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介紹
日常生活審美化這一命題是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社會學與傳播學教授邁克●費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來的。
2. 1.審美的日常生活化與日常生活的審美化 梳理這兩個概念源流。 2.當今文學藝術日常生活的表現
當今社會對美的認知已隨著素養而不斷的提高,人民普遍可以認識美,欣賞美,擁有享受美的權力,從而美開始平民化,開始貼近生活。
3. 有誰能告訴我「後文學時代文學性的屬性及其功用的理解'謝謝指教!!
與文學終結論相關的,是所謂文化形態的「圖像轉向」。身處其中,文學與文學理論應該如何發展,也就成了人們關注的問題。
周憲是較早提出「讀圖時代」的學者之一,其《「讀圖時代」的圖文戰爭》一文基本延續了他此前的學術觀點。文章指出,「讀圖時代」的到來,形成了當代文化的圖像優勢,由此引發了一場圖文「戰爭」;「讀圖時代」的到來,標志著圖像主因型文化取代傳統的語言主因型文化;「讀圖」的流行隱含著一種新的圖像拜物教,也意味著對待文化正在告別「語言學轉向」,而進入「圖像轉向」的新階段。我們有理由相信,「讀圖時代」的到來,深刻改變了我們的文化,改變了文學原有的格局,也改變了我們的文化價值觀。重要的不僅是看到這種變化,而且是理解這一變化根源,進而從容地面對這一變化。
金惠敏在《從形象到擬像》一文中提出,在關於「圖像轉向」的討論中,「審美泛化」常常與圖像增殖或「擬像」相提並論,是「擬像」的擴張造成了「審美泛化」。這里,「擬像」並不是「形象」,它是個無指涉、無意義的空洞之物。形象意味著距離,距離即美;形象的消逝,意味著藝術的終結。而電視將表象性的「形象」經過去真實化而轉變為無現實指涉、無深度模式的「擬像」。「擬像」之美內爆了審美與現實的界限,營構出了一個「審美泛化」的世界,這對文學是一個根本威脅。文章指出,文學不會因此而消亡,但它要警惕著不被擬像所俘獲,其戰略就是不斷強化其與現實的聯系,像對待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那樣對待擬像。
賴大仁在《圖像化擴張與「文學性」堅守》一文中從「文學是人學」這個命題出發,探討了「文學救贖」問題。在他看來,真正的文學危機,是「文學性」的危機,是「閱讀」的危機。當讀者變成了觀眾,閱讀變成了觀看,審美變成了消費,這樣,真正的文學也就終結了。如果真的存在文學危機,那就意味著人的生存的某種危機;如果需要拯救文學,也就意味著需要文學來拯救人自身,即救治人生存的片面性與救贖匱乏。所以,文學的拯救主要是「文學性」或文學精神的堅守,即一方面堅守文學的心靈訴求、人性關懷與精神超越性,另一方面則是策略性地將文學的精神向圖像文化形態「擴張」,將文本閱讀的方法理念與價值觀引入一切文本的讀解。這也許是文學和文學研究的一種突圍與自救之途。
高建平在《文學與圖像的對立與共生》一文中以西方古代、中世紀和近代,以及中國古代的「圖」與「詞」關系的觀念作為切入點,探討了文學與圖像的關系,認為這種關系在古代突出表現為詩與畫的關系,而到了現代,則是文學與電影或電視的關系。文章逐一分析了現代與後現代、日常生活審美化,以及視覺與聽覺之爭等問題,說明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推動作用及其局限,提出人的社會生活實踐是處於共生關系的文學與圖像背後的動力源,「圖像世界」離我們越來越近之時,真實的世界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回到真實的世界,這才是人類永恆的追求。盡管科學與市場會使藝術產生種種變化,我們卻只可能有這樣一種後現代:文學與藝術的發展會使自身與生活的結合日益緊密,而不是製造一個幻覺的世界誘使人們遠離生活。
金惠敏的《圖像時代的文論碎片》是典型的「斷片」式寫作,它談到了印刷術與文學、解構主義與文本、電視的意義、商品的生產、先鋒藝術、商品廣告、理性與真實等,其意旨則如作者在題記中所表明的:「圖像時代沒有文學,更沒有文論,文論與圖像相遇只能使它化為碎片。這樣的碎片或許就是圖像時代的文論文體。」
吳子林在《圖像時代的文學命運》一文中不贊同所謂「讀圖時代」的到來標志著圖像主因型文化取代傳統的語言主因型文化的理論推斷。該文以影視與文學的關系為個案,從影視與文學的「聯姻」與「疏離」兩個方面,深入探討了圖像與文學的關系,認為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門類,文學和影視的藝術規律和表達方式是不同的,它們的最終產品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美學種類,彼此之間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即便是在圖像的擠壓下,文學語言的實驗性和先鋒性也在與新媒介進行競爭,不斷地拓展著文學自身的生存空間。在倡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盡管現代電子媒介以極高的科技含量創造出了種種文化奇跡。但是,與電子媒介所製作的音響、圖像、色彩、造型、動感、質感相比,語言媒介仍然富於魅力。文學和影視,文字與圖像將會永遠並存,共同豐富著人們日新月異的精神生活。面對視覺文化或消費文化的沖擊,我們沒有必要哀嘆現代以至後現代條件下文學性的消逝。
4. 結合實際闡述應該如何理解日常生活審美化
提出「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陶東風認為,鑒於「文藝學研究已經很難令人滿意地解釋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文化、文藝活動新狀況,特別是消費主義時代大眾的日常生活與藝術生活現象」,因而應該「把目光集中於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文化的大眾化、商業化以及大眾傳播方式的普及等導致的大眾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以及相應的審美活動的日常生活化」。當今的中國社會文化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審美活動日常生活化。他又指出:「審美化的意義在於打破了藝術(審美)與社會生活的界限,審美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而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文藝學應該正視審美泛化的事實,緊密關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現的文化、藝術活動方式,及時調整、拓寬自己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對於「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提法與看法,一些學者在肯定其「面對現實」的積極一面的同時,相繼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見。魯樞元首先對「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審美的日常生活化」進行了區分,他認為兩者之間雖然存在有機聯系,但是價值取向是不同的:審美的日常生活化是精神生活對物質生活的依附;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則是物質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華。他指出,審美日常生活化的目的,顯然並不在於爭取審美日常生活化的合理性,而是希望確立這種技術化的、功利化的、實用化的、市場化的美學理論的絕對話語權力,並把它看成是「全球化時代」到來對以往美學歷史的終結,甚至是對以往人文歷史的終結。童慶炳等也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論據與論點提出質疑。童慶炳明確地指出,「文學的邊界只能是根據文學的事實,文學的經驗和文學的問題的移動而移動」。
伴隨消費文化潮流而來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現象,在製造大眾日常感性需求、張揚日常感性生活滿足並將其「慾望化」的同時,在更廣泛的日常生活領域內「架空」了經典意義上超越性、非功利性的「審美」理想。面對這一「危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斷被「邊緣化」的經典美學話語則「堅守」了理想性的審美價值立場,試圖通過揭露大眾日常生活感性需求的被操縱性,通過否定大眾日常感性滿足的「慾望化」、非理性傾向等,警醒日漸「沉淪」於世俗商業消費生活的大眾。然而,這一「以守為攻」的批評方式不僅沒能扭轉其被進一步邊緣化的命運,而且相當程度上使得經典美學話語自行隔斷了與大眾日常感性生活相溝通的道路。否定性的美學批評話語之於大眾日常感性生活的有效性並不盡如人意。這里,理想性審美價值批判所具有的「烏托邦」色彩以及精英心態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因而,在認識和評價「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上的論爭,其根本分歧在於:在被操縱的、慾望化的、非理性的大眾日常感性之外,是否還存在正當的大眾日常感性訴求?美學話語能否通過自身話語重構而找到積極有效的介入方式,真正把被雙重遮蔽(審美本質主義理論話語的盲點以及消費文化之技術的和意識形態的操縱)的大眾日常感性訴求的正當性確立起來?
變革與超越本是學術發展的常態,在審美文化版圖已然發生巨大變化的今天,面對現實,多發現、多提出真問題,多研究新問題,多反思自身理論的局限性,似乎更為重要。這也正是2005年中國美學和文藝學研究提供給我們的真正啟示。
5.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 )。
三月解析:
本題屬於主旨概括題。本題看似細節推斷題,實際是主旨概括題。本段文字是並列結構,第一句講這種理論出現的時代背景,第二句講理論基礎。故答案為C。
6. 什麼是「日常生活審美化」
這個話題與人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使文學藝術不再是空泛的紙上談兵,也不再曲高和寡。
當代日常生活的充分審美化。
唯美主義的日常生活的審美化還僅僅停留在理論倡導和個人實踐方面。而在當代,審美化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生活形式。
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把這一現象稱之為審美泛化或審美價值的擴散。在《邪惡的透明》(1990)一書中,鮑德里亞認為現代性中包含的藝術的解放實際上是"一種悖論"。鮑德里亞指出,藝術"對現實的否定能力"、藝術作為現實的對立面,以及藝術作為比生活更高的價值體系,"已經喪失了它的意義"。傳統的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別已經不再清晰。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已經被"內爆"(Implosion)所抹平。鮑德里亞認為,現在"一切事物都趨於審美化"。"世界上所有的工業機構都要求具備一種審美的維度;世界上一切瑣屑的事物都在審美化過程中轉變"。因此,在當今世界,"當一切都成為審美的時候也就無所謂美醜"。
這就是說,當今藝術的價值已經像癌細胞一樣擴散開來,蔓延開去,滲透到社會與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廣告形象到服裝設計,從室內裝潢到城市規劃,唯美主義者在一個世紀之前所夢想的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現實,而且其形象化、藝術化的程度遠遠超出他們當年的想像。
7. 當代社會中的日常生活審美化是指什麼
今天的審美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藝術活動的場所也已經遠遠逸出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如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
8. 新時期文學觀念的嬗變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新時期文學觀念的嬗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歷史和現實的反思:
文學創作的理性思維「文化大革命」結束,當代中國歷史開始了新的轉折。作為當代中國精神現實的文學也不可避免地發生重要變革。文學的變化首先表現在對剛剛過去的「文化大革命」歷史的清理和反思,對「文化大革命」時期執行的文藝的指導思想、創作原則、表現模式等有選擇地進行突圍。需要指出和耐人尋味的是,文學的這種變化是在一種理性思維的基礎上發生的,這既是一種歷史的反其然,又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文化大革命」時期實際上是一段瘋狂和非理性的歷史,「文化大革命」的嘎然終止在人們思想和心理上造成暫時空白,人們夢醒定神之後便不能不冷靜回憶思考噩夢中的經歷。1977年,劉心武發表小說《班主任》, 1978年,盧新華發表小說《傷痕》兩者都揭示了「四人幫」在人們生活中投下的陰影,作品發表後在文學藝術領域引發了多方面的震動,成為後來傷痕文學的代表。其他有影響的作家還有茹志娟、陳國凱、金河、葉蔚林、馮驥才、古華、魯彥周、路遙等。傷痕文學算得上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頗具影響的文學概念。傷痕文學單就字面本身即與新中國以後的文學標簽和命名有巨大差別,本質上更是對「文化大革命」中以「三突出」為代表的歌頌文學的反叛。浩浩盪盪、轟動世界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結束,紮根於廣闊天地的知識青年紛紛返城,作家特別是有著知青經歷的作家們也開始了艱難的反思。梁曉聲的《今夜有暴風雪》、《年輪》、《雪城》,張承志的《金牧場》, 從維熙的《北國草》, 葉辛的《孽債》,都深刻探討了「知青運動」產生的巨大影響,生動記錄了只屬於那個年代的無法復制和再現的悲歡。知青文學在文學意識上的突破是,它沒有在臧否之間簡單地做單方面的選擇,而是在回溯那段許多人經歷的歷史的時候,既表達了歷史的浪漫、雄渾、悲壯,又述說了特殊生活經歷的無奈、艱辛、痛楚,反映了歷史狂熱之後人們的一種理性化思維。它實際上也是中國當代文學內在的某種程度上的突破。20世紀90年代初期,新的一代知青小說影響力減弱,知青文學成了當代文學發展史上觀念演變的特有名詞。
改革文學完全是緊貼著現實的步伐和改革的魂魄興起的。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震撼著每個人的靈魂,作家們從對歷史(知青運動)的關注中回過神來,開始關注現實中的改革與發展。以中國的改革為創作題材的文學作品漸成陣勢。開山之作應該首推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改革文學由於是新時期文學創作傾向發生變化之後最先關注和表現社會現實的一類文學作品,並且在表現改革實踐的過程中不迴避改革的沉重和矛盾,因此能夠引起主流社會和下層民眾各階層的共鳴,一時間它所產生的轟動效應大大超出了文學應有的疆界范圍。不可否認,改革文學的轟動與其附依在社會改革的項背之上有直接的關系。之後,改革文學盡管很少再被提起,但近年的眾多部反腐倡廉作品,都與此一脈相承。改革文學觀念上的意義與它所承接的社會改革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它必然成為新時期文學觀念嬗變的一種動力。
最能體現新時期文學創作理性思維的是尋根文學。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在全面向廣度和深度拓展,社會的裂變觸及到所有領域。面對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時代潮流,中國文學(文化)沿著什麼樣的路徑前行,又向何處發展? 引起了一批具有憂患意識的作家和人文學者的強烈關注和深切思考。1985年,韓少功的論文《文學的「根」》發表,可以看做是赫赫有名的尋根文學的存在宣言。作家們開始了對民族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們堅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尋根正是他們要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這一階段好作品層出不窮。劉心武的《鍾鼓樓》,馮驥才的《三寸金蓮》,鄧友梅的《那五》,韓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孩子王》,其中好多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這不能不說與作家和作品所表現的傳統的、民族的、地域性的特色文化有直接的關系。如果從中國當代文學的整個過程及未來發展看,尋根文學也許具有真正的獨特價值。因為無論如何它在尋找文學(包括文化) ,而且是在中國和世界的背景下冷靜地思索和審視文學,就這個意義而言,文學身影的放大和文學本質的回歸是可以期待的。
二、先鋒探索:非理性的文學觸角
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文學也許需要像其他社會現象那樣伴隨整個社會的變革不斷地發生變化。而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的社會現實是,改革的深入催化社會結構漸趨全面松動,社會價值體系正在悄悄發生變化:一方面是市場的作用和價值導向正在顯現,另一方面是市場作為開放中的中國社會構建的重要機制並未得到正式的確認和命名。但是,原有的均衡打破,利益關系重新調整,新秩序仍在懷胎醞釀,就像價格雙軌制一樣,社會處於一個非完全有序的狀態。正如主流社會的判斷,改革處在關鍵時期,社會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在這一情勢下,文學觀念的反省、調整的步伐加速,作家有可能向『通俗小說』等大眾文藝的方向傾斜,但也可能轉而更多面向『文學自身』,探索的勢頭得到加強」。文學的變化的顯性脈絡是:文學觀念和文學表達的非理性化。文學的這種明顯特徵應該說是與此時的社會現實圖景完全吻合的。社會的非完全有序狀態使得生活顯得非常冗繁,改革陣痛讓人驚悸而又無奈,生活的噪雜與社會心理的紊亂似乎讓人無法進入理性狀態,主要由政治家把握的社會發展方向和社會構建的新圖景只能拭目以待。作為以形象表達為主要手段的文學不可能成為社會發展的闡說者和論證者,而只能是社會現實的感知者。由一系列文學概念顯示的文學非理性化呈現則是必然的。
第一,新寫實主義。在此之前,作家一直關注著社會生活的大氣候與大變革,從池莉等人開始,雞毛蒜皮的市井生活成為作品的主題,「新寫實主義」讓文學從宏觀進入微觀,這對於大多數敏感、細膩、具象思維勝過抽象思維的女性作家來說,可謂找到了創作突破口。池莉的《煩惱人生》、《來來往往》,方方的《風景》,劉震雲的《一地雞毛》,平凡瑣碎的生活經過作家以無所不在的自由人的角度敘述,讓讀者找到了更多共鳴。新寫實主義實際上是文學觀念轉變和文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迂迴策略。它主要讓文學避開在社會發生重要嬗變時期文學難以言說的社會本質的表達,從而又不至於讓文學在紛繁的社會現實面前失語。平凡瑣碎的現實生活的描述讓文學獲得了體面。
第二,先鋒派。與那些緊跟社會和政治發展的文學概念有明顯區別,文壇第一次出現了單純以審美為目標的文學概念———「先鋒派」。先鋒派的作家受西方文化影響較重,特別重視「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等表現形式。諶容的《人到中年》,徐星的《無主題變奏》,馬原的《岡底斯的誘惑》,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莫言、格非、余華、蘇童、葉兆言,都從此時開始進入讀者視野。先鋒派作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度過童年,因此並沒有深刻的傷痕存在,這讓他們轉而從形式上尋找突破,並最終從「先鋒派」轉型上,踏上各自的創作路程。「先鋒派」雖然以審美為追求目標,但這種追求是以作家自我主觀的感知為原本依據的,單就這些作品表現形式的選擇就非常能說明問題,因此,它並非是一種完全的真正的理性化追求。
第三,新歷史小說。歷史在此前通常只有一種說法。在經歷了先鋒派的新奇體驗以後,作家們則在「文以載道」之外,又回復了古代文人一直就有的探究精神和批判精神,他們試圖對歷史重新認識,於是出現了「新歷史小說」。蘇童的《妻妾成群》,陳忠實的《白鹿原》,莫言的《紅高粱》、《豐乳肥臀》,作家們在這些作品中,已經有了自己認識和書寫歷史的勇氣,取代了傳統的歷史小說,且在後來慢慢成為歷史小說創作的規范。新歷史小說與其說是對歷史的表達,不如說是對歷史的解構,它完全放棄了對歷史的理性思考,在轟轟烈烈中把歷史撕成碎片,只有放大的幾個人物組接的若干故事。
第四,調侃文學(京味文學) 。中國新時期文學在10中經過顛覆、重構,並且在中國社會大格局的碰撞中似乎已經正經、理性不起來了,而人們對文學的面孔和表現似乎也有了新的期求,這不得不讓文學苦思冥想如何做「人」才能讓人喜歡。於是,文壇出現了以王朔及其作品為代表的調侃文學或者說京味文學。不可復制的語言,直白流利的行文,嬉笑怒罵的冷幽默,文學此時不再端著架子居廟堂之高,徹底被拉下馬來,「調侃文學」深入人心。調侃文學使得文學的非理性化傾向達到新高。
三、身體感官:文學的感覺主義時代
1990年代,中國社會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市場機制開始在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廣泛發揮作用。同時,中國的發展以及進一步融入世界,使中國社會日益繁榮,物質日益豐富,消費和滿足消費成為現代生活最顯著的特徵,物慾讓世界膨脹。在生活就是一種感覺,幸福就是一種感覺,甚至健康就是一種感覺的口號倡導下,我們便全面進入感覺主義時代。似乎就是在這個感覺主義的意念下,我們正在全面構建一個可感的世界。現代科技的發展推動世界進入讀圖時代,聲像構造成為現代社會最為突出的文化景觀。現代化似乎就是各類圖像的拼排。日常生活審美化則使聲像構造成為現代社會的合理化需求。而市場化則使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將被納入市場的規則之中,並且都存在著升值的機會。無疑,文學沒理由也不可能逃脫市場的游戲規則。更重要的是,文學的視野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市場的作用不但讓文學考慮怎樣寫,還要考慮寫什麼。有市場有需求的東西都成了文學表達的內容。文學不再僅僅是可以理解的精神產品,也是可以感受感覺的商品。文學也進入了感覺主義時代。
第一,身體寫作。如果說之前所有的概念都是「形而上」的精神層面,那麼「身體寫作」徹底變為了「形而下」的物質層面,崇尚人的身體感官,追逐脂粉氣、鋪陳身體的美艷與性感,以情感游戲和性感受作為文學熱衷表現的內容,力求以身體的突破,達到精神的突破,從而突破文學作品固有的程式,棉棉的《糖》、衛慧的《上海寶貝》最能代表,而其後更多寫手的追趨則暴露了大眾的獵艷心理,對文學形成了沖擊力,被人們冠以香艷文學的「美譽」。身體寫作中某些作品的出格描寫,一直為人所詬病,備受爭議。身體寫作的誕生及其轟動,體現了文學自身的自由、隨意和文學市場的開放。
第二,美女作家(美男作家) 。美女作家這個概念,和身體寫作是有些重合的,但二者還是有區別的。「身體寫作」仍然關注的是寫作本身,而「美女作家」以及後來的「美男作家」則完全拋棄用作品說話的規矩,對作家的外表給予了充分關注。假使套用錢鍾書先生的話,可以理解為:不管雞蛋有沒有營養,下蛋的雞漂亮就行。
第三,八零後。2003年,八零後概念來勢洶洶,其作者都為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數出自網路或者新概念文學大賽,作品因為生活閱歷尚缺,更多的是對內心敏銳感覺的過度關注。韓寒、郭敬明、張悅然,雖不是憑借這個概念出名,卻被公認為八零後的三駕馬車。2004年的深秋,他們中間有越來越多的寫手宣稱自己不屬於八零後。在推出了李傻傻、孫睿、春樹等人之後,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如果要概括八零後的風格和影響,可能只是泡沫過後的一片虛無。
第四,病痛文學。在畢淑敏的備受爭議的《拯救乳房》(關於乳腺癌)之後,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趙玉泓的《中國第一病》(關於乙肝)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了台灣作家許佑生的《晚安,憂郁》(關於抑鬱症)⋯⋯更多的以疾病為主題的小說和紀實作品出現,共同以疾病為背景,以患者為主人公,具有深刻的社會背景,更容易引起共鳴和關注。病痛文學將是一個長期的概念,文學作品只是一種形式,更渴望達到的,是全社會對病人的關注,共同營造沒有歧視的生存環境。
新時期文學搭乘著中國現代化、全球化的快車自身不斷發生裂變,如今中國的文學概念要比當代文學前30年,甚至中國現代文學的概念豐富得多,文學的精神追求以及已經形成的品格逐漸表現出開放、自由、平等,且漸趨非自律化,在此我們且不輕率地做臧否評價。但是,我們期待的是在文學概念的轉換和文學觀念的嬗變中重建中國文學的精神價值,以便為中國文學的輝煌和走向世界奠定基礎。
9. 是誰提出審美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如何解釋兩者關系
「日常生活審美化」是近幾年文藝學、美學界熱議的一個問題
所謂「日常生活審美化」,就是直接將審美的態度引進現實生活,大眾的日常生活被越來越多的藝術品質所充滿。如是觀之,在大眾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靈」便無所不在——外套和內衣、高腳杯和盛酒瓶、桌椅和床具、電話和電視、手機和計算機、住宅和汽車、霓虹燈和廣告牌——無不顯示出審美泛化的力量,當代設計在其中充當了急先鋒。就連人的身體,也難逃大眾化審美設計的捕捉,從美發、美容、美甲再到美體都是如此。可見,在當代文化中,審美消費可以實現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美的消費品,這便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極致狀態。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另一面,則是「審美日常生活化」。如果說,「日常生活審美化」更多關注在「美向生活播撒」、關注美學問題在日常現實領域的延伸的話;那麼,「審美日常生活化」則聚焦於「審美方式轉向生活」,並力圖去消抹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邊界。
自從1895年維爾德提出「藝術與生活真正結合」的憧憬,到未來主義藝術家打出「我們想重新進入生活」的綱領,現代主義藝術早就開始了藝術向生活的轉化。
10.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實質是什麼
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什麼?意味著什麼?實際上,日常生活的審美經驗並非新事物,從人類脫離原始社會以來,審美就成為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幾千年前的人類就留下了岩洞壁畫,仰韶文化就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從兩千多年的馬王堆墓葬中考古發掘出的文物更是證明那個時代的藝術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高超的境界,而這些物品既有用於禮樂教化的各種祭祀用具和編鍾等樂器,也有大量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大量的漆器。琴棋書畫等審美活動與中國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而且審美之境與人生之境常常是合而為一的,如張潮的《幽夢影》中所表現的普通文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的審美經驗,花草和庭院,節日與閑暇,都成為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緻」。而平民在艱辛的生活之餘也並不缺乏「對鏡貼花黃」這樣審美的經驗與活動,李壯鷹先生認為:民歌等各種民俗藝術實際上也是雅樂和文學的重要來源之一。[5]很難想像,假如缺少了這些來自民間和日常生活中的審美經驗,中國的文明史將是怎樣的面貌。實際上,在中國和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中,日常生活的審美經驗都不僅僅是生活中可有可無的簡單裝飾,它是人類生活的感性經驗的集中表達。然而,為什麼到了二十世紀以後, 「日常生活審美化」才作為一個重要問題提了出來?在二十世紀以前,雖然人類的日常生活並不缺乏審美經驗,為什麼沒有提出這個問題?只有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真正明白「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意義,才不至於陷入自說自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