗毛布,引申為粗布衣服。沒有禦寒的衣服。形容生活貧困艱辛。
【蕭然四壁】:蕭然:寂寞冷落;四壁:四面牆壁。屋裡空盪盪的,沒什麼東西。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扊扅佳人】:扊扅:門閂,比喻貧困,古樂府中有百里奚貧困困時燒門閂做飯之典。比喻貧困人家的女子。
【一寒如此】:一:竟然;寒:貧寒。竟然窮困到這樣的地步。形容貧困潦倒到極點。
【一飢兩飽】:猶言每天不能飽食。形容生活貧困。
【一文不名】:名:佔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饔飧不飽】:饔:早飯。飧:晚飯。終天吃不飽。形容生活十分貧困。亦作「饔飧不繼」、「饔飧不給」。
【有氣無煙】:形容家中非常貧困,無米下鍋。
【甑生塵】:甑:炊具。甑里積了灰塵。形容生活貧困,斷炊已久。
【質妻鬻子】:質:抵押。因生活極端貧困而把妻子抵押,兒子出賣。
【周窮恤匱】:接濟、救助鰥寡孤獨及其它貧困的人。
【賙窮恤匱】:賙:周濟,救濟;恤:撫恤;匱:缺乏,不足。接濟救助鰥寡孤獨及其他貧困的人。
㈢ 生活貧困的四字詞語
【窮困潦倒】:窮困:貧窮、困難;潦倒:失意。生活貧困,失意頹喪。
【缺衣無食】:缺乏衣食。形容非常貧困。
【裙布荊釵】:以布作裙,以荊代釵。比喻貧困。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百巧成窮 掣襟露肘 鶉衣鷇食 簞瓢屢空 典妻鬻子 點金乏術 分文不名 環堵蕭然 飢寒交迫 金盡裘敝 家徒四壁 飢寒交湊 飢凍交切 飢寒交切 家徒壁立 家道消乏 糠菜半年糧 糠豆不贍 囊匣如洗 牛衣歲月 貧賤不移 裙布荊釵 樵蘇不爨 牽蘿補屋 清灰冷灶 樵蘇失爨 忍飢受餓 身後蕭條 一貧如洗 食不果腹 衣不遮體
㈣ 形容生活貧困的成語有哪些
1、無衣無食——沒有衣物和食物,形容生活艱難、家境貧寒。
2、賣兒鬻女——鬻:賣。指生活無依,被迫賣掉自己的女兒。
3、飢寒交迫——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4、乞哀告憐——哀:憐憫;告:請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
5.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飢民。
6. 挨餓受凍——挨:遭受。遭受飢餓與寒冷侵襲。指缺衣少食的窮困狀況。
7. 兩手空空——形容人手頭很緊,一個錢也沒有。
8. 家貧如洗——家裡窮得象水沖洗過一樣。形容極度貧窮。
9. 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餵食。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10.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11. 民不聊生——聊:依賴,憑借。指老百姓無以為生,活不下去。
12. 啼飢號寒——啼:哭;號:叫。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13. 飢腸轆轆——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14. 貧病交加——貧窮和疾病一起壓在身上。
15. 一貧如洗——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什麼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㈤ 形容生活貧困的成語
[食不果腹]果:充實,飽。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一飢兩飽]猶言每天不能飽食。形容生活貧困。
[食不充飢]猶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朝趁暮食]白天掙了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簞瓢屢空]簞:盛飯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匱乏。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典妻鬻子]典:典當;鬻:賣。典賣妻子。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飢寒交迫]交:一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糠豆不贍]就是吃糠皮雜糧也供養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鶉衣鷇食]指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忍飢受餓]忍受飢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飢寒交至]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同「飢寒交迫」。
[飢寒交湊]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同「飢寒交迫」。
[牽蘿補屋]蘿:女蘿,植物名。拿藤蘿補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貧困,挪東補西。後多比喻將就湊合。
[牛衣歲月]指貧困的生活。
[掣襟露肘]掣:牽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兒就露出來。形容衣服破爛,生活貧困。
[飢寒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飢凍交切]飢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糠菜半年糧]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衣不蔽體]蔽:遮。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貧困潦倒]生活貧困,精神失意頹喪。
[啼飢號寒]啼:哭;號:叫。因為飢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窮困潦倒]窮困:貧窮、困難;潦倒:失意。生活貧困,失意頹喪。
[貧賤不移]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飢腸轆轆]飢腸:飢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飢餓。
[飢不擇食]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捉襟見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百孔千瘡]比喻毛病很多,問題嚴重,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飢民。
[左支右絀]支:支持;絀:屈曲,引伸為不足。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
㈥ 形容生活貧困的詞語(6個)
捉襟見肘,窮困潦倒,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一貧如洗,內外交困
㈦ 形容貧苦的生活的成語
安富恤窮 安:安定;恤:體恤。安定富有者,振濟貧苦者。指統治者治國安民之道
短褐不完 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貧賤者或僮豎之服;完:完整。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衣衫破爛。
斷齏畫粥 斷:切斷;齏:醬菜或腌菜之類。指食物粗簡微薄。形容貧苦力學。
蓬頭垢面 頭發蓬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蓬戶瓮牖 用蓬草編門,用破瓮做窗。指貧苦的人家。
蓬首垢面 頭發很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桑樞瓮牖 樞:門上的轉軸;瓮牖:簡陋的窗戶。用桑樹做門軸,用瓦罐做窗戶,比喻貧苦之家。
衣不蔽體 蔽:遮。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訪貧問苦 訪問貧苦的老百姓。
矜貧恤獨 矜:憐憫;恤:周濟;獨:老年無子的人。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
履穿踵決 鞋子破了,露出腳後跟。形容很貧苦。
濟貧拔苦 〖解釋〗指救援貧苦人家。
鴉巢生鳳 〖解釋〗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帶經而鋤 「帶經而鋤」形容生活貧苦依堅持學習。
蓽門委巷 蓽:同「篳」;蓽門:柴門;委巷:小巷。指貧苦人家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