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心理異常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心理異常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31 09:45:44

① 對各種神經症都有良好調適效果的做法有哪些即生活中注意什麼生活中做些什麼

1、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像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3、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差距,使其順利成才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系,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第四,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從心理咨詢具有治療功能的角度來說,心理咨詢屬於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障礙的人。通過咨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指導,針對求詢音的各種心理適應和提出的問題,幫助求詢者正確地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導求詢者更為有效地而對現實,為求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機會;增加求詢者的心理自由度,幫助求詢者改變過去的心理異常,最終恢復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詢兼有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功能,通過心理咨詢,為咨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條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實現降低和減少心理障礙,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為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 以上是本人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解,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

②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狀態

1.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人之難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險,浮雲不足以比其變」

這是蘇軾老人家評論知人之難的一句話,但其實知人難,知己更難。自我認知的膚淺是心理異常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卑自憐者說「你行,我不行」,於是束縛自我、貶抑自我。


自暴自棄者不甘心說「我不行」,但又沒有努力方向,於是放縱自我,踐踏自我。


自傲自負者說「我行,你不行」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只能欺人一時,欺己一世。


自信自強者說「你行,我也行」充分認識自己,發揮最大潛能。

自卑自憐者、自暴自棄者、自傲自負者也並非全然不了解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對自己同樣有認識,但是卻並不能真正的接受自己,其根源都是自卑。只有認識真實的自我,接納真實的自我才能獲得健康。


2.面對現實,適應環境

能否面對現實是心理正常與否的一個客觀標准。心理健康者總是能與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一方面他們能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和適應環境,來達到主觀與客觀世界的融洽;另一方面當力所不及的時候,他們又能及時的另選目標或重選方法以適應環境。而心理異常者最大的特點就是脫離現實或逃避現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精神,堅持住自己的自主意識。同時也要注意朋友的忠告,一味的我行我素,特立獨行,總是與別人差別太大,與現實格格不入又如何心理健康呢?


3.結交知己,與人為善


樂於與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人是群居的人,即使再內向孤單的人,他也有著自己的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僅僅是為了得到幫助或者到信息,同時我們的快樂得到分享,我們的悲傷得以宣洩。試想一下當你滿心歡喜卻無人祝賀其滋味如何,又或者內心痛苦無人傾訴又如何。

與人交往的原則是:對得起他人,對得起自己。我們決不提倡別人打了你左臉你還把右臉伸過去,但也不贊同因為芝麻小事就視為仇人,不共戴天。但同時也不要天真的認為你對別人怎樣,別人就該如何待你。交往時,正面的態度或情緒比如尊敬、信任、喜悅等要多於負面的能量。人生是美好的,美麗的事物總是更加被偏愛。


4.努力工作,學會休閑


工作的意義不僅僅是獲得工資的一種手段。同時還能表現出個人的價值,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你的工作代表著你的成就;在另一方面,工作使人在團體中表現自己,提高個人的地位。有很多剛剛退休的老人們,會有嚴重的失落感。我們常說「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讓老人們重新找到一些「工作」,能夠使他們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回復健康的心理。

另一方面,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我們忙碌而機械,很多人的情緒長期緊張又不善於調劑休息。通常遇到休息就是睡懶覺或者通宵電視、通宵游戲,反而比工作日更加勞累。我們應合理安排休閑時間豐富休閑方式,使休閑成為恢復體力、調劑腦力、放鬆身心的時機。

③ 個體心理健康標准

個體心理健康標准

論及心理健康,自然要涉及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劃分標准,這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好的個體心理健康的標准,歡迎大家參考學習哦!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一詞,按照傳統的觀念和習慣的看法多限於生理健康,主要指軀體發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較少考慮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現代漢語小詞典》(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對健康的解釋為:「(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這樣的理解顯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生物性個體,也是社會性個體。人的健康不僅受生物因素的制約,也受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時,在其中對健康的含義作了科學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這也就是說,健康這一概念的基本內涵應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三個方面。

心理健康是相對生理健康而言的,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心理健康狀態,即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二是指維護心理的健康狀態,亦即有目的、有意識、積極自覺地按照個體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並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訓練,以求預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質,維護和促進健康心理活動的良好狀態。

二、心理健康的各類標准

論及心理健康,自然要涉及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劃分標准,這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一方面,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之間的差異是相對的,很難確定一個嚴格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正常或異常的現象總是客觀存在的,它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且各種形態的心理症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認識的角度不同確定的標准也就不同。

(一)經驗性標准

經驗性標准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個體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主觀體驗對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斷,如個體基於自身現有的知識經驗,對自己某方面心理的變化感到煩惱、不適應,難以自我調節,因而認為自己心理不正常,尋求他人幫助;二是指觀察者依據自己所積累的生活經驗或臨床經驗對被觀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斷,如一個人面對父母傷亡無動於衷,盡管本人沒有任何不舒適的感覺,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不正常,然而根據觀察者的經驗,這可能恰好是判斷其心理異常的標准。

一般來說,經驗性標准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局限性和差異性。不同的觀察者所積累的知識經驗不同,參照的標准不同,所作出的判斷也不同。但專業的觀察者對多數心理異常現象還是能夠取得一致看法的,因而經驗性標准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推廣意義。

(二)社會規范標准

社會規范標準是在社會規范的基礎上來衡量、判斷行為是否異常。一般來說,個體的行為總是與環境協調一致的。個體依據社會生活的需要來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因此,他們的行為是根據社會需求和道德規范行事,是符合社會准則的。所以社會規范標準是從個體行為的社會意義及個體的適應程度為出發點的。研究者主要考察當事人對自身與他人的態度、在群體中的表現、與他人交往和處理人際關系是否恰當以及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和反應是否符合社會的要求。

社會規范標准為較多的臨床心理學家採用。但由於個體的社會適應行為和能力受時間、地區、習俗、文化等條件的影響,因此,這一標准也並非一成不變。張伯源、陳仲庚編著:《變態心理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頁。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充分考慮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及其影響,如同性戀,在有些國家和地區被看作是純粹個人的正常生活方式而受到法律保護,而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則被看作是一種變態心理和行為;(2)必須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為的性質及對社會的影響,如推動社會前進的開拓者,盡管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與社會規范不相容,也不能把他們看作心理異常者;(3)要注意細心觀察,一個人心理和行為的變化有時是很緩慢的、不明顯的和漸進性的,要細心觀察並作出確切的判斷。

(三)臨床診斷標准

這種判斷標準是將心理異常或心理障礙與軀體疾病同樣看待,以生理病理性變化為根據的心理診斷標准。臨床診斷標准認為,個體的心理出現異常,其大腦、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或其他系統必定存在著生理病理變化的過程,即使目前未能發現任何生理病理性變化,也不等於這種變化過程不存在。隨著現代科學和診斷技術的發展,這種變化過程一定能被測定。人體這種生理病理性變化的存在,是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可靠標准。

一般來說,臨床診斷標准對於大腦及其他軀體病變導致的伴發性心理障礙及癲癇、葯物中毒性精神障礙的診查非常有效,而對神經症和人格障礙的診斷則無能為力。

(四)統計學標准

統計學標準是指依據心理特徵偏離統計常模的程度作為判斷心理正常或異常的標准。統計學標准來源於對正常心理特徵的心理測量,它是以大樣本統計中的常態分布為依據,居中間的大多數人為正常,居兩端者為異常。必須指出,依據統計學標准認定的所謂正常或異常也是相對的,在心理疾病的診斷中僅有參考意義。因為一個人的心理由正常到異常是一個連續的變化過程,某些心理症狀在正常人身上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但不一定都達到異常。一般偏離的程度超過一個半或兩個標准差以上才判斷為異常。

統計學標准提供了心理特徵的量化資料,比較客觀,而且操作簡便易行,統計結果一目瞭然,便於分析比較。但該標準是以心理測量的統計結果為依據的,心理正常與異常的界限是人為劃定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

(五)心理學標准

心理學標准實際上就是社會規范標準的具體化,是從個體心理的發展水平及其功能的角度提出若干為大多數人所共同具有、所認可的條目作為評定心理健康與否的標准。由於不同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觀點和理解,因而提出的標准也不盡相同。

1. 馬斯洛等人提出的標准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和密特爾曼(Mittelman)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條標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對自己有較充分的了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標能否切合實際;(4)能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是否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否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系;(8)能否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9)能否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10)能否在社會規范的范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2. 亞霍達提出的標准

亞霍達(M。Jahoda)綜合了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的觀點,歸納了六項心理健康的標准。(1)對自我的態度。這種態度包括:能客觀地了解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與意見的程度(自我認識);能整體接納自己優缺點的程度(自我悅納);能統整自己的各種屬性,並明確地加以認識,能區別自己和別人承擔的角色責任(角色認同)等要素。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在這些要素方面表現出較優秀的水準。(2)成長、發展與自我實現。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堅定不移地朝向自我的目標邁進,盡全力採取積極的行動以達到自我實現。在生活中對工作、對別人關心,願意為工作與他人獻身,並能與他人產生共鳴。(3)整合的人格。人格是由三個層面整合而成的:第一,「心力的平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處於平衡狀態的人格結構;第二,「對人生的統一性態度」,即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一致性;第三,「對壓迫的抗衡」,即對挫折的忍受程度或自我強度。(4)自律性。自律乃是個人能否獨立於其所處的環境,以及能否自己作出決定。如果缺乏自律性,個人只能對環境的刺激作出被動的反應。反之,個人如果能自己作出決定,以及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狀態下展開行動,那麼便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5)對外界環境知覺的精確程度。它是指個體對於周圍環境了解的程度,或能否使自己認知的誤差縮小到最低的限度。一個人如果對其處在的環境沒有精確的認知,便無法採取適當的對應行動,容易陷入不適應的狀態。因為潛存於個人內心的慾望、願望、焦慮、不安等情緒因素,會扭曲人所知覺到的事實。因此,一個人假如能了解到這一點,並能將自己所認知的內容與現實環境作一番對比,以修正自己的認知,或能採納別人的意見,即使他面對壓力,也能依據較正確的認知而採取更適當的反應行為。(6)支配環境。這是指人不僅要適應環境,還要能主動地向其所處的環境挑戰,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

3. 舒爾茲提出的標准

舒爾茲(Schulth,1977)歸納出以下五項心理健康的標准。(1)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人無法永遠保持理性,但起碼應該能夠有意地引導自我的行動,並能接納自己的命運。這與亞霍達綜合的第一、第四項類似。(2)能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強與弱、長處與短處,要悅納屬於自己的一切,讓自己保持本來面貌,而不加以偽裝。這與亞霍達綜合的第一項相近。(3)能正視現實。人雖然或多或少要受到幼兒時期經驗的影響,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並非像弗洛伊德(S。Freud)所說的,「對於過去,人是一個無力的附庸者」。其次,人固然應放眼未來的目標,或懷抱遠大的志向,但是目光的焦點也應該關注現在正在進行的事務。(4)能向新目標或新經驗挑戰。(5)獨特性的人格特質。

4. 王效道提出的標准

北京大學醫學部王效道教授提出判斷心理正常與否的三項原則。(1)心理與環境的同一性原則。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正常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無論其內容和形式總能和周圍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與周圍環境不相適應,失去了同一性,就難以為人們所理解,就是不正常的表現。(2)心理和行為的統一性原則。一個正常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其所引起的內在的情感體驗和意志行動總是完整的、協調一致的。心理和行為的這種統一性是確保個體具有良好社會功能和有效活動的心理學基礎。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不一致、不統一,就屬於不健康的異常狀態。(3)人格的穩定性原則。人格是指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經歷中形成的獨特的區別於他人心理特徵的總和,如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特徵形成以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一般來說沒有重大變故或特定環境的長期影響是不容易改變的,如果一反常態,就要考慮其人格是否出現了異常。

王效道教授認為,上述三項原則單從外顯行為表現來評估個體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不夠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此,他根據區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實際需要提出了七條標准:(1)適應能力;(2)耐受力,即對精神刺激或心理壓力的承受力、抗禦能力的統稱;(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4)意識水平;(5)社會交往能力;(6)康復力,指蒙受精神打擊和刺激後心理創傷的復原能力;(7)愉快勝於痛苦的道德感。

5. 林崇德提出的標准

林崇德教授認為,心理健康標準的核心是:凡對一切有益於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對於學生心理健康在每個方面的具體標准,很難逐條列出。但是,大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概括。第一,敬業。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智力和能力,並將智力和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中。由於在學習中能充分發揮智力和能力的作用,就會產生成就感,成就感不斷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樂學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具體表現為:(1)成為學習的主體;(2)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3)從學習中增進體腦發展;(4)從學習中保持與現實環境的接觸;(5)從學習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懼;(6)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樂群。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涉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等。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直接體現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具體表現在:(1)能了解彼此的權利與義務;(2)能客觀地了解他人;(3)關心他人的需要;(4)誠心地贊美和善意地批評;(5)積極地溝通;(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第三,自我修養。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我,並悅納自我。主要表現在:(1)善於正確評價自我;(2)通過他人來認識自己;(3)及時正確地歸因;(4)擴展自己的生活經驗;(5)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立抱負水平;(6)具有自製力。

6. 陳永勝提出的標准

我國學者陳永勝把心理健康標准歸納為以下十點:(1)認知健康適應;(2)情感飽滿適度;(3)意志堅強可控;(4)個性和諧統一;(5)人際關系和諧;(6)杜絕心理異常;(7)自我意識客觀;(8)社會適應良好;(9)人生態度積極;(10)行為表現規范。

三、對心理健康標準的認識

我們在討論學生心理健康標准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心理健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要求。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變遷,不同的社會對人有不同的要求,如安貧樂道在封建社會可能是一種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觀念,但在現代社會,則會使人不思進取,容易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遭到淘汰。制訂心理健康的標准要立足於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要求,要體現時代性,當然也要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

(二)心理健康是一種積極的`社會適應

許多學者在論述心理健康的標准時都將社會適應作為重要的指標。適應有兩種:一種是消極的適應,指個體被動地適應環境;一種是積極的適應,指個體一邊調整自我的需求,一邊試圖改變環境的條件,改造環境。心理健康不只是個體的問題,也是群體與社會的問題,我們不能認為適應於病態、不健康社會中的人的心理是健康的。

人不是一個被動的客體,而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具有自主發展的主體,人不但要積極適應環境,還要勇於改造環境。有人強調心理健康的標准應該是生存標准和發展標准兼顧。生存標準是個人生命存在,更強調適應環境,順應社會主流文化;而發展標准則著眼於個人與社會的發展,追求最有價值地創造生活,強調能動地適應和改造環境,通過開掘個人最大身心潛力,求得身心滿足,成為崇高、尊嚴、自尊的人。

(三)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發展過程

心理健康是人的知、情、行統整的過程。目前,心理輔導比較注重人的情緒層面和行為層面的問題,更重視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認識觀等的形成和發展。心理健康標准若不把道德標准納入進去,實際上是一個有缺陷的、不健全的心理健康標准。

(四)心理健康具有相對性

人的一生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是不盡相同的,社會化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說,心理健康標准可能不會完全劃一,而是各有側重。其次,由於文化差異,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心理健康標准,需要結合我國實際。

據此,我們認為,學生心理健康標准大致可作如下描述:(1)具有良好的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的心態和意識;(2)能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愉悅和平靜;(3)能承受挫折,具有較強的耐挫能力;(4)能較正確地認識周圍環境、適應環境並能改造環境;(5)人際關系協調,具有合群、同情、愛心、助人的品質;(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7)思維發展正常,並能激發創造力;(8)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道德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規范。

心理健康的表徵

心理健康的表徵是心理健康本質的具體表現。從心理所指出發,心理健康可表現為個體內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和個體外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兩部分。其中個體內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包含意識層次的和諧、心理過程的和諧和個性心理的和諧;個體外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包含個體與他人的和諧、個體與社會的和諧以及個體與自然的和諧。

意識層次的和諧。

精神分析學派明確地將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層次,其中意識代表人的可覺察的、可理性判斷的心理層,而潛意識則代表難以覺察的、情感的、陰影積聚的心理層。由於意識和潛意識代表不同的心理內容,兩者可能發生矛盾和沖突,即意識壓制潛意識,潛意識逆反意識。精神分析的臨床研究表明,個體的許多心理疾患來自意識對潛意識的壓制和潛意識對意識的反抗,而要治療心理疾患需要將隱藏在潛意識中的「病灶」引導到意識層面來解決。可見意識層次的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精神分析學家榮格就曾指出心理健康是「意識和潛意識的統一」。在這里,意識層次的和諧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指意識和潛意識處於溝通狀態,即將潛意識引導到意識層面予以分析和了解;二是指意識和潛意識在現實層面的協調一致,即意識和潛意識都必須遵從現實,以現實來裁衡和化解兩者的沖突並趨於協調統一。

心理過程的和諧。

心理過程指認知、情感、意志和行動。按現代心理學的理解,心理過程的這四個要素相互影響、彼此制約。這意味著它們之間「和則俱興,離則雙敗」。艾利斯的合理情緒理論表明,認知與情感的矛盾將引發心理疾病;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表明,認知與行動的沖突將導致認知的失調或紊亂。可見心理過程的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在心理過程的和諧中,特別要強調認知與行動及情感的和諧。認知與行動的和諧指兩者具有一致性,即有什麼樣的認知就應伴隨什麼樣的行動。中國古人非常強調「知行合一」,並將其當作君子的德性,相反把「知行不一」當作小人行徑。認知與情感的和諧指兩者存在相互促進關系,即認知能引導或引發積極的情感,情感能支持或激勵產生合理的認知。

個性心理的和諧。 個性心理包括個體心理特徵、個性傾向和自我意識三部分,其中個體心理特徵指個體的能力、氣質和性格;個性傾向指個體的需要、動機、興趣和價值觀,自我意識指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和看法。個體心理特徵的和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個體能力結構的全面性,及構成氣質、性格的各個成分之間的相容性;二是個體的能力、氣質及性格與他人的差異處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圍內。個性傾向的和諧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多種傾向之間的協調,具體指不同需要、不同興趣、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協調。二是個性傾向與現實的協調。即個體的需要、興趣、價值理想要立足於現實,有現實的發生根源和現實滿足的可能性。自我意識的和諧指自我的同一性,所謂自我同一性,指不同自我之間的連貫性和一致性。根據自我研究,自我有過去我、現實我和未來我之分,也有潛意識我、意識我與道德我之別。自我意識的和諧主要表現為過去我、現實我和未來我之間的連貫性,潛意識我、意識我和道德我之間的一致性。

個體與他人的和諧。 人是「群居動物」,總要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個體與他人會結成各種關系,簡稱人際關系。個體與他人的和諧就表現為人際關系的和諧,它指人與人之間的協調融洽狀態。已有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不和諧,譬如人際關系敏感、社交焦慮等都是重要的心理症狀,這也從反面說明,人際關系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現。人際關系和諧,即人與人之間的協調融洽狀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際信任,即個體對他人有信任感,沒有任何敵意,也沒有惡意的偏見,同時也能感受來自他人的信任。二是人際容納,即個體從情感上能夠接納他人,歡迎他人做自己的朋友,而且自己也被他人所接納。三是人際接觸,即個體欣然與他人交往,在社交場合自信自在,表現得體。

個體與社會的和諧。 個體生活於社會中,總會與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個體與社會的聯系既代表其生存狀態,也是其心理狀態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主張個體應與社會保持和諧關系,但這種和諧常常是個體對社會的單方面適應,具有明顯的消極性。在現代文化中,個體與社會的和諧有三方面的重要表現:一是與社會規則的和諧。社會規則是對個體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兩者容易產生對立。但如果社會規則考慮到了個人利益,個人接受和遵從社會規則,那麼兩者就處於和諧狀態。二是與社會角色的和諧。個體在社會中的身份、地位和職業等構成了其社會角色。如果社會賦予個體的社會角色適合個體的個性傾向與能力水平,而個體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符合社會期望,那麼個體就會產生社會角色適應感。三是與社會團體的和諧。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總要分屬不同的團體,如果團體對個體抱持開放和接納的宗旨,個體也樂意成為團體中的一員並體驗到團體歸屬感,那麼兩者的關系就是良性的。

個體與自然的和諧。 人來自於自然,受恩於自然,最終又要回歸自然。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張。但傳統人與自然的和諧多停留在「不相往」或「不相害」層面。在現代社會,人與自然的接觸廣泛而深入,「不相往」已不切實際,「不相害」已顯被動。因此個體與自然的和諧就表現出新的特色:一是與自然的親近。即對自然現象有正確的認知,喜歡和自然接觸,對自然的奧秘有好奇心,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親切,同時身處自然中感到舒適自在。二是對自然的關懷。這種關懷不但表現為自己不破壞自然,積極建設自然,也表現為阻止他人對自然的侵犯,積極參與自然保護。總之,個體與自然的和諧既不是遠離自然,亦不是順從自然,而是親近自然;既不是征服自然,更不是破壞自然,而是關懷自然。

;

④ 我是一名心神經官能症的學生,在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啊,我高一了。

平時在生活中多注意保持心情的舒暢,注意制定好個人的作息時間,學習計劃。盡量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不要沒事一個人悶在家中,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如打高爾夫球、打康樂球、打太極拳等。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而且還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來調節植物神經,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
及時進行心理疏泄。遇到令人頭痛的事情產生不良情緒時,不要憋悶在心裡,而應想辦法將其疏泄出來。心理疏泄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自我勸導,自我解脫,就是換一個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一個完全新的結論。比如有一些事情從這個角度看是壞事,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可能是好事。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就是自我解脫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另一種方法是藉助他人進行情緒「釋放」。心裡有了郁悶,可以找自己的同鄉、同學、知心朋友發泄一通,或者大哭一場,把心理的郁悶疏泄出來,會頓覺輕松。由於是親朋好友,對方不但不會計較你的過分言詞,而且還會給以安慰和勸導。這種方法對於更年期男子的心理保健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生活習慣要有規律。吃飯、睡覺、活動都要講究科學性。吃飯要規律,不可暴飲暴食;飲酒要適量,不可貪杯;睡覺最好是早睡早起,晚上看電視要有選擇性,不要一坐就是數小時,一直坐到播音員喊「再見」。在看電視過程中,要見縫插針地進行坐式活動或站式活動。看完電視要洗臉,防止放射塵粘在臉上。早晨不要睡懶覺,要盡量早起,到室外參加一些活動。事實表明,規律性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於人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於培養自己的良好心境。
植物神經官能症如何緩解以上是詳細的介紹,患者在早期要維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平衡,一旦功能紊亂,即可導致內臟功能活動的失調,患者一定要及時的對植物神經官能症治療,這樣病情才會有所好轉

⑤ 如何克服異常心理

一、異常心理的類別

分類的主要作用或優點是便於交流。把對象歸於某一類診斷名稱,實際上只用了一個詞,但卻傳遞了大量關於某人行為的一般信息,於是研究者、治療者和其他人便可就心理病理學原理和具體病案進行討論。另一個優點是,施治者可依據相應類別求治者的特徵,對有關人的症狀作出合理的預測,並依此安排和進行最合適的治療。

分類的弊端也與其優點同時產生,給某人定一病名也就可能使其遵從他認為施治者預期他會有的行為方式,於是有加強病症的可能;同時也可能使求治者疏忽病名之外的其他重要方面。所以,一些臨床心理學家已不強調診斷分類,主要著眼於改變行為。

分類實際是根據相似行為症狀把人群分組;診斷則是決定如何把個體加以歸類的程序。於是分類便成為診斷的前提。最常見的大類劃分為神經症、心身疾病、人格障礙及精神病。但為考慮本書所關注的問題,我們僅將一些亞類進行討論。

(1)神經症。也稱神經病。但這種「病」並未達到住院治療的地步,只是有病的症狀,尚未成為病,所以稱神經症更為妥當。神經症在症狀上與神經系統毫無直接聯系,實際上是一種輕微的心理異常。這類心理異常常因挫折與沖突長期得不到解決,而產生一種持久性的精神緊張與焦慮,以致給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常見的有焦慮反應、恐懼症、神經衰弱症、疑病症、癔病症、抑鬱症等。

(2)心理過程障礙。在心理過程中,即認知、情感和意志活動過程中發生的心理困擾。如感知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和意志障礙以及綜合性的意識障礙和智力障礙。

(3)人格障礙。人格障礙的最主要特徵是有一種引起不適應行為的顯性人格品質,這種不適應是從社會的角度看的,他自己很少或根本不為自己感到焦慮。他不像一般心理障礙者那樣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毛病,也不像精神病人那樣否認自己不正常,只是對自己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但對現實並沒有明顯的歪曲,這類障礙主要表現為人格形式障礙、人格特質障礙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我們也可以從主動的—被動的、與別人相關的—與別人疏遠的兩個維度加以認識。

(4)性行為異常。性沖動障礙和性對象的歪曲是性行為異常。它有如下情況:

①功能障礙。性沖動障礙和性對象的歪曲是為性行為異常,如陽痿、陰冷。

②對象歪曲。即不以異性成年人為性活動對象,如同性戀、戀童癖、戀物癖、獸奸。

③活動歪曲。即不以正常的性活動來滿足性慾,如露陰癖、窺陰癖、異裝癖、口交、施虐淫、受虐淫、屍奸。

④反社會。即以違反社會法律和道德的行徑來獲得性滿足,如強奸、亂倫等。

(5)精神病。一般認為正常心理、神經症或心理障礙與精神病三者之間是繼續的或邊疆的,但在行為特徵或症狀上卻是遞增的。精神病患者的人格較之於神經症或心理障礙者更為紊亂,更少系統性,他們不能區分現實與幻想,從現實中退卻,自囿於一個幻想的世界之中,無視社會規范的約束,失去了生活的適應能力。但是這類病人在未發作的間歇期間能獨立活動並維持大致正常的生活。精神病患者多需住院治療,需人照管,否則很可能對其個人和社會造成危害。精神病一般分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和偏執精神病3類。

(6)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亦稱心理生理反應,是一種具有心理病因的軀體疾病,這類疾病所包括的范圍極廣。

①心血管系統:原發性高血壓、偏頭痛、心絞痛、心動過速。

②胃腸系統: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神經性厭食症。

③泌尿生殖系統:排尿障礙、陽痿、陰冷、月經失調或痛經。

④內分泌系統:甲狀腺機能障礙、糖尿病。

⑤呼吸系統:支氣管哮喘、過度換氣綜合征、慢性呃逆。

⑥皮膚:蕁麻疹、突然性斑禿、神經性皮炎。

⑦肌肉和骨骼系統:周身疼痛症、類風濕性關節炎。

二、引起異常心理的原因

尋找病理原因,即是病因學的主題。異常心理和正常心理的反應一樣,都是遺傳和環境的產物。但若進一步從個體和群體考察,或從遺傳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考察,便可將異常心理的原因分為遺傳、生物、心理、社會4大因素。

1.遺傳因素

遺傳是指直系父母以基因和染色體的形式,在妊娠時將其全部轉移給子代。子女從父母那裡獲得23對即46個染色體,每對都有一個來自母親,另一個來自父親。每個染色體都有1000~2000個基因,而它們都具有轉移遺傳特性。

先天性睾丸發育不全症,是由性染色體引起的,如一般男性是從母親那裡獲得X染色體,從父親那裡獲得Y染色體(若從父親那裡獲得X染色體便為女性,即XX)。但若攜帶過多的女性染色體,男性即由正常的XY型變為XXY、或XXXY甚至XXXXY的形式,於是這種人雖有正常的陰莖,但睾丸很小,且擁有不少女性特徵,如乳房發達、女性臉面和聲音、無體毛。這樣的男子不能生育,情緒低落,表現出神經症的症狀和反社會行為。

另外,22對(除第23對性染色體)染色體中的任何一對若有多餘的染色體,就是先無愚型的病因。這種人有嚴重的智力障礙,且有類似先天愚型的斜眼、平臉等特徵。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和癲癇等,遺傳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對其他異常心理來說,遺傳的作用就不可妄斷了。

2.生物因素

遺傳引起的一般是素質性因素,而生物因素既包括素質性因素,也包括誘發性因素。

(1)素質性因素又包括結構因素和生理因素。①結構因素:如身高、體重、比例和外表特徵等,如果嚴重偏離常態都可能對心理的正常與否產生重大影響。②生理因素:如內分泌的活性過強或不足,自主反應性的過量或缺乏,體質缺陷等,都可能引起變態行為。

(2)誘發性因素是指對身體有害的毒物和生物學剝奪。前者如記憶喪失、智力缺乏等,都可能是中毒性神經病的症狀;後者如營養不良、缺氧、睡眠不足等,都可能產生性功能障礙或引起大腦結構的變化。

3.心理因素

從心理方面探討異常心理的發生是很重要的,然而它很難與社會因素分開來討論。心理活動的內容、方式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制於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在我們探討心理因素時,只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尋求一種形式上的解釋。

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選擇目標或決定方向,常常須思之再三,這便有了心理內部的動機沖突;為應付外界事件,人們常採用某種較固定的行為方式,這也便養成了種種習慣的防衛反應。人的心理於是受到許多影響,在為求得適應的過程中出現不少不適應的異常行為。

動機沖突是指在個體有目的的活動中,因目標的多樣性而出現相互排斥的動機,也叫心理沖突。由於動機沖突,常常使人的需要部分地或全部地得不到滿足,目標的實現受到阻礙,亦即產生了挫折。所以動機的沖突被心理學家視為挫折情境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隨挫折的是人的緊張情緒和焦慮反應,這便給異常心理的產生提供了溫床。

生活之中,許多事情是不可一錘定音的,或為全面考慮、或為結果著想、或為自己利益、或顧忌他人看法等,常會使人左右為難或舉棋不定。這便是動機沖突,其常見的形式主要有3種:

(1)雙趨沖突:即當人們面臨兩個同樣誘人的目的時,迫於情勢,只得捨去一個才可得到另一個。這時內心沖突便開始了,而且一當決定選擇此目標,又會感到彼目標更好;而真正選擇了彼目標,又會覺得此目標更有利。總之,只要有所傾斜,動機沖突便加劇。最終,無論是選此抑或是擇彼,都可能後悔當初的決定。是去某行政部門做一個位高薪少升的角色,還是去某公司坐一個薪高位不穩的位子?是選張伴我終身,還是要擇李作終身伴侶?是出外去看優秀的文藝演出,還是在家收看精彩的球賽轉播?「魚與熊掌」同時出現,只能導致「不可兼得」之結局。

(2)迴避沖突:即當人們面臨兩個都不令人喜歡或具有威脅性的目的時,迫於情勢,只得選擇其一,才可避免另一個。迴避沖突的演化過程和結果與雙趨沖突一樣,總難免有「悔不當初」的感慨。如無意觸犯交通規則,交警給你兩種處罰,可任你選擇:罰款100元或站交通崗2天。若選擇罰款,錢剛出手便後悔:「兩天也難賺100元,應該選擇站崗。這一下去了1/4的工資。」若真選擇站崗,又後悔:「如今錢不值錢,區區100元算什麼?這風吹雨打,兩天難過,何苦哉!」這「騎虎之勢」,令人左右為難。

(3)趨避沖突:即人們面臨一個目的,既欲趨近,又想避開的沖突形式。這一個目標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趨近時是為「利」或「得」,但又顧忌「害」或「失」;避開時是為躲避「害」或「失」,但又想到「利」或「得」。好吃肥肉又怕發胖,想結婚又怕負擔,即是典型的趨避沖突。張某決定向李某求愛,當趨近李的住處時又想:「如果碰了釘子可臉上無光了,如果他(她)向朋友公開,我可無地自容了。」待走到李家門口,剩下最後一口勇氣,只是敲開門說一句「請借本書給我」。離開李家,大舒口氣,但又馬上覺得自己是不是顧忌太多,膽子太小,甚至大罵自己窩囊,連「我愛你」3個簡單的字都不敢說,這便是「葉公好龍」,等真龍降臨卻「棄而還走」。

在外界事物的作用下,人們可能採取適當的行為來表達動機願望、實現目標、滿足需要,也可能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減輕心理沖突,消除焦慮。後一種情況即是防衛機制。在個人生活中,個體用防衛機制適應挫折情境和減少焦慮是極為普遍的現象,但是防衛機制往往只能獲得一種主觀上的解決。而實際情況如何卻常是另一回事。因此焦慮可能沒有減少,反而沉澱在心裡,引起種種異常心理。有關防衛機制的方式後文將有詳盡介紹。

4.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紮根於個體所處的環境之中,個體行為也就受到家庭環境、教育環境和社會經濟文化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促進個體發展的同時,也可能使其產生人格缺陷和行為紊亂,我們要分析的便是這種壓力境遇。

(1)家庭影響:家庭影響對個體的成長的作用是極大的,也是極深遠的,心理學家一致認為,個體幼時的生活經驗或親子之間的關系,對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家庭影響可簡單地概括為如下幾方面:①育兒方式。包括嬰兒期的哺乳方式(定時式或自由式),幼時的大小便排泄(任意的或苛刻的),對兒童行為的放任、溺愛、苛刻等。②父母關系。包括爭吵、分居、離婚等。③家庭成員影響。包括父母和其他年長者情緒的反復無常、前後矛盾、行為障礙或反社會行為等。④其他事件。包括家庭成員死亡、經濟拮據、缺少地位、家庭聲譽等。

(2)教育影響:教育影響主要來自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人格、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以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學習中的競爭;同伴間的影響等。學校教育的影響一般是積極的、正面的,但它也因此可能帶來副作用。特別是學習的競爭,極可能對學生產生壓力,從而出現焦慮反應。勝者可能自傲自負;敗者可能自卑自憐成自暴自棄。

(3)經濟文化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大多數失調或異常心理,像反社會行為、酒精中毒、葯癮、性變態、神經症和精神病等,其原因都深植於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之中。社會政治和經濟的階層、都市化和現代化、文化的弊病與社會風氣等都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壓力。人們的行為模式也就是在與這些環境的接觸過程中固定下來的,如心理學家霍靈希以美國一小城鎮的10萬居民為對象,對社會階層與心理異常者進行研究,發現心理異常程度的輕重有隨社會階層不同而有改變的傾向。在高階層的社會里,神經症患者較多,精神病患者較少;但在低階層的社會里,情形恰好相反。

⑥ 大學生常見的心裡異常有哪些

大學生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其生理、心理均趨向成熟。但由於受人際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影響,常造成心理障礙。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約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某大學學工部兩次對入學新生進行全面的心理測查,結果表明,25%的學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據統計,因各種心理疾病而休、退學的大學生人數已佔總休、退學人數的50%左右。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有:
1.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學習緊張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
經過高考拼殺的學生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之後,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雲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盪然無存,「眾星捧月」的地位變了,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
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教育他們正視現實,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後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入校後短暫的興奮之後就應當及時冷靜、認真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3.人際關系失調造成社交障礙
交往過程中出現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其特點是:心理自卑,行為畏縮,面對挑戰採取逃避態度或無力去應付。想與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害羞不敢與人接近。不與人交往並非出於自願,內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礙主要是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懼。不然,對自己的神態舉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別人面前出醜、失態,反而使自己在別人面前感到異常緊張。社交障礙是一種恐懼心理的自我加強過程。惡性循環一旦形成,恐懼愈演愈烈,最後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這種問題的同學要大膽一些,多參加集體活動,並敢於拋頭露面。
4.理想、目標落空造成內心困惑
進入大學後,學習失去了中小學時的動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社會市儈、陰暗的一面,習慣於只讀聖賢書的學子們在現實面前感覺到困惑。
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大學學習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學好專業課,提高專業技能,培養高尚道德情操,鍛煉組織社交能力,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學習內容上注意尋找自己的學習興趣,除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外,應根據自己的興趣養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靈苦悶
時下的大學校園,戀愛已是公開的秘密,部分大學生匆匆加入「戀愛族」,由於對愛或被愛缺乏正確的理解,往往飽受失戀之苦,但又難以自我調適,輕者陷入情感的旋渦難以自拔,重者則會痛不欲生,尋死覓活,甚至導致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
談戀愛是一種審美,一旦雙方產生了戀情,要沉著、冷靜、理智地對待,既應珍視純潔的感情,又不能任其發展,注意適度控制,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系。對於單相思和失戀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戀愛是以雙方自願為原則的,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⑦ 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標准

1908年,美國耶魯大學學生皮爾斯,將自己患躁鬱症和住進精神病院3年的親身經歷,寫成了一本舉世聞名的書——《我尋回了自己》;同時,也為世界性心理衛生運動揭開了序幕。心理衛生工作的目的在於培養和增進個人與社會的心理健康。

事實上,各種心理健康水平之間很難截然分開,每一種水平都與另一種水平相連,很難將一種心理健康水平同另一種區分開來(極端情況除外)。不少心理醫生相信,僅僅沒有神經症和精神疾病是不夠的。

一個人沒有心理疾病,並不能證明他就有健康的個性。心理醫生認為,處於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如果不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其生活是不可能富有、幸福和豐富多彩的。即使我們沒有什麼心理疾患,也滿足了自己的一切需要和動機,我們仍然會感到不幸和不足。

對於心理健康標準的描述,並無一個普遍模式。對於不同的人,心理健康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即使是對於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中,其反映心理健康的特點也可能是不同的。下面介紹的幾種常見的模式,是對高水平心理健康的人進行研究的結論。

1.心理「成熟者」模式

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一直從事對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的研究。他認為心理健康的人即是「成熟者」,為此他提出了7個指標:

(1)能主動、直接地將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興趣和活動中;

(2)具有對別人表示同情、親密或愛的能力;

(3)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好壞優劣都如此;

(4)能夠准確、客觀地知覺現實和接受現實;

(5)能夠形成各種技能和能力,專注和高水平地勝任自己的工作;

(6)自我形象客觀,知道自己的現狀和特點;

(7)能著眼未來,行為的動力來自長期的目標和計劃。

2.「自我實現者」模式

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其學說旨在研究和挖掘人類心理的最大潛力,他把那些能發揮自身遺傳限度內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稱之為「自我實現者」,亦即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認為這類人在人類中並不多見,但卻是我們的楷模,其特點有如下表現:

(1)良好的現實知覺;

(2)接納自然、他人與自己;

(3)自發、坦率、真實;

(4)以自身以外的問題為中心;

(5)有獨處和自立的需要;

(6)功能發揮自主;

(7)愉快體驗常新;

(8)有神秘或頂峰的體驗(頂峰體驗是指那種如痴如醉、物我兩忘的境界或情緒);

(9)有社會興趣;

(10)人際關系深刻;

(11)有民主性格結構;

(12)有創造性;

(13)不隨波逐流。

3.「創發者」模式

弗洛姆認為,社會環境與心理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變革的社會可以造就大量心理健康的人,他們可以充分使用自己的所有力量、潛能和能力,他稱此種人為「創發者」。「創發者」主要有4個特徵:

(1)創發性的愛情:相愛的雙方能保持獨自的個性。在愛情之中不可為追求「和諧」而泯滅個性,而應使個性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然而要達到這種愛是很困難的,因為它要涉及關懷、負責、尊重和理解4個方面的難題。

(2)創發性的思維:對思維對象有強烈的興趣,並能以客觀、尊重與關心的方式來考察思維對象。

(3)幸福:它是一種生機盎然、充滿活力、身體健康和個人各種潛能得到實現的狀況,而不只是一種愉快體驗。

(4)良心:這是一種嚴格的道德准則的體現。支配心理健康者的良心是自我的心聲(出自內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力量(迫於壓力的)。

上述心理健康的模式主要基於極端心理健康的人而言,也是一般人應奮進的目標,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多數人來講,若提出一個標准,也就是所謂正常人的行為標准。

二、心理健康的維護

健康心理的維護是現代人所必須注重的一種心理教育內容,也是預防心理異常的最好方法。因每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遭遇的問題各異,也就沒有一套用於各人而皆準的方法。所以下面介紹的原則或方法並不見得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去做,因為生活本是一種藝術,運用妙否,全在乎心。

1.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蘇軾有言:「人之難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險,浮雲不足以比其變。」此處道出的僅僅是知人難,不知他老人家可否知道:知人雖難,知己更難。自我認識的膚淺,是心理異常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卑自憐者因幼時的過分依賴,競爭中的多次失敗,由此得出的自知是「你行,我不行」。於是束縛自我、貶抑自我。結果是焦慮增劇,毀了自己。

自暴自棄者不甘心說「我不行」,而又無正確的方向,亦缺乏能力來表現自己,因此故作怪狀,與人為難,在別人無可奈何的眼光中來肯定自我的價值,於是放縱自我,踐踏自我。結果是反抗社會、害人害己。

自傲自負者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其實是一種極度自卑之人,但他們不像自卑自憐者那樣因自卑而關閉自我、自怨自艾、自嘆不如,而是自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只是不為。他們所持有的自知是「我行,你不行」,於是,吶喊著「我知道一切」,卻連自己也不認識。結果是欺人一時,欺己一世。

自信自強者對自己的動機、目的有明確的了解,對自己的能力有適當的估價,從不隨意說「我不行」,也不無根據地說「不在話下」。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他人也深懷尊重,他們認為在認識自己的前提下,是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的,於是他們走上了「我行,你也行」的康莊大道,其結果是充分認識自我,發揮最大潛力。

自卑自憐者、自暴自棄者和自傲自負者也並非全然不了解自己。從另一角度看,他們也認識了自己,但卻用一種歪曲的形式來對待自己,即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其根子都是自卑。接受現實的自我,選擇適當的目標,尋求良好的方法,不隨意退卻,不作自不量力之事,才可創造理想的自我,欣然接受自己,於是可避免心理沖突和情緒焦慮,使人心安理得,獲得健康。

2.面對現實,適應環境

能否面對現實是心理正常與否的一個客觀標准。心理健康者總是能與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一則他們能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環境,以求外界現實符合自己的主觀願望;二則在力不能及的情況下,他們又能另擇目標或重選方法以適應現實環境。心理異常者最大的特點就是脫離現實或逃避現實。他們可能有美好的理想,但卻不能正確估價自己的能力,又置客觀規律而不顧,因而理想成了空中樓閣。於是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逃避現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有「走自己的路,任他人去說」的精神,若常是人雲亦雲,隨波逐流,便會失去自主性,焦慮也由此產生。人生活在現實之中,沒有一個人不被評說。所謂「人品」之「品」便是三張嘴。在那風氣不正的環境中,人品之好壞,常是由人說成的,所以做人必須有自己的原則。若老是考慮「對不對得起別人?」「別人會如何看我?」也就失去了自我。看上司的臉色辦事,看朋友的面子說話,四面討好卻可能落得四面楚歌。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注重朋友忠告。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只會落得形影相弔、無人理睬的境地。孔子雲,「知恥者近乎勇也」,「恥」字的構成是個會意字,有兩種意思:①即是你聽到別人說你的壞話之時,應該止住你的行為;②即當你聽到人說你時,應該用心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能如此,便是「知恥」,否則使是「無恥」。

心理醫生認為,心理健康的人應與別人有一定程度的相似,生理上如此,心理上也是這樣。比方由「月亮」想到「太陽」、「星星」或「黑夜」等;由「花兒」想到「小草」、「幸福」或「姑娘」等,都是正常的聯想。但那些「對月傷心」者,由「月亮」想到「死亡」;「見花墜淚」者,由「花兒」想到「痛苦」,就顯然與眾不同,使人難以理解。若經常都如此「與眾不同」,其心理便可能不健康。推而廣之,如果一個人的想法、言談、舉止、嗜好、服飾等,總是與人差別太大,與現實格格不入,又如何能得到心理健康呢?3.結交知己,與人為善

樂於與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人是群居動物,與人群一起不只是可得到幫助和獲得信息,還可使我們的苦、樂和能力得到宣洩、分享和體現,從而促使自己不斷進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試想,一個人若遇到新婚之喜、喬遷之喜,或晉升職務、發表佳作而無人祝賀,其滋味如何?又試想,一個人若遇喪事之苦、病痛之苦,或工作不順、夫妻不和而無人安慰、無人傾訴衷腸,其滋味又會如何呢?僅就心理健康而言,他也是需要朋友的。

與人相處之時,正面態度或情緒如尊敬、信任、喜悅等,應多於反面態度或情緒如仇恨、嫉妒、懷疑、畏懼、憎惡等。人生是美好的,與人相處是有利於心理健康的。但不要天真地認為我怎樣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待我。其實這是一種兒童的思維,但成人卻也常常擺脫不了。與人相處的原則是:對得起他人,對得起自己。我們雖不提倡人家打你左臉還把右臉伸過去,但更不贊同人家因一小事負你便視其為仇人,人際關系是復雜的,我們交友肯定有深淺或厚薄。對於事實已證明不可深交的人,我們也不妨限交,不必嫉惡如仇,注意適當的距離即可。所謂遇事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論曲直,路窄林深。請體會一下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的寬大胸懷吧!

4.努力工作,學會休閑

工作的最大意義不限於由此獲得物質生活的報酬,從心理學的觀點看,它對個體還具有兩方面意義:

(1)工作能表現出個人的價值,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平常瑣事(如寫篇小文章、修理家用電器等),還是從事長期性的職業工作(如培養一屆學生、訓練一支球隊等),都能獲得一種成就感。自己做的玩具、自己縫的衣服、自己打的傢具等,都會覺得與買的就是不一樣,這是因為它代表了你的「成就」。

(2)工作能使人在團體中表現自己,以提高個人的社會地位。個人在團體中要得到接受和承認並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工作成績便是與人比較的最好標准。

由此,我們便知道了為什麼有人說「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老年人,常常有嚴重的失落感。為適應這種新的環境,最佳的方法就是重新工作。於是許多退休老人又去尋找臨時工作,或做點小生意,或整日栽花鋤草、修理家用小玩意。就是在心理治療的方法上,也有所謂工作治療法與職業治療法,其目的就是經由工作或職業活動,使心理異常者獲得成就的滿足、發現自我價值,從而達到正常適應。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忙碌而機械,不少人情緒長期緊張而不又不善於休閑調劑,於是也成了心理異常的一個原因。不少人遇到休閑日卻又不知如何打發,經常睡個懶覺或看看電視消遣。也有人一逢休閑便拚命娛樂,或打通宵牌,或跳通宵舞,或看通宵電影,於是休閑之日反比工作之時更累更忙。

我們應該合理地安排休閑時間,經常改換方式,或郊遊、或聚會、或訪友、或參觀展覽等,也可參加一些職業性的活動或社會性的活動,要使休閑日更為豐富多彩,真正成為恢復體力、調劑腦力、增長知識的時光,獲得健康的機能。

心理健康的維護主要依靠自己,心理疾患的治療除需有心理醫生的指導外,也需要依靠自己的信心與毅力。如果掌握了有關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療的知識,我們不僅能隨時關心和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還可隨時修正自己的行為。從此意義上講,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此亦乃本書寫作目的。

⑧ 心理異常現象有哪些,解決措施有哪些

心理變態的表現形式變態心理有多種表現形式,可根據不同的標准或其嚴重程度分類。 按心理過程或症狀,可分為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等。

心理症狀在患者身上往往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種針狀伴隨出現並形成一定的綜合征和症狀群。

一、幻覺-妄想綜合征

以幻覺和妄想伴隨出現構成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

二、精神自動綜合征

意識清晰的情況下,出現假性幻覺、被動體驗和各種妄想組成的一組復雜的臨床綜合症。

三、疑病綜合症

對自身健康過分的關注,患者相信自己患了某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疾病,並對一些微不足道的症狀和體征過分的誇張,而終日焦慮緊張。

四、緊張綜合征

由木僵、蠟樣捲曲、違拗、被動服從、刻板動作、刻板言語、模仿動作、模仿言語、作態和緊張興奮等症狀組成的一種綜合征。

五、情感綜合症

以情感增強或減弱主要表現。分狂躁綜合征和抑鬱綜合征。

六、強迫狀態

由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和強迫動作構成的強迫症狀群。

矯治

1、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矯正變態心理的基本方法。由於各學派的理論觀點不同,施治方法也各有所異。言語和非言語的心理療法均已被廣泛用於各類變態心理患者;催眠療法、暗示療法、行為療法等則各有其相應的適應症,只有選擇恰當,才能獲得顯著的療效。

2、軀體治療

軀體治療包括精神葯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生理治療和外科治療。20世紀50年代初,精神葯物問世之後,改變了以往對嚴重的行為礙障束手無策的狀態。精神葯物對幻覺、妄想等表現的精神病性障礙以及躁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情感障礙,都有顯著治療效果。

30年代開始使用的胰島素治療,已為精神葯物所取代,電休克治療幾乎極少應用;對一些嚴重的難以治癒的變態心理,也很少使用對症性精神外科治療。此外,包括心理治療、軀體治療、工作治療、文娛治療的綜合性療法,效果顯著,被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所重視和採用。

3、預防變態心理

預防變態心理的產生是變態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於變態心理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十分復雜,這就要求各個方面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

另外,還應當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及時干預各種心理危機,這對於預防對緊張刺激產生不良適應甚至引起自殺,以及預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減少心理社會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般心理變態者在不發作時與常人無異。心理變態通常是因為心理扭曲而形成的(或精神分裂)。最明顯一個案例,2006年一群不良少年敲詐勒索一名少年。這名少年被敲詐之後心理很不平衡。心理嚴重的扭曲後,這名少年最終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8)心理異常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原因

「心理作為人的活動的天然動因和必然伴隨物」,是生物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才出現的一種反映形式,是以特殊方式組織起來的物質──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的反映機能與產物。生命漫長的矛盾斗爭歷程,進化出了能夠識別記憶、思維、體驗情緒的物質器官──人腦。

人的一切心理、行為活動只有在意識和潛意識的本能協同協作下,遵循「需求—斗爭—獎賞」這一規律,進行著有動機和興趣、有進展和獎賞的斗爭,人腦才能體驗到自信、愉悅等積極的情緒,才能成為正常人。否則,就要受到懲罰。

就像人的胃這一器官,是生命進化的結果,是用來消化和吸收食物,滿足生命體生理需求的。如果像厭食症患者那樣毫無食慾、味同嚼蠟地進食(類似進行著無動機、無興趣斗爭的抑鬱症),或專門吃些生魚生肉等消化不了的食物(類似進行著無進展、無獎賞斗爭的神經質症),違背了作為生命進化發展結果的胃的活動規律,當然要受到懲罰。

「需求斗爭獎賞」是人類正常生存發展進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需求,沒有斗爭,沒有獎賞,人類就不會進化和發展。同理,進化發展到今天的人類,如果迷失斗爭方向,喪失了需求動機和斗爭熱情,不願再進行斗爭;或者違背規律,選錯斗爭對象,斗爭了而毫無進展,不能獲得愉悅獎賞,就必然要產生負面的消極情緒,乃至發展為心理疾病。

需求斗爭獎賞規律是指具備不同現實條件的人,為不同的需求,進行不同的斗爭,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效應,長此以往,則會形成不同類型相對穩定的需求斗爭方式和精神情感狀態,進而影響著人的身心和生活。

根據需求斗爭獎賞規律,可以把人的需求斗爭方式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它們交織交錯,充斥人生,但總應以正常的需求斗爭方式為主。一旦其他類型的任何一種占據主導地位,形成習慣,成為常態,那就是不正常的生存生活方式,會使人產生不正常的精神情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理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理異常

閱讀全文

與心理異常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