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生活中如何使用佛教

生活中如何使用佛教

發布時間:2022-09-01 21:21:27

Ⅰ 怎樣在生活中學佛

真正的學佛不在於何種形式,而是在於學習到了什麼,學佛即是修心。

很多住在寺院的出家人,不僅沒有了卻凡心,四大皆空,潛心修習佛學,反而凡心不滅,食酒色性一應俱全,男盜女娼屢禁不止。因此,筆者認為,真正的學佛之人應當不拘泥於形式,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學佛之人真正想找一個遠離俗世的地方,從容的靜心的修煉。

Ⅱ 如何把佛法應用到生活中

佛法離不開生活 ,要是脫離了 就不是佛法.......
在生活中,妻子要盡到妻子的職責;丈夫要盡到丈夫的職責;身為父母要盡到教育子女的責任;為人兒女就要盡到孝順老人的責任。在《佛說善生經》中,佛陀非常詳盡地告訴我們:作為妻子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丈夫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父母對兒女又要履行哪些職責。這和儒家所講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順父母的功德僅次於供養三寶的功德。如果無佛在世時,孝順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個人對父母都沒有孝養之心,又怎麼可能慈悲一切眾生呢?
在人際關繫上,我們要本著愛心和慈悲心來與人為善,這是一個佛教徒處世的准則。當我們對別人產生愛心和慈悲心的時候,不僅能給他人帶去溫暖,更能以此克服我們生命內在的嗔恨。關於人際關系的處理,佛陀提出了四攝法門。什麼叫四攝?就是四種攝受別人的方法,如果我們依教奉行,就會獲得他人的歡喜愛戴。
四攝法門中,首先就是布施,包括財布施和法布施。所謂財布施,就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以財富和經濟手段去幫助別人;所謂法布施,就是以我們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學的佛法去幫助別人。我們學佛之後,多多少少會在佛法上得到一些體驗,得到一些受用。我們自己從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責任去開導、幫助別人,讓周圍的人也有機會接觸佛法,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為世俗的財富只能暫時幫助他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而佛法則能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乃至解脫生死。所以,《普賢行願品》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也就是說,在一切供養中,能夠用佛法去幫助別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愛語,要我們帶著愛心和慈悲心與人交流,遠離兩舌、惡口、妄語、綺語這四種不善的語言。兩舌就是挑撥離間;惡口就是以粗暴的語言傷害他人;妄語是以假話欺騙他人;綺語就是以誨淫誨色的語言使人產生煩惱。修學佛法,要培養一種坦誠的心態。當我們說真實語時,在生命中積集的就是真實的種子,這也是開發智慧的根本。如果說假話說多了,我們勢必會越來越虛偽。所以,一方面要說真實語,一方面要說利他語,如果對他人無益的話則不必說。
第三是利行。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對別人有好處、有幫助;凡是會傷害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同事。當別人從事一些健康的事業時,我們應盡力參與或隨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時,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凡夫因為我執的關系,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別人順從於己。哪怕在家庭里,無論父母對子女,或者妻子對丈夫,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對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來相互理解、彼此體諒。所以常常會有這樣的現象,父母對子女的愛越深,子女的負擔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愛得活不下去,心靈受到極大摧殘。同事法門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幫助別人時,要知道對方需要什麼,要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去幫助他,而不是想當然地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於他。
如果我們能夠按四攝法門處世,那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是個最受歡迎的人!學佛,就是以愛心和慈悲心給別人帶去歡喜、帶去信心、帶去利益。
四、我們有一顆什麼樣的心,對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映。
因為我們有嗔恨心,所以聽到別人的辱罵就會煩惱、會憤怒,會感到深深的傷害。而一個修行人,會將生活中的挫折當做修行的助緣。佛經記載,佛陀在因地為忍辱仙人時,被歌利王截截肢解身體,但不起絲毫嗔心,最終證得佛果。
因為我們有貪心,即使擁有很多的財富,但還在為佔有更多而煩惱,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反之,少欲知足的人,縱然過著最簡單的生活,也能在簡朴的物質條件中發現人生樂趣。正如孔子所贊嘆的顏回那樣:「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人皆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樂。」

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佛教文化

(以下僅供參考)
范圍太廣,內容太多,三言兩句也說不全面的,只簡單說說其中一種吧。
佛說因果,在因果之間其實還有個緣存在。比如要在世間做某一種事情,想要達成的結果就是「果」。為了得到這個果,肯定要籌備各種緣,緣若不夠,是做不成想要做的事情的,也就是說不會有想要的結果的。
比如經常說的多建立人脈、多搞好關系、多吸收人才、多准備資金、多儲備物質等等。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在為某一個想要的「果」做助緣。
比如長輩供孩子讀書,讓其接受好的教育等等,這些緣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一個孩子有出息的「果」。
比如有的長輩為孩子買房子、存錢、安排工作等等,再就是在親朋和街坊中處理好關系,建立好名聲等等,做這些緣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一個孩子可以順利討老婆、順利成家結婚生子的「果。
修佛也是,你想要得到成佛的果,中間肯定要去聚集和籌備所需的各種緣,緣若不夠怎麼可以得到「果」呢。
未得佛果,先結人緣,提前為自己所追求的「果」做准備,積累緣。
生活中,不管自己想要得到什麼,都必須為這個目標(也就是果)而不斷積累條件(也就是緣)。
修行沒有脫離現實,佛法亦沒有脫離世間。

Ⅳ 誰知道日常生活中怎樣運用佛法

居士問:多年以來我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就是在家的時候不想單位的事,在單位的時候不想家裡的事,即使孩子發燒這些我都不管,我覺得這種心理還是比較好的。後來從皈依師父開始的這一個月當中,在工作中偶爾會有想自己小家的那種感覺,因為在皈依師父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現象,所以現在想問問您這到底是慈悲心的生起呢?還是我的出離心有所退失?這是不是學佛當中的一種障礙?
太橋答:這並不是慈悲心的生起,也不是出離心的退失,而是失去了責任心,是對自己的家裡關懷不夠。所以要反省自己啊!越是學佛人越要關懷別人,越是學佛人就越要負好責任,帶著佛法的加持來令周圍溫暖。最起碼對自己的家庭或單位都要關懷到,這只是一個很小的范圍,必須要培養的事情。
我們要從家庭或單位的小范圍中開始訓練行菩薩道,然後慢慢擴大到團體、社會、國家、世界、宇宙、三千大千世界一直到無窮無盡的大法界。如果連自己家裡的責任都負不起的話,那利益到單位、社會、一切眾生等等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的。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必須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而做。比如我們出家人沒有家庭的負擔,但是你們在家人,因為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單位,如果對這些不關心、不負責的話不是一件好事嘛!所以念佛的時候念佛,上班的時候上班,該照顧家庭的時候也要好好照顧家庭,在單位上需要負責任的時候也一定要負好責任。就是在生活的時候不要忘記佛法,在修持佛法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你該做的事情,該負責任的事情,這就叫做生活與佛法相結合。並不是說我學佛了,所以生活中的事都不要做了。比如你坐在佛堂里,就盤著腿,點上一盞燈、一柱香,手上拿著一串佛珠,旁邊放一個念佛機,然後外面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媽媽生病也不知道,孩子下課也忘記去接,全部這樣的話好嗎?也不好,所以自己的責任一定要負好。但是做事情的同時也要憶念到佛法,不能離開佛法,不能偏執。
學佛人不應該以學佛的借口來逃避家庭與單位的事情,學佛以後更應該以菩薩的勇氣來擔負起重大的責任。現在很多學佛人會認為如果做一些俗務的話,會失去修行的機會,所以往往養成逃避俗務的習慣,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俗務本身既不是惡,也不是善,主要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如果以大公無私的心態來做這些俗務的話,俗務也能成為修行;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來學佛修行的話,這種修行也很可能成為俗務那樣毫無意義了。
將佛法融入於生活可以從小的事情開始,譬如以早飯為例:早上起床後,如果有佛堂的話,那先點香、行禮、虔誠地祈禱佛菩薩等等,然後所有家人的早飯自己一個人做,等大家起來時早餐已經准備好了。這時你就在心中感到高興,因為有了積累福德的機會,因為你的熱忱服務而使大家感到開心,你一大早就能做到一件好事。西藏俗話說:「令父母高興是報恩,使眾生歡喜是行善」。因此你准備早飯時,千萬不用擔心失去你早課的事,因為你做早飯的同時也可以修行,一邊認真做早飯,一邊專心念佛號,這就是你的早課,也是修持精進;做早飯時不傷害任何生命,這就是你修持持戒;做早飯時心不散亂,保持正念這就是你修持禪定;做早飯時家人還沒有起床且打呼嚕,但你仍然不發脾氣,這就是你修持忍辱;他們起床後你把飯菜放在餐桌上給大家吃,這就是你修持布施;你具有善巧的方式來做好早飯,且能做到讓大家充滿歡喜,這就是你修持智慧。因此你在一頓早餐的短短時間里就做到了六度波羅密的修持,這才是真正將佛法融入於生活,也是最好的功課。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時都可以修行。譬如:早上上班從家裡出發時,不要悲觀的認為很麻煩我要去上班,你要樂觀地認為很高興我不是去上班,而是去行菩薩道,我要幫助很多人。要培養這樣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發心;當你路過院子里看到各式各樣的花,比如玉蘭花、桃花、迎春或其他什麼花時,突然憶念起佛菩薩,將這些都獻給佛菩薩了,這就是供養;上班的路上搭公交車的時候發現有老年人或者孕婦沒有位子坐,因感到可憐你就把位子讓給她們,這就是修持布施;你經常遵守單位的工作制度,平常准時到達工作崗位,提高做人的道德與素質,這就是修持持戒;你在工作中,有時候看到老闆的臉色不好,有時同事不配合你等等的問題出現時,你仍然能讓心保持平靜而不生氣,這就是你修持忍辱;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地做事情且不偷懶,這就是修持精進;做任何事情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平常能保持清醒這就是修持禪定;在單位也好,家庭也罷,對人對事,不得罪任何人,不出任何差錯,既有智慧,又有善巧做到圓融,這就是修持智慧。這些都是修持人間的六度波羅密。我們要以寬廣的胸懷來包容家人或同事、朋友以及師兄們,為社會付出一切來提高自己的修證與菩薩的博大精神,這才談得上是跟隨菩薩的大乘行者。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既有智慧,又有善巧的方式來努力將佛法融入於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家時家就是我們所修的環境,家人就是我們所修的對境;接觸社會時社會就是我們所修的環境,所有的人都是我們所修的對象。無論善緣還是惡緣,在這人生的路途中,個個都是令我們修行成長的助緣,所以要發自內心一樣的感恩。在這個世界上有了善緣,他會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給予我們快樂,所以具有非常大的恩德;這個世界上又出現惡緣,由於我們受到他的謾罵、侮辱、指責、欺負、誹謗等等傷害的原因,使我們輕易地消除了很大的罪業,也瞬間遠離了種種的障礙與違緣。他會令我們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成就,所以實際上惡緣對我們的恩德遠遠超出好人對我們的恩德。

Ⅳ 現代人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我們不管在古代也好或者現在也好,基本需求是一樣的,我們都有負面情緒。因此佛陀教法是在不同時空都有適切性,是一切利益與安樂的來源。行走坐卧不離佛法,心裡默念佛的訓示,行事遵照佛的教導,時時勤習經文,處處勸人為善。


我們修佛不管念誦經典或打坐,主要是修觀內心,不論是位在寺廟或山洞裡、在城市或家庭,主要是必須要修心,修慈心、悲心、安忍、寬恕等。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可以每日生活中引用,特別是接觸人群時必須修耐心、寬容、寬恕及慈悲心。身為大乘者,我們最重要的教法是要培養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覺醒之心,覺醒之心是基於慈心和悲心。慈心是慈愛一切有情眾生。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愛心,這愛心是有限的,基於自私心,我們喜歡或愛某某人是因為那個人是朋友或是親戚等等。但是我們在說的是慈愛於所有的眾生甚至對於自己敵人在內。當我們慈愛所有時就了解大家都有痛苦,因此我們希望他們脫離痛苦,這就是悲憫心。所以我所說的是不論什麼時代,古代也好現代也好,沒有人想要苦,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為了得到快樂,其方法就是改變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能夠不被煩惱控制,且能轉化煩惱,這樣才能找到究竟真實平和與快樂。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裡沒有慈悲利他心和出離心,這樣的愛心與慈悲心外道也有,社會上的好心人也有,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為。


要想將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裡根本沒有佛法,那拿什麼去融入到生活當中呢?根本沒有辦法。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見,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樣才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整個生命輪回當中,我們最大的三個問題是:

第一,貪欲心,貪財、貪名、貪所有世間的東西,終日為名韁利鎖所捆縛,這都叫做貪欲心,這是我們流轉輪回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第二,自私心,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損人利己,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第三個更嚴重的,就是執著,對任何事物,都患得患失,執持不放。正是因為這三個禍害,才讓我們流轉輪回無法解脫。而對治這三個問題的法門,才是真正的佛法。


貪欲心的對治,是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可以斷除或控制貪欲心;自私心的對治,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可以減少或消滅自私心;執著的對治,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以後,包括貪欲、自私、執著在內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證悟空性是最關鍵的。


禪宗經常講放下、放下,怎麼樣放下呢?暫時對生活生起一種厭煩心,悲觀厭世、脫離生活,躲到山裡去修行,這不是放下,只是暫時的逃避。真正的放下,是從根本上知道這一切都如幻如夢,故而沒有任何執著與掛礙。


我們必須知道,對任何一個世間的有漏法,無論錢財、名聲、地位還是人,只要有執著,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痛苦。執著越大,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越大,甚至痛苦已經超越這個東西原本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這是肯定的。要斷除世間所有的痛苦,首先就要斷除執著。


有些印度外道不知道這個道理,也沒有去尋找其中的因由。只是盲目地認為,輪回可以直接斷除,只要把身體毀掉,就可以成就。所以他們赤身裸體、自我虐待,甚至做出跳樓、自焚等極端行為,這些都是沒有找到輪回與痛苦根源的錯誤觀點所導致的。


凡夫一致認為,痛苦來自於外界的人、物或其他事物。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痛苦源自於外界,這誰也無法否定,但真正的痛苦根源並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中,歸根結底,就是執著。


但斷除執著很難,尤其是用顯宗的保守方法去斷除,就更難了,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好、更快捷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密宗所講的證悟空性的方法。


不過,即使證悟了空性,外表上也要隨順眾生。蓮花生大士曾雲:「縱使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也即是說,見解要開放、高妙,但行為一定要保守、謹慎。


開放的意思是說,在證悟空性以後,包括殺盜淫妄、聞思修行等善惡之行在內的任何事物,都是虛幻而不真實的,不存在善惡、好壞、高低、左右等分別,沒有任何阻礙,全都是一片空性、一片虛空、一片光明。我們以常識所創造的各種規矩——無論佛教還是其他宗教制定的戒律、規矩、規定、法則,都已經煙消雲散。對這種人來說,就沒有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界限,他們已經超越了這些約束,所以見解是很開放的。


但如果行為和見解保持一致,就會出問題。雖然對真正的成就者本身,不會有什麼問題。無論在藏地、漢地還是印度,都曾有數之不盡的成就者的行為超越了一切約束。甚至為了打破約束,他們還會採取強制且極端的手法。比如密宗接受五肉五甘露等行為,就是一種超越約束的手段。但其他眾生卻不會理解這些放盪不羈、無拘無束的行為,為了保護眾生的根基,護持其他眾生的心或情緒,所以行為必須要保守。


蓮花生大士還說:「外表應當實踐經部儀,細致取捨因果有必要。」哪怕內在具備密宗的境界,但外在的行為,也應該按照小乘佛教的別解脫戒來行持,這樣細致取捨因果非常有必要。


但見解卻萬萬不能保守,否則就是執著,所以見解要開放。這是蓮花生大師在寧瑪巴的無上密法大圓滿中的要求。


其實,除了寧瑪巴以外,所有藏傳佛教對密宗行人的要求都是這樣的。


很多人在聞思,也聽了《入行論》、《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以及《大圓滿心性休息》等很多非常殊勝的論典,大家都很虔誠,也在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地斷惡行善,精進聞思修,可在將佛法落實到行為方面,還是有不足的地方。


雖然通過聞思,可以建立起新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想明白很多問題,哪怕沒有修,但與其他完全不學佛的人比起來,觀點還是完全不一樣。但聞思的功效也僅止於此,真正的落實,還是要靠修行。


不過,對大多數佛教徒來說,專職修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比較虔誠的修行人,每天嚴格地修持佛法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三四個小時,剩下的二十幾個小時,都會被世間瑣事所困。如果不能將佛法融入到生活中,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就會浪費掉。反之,如果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為正法所攝持,將會有很多益處:第一,不會造業;第二,生活會更有意義;第三,會更加開心、幸福與充實,生活質量也會逐步提高。


我們曾經專文探討過《如何將病苦轉為道用》,與《如何面對幸福和痛苦》(也即《修行與生活》見《慧燈之光》),這些都是佛法融入生活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如何把包括吃住行卧等等在內的所有行為都轉為道用。


行為是什麼?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吃、住、行、卧在內的一切活動,無論思想的活動還是身體的運動,都叫做行為。


通過發願,而把一切庸俗、平凡且與菩薩道毫不相關的行為轉為菩薩道,就是行為轉為道用。


如果懂得如何把行為轉為道用,平時也能落實到生活上,則可以在工作、生活的同時,積累很大的資糧,這不需要另外花費時間,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就可以起到一石二鳥之功,所以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在《入行論廣釋》與《華嚴經》中,也專門講了很多行為轉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阿彌陀佛······

Ⅵ 佛學怎麼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佛法講究智慧,認為可以靠智慧解脫,所以原始佛教的最究竟的阿羅漢都稱為慧解脫者,而佛教所謂的智慧實際上是一種思維見地或者哲學思想,因此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實際上就是把佛陀主張的哲學思想作為日常中的一種觀念或者理念,從而達到心胸豁達,離欲解脫。
釋迦牟尼佛的思想主張可以用緣起二字概括,緣起思想是佛法中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佛陀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原點。第一,緣起思想如果從橫向的角度來談,就是指一切法無我,因為一切萬物都是緣起性空,因緣假合而存在,沒有真實的自體,所以當體即空,這個實際上也是大乘佛教在一直強調的空性,空性實際上就是無質礙性,因為沒有障礙,所以眾緣可以在空性中緣起緣滅,而空性自身沒有自體同時也永恆不變。第二,緣起思想如果從縱向角度來談,就是指一切法無常,因為一切生滅法都是有前因後果,不斷變化的,不可能永恆不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因緣具足而不生果報,永遠都是因果循環天公地道。而緣起思想的因果層面又推倒出一套終極的人生觀。
佛陀用緣起思想來解釋今生的前因後果,這個超出了科學范疇,屬於一種宗教信仰。因果實際上在生活中不難發現它,很多地方都有因果規律,所以大家不感覺這是很終極的理論,但是佛陀的大智大慧實際上無非就是因果而已,只是他見到的因果比較極端,是今生的因,以及來世的果,它是跨越三世的,我們見到的因果僅僅是今生中的,如果問你為什麼會產生今生,或者我們有沒有來世,這個是不知道的,或者乾脆認為沒有,如果沒有前世和來世,佛教的因果就不成立了,因為有的人作惡一輩子,逍遙法外,最後得了好結果,而很多善人,出身貧賤,受一輩子苦,最後不得好死,所以按照我們絕大多數人的認知,命運是不公平的,按照佛教這是因為我們看不到前世因和來世果所造成的錯誤認知,這就是佛教所謂的無明,不知道前因,也不知道後果,只看到現在的一些現象,而心生煩惱以及貪欲並鑄造種種業,這些業又會生起來世的果報讓你輪回不斷。
以上是佛陀本人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下面主要談一下佛教的價值觀。佛教的價值觀是很奇葩的,因為他和我們是顛倒過來的,佛教追求的是死亡,我們追求的是永生。我們認為活著是快樂的,最好得到永恆的生命,但是佛教認為諸受是苦,輪回是苦,最好無生,因為無生就無老病死,所以佛陀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他認為寂滅反而是樂的,因為那象徵著解脫,所以原始佛經記載的每一個阿羅漢,死前都會說「自知不受後有」,意思就是說知道死後再也不會輪回了,再也沒有生命的集起了,所以佛陀說世人顛倒妄想,實際上是他的價值觀和大家相反的,因為他追求來世無生,從而無老病死。如何做到來世無生,或者如何死後再也不輪回了?那麼就需要不造善惡業,那麼如何不造善惡業?必須先明白緣起思想以及三世因果,從而無欲無求,如果能做到對一切事物都無欲無求,那麼你的一切行為都不算造業,這樣就把緣起來世的因給斷掉了,來世如果沒有今生種下的因,自然就無法緣起,等到今生的五蘊身壞滅後,識蘊沒有來世的根身為緣,就會斷滅掉,從而達到無生,這時候就是無余涅槃,獲得永恆的解脫,不會再輪回受苦,寂滅為樂。
以上是佛陀所謂的智慧,它是整個佛法的核心,實際上就是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的觀念佛教認為可以斷除人們心中的煩惱和貪欲,從而解脫,並主張通過禪定來證實這些理論,如果可以靠禪定見到三世因果的緣起思想,覺悟四諦的解脫之路,從而絲毫不懷疑,就是證得了聖人果位,在大乘佛教稱為初地菩薩,在原始佛教稱為初果羅漢。同時佛教還是非常客觀實際的,因為他不讓你憑信心來相信佛陀的教法,而是靠禪定的神通力來實證這些理論,只有親自見到這些理論真實可信才能算證到果位,所以佛教非常實事求是,不同於其他的宗教,因為其他的宗教都主張信仰,而佛教主張讓如是知,如是見,不主張憑空而信,這就是為什麼南傳佛教徒如此注重禪定,因為沒有禪定所產生的神通是無法證實三世因果的教法的。

Ⅶ 如何在生活中運用佛理

這是從弘一大師文學集中摘錄的,供養給您,希望您能喜歡,阿彌陀佛!

弘一大師格言別集
學問類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功夫。
存養類
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劉念台雲:「涵養,全得一緩字,凡言語、動作皆是。」
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
劉念台雲:「易喜易怒輕言輕動只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並不小。」
呂新吾雲:「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功夫只在個定火。」
陳榕門雲:「定火功夫,不外以理制欲,理勝,則氣自平矣。」
以和氣迎人,則乖湮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生,則夢寐恬。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沈潛;溪刻當涵之以渾厚。
尹和靖雲:「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持躬類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於禍。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惡,當不得一個悔字。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有不始於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尤,逢喜而懼。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處事類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愚宜厚。處至急之事愚宜緩。
接物類
持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易免患。待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張夢復雲:「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
又雲:「凡事最不想佔便宜。便宜者,天下人所共爭也。我一人據之,則怨萃於我矣;我失便宜,則眾怨消矣;故終身失便宜,乃終身得便宜也。此余數十年閱歷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餘生平未嘗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轉彎早耳。」
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
窮寇,不可追也。遁辭,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後損。威怕先松後緊。
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輕信輕發,聽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也。
呂新吾雲:「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損陰隲處。
先哲雲:「覺人之詐,不行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限受用。」
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惡,莫大於從己之欲。禍,莫大於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律己,宜帶秋氣。處事,須帶春風。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惠不在大,在乎當厄。怨不在多,在乎傷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舊恩。
劉直齋雲:「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極有理;蓋合者始也,散者終也,至於好散,則善其終矣。凡處一事,交一人,無不皆然。」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如何使用佛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