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猩猩生活於什麼地區
大猩猩有東西兩大棲息地域、西部的棲息地位於剛果、加彭、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通稱西部低地大猩猩。東部棲息地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烏干達、盧安達,通稱為東部山地大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低地的熱帶雨林中。東部山地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和盧安達交界的維龍加山脈和布恩迪山脈中。
❷ 大猩猩生活在哪裡
生活在熱帶雨林
❸ 非洲猩猩生活在哪裡
大猩猩生活在赤道非洲地區。一共有兩個種類:一種是居住在盧安達和扎伊爾的山地大猩猩,另一種是生活在喀麥隆等地的大猩猩,又稱西部種。
在非洲中部的扎伊爾山區雨林中,居住著幾千隻高山大猩猩。它們生活在彼此相互分隔的一片片山林里,總面積達6萬平方英里。其中最集中的地方是扎伊爾和盧安達交界處的布卡武西北山區。那裡有兩個峰,一個叫卡胡奇峰,一個叫別加峰,下邊就是基伍湖。山坡下茂密的山區雨林,是大猩猩理想的居住場所雨林里氣候潮濕,生長著大猩猩喜歡吃的各種樹木青草。在扎伊爾的卡胡奇——別加國家公園內有大約二百五十隻高山大猩猩。它們所居住的密林始終保持著原始狀態。
蘇門答臘雨林是猩猩最後的避難地之一,而且,即使是在蘇門答臘,猩猩也只局限在北部的森林中。猩猩的生活方式與非洲的大猩猩不同,它們幾乎總是住在樹端上。猩猩的前肢適於擺動和攀爬,手和腳都非常強壯。猩猩強有力的手指能夠鑽進堅硬的白蟻穴中。它的腳上有一個可以翻過來的大腳趾,爬起樹來就象第二雙手一樣,早期的博物學家把猩猩稱為四手動物。
❹ 大猩猩主要分布在哪個地區
它的正式學名叫——大猩猩。大猩猩是世界上現存的4種類人猿中的一種,是個頭最大的類人猿。他們目前有兩種,分別為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
東非大猩猩主要分布於東非地區的烏干達、扎伊爾、盧安達等國家死火山山麓被封閉的原始林帶。據今最近的一次調查是在1979年,大猩猩的數量只有1000隻左右,比此前調查的數量在20年間下降了99.3%。這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啊!
西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喀麥隆、加彭一帶。它們的毛色較東非大猩猩有些淺,呈棕褐色或黃褐色。
「野人」和「怪魔」的由來
它的「野人」和「怪魔」的綽號,來自18世紀之前,那時人們對它不了解,只是若明若暗地看到一些「影子」,或者傳來一些「怪事」,最後形成了一種廣泛的傳說,說非洲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種巨大野人,它們是在很久之前被別的強悍的民族趕入原始森林中的,未能進化成現代人。因此,它們對人類極為仇視,見人必抓,抓住必吃等等。這樣越傳越像真的,最後就把它叫成「野人」了。
「怪魔」的綽號,也是由傳說得來的。那時,有不少人在傳說這傢伙能口吐人言,能呼風喚雨,行走如飛,來去無蹤,深夜裡偷襲村莊,搶走小孩等,從傳說的這些「本事」和「行為」看,稱其「怪魔」還是有點依據的。
「霸王」的綽號名副其實
「霸王」的綽號還是名副其實的。從個頭上來說,它是世界上4種類人猿中最大的。一年,剛果有一家父子3人,擊斃了一隻雄性西非大猩猩,它不足20歲,體重達264公斤,肩寬1.52米,高2.3米。身大力不虧。從力量上來說,它也佔有「霸王」地位。而且它的性情十分暴躁,下手兇狠,要想捉到它很難,要想馴服它更難。在原始森林中,沒有任何野獸敢與它決斗,就連非洲的大象和犀牛都要懼怕它三分。
以上這些,不管從哪個角度說,都透著霸氣,有著稱霸的基礎和條件。有時它也用霸氣維護自己的尊嚴。
前不久,在義大利布林的西市動物園里,一位年輕的遊客在大猩猩館參觀時,向在籠子一角休息的大猩猩投擲石塊,並大聲說些侮辱大猩猩的話,這激怒了大猩猩。大猩猩突然起身跳到籠子旁,像拳台上的重量級拳手一樣閃電般地向他揮出一記重拳,正好打在他的臉上,結果這名遊客被打掉幾顆門牙,身體歪倒在地上。大猩猩用「鐵拳」維護了自己的尊嚴,然後,它向那位遊客咧了咧嘴,又回到籠子的一角休息去了。
大猩猩作為最大的靈長類動物,身高可達1.7米左右,體重近300公斤,有三個亞種:低地大猩猩、高山大猩猩和中非平原大猩猩。大猩猩棲居於海拔1500~3500米赤道熱帶雨林地帶。雌性及幼仔常在樹上活動、休息,成年雄性多在地面覓食。以樹葉、嫩芽、花、果實等為食。其壽命一般是40~50年。
❺ 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猩猩各自生活在哪裡
大猩猩:
大猩猩有三個種類:東部低地種、西部低地種和高山種。高山大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很小的一塊地區內-----維龍加山脈。其餘的兩個低地大猩猩種類生活在非洲森林地帶。
黑猩猩:
分布在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幾內亞。小黑猩猩分布在剛果河以南,有人認為是黑猩猩的亞種。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每群2~20餘只,最多可達80隻。
長臂猿:
長臂猿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猿類,共有4~5種出現在我國境內,每一種的數量都不過幾十至數百隻,瀕於滅絕。中國南部分布著3種長臂猿,它們是白眉長臂猿(Hylobates hoolock)、白掌長臂猿(H.lar)和黑冠長臂猿(H.concolor)。黑冠長臂猿在我國境內有3個亞種:指名亞種(H.c.concolor),白頰亞種(H.c.leucogenys)和海南亞種(H.c.hainanus)。這些種類目前只分布在雲南和廣東的海南島,但在五十年代初也生活在廣西的西南部。這些地區是長臂猿屬分布區的東北邊界。 同它們在中南半島的地理特徵相一致,中國的3種長臂猿的分布區不相重迭,以兩條大江為界。白眉長臂猿棲居在雲南怒江以西,白掌長臂猿生活在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地帶,黑冠長臂猿占據瀾滄江以東。但是有一處,即黑冠長臂猿的雲南保山瓦窯分布點例外,該地的標本收藏在動物研究所。
猩猩:
有兩個亞種,分別分布於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是猩猩種中唯一分布在亞洲的種類,分布區狹小。數量不多。棲息於熱帶雨林。雄性單獨生活,雌性單獨生活或與小猩猩在一起。
填空:
春雨江南(三七度),如花濺淚(發新枝)。
❻ 猩猩生活在什麼地方
猩猩生活在叢林和森林地區或森林邊緣的草原地區,猩猩主要是吃果實和植物的樹葉和嫩枝、有時也吃鳥蛋,小動物和蜂蜜。
❼ 猩猩分布在哪些地方
猩猩有東西兩大棲息地域、西非的棲息地位於剛果、加彭、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通稱西非大猩猩。東非棲息地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烏干達、盧安達,通稱為東非大猩猩。西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低地的熱帶雨林中。東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和盧安達交界的維龍加山脈和布恩迪山脈中。
拓展資料
猩猩(學名:Pongo pygmaeus):在靈長類動物中,體型僅次於大猩猩,雄性比雌性大,站立時雙臂下垂可達腳踝部;臂和手粗壯有力,腿短,且不如臂粗壯;體毛稀疏,暗紅褐色,前額突出,嘴突出。雄性單獨生活,雌性單獨生活或與小猩猩在一起。白天活動,吃無花果、紅毛丹、芒果、蜂蜜、鳥蛋、幼鳥、甲殼類、鮮菜以及植物嫩芽。棲息於熱帶雨林,在距地面8-12米的樹杈上用樹枝架窩,上面覆以樹葉,夜晚睡在樹上。平時性溫馴,發怒時很可怕。雨天使用大樹葉遮蓋身體。
棲息環境婆羅洲猩猩主要棲息於低地和丘陵的熱帶雨林,生活在海拔高度為800米-1500米之間。它們棲息在樹上,並會隨食物而去到很遠的地方。
形態特徵:猩猩體棕紅色。體型龐大,雄性約為雌性兩倍,成年雄性體長97厘米,體重約60-90千克;雌性體長78厘米,約40-50千克。有頰囊,雄性尤其發達。隨著雄性年齡的增長、老邁,面頰部皮膚鬆弛向兩翼擴張而形成巨大面盤。與人類一樣,肋骨12對,但腰椎4枚;手腕部有中心骨,此骨隨年齡老邁而與其後的骨塊癒合,這兩點與人類不同。年老者有長而紅的頜須。拇指很小,腳發達,適於握物。腦容積,雌性320-400cc,雄性為405-540cc。雙臂很長,張開寬達23-24厘米,站立時雙臂下垂可達腳踝部;腿短,且不如臂粗壯;體毛稀疏,暗紅褐色,肩和背部有20餘厘米長毛;前額突出,嘴突出,唇薄,眼、耳、鼻均小,眼間距較窄;成年雄性的臉側具有葉狀的厚肉墊,在肉葉下面有一氣囊,它與喉部相連,充氣後鼓起很大,發聲時起共鳴作用;有的頦下有鬍子;手腳窄長,臂和手粗壯有力,手長約28厘米,腳長約32厘米;犬齒發達,牙齒32枚,齒式與人類同。無尾。
生活習性:雄性單獨生活,雌性單獨生活或與小猩猩在一起。白天活動,大部分時間用於覓食,活動不如猴類迅速敏捷,以手腳交替抓握樹枝移動身體。能在地面直立行走,但要靠拳指支撐,腰不能直立。臂力強大,除虎豹外,無其他天敵。在距地面8~12米的樹杈上用樹枝架窩,上面覆以樹葉,夜晚睡在樹上。平時性溫馴,發怒時很可怕。雨天使用大樹葉遮蓋身體。較其他類人猿,它更長時間在樹上,在地上可用四肢行走。動作遲鈍緩慢,不能在樹間跳躍,只能手腳並用,慢慢移動。通常單獨行動,幼仔與母親一起活動或形成暫時性小型群體,由一隻雄性和攜帶幼仔的二、三隻雌性組成。
繁殖方式:築巢於樹上,並將附近的樹枝及蔓條弄平,蓋上樹枝即成只能住一晚的巢,第二天晚再另築新巢。是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繁殖速度最慢,出生的間隔大約在8年間。孕期235至270天,每胎一仔,初生時體重約1.6千克,一生下來便能反射性抓握東西,可抓住母親的長毛吮奶,幼仔與母親共同生活約5年後,獨立生活。壽命約為40年。 孕期8-9個月,每胎1仔,壽命25-40年。
❽ 長臂猿 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分別分布在哪些地方
長臂猿主要分布於南亞,猩猩分布於東南亞的蘇門答臘和婆羅洲一帶,大猩猩和黑猩猩只生活中非洲靠近赤道的熱帶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