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曹操活到多少歲是怎麼死的
曹操活了65歲,病死的。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年輕時期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放盪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橋玄和南陽的何顒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譙水擊蛟
曹操十歲那年,在龍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條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地與鱷魚周旋。鱷魚無法下口,於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後,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後來,有個大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我在龍潭碰到鱷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眾人詢問,曹操以實相告,無不驚嘆少年曹操的膽略。
智激袁紹
曹操年輕時,和袁紹兩人常常喜歡做游俠。他們兩人曾經去看別人結婚,乘機偷偷進入主人的園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廬裡面的人,都跑出來察看,袁、曹兩人便拔刀搶劫新娘。在他倆跑出來後,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荊棘叢中,袁紹動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這里!」袁紹驚恐著急,趕快自己跳了出來,兩人終於得以逃脫。
㈡ 曹操的結局,最後曹操怎麼死的,兒子又有什麼作為
曹操是犯頭痛病死的,終年66歲。
曹操有二十五位兒子:曹丕,公元221年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是為魏文帝。卞皇後生曹彰,綽號黃須兒,為一勇將,曾大破代郡烏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卞皇後生曹植,擅長文學,曾作《洛神賦》。雖然得到曹操寵愛,但最終與其兄曹丕爭位失敗,從此在政治上無所作為。
公元225年立為陳思王。卞皇後生曹熊,早薨,蕭懷王。卞皇後生曹昂,年輕時曾舉考廉,為張綉所殺。劉夫人生曹鑠,早薨,相殤王。劉夫人生曹沖,為著名神童,曾以妙法為大象稱重。環夫人生曹據,公元232年封為彭城王。
環夫人生曹宇,公元232年封為燕王。環夫人生曹林,公元232年封為沛穆王。杜夫人生曹袞,公元232年封為中山恭王。臨終病重時魏明帝曹睿對其愛護備至,死後又獲厚葬。杜夫人生曹玹,公元211年封為西鄉侯,濟陽懷王。
秦夫人生曹峻,公元232年封為陳留恭王。秦夫人生曹矩,早薨。范陽閔王,尹夫人生曹干,公元232年封為趙王。王昭儀生曹上,早薨,臨邑殤公子。孫姬生曹彪,公元232年封為楚王。公元251年與太尉王凌謀反事變,被賜死。
孫姬生曹勤,早薨,剛殤公子。孫姬生曹乘,早薨,谷城殤公。李姬生曹整,公元217年封為郿戴公子。李姬生曹京,早薨,靈殤公子。
李姬生曹均,公元217年封為樊安公。周姬生曹棘,早薨,廣宗殤公子。劉姬生曹徽,公元232年封為東平靈王。宋姬生曹茂,素來與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為樂陵王。
(2)曹操晚年怎麼生活擴展閱讀
曹操於220年去世,但他的第二個兒子曹丕將繼續超越他的父親。迫使末代漢武帝退位,他隨後建立了魏朝( 221 - 265年)。自稱文帝,他也成為了一名有成就的先驅詩人和文學評論家。
與此同時,曹操被授予了魏武帝的遺名,但是他統一中國的目標在三個世紀內不會實現。曹操的生平記載在他自己的《述志令》書中,該書寫於公元210 - 211年,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傳之一。
曹操的生活也是明代( 1368 - 1644年)著名小說《三國演義》的主題,在這部小說中,他是一個狡猾的的人。小說也將他塑造成一個惡棍,演員們描繪獨裁者時通常戴著一個帶著邪惡眉毛的咆哮的白色面具。
《三國志》中曹操機警聰明有膽識,少時就被橋玄和何顒賞識。除此之外,曹操在政治方面的統籌駕馭和領導魄力在《三國志》中也展露無遺。戰亂年代,糧草無疑是軍民的一大問題。
公元195年,曹操頒布《置屯田令》,獎勵耕種,興辦屯田,扶植農耕。與此同時,減免賦稅,興修水利,獎勵軍功,招懷流民,採用各種有效措施,解決糧食問題。另外,曹操在大大小小的戰爭領導能力也足以體現他的政治能力。
曹操在自己政治生涯的每一步,從開始的舉孝廉到後來成為魏的實際領袖。從最初討董卓的路途艱辛到領導千軍萬馬的進退有度,從三戰呂布到挾天子以令諸侯,每一處都體現了曹操勇往直前的政治家風度和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
曹操雖然有野心,但是始終沒有自立為帝;雖然在某些方面奸詐,但是他是一個很真實,直爽的人。他以政治家的風度,軍事家的謀略,舍我其誰的氣概贏得了一次次的勝利,成為一代「超世之傑」。
㈢ 曹操晚年為何移都洛陽
東漢時期,漢朝的都城就是洛陽。漢末社會動盪不安,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都遭到戰爭的嚴重破壞,所以曹操才把漢獻帝安置在許昌,他的根據地,除了便於自己控制之外,曹操也拿不出更好的地方安置漢獻帝。許昌再小,也比他在外要飯做乞丐強。曹操死時,洛陽已恢復的差不多,所以曹丕篡漢之後,還都洛陽。
㈣ 曹操一生遇到了哪些貴人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
曹操一生中有三個貴人,分別為:橋玄、衛茲和鮑信。一個安享晚年,一個幫曹操對付董卓陣亡,一個為了救曹操被黃巾軍所殺。
鮑信是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色之一。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鮑信不僅幫助曹操贏得了「第一桶金」,還救了曹操的命,自己卻被黃巾軍所殺。
在這三個人的幫助下,曹操從一個紈絝子弟變成了有為青年,又轉型當了軍閥,最後成為了三國時期的霸主。
㈤ 曹操一生放盪不羈,為何晚年的他說自己有三件事不該做
因為那三件事情都對曹操的一生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改變了曹操的命運。歷史上的曹操非常的有本事,不僅能帶兵打仗,還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而且作為政治家曹操在當時也是最頂級的存在。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縱使曹操再怎麼聰明厲害,他的一生還是干過不少讓自己後悔的事情的。而曹操所說的那三件不該做的事情更是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三件不該做的事情就是殺了能救活自己的神醫華佗。老年的曹操經常的頭疼難忍,便派人尋找華佗給自己看病,醫術高超的華佗便提出了給曹操做開顱手術的治療方案。那時候的曹操對醫學的認知有限,便懷疑華佗是來殺害自己的,一時氣上心頭便把華佗給殺了。直到曹操知道自己快要死的時候才明白過來自己把華佗給殺了是多麼不該做的事情。
㈥ 曹操是怎麼死的
曹操是病逝的。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逝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謚曰武王。他臨死前留下《遺令》。
根據曹操的遺囑,他於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於鄴城西郊的高陵。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漢朝,自立為皇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6)曹操晚年怎麼生活擴展閱讀
曹操的主要成就:
1、唯才是舉
漢時期選拔官吏,被選用人既要有仁義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質,也要有高貴的家世出身。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
2、尚禮重法
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響,其根基屬於儒家思想范疇,尚仁義禮讓,並試圖以仁義、道德、禮讓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禮為首」。
㈦ 曹操的優點和缺點,並舉例。
曹操的優點:
1、懲辦豪強:曹操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由於禍在中央,曹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
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
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曹所敗。曹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司馬光說曹「化亂為治」,並非無據。
2、唯才是舉: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為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事業服務,不受上述標准限制,強調「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3、尚禮重法: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響,其根基屬於儒家思想范疇,尚仁義禮讓,並試圖以仁義、道德、禮讓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禮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術,嚴刑峻法,史載甚明,這構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側面。此即「撥亂刑為先」。
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處於亂世之中的曹操既強調刑法,也沒有忘記禮教之用。他始終尚禮重法,兩手俱用,並在禮法並舉、兩手俱用中表現出了特有的譎詐之能。
4、改革戶籍:曹操在攻破鄴城後,鑒於東漢後期沉重的人頭稅,改為戶調制,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收田租每畝為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他不得擅興發」。這一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得到了一致的擁護。
5、興修水利:曹操在世時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並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鄉舒城建立的七門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時還能每天澆灌兩萬頃良田。
曹操的缺點:
1、譬如曹操貪愛美色,多次將美貌寡婦納為己有。宛城之戰時更因為私納張綉嬸娘,惹惱了張綉再次反水,不但曹操自己險些命喪淯水,還害死了長子曹昂。
2、曹操兵圍下邳消滅呂布之際,曾許諾將秦宜祿之妻、美貌的杜氏娘子賜予關羽。但城破之際,曹操見杜氏絕色動人,竟自毀誓言將其納為己有,使得關羽自疑,喪失了籠絡這員大將的最佳機會。而這個杜氏也是《三國演義》中貂蟬的人物原型。
3、曹操到晚年怕死得要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征討漢中,面對高山密林竟慨嘆自己不該來,心思全不在打仗上。後來曹軍在霧中誤入敵陣,因為一群麋鹿撞壞敵人防禦才勉強戰勝張魯。曹操雖喊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但還是怕死、懼戰,因而放棄了「得隴望蜀」消滅劉備的大好時機,為他生命中最後一次親臨戰場畫了一個不完整的句號。
㈧ 誰知道晚年中的曹操
曹操平定關中後,建安十八年,他的江南夢又開始膨脹起來,決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平定孫權的勢力。這一次,北方已無後患,南征的兵力也比上次充足,達到四十萬之眾,起初進行得很順利,一直打到安徽的長江邊上。孫權的據點大部分被摧毀,只剩下巢縣一帶尚在控制中,於是孫權親率大軍七萬,前進到濡須口與曹操對峙。雙方在那裡僵持了一個多月,曹操暗中觀察孫權的陣營,始終衣甲鮮明,旌旗獵獵,士氣高昂,竟找不到一絲破綻。曹操知道,這輩子他東征西討,沒有遇上過幾個對手,只有江東的孫權,讓他屢次受挫。他想起第一次南征劉表的時候,劉表父子坐擁七萬大軍,鬆鬆垮垮,不戰而降,相比起眼前的對手,不啻是天壤之別啊。他不禁感慨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八歲了,歲月催人老,已經再也見不到當年臨江賦詩的豪情了,遂下令班師回朝。這一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王。從此以後,直到去世,他再也沒有踏上江南的土地。
東吳的這一頭大家相安無事了,西邊的劉備也是亂世梟雄,正在積極擴張勢力,准備將來進攻中原,重新恢復漢家的光榮。劉備的才能和手下的兵力絲毫不弱於孫權,這使得曹操頭痛不已。建安二十年,曹操看到劉備已經奪取了四川劉璋的土地,將來一定會進兵漢中作為攻取長安的基地,而漢中的軍閥張魯又是個只知道貪財的無能之輩,因此決定先下手為強,搶先一步發兵漢中。這次出兵非常輕松,只花了四個月,張魯就開城投降了。曹操留下夏侯淵等人駐守漢中,帶著主力返回長安。
哪知曹操前腳剛走,劉備後腳就跟了進來,兵分兩路向夏侯淵進攻。曹操只好派曹洪等人率軍返回漢中。曹洪順利地擊敗了馬超、張飛率領的一路蜀軍,但是夏侯淵卻中了另一路蜀軍的計謀,把自己的大半兵力派去增援張郃。劉備命黃忠等人乘夏侯淵正在修理鹿角、疏於防備的時候,突然從山上沖下來,將其砍殺,一舉攻克了漢中的門戶陽平關。曹操看到大將被殺,不得不親自回到漢中指揮作戰。劉備此時士氣正旺,雖然雙方各有勝負,但曹操年事已高,無心戀戰,趙雲等人又偷襲曹軍糧道,燒掉了萬余斤糧草。曹操覺得支持下去已經沒有必勝的把握,於是決定放棄漢中,帶著七八萬百姓緩緩撤回長安。漢中之戰,這位英雄親自指揮的最後一場大戰,就這樣黯然落幕了。從此以後,在生命的最後半年裡,他再未踏上過戰場。
建安二十四年秋天,曹操拖著疲憊之軀從漢中返回長安。劉備雖然沒有追趕,但他手下的大將關羽卻在荊州向曹操的領地樊城發動了進攻。
關羽的智勇雙全是很有名的,曹操派去增援樊城的七支軍隊浩浩盪盪而來,關羽卻看準了他們扎營的地方地勢低窪,乘大雨的時候決堤放水,把那七路兵馬都淹沒在大水中,生擒了曹軍的主將於禁。他又趁勢進兵,圍住樊城,一時整個關中被關羽的威名所震動。可是關羽雖然很厲害,但還是沒有曹操聰明,他沒想到曹操自己不直接出兵來抵抗進攻,卻暗中聯結東吳,叫孫權抄關羽的後路。東吳很早就想奪取荊州,這時關羽的精兵都北上攻打曹操去了,荊州只留著少數的老弱士卒。東吳的大將呂蒙採用偷襲的辦法,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荊州。而這時死守樊城的曹軍得知這個消息,士氣越發高漲。關羽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士兵們都無心作戰,散去大半,他自己也在麥城被東吳的伏兵捉獲斬首。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加封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卻寫了一封信給曹操,勸他早點廢掉漢獻帝自己當皇帝。曹操接到書信後,遍示群臣,說道:「孫權小兒是想把我放在爐火上烤啊!」大家趁機一起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卻始終不願意,他回答說:「如果天命真的眷顧我們曹氏,那我就當周文王吧。」意思是想讓自己的兒子稱帝。
在曹操的的幾個兒子中,以曹丕、曹植兄弟二人最有才華,做繼承者的可能也最大。曹植是個很有詩人氣質的人,無論作詩還是寫文章都非常漂亮。曹操很喜歡曹植,本來想立他為繼承人的,但是後來曹操交了幾件事給曹植辦,就發現他雖然很有才氣,但沒有什麼心計,行為浪漫,不會約束自己,對政治和軍事也不大在意,反而不如他的兄長,處心積慮地表現出很誠懇努力的樣子。於是最後決定,還是把位子交給曹丕來坐。歷史上,曹操和曹植、曹丕三人都是著名的文學家,都很喜歡寫詩論文,父子三人並稱「三曹」,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曹操有頭風病,當時他聽說只有名醫華佗才能治好自己的病,就把他請到身邊來。華佗稍微用了一下針灸,病情就能減輕很多,但是要根治需要做手術,曹操是個疑心很重的人,不放心交給華佗來動手術,就把他時時留在身邊,隨時醫治。華佗不願意使自己的醫術只為一人所用,就借回家看母親的名義請求離開,曹操一怒之下把華佗下了獄,華佗就死在了監獄中。曹操的病情沒人再為他醫治,就一天天嚴重起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死在洛陽。同年十月,曹丕正式廢掉漢獻帝,改國號為魏,是為魏文帝,他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有人說曹操死後,為了防止別人盜墓,立了七十二座疑冢。實際上,他是一個很開明節儉的人,不可能花費那樣大的財力去做這些事情。但曹操的墓地在哪,至今仍是一個謎。
㈨ 一代梟雄曹操的生活究竟有多簡朴
三國時代曹劉孫三家政權中,最厲害的當屬曹操,無論是從發展史還是後期的經營,劉備和孫權都比不上曹操,曹操不僅僅是軍閥首領,他還是一位政治家,盡管後世小說把曹操黑得挺慘,可曹操為三國當時百姓做出的貢獻比另外兩家更大,如今在曹操的家鄉亳州,火車站廣場還有曹操的塑像。
在曹操、曹丕的推行之後,曹魏很多重臣都十分節儉清廉,比如夏侯惇"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荀彧"家無余財",華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張范"救恤窮乏,家無余資"等等,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曹操是當世梟雄,很少人知道他生活如此簡朴,這方面劉備和孫權是萬萬比不上的。
㈩ 曹操挾持的「窩囊天子」,傀儡生涯30載,晚年為啥能壽終正寢
電影《末代皇帝》中有一句話:「皇帝看上去坐擁天下,其實是最寂寞的人,他承擔著整個國家興亡的壓力。」坐在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就意味著要對國家和天下萬民負責。
雖然每個皇位繼承人都希望國家能夠延續千秋萬代,可惜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夠守住江山。萬事萬物皆有始終,歷史上的朝代更迭再正常不過。
不過他始終是眾多亡國君主中幸運的一員,不僅沒有被接替者殘忍地殺害,還能夠活下來,去過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