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族、藏族是什麼來源
眾所周知,蒙古族和藏族其實都是屬於我國的少數民族。這兩個民族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都是作為游牧民族,擅長騎馬、射箭等,當然作為兩個完全不同的名族,自然也存在著不少不同的地方。那同樣是作為歷史悠久、在我國史書上擁有不少記載的民族,蒙古族和藏族的起源如何,是如何發展演變至今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豪邁民族的的來源。
三、蒙藏兩族的歷史淵源蒙古族和藏族的發跡和興起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前者作為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後者則是高原農牧結合文化的代表。歷史上蒙藏兩族的交往是密切的,並且涉及方方面面。藉由宗教文化的傳播,兩族人民長期進行文化、生活、宗教上的一系列友好交往,也在兩族人民的生活各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因此在了解兩族的發跡起源時,也同時會看到很多關於兩族人民交往的史料記載之豐富。
❷ 五十六個民族的簡介10個
五十六個民族的簡介:
1、漢族,全稱大漢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漢族民族服飾為漢服。
2、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以河北省北部最多,其次是遼寧省。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回族居第三位。前身為女真族,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黑水靺鞨」,遼-金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清朝以後,「女真」稱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國。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 1644年滿洲人入主中原,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清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國日後版圖的基礎。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3、回族是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聖紀節、登霄節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過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漢人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節日大都來源於伊斯蘭教,是用回歷來計算的。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
5、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6、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朝鮮半島逃荒進入中國東北的朝鮮人和後來淪陷時期日本從朝鮮半島強制遷徙過來的朝鮮人政治移民。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每年8月15日便被確定為老人節。
8、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9、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史籍記載稱毛南族為「茅灘」、「毛難」,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今稱。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歷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10、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傈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2)青藏高原哪個族最早勞作生活擴展閱讀: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中央政府調查統計正式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其他為未識別民族。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其中漢族人口比重最大,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1.51%左右。其它55個民族總人口偏少,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49%左右,故稱其為少數民族。未識別民族人口為640101人。
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超過1600萬(2000年);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未包括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60萬珞巴族人 )
❸ 吐蕃人是什麼民族的祖先 很早生活在哪裡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
吐蕃於公元7~9世紀時建於中國青藏高原的古代藏族政權名。吐蕃一詞,始見於唐代漢文史籍。
❹ 青藏高原原民的習俗,特色。禮儀
藏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還有藏族風俗習俗: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口,然後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後,大家才能自由飲用。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製作時還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2.服裝: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3.食俗: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農忙或勞動強度較大時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習慣。絕大部分藏族以糌粑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細粉。特別是在牧區,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糧食製品。食用糌粑時,要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於儲藏又便於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區,隨時可見身上帶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餓了隨時皆可食用。藏族過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為主,豬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講究新鮮,民間吃肉時不用筷子,而是將大塊肉盛入盤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則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腸中製成血腸。肉類的儲存多用風干法。一般在入冬後宰殺的牛、羊肉一時食用不了,多切成條塊,掛在通風之處,使其風干。冬季製作風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凍附,能保持風干肉的新鮮色味。最常見的是從牛、羊奶中提煉的酥油,除飯菜都用酥油外,還大量用於製作酥油茶。酸奶、乳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經常製作的奶製品,藏族普遍喜歡飲用青稞製成的青稞酒。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體。在藏族地區,家家都備有酥油茶筒、奶茶壺。大部分地區的藏族都以干牛糞為燃料,以鐵三角架為灶。
雲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銅制。其他地區的藏族喜用木碗並漆上紅、黃、橙色的油漆。比較講究的還要在碗上包銀。牧區的藏族都要隨身配帶一把精製的藏刀,主要用來切割食物,還用於宰羊、剝皮、削帳房厥子等勞動,藏刀的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腸,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血為主要原料製成。乳酪,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奶發酵後製成。
4.節慶: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歷為陰陽合歷,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陰陽配合十二生屬系年,每60年一周,以陰火兔年(丁卯)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閏;藏歷元旦是最重要的節日。藏歷正月十五,當地群眾有觀酥油花燈的習俗。4月15日紀念佛誕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間舉行慶祝活動。藏族的節日還有薩噶達瓦節、雪頓節、花燈節和望果節。藏歷年每年藏歷正月初一。藏歷年一般從藏歷十二月就開始准備、置辦年貨,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除夕時打掃衛生,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出象徵永恆符號,表示祝賀吉祥如意。雲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團(類似於餃子),在面團里分別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種東西都有一種不同的說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團,說明在新的一年裡他心腸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團者,表示他心腸軟。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區都要進行宗教法會活動。「雪頓節」 每年藏歷七月一日,原意為「酸奶宴」,屆時家家都要製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後來又增加了演藏戲的內容。雪頓節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壺、保溫瓶,帶上食品到風景優美的地方飲茶喝酒。「望果節」在每年秋收以前,過望果節時要互相宴請並進行各種野餐活動,以迎接秋收。還要過「沐浴節」、「降冬節」等傳統節日。
【以上是藏族】
珞巴族長期生活在高原峽谷,在其衣著上也表現出他們粗獷豪放的性格。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纖維和獸皮為原料,是珞巴族衣著較為突出的一個特點。過去,在珞巴族地區流行一種叫「階邦」的草裙,是用雞爪谷的秸稈編成的。現在,婦女們穿上土布衣裙,還習慣在外面置上一條草裙,起到對布裙的保護作用。 珞巴族婦女喜穿麻布織的對襟無領窄袖上衣,外披一張小牛皮,下身圍上略過膝部的緊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兩端用帶子扎緊。她們很重視佩戴裝飾品,除銀質和銅質手鐲、戒指外,還有幾十圈的藍白顏色相間的珠項鏈,腰部衣服上綴有許多海貝串成的圓球。珞巴族婦女身上的飾物多達數公斤重,可裝滿一個小竹背簍。這些裝飾品是每個家庭多年交換所得,是家庭財富的象徵。每逢節慶之時,婦女們一個個盛裝打扮,互相比美。 男子的服飾,充分顯示出山林狩獵生活的特色。他們多穿用羊毛織成的黑色套頭坎肩,長及腹部。背上披一塊野牛皮,用皮條系在肩膀上。內著藏式氆氌長袍。博嘎爾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別具一格,用熊皮壓製成圓形,類似有沿的鋼盔。帽檐上方套著帶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蓬張著。帽子後面還要綴一塊方形熊皮。這種熊皮帽十分堅韌,打獵時又能起到迷惑獵物的作用。男子平時出門時,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軀再配上其它閃光發亮的裝飾品,顯得格外威武英俊。 珞巴族男女都喜愛系一條考究的腰帶,有藤編的,皮革製作的,也有用羊毛編的,並織有各種彩色圖案。腰帶除用來扎系衣裙外,還用來懸掛小刀、火鐮和其它銅、貝製作的飾物。 佩戴長刀是珞巴族男子的嗜好。它不單單是作為顯示陽剛之氣的裝飾品,而且是受自然條件的驅使,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不僅用它來防止野獸和毒蟲的襲擊,而且用它來砍竹木,架藤網橋,起房造屋甚至剪頭發、裁剪獸皮…… 除長刀之外,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離身之物,是狩獵的主要工具。珞巴人製作弓箭的技藝很高,使用弓箭的本領十分嫻熟。珞巴人從幼兒時就開始練習射箭。對彎制竹弓和削制箭桿很有講究。制弓不但要選擇竹種、竹齡,而且對弓長、厚薄都有固定的規格。箭桿、箭鏃和箭羽的選材、製作工藝也很精細。製作一副好的弓箭,大約需20天左右。 珞巴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熱情而有禮節。客人進門,他們總是讓坐在火塘旁的上座,然後拿出他們喜歡吃的肉乾、奶渣、養麥餅和酥油茶款待客人。珞巴人有一套招待客人的古老習俗,即主人給客人端出吃食時,客人必須吃完,主人才高興。客人吃以前,主人還要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飯,以示酒和飯無毒和對客人的款待真誠。客人來到村裡如遇上婚嫁喜事,就要和村裡人一道去主人家表示祝賀,飲酒唱歌。珞巴人把能挽留住客人,討客人喜歡視為光榮,如對待客人不熱情或使客人生氣走掉,就會遭到輿論遣責,被人瞧不起。 父子連名制:即氏族男成員的名字是和父親的名字邊連在一起的,父名又和祖父的名字連在一起,每個人的名字都由兩部分組成,其首字為父名,尾字為子名,以此嚴格區分,一代一代連下來,構成一個譜系。這種父子連名制在愽嘎爾部落的男子中,都能記住或說出五代至十代的祖先名稱。知道在氏族內部誰是最親的親屬。在父子連名的辦法排列,但部落內實行氏族外婚,女兒要嫁出本氏族,所以在譜系中不佔主要地位,以男子連名為主,家庭的承襲也完全以父系延續下去,成為社會的基本細胞。 一些部落在盟誓時,要飲用血酒。博嘎爾人每年收秋後殺牲慶祝,把余溫未冷的牛血倒在酥油中飲用。他們認為,野牛的骨髓吸出來生食味道最鮮美。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醬,拌上辣椒和薑末作為配料。 燒烤,是珞巴族最常見的一種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還是動物性食物,都可以燒烤。整條魚投入火塘,埋上熱灰,用不多時便燜熟可吃。在山上捕獲到大的動物,除烤吃外,還切成肉條,烤熟後長期貯藏。 除了散居在墨脫、米林一帶的少部分珞巴人與藏族一道過藏歷年外,各地的珞巴人都有自己的年節。珞巴年節是按照本族歷法推定,過節時間雖不一致,但都是在一年勞動之後。 在自稱為「阿帕塔尼」的珞巴族民間流傳著一個珞巴語叫作「莫朗」的節日,節期在農歷臘月或正月由巫師擇定,流行地區是西藏珞渝地區的西巴霞曲地區。屆時,全村男青少年排列為一行,身著盛裝,在巫師帶領下到鄰近各村巡遊,在路過田野時,巫師撒大米粒,青少年揮舞長刀,敲打銅盤,隊尾的一個老頭子沿途撒大米粉。在經過即將播種的土地時,舉著竹製男性生殖器的青年就到地里跳生殖舞。每到一個村子的廣場上就唱歌舞蹈,該村群眾備酒熱情款待。巡遊隊伍要走遍本部落的所有部落。這一節日意在預祝豐收。因為人們以為莊稼的繁殖和人的生育是一個道理,所以在地里跳生殖舞。
【以上是珞巴族】
門巴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門隅和上珞渝的墨脫及與之毗連的東北邊緣。門巴族有自己的語言——門巴語,但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門巴族人主要信仰苯教(一種原始的巫教)和喇嘛教。門巴族有豐富的民間文學,民歌曲調優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門巴族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也兼營畜牧業和狩獵,擅長竹藤器的編織和製作各種木碗。門巴族人民與藏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習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淵源關系。
婚姻
門巴族的婚姻戀愛自由,多為一夫一妻制,成婚儀式頗具戲劇性,饒有興趣。結婚之日,清晨新娘梳妝打扮好,由父母、兄弟姐妹及姑舅等親屬押著前往夫家,行前新娘依戀不舍地對父母表白,二老把我養大卻要離開雙親,實在對不起。娘家一般要送女兒手鐲、戒指、頭飾、腰帶等作為陪嫁,有時還帶上一兩件勞動工具。新郎一方則早已請媒人帶上幾個機靈善說的人在路上等候迎親,他們拿著竹筒酒,途中請新娘喝三次。到達新郎家進屋坐定,擺上酒肉、油餅盛情待客。新娘的舅舅最受尊重,他代表父方說話,這時他挑起毛病來,酒釀得不好啦,肉薄厚大小不勻啦,並質問:是我女兒哪點長得不好嗎……每講一句就用拳頭使勁擊一下桌子,裝作氣急敗壞的樣子。於是新郎家連連陪禮,趕緊獻上哈達,重新添酒加菜,直到新娘的舅舅點頭滿意。其實這種戲劇性的挑剔,目的是考驗男方的誠意。酒至半酣,眾人即興唱歌起舞,盡情歡樂,通宵達旦。富裕一些的人家婚禮往往持續三、四天。這對於年輕的小夥子和姑娘們來說,也是互相交往和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節日
門巴族的節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類是宗教節日,一類是歲時年節。宗教節日主要在曲科節、薩嘎達瓦節、主巴大法會、達旺大法會,歲時年節主要有門巴族新年。
曲科節:在每年的六月莊稼成熟時舉行。過節時人們聚集起來,舉行隆重的朝拜儀式,然後在喇嘛和扎巴的帶領下,背經書舉經幡,圍繞村莊和莊稼地轉一周,祈求神靈保佑,人丁興旺,莊稼豐收。群眾自備酒飯,在地頭田間載歌載舞,整個活動進行2—3天。
薩嘎達瓦節: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到時每家都要拿出一定數量的糌粑、酥油和青稞酒,交給寺廟,寺廟的喇嘛再把糌粑做成「措」分給大家吃,眾人互相敬酒吃喝,到晚上,每家房前屋後還要點酥油燈,以示慶祝,並把這一天作為進入農時的標志,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就要開始做農活了。
主巴大法會:是墨脫宗全宗性的大法會,在豐收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間舉行,歷時3—18天不等,歉收之年不舉行。主要活動有念經、跳神、演出宗教戲劇等。人們自備酒肉、食物,歡聚一起,白天飲酒觀看跳神表演,夜晚在野外點燃篝火,載歌載舞,歡度節日。
達旺大法會:在每年的藏歷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歷時三天。節日里,人們除了觀看跳神表演、傳統戲劇《卓娃桑姆》、跳氂牛舞等,還要舉行一些自娛活動,如賽馬、拔河、射箭等。
新年:藏歷元旦是門巴族最重要的節日,門巴語稱為「洛薩」,錯那門巴族過新年是從藏歷的元月一日開始,到元月十五日結束,與藏族人過新年基本上沒什麼區別,而墨脫地區門巴族的新年則不同,他們一年中有兩個新年,一個是元月新年,從藏歷的元月一日開始,歷時2—3天;另一個是十二月新年。十二月新年是墨脫門巴族最富特色的年節,從藏歷的十二月一日開始,歷時10—15天,節前,家家戶戶要打掃房屋,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節日期間人們穿著盛裝,互相拜訪慶賀,載歌載舞,飲酒狂歡。另外還要舉行各種游藝活動,如拔河、角力、抱石頭、射箭等。
喪葬
門巴族的喪葬表現出多樣性與復雜性的特點,就葬式看,有土葬、水葬、火葬、天葬和崖葬,還有屋頂葬和屋底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或三次葬型的復合葬。其喪葬過程更是禮儀繁縟,活動甚多。門巴族喪葬的復雜性,還表現在不同地域的門巴族在看待和選擇葬式上觀念殊異。
葬式的選擇不同,但在出殯前對屍體的處理以及儀式卻基本一致:人亡後,將屍體用繩子或死者腰帶捆縛,並腿屈膝或蹲式,雙手交叉胸前,男性死者左手靠胸、女性死者右手胸,狀似胎兒。為死者設置靈位,擺放供品,停屍數日。停屍期間,請喇嘛念經做法事,擇定安葬方式、出殯時辰和葬地方位,並確定背屍人和屍體出屋方向。
在多種葬式中,土葬和水葬是最普遍的,為一般群眾所採用。火葬、天葬、崖葬多為富裕戶、頭人、喇嘛等採用。屋頂葬、屋底葬僅適用於夭折的未成年孩子。
禁忌
墨脫門巴族認為一個月的五、十、十五、二十五、三十日為「喪葬日」,這些日子裡不能介紹婚姻,禁止人們下地勞動,禁止上山打柴和下河抓魚,亦不準殺牲,只能在家幹家務勞動。
獵人出行獵前三天,家裡不能煮酒,外人不能進屋。
家裡人出遠門旅行或交換,當天不能掃地,違反了認為人畜不能平安,交換也不順利。
家裡有人患病,要在門口插上有刺的樹枝以示外人莫入,以免把鬼帶進加重病情。半夜裡忌諱聽見狗叫雞叫,公雞叫預兆不吉利,辦事不順利;蛇鑽進屋裡或者看見死蛇則認為預兆不好。
有些地方對男女婚配屬相有忌諱,如鼠和馬、牛和羊、狗和龍、豬和蛇、猴和虎等屬相碰在一起的男女不能婚配。認為人逢十二、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的年歲可能會遇上災難。門巴族稱這些年齡「嘎」。
新娘出嫁,新郎入贅行至途中,忌諱遇上背空筐或空水筒的人,如迴避不了,預示婚後不祥。
【以上是門巴族】
可以網路具體了解下,或者看下民俗書籍
❺ 什麼被稱為世界屋脊的民族
藏族被稱為世界屋脊的民族。
青藏高原,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稱。
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民族——藏族,就是世界屋脊的民族。
❻ 歷史最悠久的民族————古羌
羌族是我國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優秀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的明確記載。眾多史籍和出土文物表明羌族不僅是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最早進入農牧兼營,且以養羊業著稱於世的民族。
古代羌人並不是單一的民族,中國西北部的甘、青地區有眾多的部落土著民族,這就是歷史上統稱為「羌」的民族。
徐中舒在《羌族史》序言中指出:「羌族是古代西戎牧羊人,分布在中國西部各地。他們原來就是一個農牧兼營的部落,按《說文·羊部》解釋:「『羌』、西戌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又釋:「羌……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此為號。」《後漢書·西羌傳》還釋:羌,「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畜牧為主。」《羌族史》敘:「實際上羌和姜本是一字,『羌』從人,作為族之名,『姜』從女,作為羌人女子姓」。故章太炎《西南屬夷小記》稱:「姜姓出於西羌,非西羌出於姜姓」,這說明羌、姜是興起中國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
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記載表明,殷商時期,羌人在當時的歷史舞台上,已經是十分活躍了。當時奴隸制的殷王朝經常俘虜羌人去當奴隸,可是在殷王朝中卻有羌人的首領作官。公元前1088年之時,周武王以周人為主並聯合了羌、蜀、盧等部組成軍事聯盟,推翻了暴虐的殷紂王朝。
殷商時,羌人活動在西北和中原地區。大都在河(黃河)、湟(湟水)、洮(洮水)、岷(岷江上游)一帶,而以黃河、湟水、賜支河為中心。
公元前5世紀中葉,羌人在與秦人頻繁友好的往來和相互影響的基上,開發山林,發展生產,河湟地區出現了農業。春秋戰國時期,戎分布極廣,名稱亦繁,至東周以來,以「羌」泛稱的諸戎大量涌進中原地區。公前4世紀末葉,秦獻公時起,一部分羌人開始向西南及西北大遷徙,有遷到岷江上游,大渡河和安寧河流域,有的則遷往青藏高原。
公元前206年,漢代封建王朝強盛。漢武帝時,在甘肅走廊設立了河西4郡,此時仍居在西北的羌人有許多逐漸向內遷徙,附居塞內而與漢族錯居,從事農業生產者亦日益增多,私有制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逐步地走了封建制度的軌道。此時羌人,有先零、研種、燒當、封羊、勒姐、女若、廣漢、武部等部。各部落統治階級互相掠奪。從漢武帝時起,羌人大量地內附定居,以後逐漸被當地漢族同化。
隋唐以來,岷江上游一帶的羌人,處在漢族人民和興起於雅魯藏布江域的吐蕃人之間,成為漢族地區和吐蕃聯系的紐帶,中原的鹽、茶、布、生產工具與邊區的馬匹、葯材、皮毛的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政治、經濟聯系較為密切,這些地區的羌人,從唐朝起就有很大一部分要求「入籍」,成為唐朝管轄的地區,而另一部分則處於吐蕃政權的統治之下,定居岷江上游部分地區。
岷江上游的羌人,據《四川古代史》載,系秦漢及其以後時期從河湟一帶遷來的羌人與當地原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今羌民族。漢代以後,西北部的羌人經過兩次較大的遷徙,來到岷江上游地區。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次是隋唐時期,當時岷江上游已定居著被稱為西山(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諸山的統稱)諸羌人的羌人部落。隋唐時期由於吐蕃王朝向東擴展,河湟一帶的羌人相繼內遷,其中一部分到了岷江上游的茂州一帶,這些人逐漸成為岷江上游羌族地區的主體民族。說到岷江上游羌人的來歷,在羌族人民中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遠古時候,羌人曾有一次大遷徙,其中一支後來定居於岷江上游。此時,羌人的祖先遇到一支「戈基人」;他們身強力壯,羌人與「戈基人」作戰,屢戰屢敗,准備棄地遠遷,幸而在夢中得到神的啟示,才用堅硬的白雲石和木棍作武器,並在頸上系羊毛線作為標志,終於戰勝了「戈基人」。此後,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羌人為報答神恩,奉白雲石為最高天神,這種習俗相傳至今。這段傳說,實際說明了羌人歷史上遷徙的一段真實歷史。這個傳說和史書記載及考古資料結合起來印證,就知道氓江上游的羌人最遲在漢代就已定居於此。
岷江上游地區是古代一些民族往來的走廊,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岷江上游和雜谷腦河沿岸,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近來又在茂縣、汶川等地發現和出土了完整的彩陶等器物,它們與隴西、隴南的馬家窖文化類型的器物相似。據1976年在茂汶縣發掘的石棺葬墓及出土文物考證,羌人的先民在秦漢時就已居住、生息在這塊土地上,並已由游牧轉為定居生活。據《羌族簡史》敘,從隋唐至宋代,我國境內的羌人,除在岷江上游還有一些聚居的村寨,繼續保持著羌人的基本特點外,其它地區的羌人,大都發展為藏緬語系的各族或者先後融合於漢族及其它民族之中。
同源於古代氏羌集團的羌族,崇拜氂牛的同時,也崇拜白石。
四川境內岷江上游阿壩藏族自治州所屬的茂縣、汶縣、理縣、黑水一帶羌族地區,其民居房頂女兒牆正中或轉角處砌築的塔子「納薩」頂上,多置有五塊、七塊、九塊不等潔白的石英石。羌語稱之為「阿渥爾」的這些白石,既是色調灰暗的羌族碉房的一種耀眼的裝飾。更是當地羌族群眾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聖物,是神靈的化身,是各種神靈駐足人間的居所。而中間最大的一塊,即為神聖無比的天神「阿爸木比達」的象徵。羌族群眾熱衷於將白色石塊作灰色住居醒目的裝飾物,這與羌族源遠流長的尚白心理不無關系。而在潔白的石塊上面賦予崇高的神性加以崇拜並形成普遍信仰,這又與廣泛流傳於羌族中的《羌戈大戰》史詩大有關系。
《羌戈大戰》是一部描述羌族初期形態的英雄史詩,是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史詩以神奇的色彩、高昂的格調描述了有人和神共同參與的羌人與戈基人大戰的始末,贊美了羌族祖先的英雄形象及光輝業績。生活在岷山草原一帶的羌人,突然慘遭從北襲來的魔兵——戈基人的燒殺擄掠,羌人原來的九支宗系被戈基人四處沖散,各自逃生。曾經得到太陽神傳授本領的大哥阿巴白構只得率其子孫避於祈尕山中。本來通曉天事、神事、人事的阿巴白構,由於逃生途中將羌文經典不慎遺失並被白毛公山羊偷吃了,因此一時「天事人事都茫然」。此時,戈基人又尾追不舍,羌人只好與戈基人血戰於祈尕山間。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之下,羌人的兵馬損失大半,阿巴白構射出的支支神箭,也未能阻止戈基人的猛烈攻擊。羌人慘敗的哀號聲驚動了始祖木姐,木姐見其子孫遭難,立即從空中拋下三塊白石,指令三塊白石變成三座雪山,阻擋住戈基人的追擊,使羌人得以脫險。羌人脫險後,在木姐的指引下,來到熱滋大草原重建家園,子孫不斷繁衍,牛馬不斷發展,出現一片繁榮景象。三年過後,戈基人又來侵犯,阿巴白構只得又率眾與其血戰於蘇脫山上。由於勢均力敵,雙方難分勝負。此時,天神對這場戰爭進行干預。由於從不敬神的戈基人偷吃了填滿天界的牛而觸怒天神,天神便給羌人以白雲石、藤條作武器,而將白雪團、麻稈給了戈基人,讓雙方對打。結果,戈基人被打敗並「大部摔死岩下邊」,羌戈大戰以戈基人慘敗逃亡、羌人獲勝重建家園而告終。為報答神的恩惠,羌人慾向神獻祭,但不知神為何物。民眾領袖問:「我們祖先打滅戈基人用何武器?」眾答曰:「用堅硬之棍打勝,用白石打滅戈基人。」領袖雲:「白石打滅戈基人,即報白石可也。」眾人稱善,各覓一石而返。於是乎白石便被賦予神性,成為天神阿爸木比達的象徵。
文明造就了自由,野蠻造就了苦難;自由孕育著理智,苦難釀造了信仰。正像希伯來人面對無邊無際的磨難和無法逃避的死亡而把求生的希望、幸福的幻想、熾熱的情感異化為對萬能之主耶和華的信仰一樣,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獲得天神啟示和幫助的羌民族,也自然而然地將生存的慾望、幸福的幻想和熾熱的情感異化為對天神阿爸木比達的信仰,將無形的天神以及眾多神靈轉化為有形的白石並加以虔誠的崇奉,從而形成廣泛的白石崇拜現象。而羌族傳統民居建築上面擺置的象徵天神阿爸木比達的白石、實際也就是白石圖騰崇拜的一種遺跡。
和岷江上游的羌族群眾一樣,居住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所屬冕寧、越西、甘洛一帶的藏族群眾,也熱衷於以白色的石塊裝飾自己的住居。用作住居裝飾的這三塊、五塊或七塊潔白的石塊,被按照大小順序依次平放在屋脊上,有的也被置於大門的門楣或前牆的窗楣上。這些白石,除了具有裝飾作用,同時也是崇拜的對象。因此,新居落成時,要請祭司主持專門的宗教儀式,置放這些白石,使之由普通的只有裝飾作用的白石,演化成為神聖的具有一定神性的靈物。這些已經具有神性的白石,除了平時不許隨便觸摸、亂搬亂動,有求於它時,還需宰殺專門飼養的牛、羊、豬、雞等製作供品進行祭祀。說到藏人與白石的關系,廣泛流傳於當地藏族民間的神話故事是這樣說的;很古很古的時候,宇宙混湘不開,世界萬物皆無,惟東方白地出現一片白海和一塊白石,天神紐姆阿布見到以後,便吹了一口神氣,化作一隻白鵬,飛往白石上棲息。天長日久,白石便懷孕,生下一隻猿猴。之後,這只猿猴又生下了他們的直系祖先。從此,他們世代崇奉白石為神,並且自稱為「布爾日一爾蘇」,意即、「『白石之後」或「來自於白石的人」。
將白石裝飾於住居之頂,並賦予神性加以崇拜,這一古老習俗由來已久。羌族、藏族有關神話故事對此的解釋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發現,這些神話故事的產生時代均十分久遠,也就是說,羌族、藏族白石崇拜觀念的產生及其崇拜習俗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這兩個民族形成之前的原始社會時期。而這個時期,正是圖騰崇拜盛行的時候,所以,和羌族的白石崇拜一樣,冕寧、越西、甘洛一帶藏族傳統民居上面所裝飾的白色石塊,也是圖騰崇拜的遺跡。
佛洛伊德的《圖騰與禁忌》一書關於圖騰本質的討論,引用法國人類學家雷諾歸納的圖騰信仰之十二個特徵,第十個特徵是:「圖騰動物能夠保護和警示它的部族。」佛洛伊德也認為:「圖騰總是宗族的祖先,同時也是其守護者;它發布神諭,雖然令人敬畏,但圖騰能識得且眷憐它的子民。」由於圖騰具有保護部族成員的作用,信仰它的人們自然也就會視之為保護神,虔誠相信它的神威和力量,毫無保留地置身於它的保護之下,並將圖騰象徵物或佩帶在身上,或安置在家中,以求隨時得到圖騰的有效保護而免於遭災罹難。於是,圖騰保護意識又與避邪靈物信仰相互混融,相互揉合,並逐漸演化為人們心目中的避邪靈物,從而將鎮壓、驅除、威懾、抵禦一切侵擾人們日常生活秩序、危害人們耕耘勞作的邪惡污穢的殷切希望,寄託在這些圖騰象徵物上。納西族傳統民居宅院大門左右兩側作為董神、塞神象徵的錐形石頭,羌族碉樓上面作為天神阿爸木比達象徵的數塊白色石英石等等,除了是一種保存於民居建築的圖騰遺跡,同時,也是由圖騰象徵物轉化為避邪靈物的實際例證。這種例證。在別的一些少數民族傳統民居建築中也多有遺存。
❼ 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生活在西南方
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傣族
壯族 苗族 僳僳族 回族
拉祜族 佤族 納西族 瑤族
景頗族 藏族 布依族 布朗族
阿昌族 普米族 怒族 基諾族
德昂族 蒙古族 水族 滿族 獨龍族
彝族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少於壯、滿、回、維吾爾族居第五,1990年人口普查有6572173人。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
彝族人世代在雲貴高原和康藏高原的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高山河谷間生產勞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廣袤豐饒的土地江川養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遠的歷史和樸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 聶蘇」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有6 種方言;彝族還有自己的歷法;彝族音樂富有特色,舞蹈多與歌唱相伴。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綉、銀飾、雕刻、繪畫等 ,頗富民族特色。彝族喜歡飲酒,席地而坐,圍成一圈,遞傳酒杯,依次飲用,彝家歷來好客,勸酒一片真誠。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在彝族地區,最隆重的節日是火把節,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到夜晚,人們點上火把,火把行列從村頭照到田野,人們圍著熊熊燃燒的 火堆,盡情歌舞,雲南巍山的「打歌」,彌勒、宜良的「阿 細跳月」,楚雄的「打跳」,石林的「大三弦」,紅河 的「羅作舞」,涼山的「朵洛荷」等歡快的集體舞在這 天都會大展風采。
彝族的節日很多,楚雄州大姚縣曇華山一帶的「插 花節」別具一格。人們把絢麗的馬櫻花戴在頭上,插在門前, 表達對抗暴除惡英雄咪依魯的贊美。在馬櫻花盛開的時節,當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腳,盡情歡樂,慶祝幸福的新生活。
彝族地區地形氣候復雜多樣。經過社會生產的長期發展,彝族地區現有三種經濟文化類型:四川、雲南大小涼山地區屬雜谷栽培農耕經濟文化類型;雲南中心壩區及南部彝區屬稻作農耕經 濟文化類型;貴州部分彝區及涼山部分彝區具有豐富的水草資源,他們除從事一定的農作物栽培外,還從事畜牧業生產,屬畜混合農業經濟文化類型。
隨著經濟的發展,彝族人的物質生活條件日新月異。經濟較發達地區,彝族人正在改革大潮中勤勞致富,奔小康。逐漸告別往日落後的耕作方式,科技化搞生產,開拓其他經濟產業。在許多地方,彩電,農用汽車拖拉機已經走入彝家。 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來,彝鄉變了,但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你還會發現,彝族人特有的樸素和熱情還在,在彝族人看來,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根龍脈,彝族人樸素的倫理道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焚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
白族的先民,史稱「滇焚」、「叟」、「爨氐」、「白蠻」、「白人」、「民家」等。納西族稱之為「那馬」,僳僳族稱之為「勒墨」。本族自稱「焚子」、「焚兒子」、「白尼」、「白伙」,意為焚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時代,洱海地區已有居民生息繁衍,過著半穴居生活。秦漢時期,洱海地區同內地關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向這里大批移入漢民,將漢族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到這里。東漢時改屬永昌郡管轄。唐朝在此設立姚州都督府。後建立了以彝、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奴隸制政權。又於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為主體「大理國」,並與宋朝以臣屬關系相處。1253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改為大理府、鶴慶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清代繼續延襲明代這一政策,但在邊遠山區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哈尼族共125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24.8萬多人,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哈尼族有「卡多」、「愛尼」、「碧約」等自稱,他稱20多種,解放後統稱為哈尼族。
哈尼族的歷史悠久,早期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人。隋唐時代,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稱為「烏蠻」。
哈尼族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風。無論見到熟人或生人總是笑臉相迎,親切問候。老人處處受到尊敬和照顧,平時在家裡,兒子、兒媳、孫子、孫女總要拿最好的食品給老人吃,吃飯時讓老人坐上席。在全寨性的節日和會餐活動中,第一口肉要請全村輩份最高的老人吃。平時誰家殺豬,都要請長者到家裡做客。在長者面前,後生不能翹二郎腿,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人們對小孩也很關心,就連稱呼也用「阿黑然古」(親愛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哈尼族的服飾多為黑色、藍色鑲彩色花邊。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包頭,老人喜戴帽。女青年愛用銀鏈、銀幣、銀泡為胸飾。哈尼族民間口頭文學豐富多采,但由於有語言無文字,有的已失傳。影響最大,流傳最廣、也較為完整的如神話史詩《身色密色》、《十二奴局》、創世史詩《煙本雀本》等。哈尼族喜愛音樂,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平時都喜歡隨身攜帶樂器,小夥子帶三弦或四弦,姑娘愛把烏和響蔑。哈尼族盛大的傳統節日有「苦扎扎節」(即農歷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十月年」,黨政軍有「喝新谷酒」的習俗。屆時唱歌跳舞、打秋摔跤、磨秋、射弩,熱鬧異常。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把宴席擺到街心,飯桌相連成長龍,進行長街歸,同喝街心酒」,共慶新春佳節。表現了哈尼族相親相愛,團結互助的精神。
傣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其餘散居雲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餘縣。居住山間平原地區,屬亞熱帶氣候。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傣族人口數為1158989。使用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本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不盡相同。20世紀50年代進行了文字改革。
傣族自稱「傣仂」、「傣雅」、「傣那」、「傣綳」等。漢晉時稱之為「滇越」、「撣」、「擅」、「僚」或「鳩僚」。唐宋時稱「金齒」、「黑齒」、「茫蠻」、「白衣」等。元朝時「白衣」又寫作「百夷」、「白夷」、「伯夷」等。清以後稱之為「擺夷」。解放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名為傣族。
傣族歷史悠久,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就有關於傣族先民的記載,公元109年,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建置益州郡,傣族地區是益州郡的西南邊疆。公元六十九年,增設永昌郡。傣族地區屬永昌郡管轄。當時,傣族先民的首領曾多次派遣使者,帶著音樂師和魔術家來到東漢王朝的首都洛陽奉獻樂章,表演新穎的技藝。博得了東漢王朝的贊賞與歡迎,被賜予金印、紫綬,其首領還被封為「漢大都尉」,從而和東漢王朝建立起政治上的隸屬關系。公元八世紀至十三世紀,傣族地區先後隸屬於以彝族、白族為主體建立的雲南南詔蒙氏政權和大理段氏政權。元代,傣族地區隸屬於雲南行省。元代開始在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在雲南西部傣族地區設置金齒宣撫司,管轄德宏等地傣族,在南部傣族地區設置徹(車)里軍民總管府,管轄西雙版納等地。明代,又在元代的基礎上加以鞏固,在西部設麓川平緬宣慰司;在南部設車里軍民宣尉司,並設較小土司區,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在廣大傣族地區任用世襲的土司、土官,大大加強了元、明王朝對傣族地區的統治。清代,基本上沿襲元明舊制,但在社會經濟較為先進的內地傣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委派流官進行直接統治。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在邊疆傣族地區成立縣和設治局,繼續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加深了傣族人民的苦難。
拉祜族現有人口41.1萬多,其中雲南有40.8萬人,主要分布在瀾滄、孟連、耿馬、滄源、勐海、西盟等縣。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稱,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稱為「獵虎的民族」。
拉祜族婦女服裝具有青藏高原婦女服裝的特點,多穿黑布開襟長衣,衫長到腳面,開岔至腰部,衣領和開岔處都鑲綉彩色花邊和銀泡,下穿長褲。西雙版納有的婦女剃光頭發,包黑包頭巾,戴大耳環,胸前佩掛「普巴」(大銀牌)。男子穿黑色對襟短衫,下穿寬大長褲,外出佩刀,既是生產工具,又是自衛武器。由於長期的游獵生活,拉祜族養成了團結互助的精神,有尊敬老人的道德風尚,每到冬季,拉祜族寨子的男子都要集體狩獵,所得獵物平均分給寨中族人,並將最好的脊肉送給最年長的老人。拉祜族的大家庭多由若干個具有血緣關系的小戶組成,一個大家庭通常有六、七個小戶、大者達二、三十戶。
拉祜族的婚姻自由,常以對歌的方式擇偶,若小夥子愛上某個姑娘,就會搶走她的頭巾。姑娘如同意,雙方就互贈禮物表示定情。男子盛行「從妻居」,通常需「上門」三年才另立新戶,拉祜族取名的方式獨特,人名均有兩個音節,第一個音節表示性別,第二個音節是名字。取名時或以小孩出生的月份,或以長相,或以長輩的願望,或以花草樹木取名。
拉祜族喜愛歌舞,歌曲和舞曲的調子較多。舞蹈的特點全用足踏動作,左面單擺。每逢年節,歡聚到一起載歌載舞,通宵達旦。節日有火把節、獻新米節、年禮節、端午節等。
佤族現有人口35.1萬人,其中雲南有34.7萬多人,主要聚居在滄源、西盟兩縣,雙江、孟連、瀾滄、鎮康等縣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秦時期便是「白濮」族 群的一支,唐代稱為「望蠻」、「望苜子」、「望外喻」;明代稱「古刺」、「哈刺」;清初稱「卡佤」等。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語支,有四種方言。
佤族男子善於雕刻。在佤族村寨,無論是屋脊上,還是祭祀用品,或是公用大房子的牆壁上,都雕刻有人物或動物的圖案。
佤族崇拜紅色和黑色,服飾多數以黑為質,以紅為飾,基本上還保留著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西盟地區的男子用黑布或紅布纏頭,上身穿無領短衣,褲子短而寬, 褲筒一般寬一尺二寸,喜歡赤足。青年男子身佩長刀,頸帶竹藤圈,頭戴銀(或篾)箍,身挎背帶,顯得威風凜凜。他們喜愛裝飾品,耳朵穿孔戴大圓耳環或墜銀耳 筒,頸帶竹藤圈,手腕戴銀鐲銀鏈。男青年串姑娘時,黑上衣內要多穿一件白襯衫,有的頭上還要加戴鮮花。
佤族婦女多留長發,飾以銀質發箍,有些地區用藤蔑或麻線編織發箍。披肩的長發上常用馬尾製作的發網網住,發網上飾有銀珠。女子著黑衣、紅裙,上衣十分短小, 蓋胸露腹,無領,對襟,短袖。裙子過膝,常以紅色為底,間有黑白綠黃條紋。耳懸銀質大耳環,銀環一至三個不等,項帶二、三個銀質項圈和若干彩色珠料,再佩上兩 三串鳥骨或貝殼製成的項鏈,五光十色,十分耀眼。裸露的腰腹部纏繞若干竹圈藤圈,染成紅或黑色,有的還雕飾有許多花紋。手臂戴兩三個竹圈銀圈,手腕佩銀鐲二隻, 小腿纏竹藤圈數圍。
佤族人民喜愛歌舞,常見的舞蹈有「圓圈舞」、「甩發舞」、「春米舞」等,主要在蓋新房期間進行。蓋新房的人們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手握木杵圍著木臼,有節奏 地跳躍誠心誠意地表現豐收的喜悅和歡樂。逢年過節,佤族群眾會自動的聚到一起歌舞三天。他們唱歌的調子很多,主要有以《木鼓調》為主的哀歌,以《賀新房》為主 的喜歌,以《蘆笙調》為主的歡歌,根據不同的內容唱不同的調子。
西盟的阿佤人,每遇有大事,都要「剽牛」。剽牛是把牛拴在場中央的木柱上,先由山官一刀把牛尾巴砍下來,然後小夥子們一擁而上,爭搶牛肉。誰搶到的牛肉最 多,誰就是優勝者,特別是搶到牛角者,更被眾人視如英雄,以此來表現勇敢精神。
佤族男女都喜歡飲酒、吸煙和嚼檳榔。佤族民間文學豐富而優美,滄源岩畫十分有名,是佤族藝術的珍品。
納西族現有人口27.8萬多人,雲南有26.5萬多人,主要聚居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寧蒗、永勝、維西、中甸、德欽以及 四川的鹽源、鹽邊、木里等縣也有少量分布。納西族與我國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支系有淵源關系,古文獻里記載的「耗牛夷」、 「摩些蠻」、「摩沙夷」指的就是納西族的先民。其自稱叫「納」、「納西」、「摩梭」等。
納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創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籍,使納西族文化享譽世界。流傳至今的兩萬余冊「東巴」經典,記載了古代納西族社會 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東巴」文化對研究比較文字學和人類文化史學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納西族十分重視接受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今天仍可以從納西族的建 築、音樂、壁畫等看到具有漢、藏、白、納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點。
生活在寧蒗縣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現在仍保存著母系社會的遺風,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男性高,家庭中一般以年長或能乾的婦女當家。男女不娶不嫁,實行走婚, 雙方關系以感情來決定相處的時間的長短。這種獨特的婚俗,吸引著中外遊客前來探究其中的秘密。
納西族男子的服飾基本上與漢族相同,婦女則穿「披星戴月」服,以示勤勞。麗江每年正月十五日有「農具會」(俗稱棒棒會),中甸、麗江在「二月八」、三月、七月趕「騾馬會「。這些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物資交流會和內容豐富多採的競賽。
景頗族現有人口12萬人,雲南有11.8萬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頗族中有景頗、高日、蒙友、載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頗和載佤兩種方言。據本民族歷史傳說,景頗族先民最早居於青藏高原,約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開江南遷,到十七世紀以後才逐步定居在緬甸北部和雲南德宏等地。唐代的「裸形」、「尋傳」部落即其先民。
景頗族人以驍勇膘悍、頑強剛毅著稱。他們十分重視本民族的團結。男子喜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巾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球,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首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篾編馬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景頗族男女老少均喜歡嚼煙草、蘆子、檳榔和飲酒,熟人相見則從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景頗族創造了一種以物體名稱的諧音代替字音的「樹葉信」,十分有趣。如:家人思念親友,就託人送去一截樹根。樹根在景頗語中的語音是「省明」,與「思念」同音,。小夥子如果要對一個姑娘表達愛意,就捎給她一截用樹葉包紮的樹根,一瓣大蒜,一根火柴和幾顆辣椒。這封樹葉信的意思是告訴對方,自己有許多話要對她講,樹根表示思念,大蒜表示請姑娘考慮倆人的事情,辣椒表示男方愛慕之情的熱烈,火柴說明男方的態度堅決。女方如同意與男方相好,就把男方的「信」原原本本退回去,如不同意,就在「信」中放上一截火炭表示反感,男方收到後就不會再單相思了。倆人在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後,如果男方覺得愛情已經成熟,應該有結果了,就摘兩片栗葉面對面的合在一起,再加上穀子、豆子包好託人送去,表示告訴對方倆人已經到了應該生活在一起、結婚生子的時候了。女方若同意男方的請求,就送一點煙草回去,若認為男方不是自己的意中人,且不願再繼續和他談情說愛了,就把栗葉翻過來背靠背合在一起送還男方,表示你和我在一起各方面都不合適,從今以後奔東西,不再往來。這種獨特的「情書」只是老輩子人對後代津津樂道的話題,景頗山上的孩子都已經能夠上學讀書。最近幾年,在雲南文壇上還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景頗族大作家群,他們的作品有的在省內外獲獎,有的被譯成英文、日文等介紹到國外。
景頗族有單方面姑表舅優先婚的習俗。舅家的女兒,生下來就是姑家的兒媳,相反,姑家的女兒絕不能嫁給舅家的兒子。這就是景頗人說的「血不倒流」。這就形成了景頗族社會中的「姑爺種」和「丈人種」的關系,「姑爺種」姓氏的男子可以娶「丈人種」姓氏任何一家的女子。這種婚姻關系一般要三個姓氏才能聯結成環狀婚系統,但實際上景頗族的婚姻關系是廣泛的,一個姓氏可與三五個其他姓氏結成「姑爺種」或「丈夫種」的關系,到了近代,只要排除同姓即可通婚。
景頗族男子外出,肩上斜掛長刀和「筒帕」,「筒帕」內裝酒筒,沙基、蘆子、草煙之類物品,逢熟人即互相傳遞,已成為一種禮節。
景頗族的節日活動主要有「目腦縱歌」,是一種大型的群眾性舞蹈,熱烈奔放,要跳四天四夜。
藏族現有人口459萬,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區,其餘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肅、雲南四省和其它地區。雲南又主要聚居在迪慶州,少數散居在麗江、怒江等地、州,有11.1萬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裏海拔較高,幅員遼闊,雪峰連綿,山巒起伏,風光神奇而壯美。傳說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結合而產生的。據史料記載,藏族源於我國古代游牧民族羌人,與當地土著民族融合而發展成今天的藏族。公元七世紀初,松贊干布在拉薩建立吐蕃王朝時,曾把勢力擴展到滇西北地區,建立神川都督,設鐵橋節度使,一些藏人就來到了迪慶。迪應州地處滇西北,地勢高峻,氣候嚴寒,是我國原始森林的寶庫之一,這里又是發展畜牧業的天然牧場。藏族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俗節日帶有鮮明的高原印記。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後磨製而成。酥油茶是把磚茶熬出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沖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生長的青稞釀制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飲,食物多有肉食和奶製品,不少愛吃風乾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有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至三十厘米,長約一至二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表敬意。藏族的節日較多,幾乎都與宗教有聯系,如正月朝拜玉龍雪山和賓川雞足山,四月初一至初四是釋迦牟尼成佛日,十月二十五日是黃教大師宗巴喀的成道日,都要舉行法會慶祝,除夕之夜還要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每年五月端午節要舉行盛大的傳統盛會——賽馬節。此外每年大理三月街和麗江七月騾馬會,藏族騎手都要前去參賽。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文化絢麗多姿,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其歌舞、音樂、戲劇、繪畫都有獨到的特色。《格薩爾王傳》是舉世著名的英雄史詩,不僅是全世界最長的詩,情節也較生動。
布朗族現有人口8.2萬多人,雲南有8.1萬多人,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勐海縣的西定、巴達山區,那裡是著名的「普洱茶」產地之一。其餘散居在臨滄地區的雲縣、雙江、鎮康和思茅地區的瀾滄、景東、墨江等縣,唐代稱「朴子蠻」,元代稱「蒲人」,明清稱「濮滿」,「苞滿」等,這些都是同音異字的族稱。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個至數十個同一血緣的家族聚居,住房多為兩層結構的竹樓,樓下堆放雜物,樓上住人,屋內中央設置火塘。火塘邊是家人吃飯,待客的地方,夜晚則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鋪。布朗族有名無姓,男子多稱艾××,女子多稱依××。布朗山至今仍盛行母子連名,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遺跡。布朗青年談情說愛的方式饒有詩意,如小夥子愛上某個姑娘,就采鮮花送給他,姑娘若有意,就把鮮花插在頭巾上。如收到幾個人送花,就把鮮花放到筒帕里,等決定嫁給誰,再當著他的面把鮮花戴上。結婚那天,新郎要采來鮮花,把新房裝扮得絢麗芬芳,五彩繽紛,新房成了一個漂亮的花房。「桑刊節,是布朗族最隆重的節日,時間在清明節後十天左右。布朗族普遍信仰佛教,節日期間有許多佛事活動。人們除了要舉行迎接太陽的儀式,還要集體到佛寺舉行堆沙、浴佛、潑水等活動。另外還要舉行踢藤球和歌舞比賽,活動基本上與傣族相仿。
布朗族穿著簡朴,男女皆喜歡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婦女的衣裙與傣族相近似,上穿緊身短衣頭頂挽髻,用頭巾纏頭,喜歡帶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成年男人喜愛紋身。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染齒,吸煙。
基諾族現有人口1.8萬餘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諾山區,其餘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基諾族尊敬長老,每個村寨都有一個「卓巴」(寨父),一個「卓生」(寨母)管理村社事務。基諾族崇拜太陽,在基諾人的背心上,綉有太陽的圖案,能分辯村寨的主要飾物——背包上,也綉有太陽的圖案。太陽鼓是基諾族的重要法器,太陽鼓舞是基諾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陽鼓的正面似一輪太陽,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徵太陽的光芒,基諾人在除夕敲之,據說能帶來吉祥。人們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反映出對太陽的虔誠和崇拜。
金秋9月,新米成熟,各家各戶要選擇一個吉日,邀請親朋好友共嘗新米飯,歡度「新米節」。特懋克節是基諾族的傳統節日,在2月6日至8日舉行,人們除了殺豬宰羊,開懷暢飲外,還要舉行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活動,打起太陽鼓,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基諾族男女皆喜愛戴大耳環,耳環眼較大。他們認為耳環眼的大小,是一個人勤勞與否的象徵,所以從小就穿耳環眼,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擴大。如果一個人的耳環眼小,則會被人認為是膽小、懶惰。基諾族男子穿寬褲,無領對襟白色外衣。女子挽發高髻,頭戴三角形尖帽,下穿黑色紅邊的合縫裙子。基諾族喜歡穿自織的帶有藍、紅、黑色紋土布,富有民族特色。
基諾族還保留著同姓合居的習俗,在一個父系大家庭的「大房子」內,有一個氏族總火塘,每個小家庭又有一個小火塘,有的「大房子」內居住著幾十甚至上百個小家庭,反映了父系大家庭的殘余,引起了有關專家的注目。
德昂族現有人口1.54萬多人,雲南有1.53萬人,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耿馬等縣,居住極為分散。德昂族原稱「崩龍」,這一族稱始於清代,系他稱,現改重稱「德昂」,系自稱。共先民與現在的佤、布朗等族同為「百濮」中的一支。德昂族種茶歷史悠久,有「古老茶農」之稱。
德昂族由於方言和服飾的差異,又分別稱「紅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德昂族的服飾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紅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婦女剃光頭後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環,銀項圈,穿藍、黑色對襟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下擺邊沿用紅、綠、黃三色小絨球裝飾。不同支系的婦女,多用裙邊橫織的線條顏色加以區別。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褲短而寬,頭裹黑色白布,包頭兩端飾以各色絨球,也戴大耳環和銀圈。
德昂族有紋身的習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鳥、花、草等自己喜愛的圖案。
❽ 景頗族的歷史景頗族的族稱族源
景頗族的歷史景頗族的族稱族源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其先民以「尋傳蠻」、「高黎貢人」見諸於漢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國成立前,又先後出現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經民族識別,確認為景頗族。
景頗族的先民與古代的氐、羌有關,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區,7-9世紀沿橫斷山脈南遷。東部景頗在瀾滄江以東,金沙江地區;西部景頗在瀾滄江以西至緬甸境內。15-16世紀,由於戰爭大量的東部族人大規模西遷;16世紀後大量移居德宏地區,多與德昂、阿昌、傈僳、漢等民族雜居。現在的景頗族中景頗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頗族主要有五個支系,即景頗、載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數地區不同支系的人雜住在一起。景頗支系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載瓦等四個支系的語言比較接近,同屬藏緬語族緬語支。文字有景頗文和載瓦文兩種,系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前者創制於19世紀末,後者創制於1957年。
景頗族的族稱族源
據歷史傳說和漢文史籍記載,景頗族來源於古代的氐羌族群,其先民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南部名為「木札省臘崩」(意思是「天然平頂山」)的山區,後來南遷到雲南西北部,怒江以西的地區。
南遷後,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景頗族分布於瀾滄江以東,金沙江以東瀘水地區,西部景頗族則分布於今馬古浪、崗房一帶。這個地區史稱「尋傳」漢代屬永昌群,唐代屬雲南南詔政權的鎮西節度管轄。這一地區的居民包括景頗先民在內,被稱作「尋傳蠻」。
南詔,大理之後,元代在雲南設立行省,尋傳地區屬於雲南行省的金齒宣撫司管轄。到了明朝,景頗族務部逐漸形成茶山,里麻兩個大的部落聯盟,產生了山官。明朝設置的茶山長官司曾任命景頗族山官為長官,並為其頒發銅印和金字紅牌。茶山長官司先屬金齒軍民指揮司,後屬永昌衛,又改屬騰沖府管轄,里麻司則直屬於雲南都司。清代,景頗族地區屬清朝所設置的府州縣管轄。十世紀以後,大量景頗族移居到德宏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景頗族地區屬於雲南省管轄。1953年7月24日,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成立,到了1956年改為自治州。景頗族選出代表擔任自治州的領導工作。在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都有景頗族的代表,景頗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得到了保障。
景頗族由於分布地區不同而有多種稱謂,有景頗、載瓦、喇期、浪峨、波羅等自稱。漢族則稱景頗族為「大山」、「小山」、「浪速」、「茶山」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景頗族。
❾ 藏族是游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如果是游牧民族為什麼跟蒙古族,哈薩克不一樣
藏族是游牧民族,主要以放牧為主,少量的農耕生話。
不同民族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會有一些共同點。民族劃分不是按它是游牧或是農耕生活。很多是按地域,生活特點,人群,歷史等多因素決定的。
藏族生活在西藏高原,環境比蒙古族,哈薩克族生活的地方更惡劣,長期陽光紫外線照射,人外貌都不一樣,吃的食物也不盡相同。這幾個民族生活區域相差很遠。
有些民族還是游獵生活,各自特色。
❿ 蒙古族和藏族有什麼淵源嗎
沒有。
蒙古族源自室韋,藏族源於吐蕃,如此來說這兩族基本是沒什麼關系的。
硬說淵源的話,有研究表明藏族和蒙古族遺傳距離很近,都有一些鮮卑族的血統,都信藏傳佛教。
蒙古族(西里爾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藏族(藏文:བོད་པ་)是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此外印度、不丹、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區也有藏族分布。
拉薩是藏族人心中的聖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約750萬左右,中國境內約700萬(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計在1000萬以上。
蒙古族與藏族的區別
1、起源不同。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從古至今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西藏。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帝國。公元11、12世紀,現在的藏民族開始逐漸形成。
蒙古人是由古代眾多的游牧民族組成的,其遠祖可追溯到匈奴和東胡,東胡被匈奴單於冒頓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可見蒙古族是由室韋族發源、演變而來的。
烏桓被曹操征服並衰落,分裂出鮮卑一族,在西晉晉武帝時代,鮮卑中的一支柔然部被另一分支拓跋氏,擊敗分裂為南北兩支。其中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蒙兀室韋的祖先之一。《舊唐書》有「蒙兀室韋」,「蒙兀」 與「蒙古」是同名異譯。
2、生活習慣不同。
藏族人主要從事畜牧業、農業。主要信奉藏傳佛教,宗教氣氛濃厚。常著藏袍。以糌粑為主食,多吃牛羊肉,喜飲酥油茶、青稞酒。牧區多住帳篷,城鎮多住碉房。多行天葬。藏歷新年為重要節日。
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蒙古民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蒙古族的飲食有糧食、奶食、和肉食。蒙古族不吃青牛肉。
蒙古族最大的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為「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游藝,起源於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新年(也稱白月)。
3、語言文字不同。
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是藏族使用的主要語言,分為藏、康、安多三種方言。藏文是藏語的文字書寫系統,在藏語各方言間通用,是根據古典藏語發音而制定的文字。
關於藏文的起源,佛教學者認為是吐蕃時代公元7世紀由國王松贊干布的重臣吞彌·桑布扎創制的。受梵文拼寫影響。苯教學者則認為藏文完全是從象雄文演變而來。藏文字母有上加字、下加字等垂直拼寫法。
為了翻譯佛教梵文咒語,藏文字母與梵文字母有完全的對應關系。從梵文翻譯的內容,不論詞意,藏語文是唯一可以還原梵文的語言文字。其他語言,如西夏文、緬甸語的文字創制時間比較晚。
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是蒙古族說的語言。蒙古人所用文字稱為蒙古文,蒙古人的祖先室韋之蒙古部發跡於斡難河之時本來沒有文字,1204年,成吉思汗征討乃蠻之時,乃蠻掌印官畏兀兒人塔塔統阿雖然被俘,卻依然守著國家的印信。
成吉思汗非常嘉許其忠於自己國家的行為,遂命他掌管蒙古的文書印信,並教授太子、諸王畏兀字(回鶻字母)以書寫蒙古語,蒙古人至此時便采畏兀字(回鶻字母)以記錄蒙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