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的少數民族主要是什麼族。武漢的人口數量是我國
土家族,滿族,壯族,回族,苗族
⑵ 武漢人是什麼樣的人呢
武漢人是么昂的人?一兩句話真還說不清白。前幾天看《楚天都市報》,在那個么子「城事周刊」版,看到標題為《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文章,說么事「人因城市而定,城市因人而活」,聽起來好象還有點把道理。要說嘛武漢如果沒有人來,就不成其為城市了;但如果沒有這么個城市在這里呢,人也就不會來了。現在,武漢市已有804.81萬固定居民,另外還有115萬流動人口,加起來接近千萬。據估算,漢口、武昌、漢陽三鎮的市區人口(不算黃陂、新洲、蔡甸、江夏),包括流動人口,總也有個500-600萬人。要搞清白武漢人是么樣的一些人,就要首先弄清白武漢人的來源。 武漢市這么多人,除有極少數是原住民,也就是原來就在武漢的外,絕大多數是從外地來到武漢的。也就是說,武漢人大都是從外地來的,只是來武漢的時間長短有所區別而已。雖然從盤龍城算起,武漢的城市的歷史已經有了3500年,但真正形成現代城市,其發端也只有幾百年時間。在宋朝時,漢口被列入全國四大名鎮之列,好象是一個城市的樣子,但沒有見到漢口繁榮到什麼程度的具體的記載。而且在元朝時漢口怎麼樣,好象又沒有了音訊。有一個傳說是,明代初年,漢口還是一個蘆葦叢生、水鳥棲息的無人區,到了明天順年間即15世紀中葉,江夏人蕭二向當局承租了漢口江灘廢地,又將其轉租出去,漢口從此才居民群居,逐漸繁華。武漢真正形成為一個大城市,是到清朝末年才發端的。現在的人們喜歡把城市的歷史追溯得越古老越好,我看也沒那個必要。武漢作為一個城市,絕對沒有西安、開封、洛陽、揚州、南京等城市資格老。不要以為盤龍城就是武漢城了,實際上,盤龍城跟武漢城基本上沒什麼關系,武漢城不是盤龍城的延續。 話扯遠了,也許還會引起一些人的不高興。本來是要說武漢人的來源問題的。過去,武漢人的來源,主要是武漢周邊地方的人,如黃陂、孝感、漢川、漢陽、江夏、新洲、鄂州,等等。要說明的是,這里說的,是指狹義的、即武漢城區的武漢人,不包括現在的四大郊區。特別是漢口六渡橋、江漢路一帶,是最典型的漢口人,他們大多來源於黃陂、孝感、漢川等地,具有這些地方人的一些特徵。而武昌解放路、民主路一帶,則是最典型的武昌人,他們大多來源於鄂城、江夏等地,具有這些地方人的一些特徵,也構成了與漢口人有些不同的特徵。所謂「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的說法,應該是從漢口產生的,當時,來自這三地的人,在漢口做生意,互相指責,或者叫互相奉承。當然這個說法,放在當時的漢口人身上,也是恰當的。在外地人的眼裡,那時候的有些漢口人,真是生意經,精明得很。所以,回答武漢人是什麼人,我認為的第一個特徵,就是「精」。很精明,頭腦靈活,會做生意,算得清白帳。但從另一面看,就是有點吃不起虧,有點斤斤計較。發展到極致的壞的典型,就是做籠子,強買強賣,坑蒙外地人,欺生,形成不好的形象。但主流還是精明,適合搞市場經濟。 武漢人的第二個特徵,是來源於武漢的人文地理條件的特殊性的。武漢的最大的人文地理特點,叫做交通便利,也就是所謂的「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帶來的武漢人的性格特點,主要是開放。武漢人信息靈通,不封閉,不太容易僵化,有改革精神,勇於開拓創新;而且武漢人喜歡到處跑,對各個地方不生疏,總體來說對外地人不岐視;武漢人什麼菜都吃,酸甜咸辣都不怕,所以沒有自已獨立的菜系;武漢人跟得上潮流,趕得上時髦,特別是女子的服裝很新潮,記得還是七八十年代,武漢女孩穿超短裙、低胸裝,讓外地人不敢盯著看。武漢人具有兼收並蓄的本事,善於吸收別人的優點,比如體現在日常生活方面就有:別的地方好吃的菜都可以學過來,改造成自已的菜;打麻將敢創新,發明了打賴子、紅中杠、下水等新名堂,當然這既能說明武漢人善於創新,也說明武漢人沒耐性。 武漢人的第三個特徵,是由武漢多水這個自然地理特點決定的,構成了武漢人的性格的很多實質性的方面。一是不怕死,不怕鬼。水既是利,也是患,特別是在解放前,經常有水患,財產房屋被毀,人被淹死,不是什麼稀奇事。住在漢口的人,頭頂一江水,照樣樂觀生活。洪水來時,泰然自若,齊心協力,奮力相抗。你曾看見光著屁股從很高的地方跳到江中游泳的小孩嗎?他們從小就養成了不畏水的習慣。當然,現在防洪標准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小孩子每家只有一個,家長看得緊,不會讓他們去隨意跳水了。現在的武漢人將來的武漢人還有沒有不怕死不怕鬼的性格特徵,我不敢說。二是隨遇而安,隨波逐流,順其自然。水從高處自然流向低處,流到哪裡算哪裡。水不會自已去向上流。武漢人也差不多,胸懷遠大理想,刻意去做一些不太可能的事,不是武漢人的性格。武漢人想,生活就是這樣,要慢慢來,要慢慢好起來。從整體上說,武漢人奮斗精神不足,對生活容易滿足。三是透明。武漢人沒多少花花腸子,待人特熱情直爽,說話粗聲大氣,直筒子多,一眼就看得透。 第四個特徵是由武漢的氣候決定的。武漢冬冷夏熱,而且冬天房內比房外冷,夏天屋裡比屋外熱,這種氣候,使得武漢人性格上反差大。受天氣熱的影響,一方面,武漢人很熱情,很直爽,男人不太修邊幅,過去上街,常常光膀子,穿拖鞋,男男女女都大大咧咧的,當然現在沒有了。另一方面,武漢男男女女都較暴燥,動不動容易發脾氣,過去在公汽上,在自由市場,每天都會碰到有人吵駕,而且一有人吵駕,就容易圍一大堆看熱鬧的人,還沒有人勸駕。現在各方面條件改善了,人們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所以很少見到有人吵駕了。 現今的武漢人,移民成份多,新的武漢人的特徵的形成還要一個過程。
⑶ 「天上九頭鳥,地上武漢佬」!武漢人究竟有多精明
“天上九頭鳥,地上武漢佬”這句話可不是什麼誇贊精明,而是對自私的諷刺,雖然有地域攻擊之嫌,但是部分素質不高的武漢人,確實是這句話的源頭,具體的體現方式很多,就從幾方面說說。
一、在做生意上。武漢人做生意的時候,逐利非常明顯,吃不起虧,在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比普通人做生意要進入狀態得快,但是久了問題就出來了,口頭協議容易反悔,答應的貨期一拖再拖不講誠信,這是常有的事,或許是一代代的處事習慣使然,初接觸的都會出現各種狀況,這樣的情況,只有在商場摸爬多年的武漢人,才有所改善,這是商場跟他要過學費了。但是武漢的商場小菜鳥,都是前期做得好,後期不改就倒。
當然,這只是少部分人讓武漢有了這句話,大部分的武漢人還是比較正直善良的,腦子靈活也是武漢人的特質,用在正道上,是對社會比較優秀的人才,但是一直自私下去,名聲也就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