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我國人民在生活中的那些方面發生了變遷
衣
雖然改革開放後,沒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經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貨大樓買衣服穿.但是店鋪很少.一個城鎮只有一兩家百貨大樓.可是現在的商店到處都是,還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褲子專賣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經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纖面料:的確良(一種化纖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種面料的衣服應有盡有,退了休的棉織衣料也成為最舒適的面料.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年輕人的時尚.喇叭褲也因此流行一時.當然,那時候最普通的還是類似於中山裝的的褂子.現在人們的衣服樣式多了,挑選起來更自主了.當時,雖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沒有更多的錢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質量也不高,常常是開了線,撕裂了布,洗一洗,鮮艷的顏色也掉了下來.人們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現了衣服泛濫的情況,看看現在的孩子,哪一個不是一櫥子衣服?
小結: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記得在一個小品里,一位老爺爺向他的孫子講述糧票的故事.可見糧票是當時解決溫飽的重要物品.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糧票還在使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當然,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小結:改革開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到了90年代,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經不單單是生活的溫飽品,漸漸變成了一門藝術,一門文化.
改革開放初期,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舊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但住房仍是一個大問題.90年代開始,國家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這種房屋有獨立廚房、廁所,有上下水道的,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住,也成為人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
小結: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
出行,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個環節.買東西,走親戚,上學,上班等等,時常需要使用一種代步工具.從最早到的步行,到馬車,牛車,再到汽車,火車,無不體現一種時代的進步.改革開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中國也被稱為是自行車王國.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國人口眾多,坐火車出現了「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並且,速度也非常慢,媽媽在上大學的時候,從濟寧坐車到青島,過了十幾個小時才到.而現在,僅僅需要4至5個小時.於是,國家開始興修鐵路.1996年9月1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隨著社會的進步,汽車越來越多,於是開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現在我們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火車中也加入了新夥伴:D字頭列車,磁懸浮列車也研製出來了,正在普及中;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不僅如此,車多了起來,道路也更平坦更寬闊了.出行的方便快捷,只是旅遊業也迅速發展起來了
小結:隨著生活的進步,人們的出行更為方便,雖然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但這一切,也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過渡的必經之路.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在我們眼中會越來越小,周遊列國再也不是夢
⑵ 2000年底人民生活從什麼到什麼歷史轉變
200年。對人民的生活。從很普通的到。除非夢見的生活,也就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轉變。
⑶ 改革開放後人民的生活變化
民生之源從基本需求到質量提高, 民生之食從滿足吃飽到營養均衡, 民生之穿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民生之享從「一窮二白」到注重享受, 民生之居從破舊、簡陋到寬敞舒適, 民生之行從「出入不便」到「瀟灑自如」, 民生之娛從枯燥單調到豐富多彩。
改革開放經歷了幾十年!人民生活水平與文化,跟隨著時代在變化,變化的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文化氣息!生活好了文化藝術感就會隨著增強!人民從最初的吃飽穿暖觀念改變的有了更高的追求!人民現在已經追求文化!追求生活品質!追求著個人夢想與中國夢!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法律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理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社會主義的不發達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 這兩層含義是緊密相聯、缺一不可的。
⑷ 改革開放前後人民生活的變化
1、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
技術助推生產工具變革。改革開放前,在科學技術欠發達的背景下,人們的勞動方式和社會分工相對單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感測網等新技術的出現,以及由人工智慧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改變了過去以人與人之間的緊密合作與分工為主要基礎的生產、生活和勞動方式,推動人類社會逐漸走向人機協同、跨界融合的智能時代。
2、城鄉勞動方式變化:
改革開放之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城鄉區域之間的流動,大量農民工湧向城鎮就業。
當前,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的背景下,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民工迴流現象普遍出現,本地就業成為農民新的選擇,城鄉勞動方式日漸趨同。
3、發展方式變化: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美好生活的前提。40多年來,人們從觀念到行為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依靠粗放式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進步,致力於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增長點。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人們追求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導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4、消費方式變化: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取消了消費品的票證供給制度,引發了城鄉居民的第一次消費革命。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經歷了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再到「吃出文化」「吃出品位」的消費層次變遷。
當前,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的出現,使人們在消費方式上達到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個性化滿足,人們在精神文化生活、教育、旅遊、保健等方面呈現消費熱點,品質型、發展型的消費觀念和方式成為趨勢。
5、消費結構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在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中,交通、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等成為消費增長最快的領域;食品、衣著、交通等則是農村居民增長最快的消費領域。
⑸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生活有哪些變化
最大變化就是由窮變為較福,從物質到精神層面都有很大改觀,住的條件也是,科技手段也日異月新,從固定電話,BP機,翻蓋手機,智能手機,高鐵等等
⑹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生活的改變
1、當代社會人民衣著方面: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們服裝簡便舒適,追求的是舒適、潮流。所用布料也都是更加柔軟舒適的純棉布料,也不再根據人們的身份地位來區分服飾材質,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
2、當代社會人民飲食方面: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人們不但可以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更是深入人心。
3、當代社會人民住宅方面:20世紀90年代,中國居民開始了裝修熱,表明人們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要求。許多城市出現花園式住宅,農村居民也開始修建小別墅,對居住環境也越來越講究。
(6)人民生活之變化從什麼到什麼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1、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
2、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3、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⑺ 新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至少列舉三個事例
1、貧困人口大幅減少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力度進一步加大,精準脫貧政策陸續出台。2018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至166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7%。我國農村從普遍貧困走向整體消滅絕對貧困,成為首個實現聯合國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⑻ 近五年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 (衣食住行)
過去5年,我國國民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支撐小康生活的是鼓起來的「錢包」。2002年,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約2500元。城鄉居民儲蓄余額也從1998年的5.5萬億元猛增至2002年的8.7萬億元。
我們告別了短缺。1998年,我國供過於求的商品佔1/3,到2002年達到88%,琳琅滿目的商品訴說著市場的繁榮。
經歷了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家電的普及後,城市居民消費結構開始升級。人們紛紛把空調、電腦、手機這「新三樣」購回家,並把目光投向汽車、住房。2002年我國汽車市場火爆,轎車銷售110多萬輛,其中個人購車占據半壁江山。
旅遊正在成為新的時尚。1999年,國家一項好政策,老百姓有了春節、「五一」、「十一」三個黃金周。2002年「十一」黃金周,全國共有18269萬人出遊,當年城市居民人均旅遊支出比1998年增長1倍多。
恩格爾系數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到2002年,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已降到40%以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降到50%以下。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賀鏗認為,城鎮居民消費已跨入小康門檻,農村居民吃的問題已解決,教育、文化、耐用消費品等新的熱點在升溫。中國人的生活,正在從總體上的小康向更殷實的小康轉變。
夯實民生之本
福州市再就業明星陳曉萍是今年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當年陳曉萍下崗後,也曾失落彷徨。靠政府支持、靠自己努力,陳曉萍辦起了真味包點公司,吸收了6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我能有今天,離不開國家對下崗職工的關心,離不開中央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好政策!」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老百姓最大的保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促進就業和再就業,1998年和2002年,兩次召開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對就業工作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再就業優惠政策,具有中國特色的積極就業政策框架基本建立。5年來,全國每年新增就業800萬人,2600萬下崗職工中有1800多萬先後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擴大就業的政策從未像現在這么優惠過!」就業問題專家、勞動保障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這樣評價。
就業,是老百姓生存發展的現實「飯碗」,社會保障,則是解除老百姓後顧之憂的長遠保證。
過去5年,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1998年中央提出「兩個確保」———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5年間,2600多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中,90%以上的人先後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領到了基本生活費,3000多萬企業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到了養老金。
與此同時,國家進一步完善了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低保」制度。到2002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職工均超過1億,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9400萬,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達2000萬。
回顧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路程,全國政協委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其炎認為,經過幾年努力,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為老百姓解除了後顧之憂。
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
好生活得益於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阜新市鹼巴拉荒村黨支部書記黃玉奎,這陣子正在和村民們忙著跑市場。鹼巴拉荒村過去是當地有名的窮山村,困難的家庭都娶不上媳婦。1999年,中央提出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鹼巴拉荒的村民們搞起了大棚蔬菜,幾年下來人均收入翻了幾番。新房子蓋了,摩托車買了,大夥的生活越過越紅火。黃玉奎說:「感謝黨和政府的指引,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黨和政府時刻把群眾的生活掛在心間,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過去5年,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造福於民的政策。
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投資,鼓勵消費,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波動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為人民生活改善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國家投資建設了一大批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和環保等基礎設施工程,利國利民。1998年以來,僅用於農林水利的國債投資就達到1860億元,相當於1949年至1997年中央農林水利基本建設投資的總和。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2000年國家用於西部開發的投資達到了700億元。一批標志性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陸續開工建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加強,人才開發、科技教育和社會發展工作力度加大,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出現了加快發展的好勢頭,西部人民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期。
農民占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農民收入要提高,除了開辟增收渠道,還必須把過重的負擔減下來。增收減負成為農村工作的重點,各地千方百計開辟增收渠道,以減輕農民負擔為目標之一的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勾畫出一幅「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美好藍圖。好日子還在後頭!(
⑼ 人民生活的變遷(建國以來)都有哪些
1、絢麗多彩的服飾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
⑽ 改革開放前後人們衣食住行有什麼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城鄉居民的衣行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體生活水平跨入了小康,並正向實現全面小康邁進。從憑票購買緊張商品,到物質豐盈、從憑票購買糧食,到大米吃不完,廣大人民生活變遷。
改革開放40年來,城鄉居民的生活變化,也進入了現在對服裝審美觀念上,一件衣服穿四季的景況,消失無蹤了。原來每年過春節,全家人口只能買一件新衣服,平時穿的基本上都是家裡人穿的舊衣服,有的衣服上面還是補丁加補丁。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國人穿的衣服幾乎是統一的兩種顏色,蘭色和灰色,人們因當時的經濟條件太差,只能穿灰色的土布和蘭色的卡布做衣服,那時買布還需要布票。
改革開放後,城鄉居民穿衣,突破了單一的顏色,品種講究多樣化、款式趨向時髦化、製作強調精彩化、布料達到高檔化、中老年人穿的服裝都變為了年輕化。
俗話說:君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無論是什麼朝代,吃飯都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然而不同年代的飯桌子和菜籃子卻不一樣。農村實行土地承包到戶後,農民種田自主,農戶很快致富,
2015年回福田寺鎮柳關蘇區老家,目睹柳關街道的市場繁榮,熱鬧非凡,每天早晨趕街買菜的城鄉居民,蜂湧而至,擠得水泄水通,買菜的男女,十分瀟灑,展現著盛世風彩。
農村的大集體生產走了幾十年,這條路線越走越穹,農民不分日夜出工勤勞,年終決算,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戶超支,每個標工的勞動報酬,值不到一合煙錢,一年到頭,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福田寺鎮灘垸村有一位農民柳會勤捉了幾斤鱔魚、上街去賣、這事被村委會知道後,說他是搞小生產,是資本主義尾巴,挨了一次批鬥,住了三天學習班,賣鱔魚的錢交隊里充公了。想起當年往事,真令人啼笑皆非。
農業的根本出路,主要是「大鍋」變成了「小灶」,「小灶」變得人心喜氣洋,張三精耕責任田,李四進城務工忙,王五開車跑運輸,陳六下海從經商,各顯神通比智力,再也不怕帽子揚。
40多年前,農民在路上見到一張汽車,感到很稀少,而自行車只有當地鄉政府的書記和鄉長,為了方便工作下鄉,才能有自行車安排。70年代憑票購買自行車,老百姓要想買張自行車,簡直有登天之難。
人們要乘公交班車上縣城辦事,或其他遠方出差,往往要起早步行十餘里路程,趕到車站,天剛亮才得到按時開車;而乘火車、飛機、更是萬分之一的人,才能見識到。
改革開放時間: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