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葯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其一為:中葯是對於植物葯、動物葯和礦物葯的統稱,屬於一個集合詞。涉 及范圍廣,幾乎包含了幾千年中國勞動人們所發現並使用過葯物。例如:中葯 材、中葯飲片、中成葯、民間草葯、民族葯、現代中葯、洋中葯、植物葯,甚至 普通的西葯(為中醫所用)也可納入其中。
其二為:中葯是相對於西葯而言的,二者在研究病症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 中葯治病主要以「症」為主,並沒有過多的考慮葯物的實際化學成分,屬於一種 經驗性很強的方式。 而西醫則為基於化學成分的角度去對症下葯。 因而, 也有著 西醫見效快而中醫治病根的說法。
2. 中醫這個專業對社會和生活有什麼作用
中醫是我國的國粹,他的作用不光要從醫學上考慮,還要從文化價值、社會價值上去考量,雖然我不學中醫,但是也聽到過很多疾病在西醫束手無措的情況,在中醫的調理下得以痊癒的,此外,中醫有很多理念是優於西醫,比如最樸素的望聞問切,注重於病人交流,這正是過分依賴於儀器、檢測的西醫所缺乏的,個人認為,中醫對社會和作用在一定領域內是填補西醫的不足,在一定領域是獨領風騷,我相信,隨著偱證醫學深入中醫,中醫必將大發光彩,此外,中醫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也不可估量,我們還在發展的國粹已經所剩無幾,不要真到哪一天,我們只省下錢,而中醫專業則是必要的傳承媒介。下面的一段文字,是我從網路摘來的,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中葯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葯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葯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是宏觀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現代,隨著西方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進入,西方醫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構成了對中醫學的挑戰。
一些學者認為,中醫已經跟不上了時代先進科技的發展,「老葯罐子」煎葯還在使用,中醫四診法的診斷還拿不出確鑿的科學實驗依據,隨著科學進步和人們思維觀念的不斷更新,中醫是否科學,中醫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嚴重的質疑,甚至有的學者提出廢除中醫。在近現代革命的歷史中,中醫也不止一次受到過質疑。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通過了《廢除舊醫以掃除衛生事業之障礙案》。他在「廢止中醫案」中提出了6項逐步消滅中醫的具體辦法。 一、處置現有舊醫;二、對已登記的舊醫實行補充教育;三、不準中醫診治法定傳染病和出具死亡診斷書;四、禁止新聞雜志進行非科學醫學之宣傳;六、禁止成立舊醫學校。2006年,中南大學張功耀教授在《醫學與哲學》雜志上公開發表了《告別中醫中葯》一文,使中醫存費之爭進入高潮。在面對諸多質疑的情況下,不少中醫界有識之士認為中醫亟待改革,以適應科學的發展,拒絕更新的知識是缺少生命力的。另一些學者則認為,中醫學的價值遠遠沒有得到發揮,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傳統技術和理論的科學性將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步顯現出來。因而復興傳統成為中醫學發展的另一個前景。在這種爭鳴中,各種主張下的學者付出了不同方向的努力,使中醫學與所有學科一樣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端倪。
目前,中醫的五個不同角度的努力分別是:1、堅持傳統,希望回到原汁原味的中醫。 2、堅決辯證施治,一切辯證施治,走新中國學院派的道路。 3、走中西醫相結合道路。 4、中醫現代化:用現代醫學來理解和解釋中醫,甚至解釋經絡。 5、現代中醫學:用中醫方法分析各種醫學資料,努力解除疾病。 所有的學科都在分化,這是一個總的趨勢,中醫也不能例外。不要追求特定不變的形式,而追求解決問題,也許更好一些。 五篇網上文章可以直接查詢: 1、《何足道先生書:就「八老上書」致朱鎔基總理》 2、《鄧鐵濤再談辨證論治》 3、《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現代化之路》 4、《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中醫葯理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5、《現代中醫學主張》。五個方向的倡導者:中醫現代化曾經是衛生部努力倡導的方向,容納了當今眾多院士;中西醫結合方向,真正的代表人物是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陳可濟院士;復古主義的代表人物是何足道、賈謙等;堅持辯證施治的學院中醫最初方向,代表人物是鄧鐵濤;現代中醫學代表人物是聶文濤、鄧宇等。
發揚傳統、吐故納新、中西結合、面向當代,成為中醫學發展的態勢,成為全世界關注中醫學的依據。
3. 中葯保健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中華中醫理論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博大精深的,中葯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起到非常中葯的作用的,而且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4. 如今中國的中葯如何現代化
中葯的超微粉技術應用 中醫和中葯是傳統醫葯優秀文化不可分割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要繼承和弘揚中醫葯就必須首先對中醫葯有一個正確、客觀、全面、系統的理解與認識。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自上而下過度強調了現代中葯研究、中葯現代化和中葯科技產業化的發展問題,而嚴重忽略了對現代中醫研究,中醫對中葯研究的主體指導地位以及中醫產業化開發的問題,出現了「鬍子眉毛一把抓」和「一手硬、一手軟」的政策導向問題。沒有在中醫與中葯的研究及發展方面實現平行互動。由於中葯西制、中葯西用、廢醫存葯傾向,並以中西結合為名而實行以西代中為實的策略,導致了如馬兜鈴酸事件、龍膽泄肝丸事件、小柴胡湯事件等所謂「問題中葯」的社會爭議,接連不斷地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中葯信譽危機,這不僅對中葯產業經濟發展是一個信譽重創,而且在中國加入WTO後將為國外西葯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掃平了道路。因此,在弘揚中醫葯的口號下必須重新審視我們過去的政策導向及具體策略,必須以最大程度地滿足13億中國人民衛生保健的實際需求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必須站在為人類醫學生命科學做出更大貢獻的歷史高度。在促進中葯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同時加強傳統中醫葯研究開發並推動中醫產業發展。 在發展中醫葯國際化之前首要目標應是中醫葯本土化發展的最大化。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本土是中醫葯文化的發源地,而且還因為中醫葯在中國最具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最具經濟可行性。中醫葯本土化發展應成為中醫葯國際戰略的重中之重,因為它是最大的經濟,也是最大的政治。 中醫葯現代化應在中醫葯研究與研究中醫葯兩個方面同時展開,相互促進,互為條件。中醫葯國際化不僅是技術標準的國際化更是民族文化的國際化。偏面追求唯技術論和唯成分論,只有加速中醫葯的消亡,我們這一代人將成為歷史的千古罪人。只有在傳統醫葯與現代醫葯之間實現東西方醫葯學雙向接軌,以文化輔軌,以理論接軌,以服務為基礎,以產品為載體,才能真正體現中醫葯的價值,才能真正實現中醫葯國際合作與發展戰略。 中葯現代研究方面應在中醫葯理論的指導下,應以復方中葯制劑的方劑學研究與開發為重點,創立具有中醫葯學科特色的現代中葯復方制劑質量控制及臨床療效兩大標准體系。中醫現代研究方面應在充分保留傳統中醫基礎理論內涵的同時,以中醫現代醫學生命科學表述研究為重點,創立具有中醫葯學科特色的現代中醫生命科學理論及其標准語言體系,尤其在經絡基礎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方面是中醫最具國際化發展機會的重大領域,應創立具有中國比較優勢的現代中醫經絡文化並以此為基礎大力開發具有巨大經濟與社會價值的全球經絡養生產業。 在繼承和弘揚中醫葯方面,除以往重視國家各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技資源與技術力量之外,還應加強對民間中醫葯技術與人才資源的開發,尤其是對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民間驗方與治療技術及各醫院門診的內部制劑和協定處方的研究開發給予高度重視,在技術、資金以及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中醫葯的靈魂在其獨特的先進文化,而中醫葯的活力在於其豐富的臨床醫學實踐經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療效是硬道理,尤其是中醫葯人體臨床應用的醫學實踐研究更具有科研開發的可行性和應用推廣的實用性。過去以往比較重視對中葯新資源、新成分、新機理、新標準的葯學、分子生物學研究和實驗動物葯理學研究,卻對在生命整體水平上的醫學實踐及臨床比較學研究重視不夠。而且目前所推崇的循證醫學研究又缺乏中醫葯學科特色及文化內涵,不能完整系統地體現中醫葯在疾病預防控制方面的技術優勢,需要在未來進一步開展具有中醫葯特色並充分體現中醫葯比較優勢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論的研究工作,在此之前不宜將現代西方循證醫學研究方法生搬硬套地用於中醫葯研究,否則將丟失對中醫葯循證醫學研究的科學價值和實際意義。盡管循證醫學的初衷有利於包括中醫葯在內的一切傳統醫學、自然醫學療法及成果在疾病臨床治療規范方案中的應用推廣,但不要因為所採用和實施的具體方案有誤而影響到我們最終目標實現。 在繼承和弘揚中醫葯方面不僅要重視科技與產業化發展,而且更要努力並加快培養與未來中醫葯發展相適應的能夠真正領會中醫葯真諦,有堅實的中醫理論與實踐功底,又具有現代生命科學廣泛知識的新型人才。因此必須從加強中醫葯的傳統文化教育入手,不僅要繼續重視和加強中醫葯高等教育,而且還要努力發展傳統醫學文化的中等教育,甚至從小學開始就要將祖國醫學養生文化植入全民素質教育之中。因此,繼承和弘揚中醫葯不僅是中醫葯行業內的頭等大事,也是全民族發展的大事,應在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高度給予重新認識和政策定位。
採納哦
5. 中草葯的應用是怎麼如何發展起來的
我國是世界中葯材應用最廣泛、葯源最豐富的國家。早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生活與生產過程中,得以接觸並了解某些植物或動物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影響。
為了同疾病作斗爭,上述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啟示人們對某些自然產物的治病效果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並加以利用。經過無數次零星的、分散的,但卻是有意識的試驗觀察,口嘗身受,人們逐步創造並積累起一些用葯上的豐富的經驗,人們創造性地賦予了天然物物性(陰陽、寒涼、溫熱)、物味(酸、苦、甘、辛、咸)和物間關系的獨特理論,並創立了中葯學,形成了早期的葯物療法。隨著歷史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葯物品種逐步增加,之後,人們又發現幾味葯合用效果更好而形成復方制劑。
6. 葯學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會發揮作用
我覺得葯學包含了很多方面,我個人覺得,其中的病理學對正在學習中的同學們會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了解病產生的原因,機理,發展規律以及疾病過程中機體的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和病變轉歸,讓我們對自己或家人們的身體狀況,總歸,葯學對我們生活來說還是有很大的益處的
7. 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葯,究竟有多大的作用
這個問題的話,我們就讓知道中醫在我們國家發展了幾千年,那麼在這幾千年的實踐之中,它自然是積累了非常多的寶貴經驗,並且也擁有著許多不錯的運用方式。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回答了,不知道大家對於我們國家的傳統中醫有一些什麼樣的認識,或者是你認為中醫有著多麼巨大的作用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我們可以一起來想一下這個問題,它的更詳細的答案是什麼?
8. 怎樣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醫葯文化為當代人類服務
那就得首先對傳統文化的精粹有個真實的認知,剔除被誤解、變異、肢解的部分,還傳統文化以真面目。以中醫為例,漢唐以後,許多所謂的名醫大家,將《內經》、《傷寒》、《金匱》等經典變異歪曲。加之所謂的現代科學的惑亂,使得中醫這么多年苟延殘喘。許多真諦還得「出口轉內銷」,才能被國人認可。堂堂的中國中葯,如今僅占國際市場份額的2%。
當人們逐漸認識了傳統文化根本上的偉大,才談得上為人類服務。比如「無為而無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