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乾隆這么長壽呢
中國歷代君主小五百人,其中活過70歲的僅有9人,分別是漢武帝、梁武帝、唐高祖、武則天、唐明皇、宋高宗、忽必烈、朱元璋和乾隆。其中,又只有梁武帝、武則天、宋高宗、乾隆活過了80歲,而乾隆以89歲高齡在這四人組中又力拔頭籌,稱他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長壽帝王,那是一點不誇張。即便放在世界范疇內,乾隆的高壽也是近乎第一的,只有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活了整整90歲,乾隆只比他少活了一年半載。
最後來看看洋人描述的80多歲的乾隆是啥樣?
據考證,乾隆的身高並不高大,可能也就在1米六六到一米六八之間。
長方同字臉,鼻子有點鷹鉤,不胖不瘦,眼睛有神。
乾隆五十八年七月,英國使團抵達承德,在這里他們見到了這位」天朝上國「的帝王。
馬戛爾尼在回憶錄中說:」余靜觀其人,實一老成長者。形狀與吾英老年紳士相若,精神亦頗壯健,八十老翁,望之猶如六十許人也。「
另一洋人巴羅的記述更為傳神:」八十三歲的乾隆毫無一絲龍鍾老態,有著一個身體健壯,精神矍鑠的六十歲人的外表。他的眼睛漆黑,目光銳利,鼻子鷹鉤,即使在如此高齡,面色仍相當紅潤。我估計他身高約五尺九寸,腰板極其挺拔。雖然八十三歲的他既不算肥胖也不算強壯,但不難看出他曾經有過一副強壯的體魄。他的精神充沛,一生的操勞都沒能令其衰弱。像所有的滿族韃靼人一樣,他熱愛狩獵,從不錯過每年夏季舉行的操練。「
㈡ 清朝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他在位時,百姓過得怎麼樣
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盛世,而康乾盛世的頂峰則在於乾隆盛世,在乾隆執政的中前期,乾隆皇帝文治武功將整個清朝的統治推向頂峰。那麼處於清朝統治頂峰的清朝百姓真的過得幸福嗎?其實不然乾隆盛世的百姓其實過得並不怎麼樣。
㈢ 六下江南看乾隆的生活奢侈到什麼程度,為清朝的衰落埋下伏筆
乾隆皇帝南巡,陸路的御道非常講究,幫寬3尺,中心正路寬1丈6尺,兩旁馬路各7尺。路面要求堅實、平整。御道還要求筆直。此外,凡是石橋石板,都要用黃土鋪墊。經過的地方,一律清水潑街。水路坐船。乾隆皇帝南巡船隊大小船隻達一千餘艘,浩浩盪盪,旌旗蔽空。乾隆皇帝的御舟稱安福艫和翔風艇。乾清門侍衛和御前侍衛的船隻行進在船隊的最前面,內閣官員的船隻隨後,御舟在船隊中間。御舟所用拉纖河兵3600人,分為六班,每班600人。河兵一般由壯丁和民夫充當,不是正規部隊。御舟經過的港汊地方,以及橋頭村口,有士兵守護,禁止百姓的船隻出入。
乾隆皇帝南巡途中,建有行宮等供住宿。行宮一般由商人出資興建,看上去非常氣派。比如天寧寺行宮,有樓廊房屋五百多間。行宮規模很大,乾隆皇帝起居、聽政、游樂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像鹽商修建的揚州高旻寺行宮,有前、中、後三殿,包括茶膳房、西配房、畫房、西套房、橋亭、戲台、看戲廳、閘口亭、亭廊房、歇山樓、石板房、箭廳、萬字亭、卧碑亭、歇山門、右朝房、垂花門、後照房等,亭台樓閣幾百間。行宮內部布置得富麗堂皇,陳設古玩珍寶、花木竹石、書籍、字畫、瓷器、香爐、掛屏等。
除行宮外,乾隆皇帝南巡沿途許多地方還搭黃布城和蒙古包帳房,用以住宿。有的地方相隔幾十里還建有尖營,是乾隆皇帝暫息之所。御舟停靠的碼頭上,一般鋪陳棕毯,設50丈的大營供乾隆皇帝住宿。碼頭上還設有四方帳心、圓頂帳房、耳房帳房等,用來備用。這些帳房在乾隆皇帝的船隊出發後就拆掉了。
乾隆皇帝南巡時,沿途的地方官一般都要搭蓋天棚,以備遮陽。最初的時候只是某些地方,在乾隆皇帝回鑾時,臨近五月天氣搭蓋。後來由於相互攀比,就不管地方和季節,一律搭蓋。結果,漫漫御道,彩棚相連,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風景。在運河兩岸,有的地方官蓋有辦事草亭,一個個小巧別致,各具情態。這些小亭實際上無事可辦,只是為了點綴運河兩岸的風景,專供乾隆皇帝欣賞。
乾隆皇帝南巡途中,生活起居方面的條件和設施並不比宮中差,也沒有太大的變化。每天早晚照例擊鼓奏樂。茶房所用的奶牛多達75頭。膳房所用羊1000隻,牛300頭。這些都是提前從京城運經各地,准備好的。每天的泉水、冰塊也供應不斷。在直隸用京西玉泉山泉水,在山東用濟南珍珠泉水,在江蘇用鎮江金山泉水,到浙江用杭州虎跑泉水。乾隆皇帝有一個特製的艮斗,可以測定泉水的等次。
迴避是皇帝巡幸時一般百姓遵守的制度,乾隆皇帝南巡應當也不例外。不過,乾隆皇帝是一個勤政和比較體察民間疾苦的皇帝,他不希望巡幸途中看不見百姓,有損於自己的形象。因此,在首次南巡時,乾隆皇帝就諭示:朕巡幸江浙,聽說士民父老念君情切。現在朕前往南方,到達百姓聚居的地方,前來觀看的百姓完全可以滿足愛君望幸的願望,朕也可以借機體察民間風俗。朕最擔心的是地方官害怕道路擁擠,發生堵塞,便事先攔阻百姓,與朕隔離,所以特別規定:凡朕經過地區,確實因道路狹窄,或者積水,難以容納多人,可令百姓側處路旁,不得喧擾。如果道路寬闊,不擔心擁擠堵塞,則不許禁止百姓觀看,以免阻塞百姓愛君之意。盡管乾隆皇帝這樣強調,一些臣屬仍然特別講究迴避禮儀。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時,巡漕給事中汪海就曾奏請從通州南下船隻全部迴避,這實際上就是禁止千里運河上有商旅往來。乾隆皇帝感到這樣做太不成體統,予以駁回。不過實際上,即使乾隆皇帝允許百姓瞻仰聖顏,百姓也不一定看得見皇帝的面孔。有人記載說,當有的百姓從幾里地以外跑到淮安、蘇州觀看乾隆皇帝南巡盛典時,「只見一片黃旗安流順發而已」。
乾隆皇帝南巡所經過的30里地以內,地方官員都要穿朝服前往迎接。此前,朝廷要派專員到各地教演迎送儀式。士紳、年老的百姓在開闊地跪伏,80歲的老人則要身穿黃絹外褂,手捧高香跪迎。乾隆皇帝提倡尊重老人,所以各地接駕的老人很多;據說乾隆皇帝游暢春園,接駕的9人,年齡加起來有600歲,最大的已有九十多歲。由於乾隆皇帝希望看到南巡時有更多百姓歡迎的場面,所以只要不是迴避的地方,地方官對百姓爭相一睹聖顏並不加以阻止。乾隆皇帝南巡遊揚州上方寺時,寺院周圍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百姓,甚至乾隆皇帝離開以後,人們還在那裡擁擠觀看。
乾隆皇帝南巡過程中,沿途的士人紳商一般都要進獻禮品。進獻者身份不同,禮品的種類也不一樣。讀書的士子們家境一般不富裕,但是社會地位高,受人尊重,他們進獻的禮品都是詩賦、字畫和文集,反映了他們平時飽讀詩書、格調高雅的情況。也有的士子進呈和時事有關的政論文。乾隆皇帝對讀書人的進呈一般都從優回賞。第一次南巡時,生員俞堉進呈《治河方略》,乾隆皇帝賞給他緞1匹,皮3張,大荷包一對。對一般進呈詩賦的士子,乾隆皇帝也都回賞緞與荷包。紳商人家資財雄厚,經濟實力強,進呈的禮品既名貴,種類又多。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過程中,長蘆鹽政進獻綉緞,值銀三千多兩。第三次南巡過程中,長蘆鹽政官員金輝夫婦進獻香紗、果脯、宮扇、念珠、金錠、手珠、曹扇等物品,價值不下4000兩白銀。第五次南巡時,浙江大商人姚經,進獻猗園玉件,極為名貴。乾隆皇帝南巡,進呈的禮品中還有文房四寶以及食品等。第二次南巡中,有人進獻南越(今雲南南)人用海苔製成的側理紙,這種紙質堅而膩,世間少有。進獻的食品中有各種小菜、豬羊、海味等。江蘇吳寧有人進獻雞肝一盤,味道鮮美,後來這道菜被稱為「乾隆雞肝」而名揚四海。對於紳商人家的進獻,以及進獻食品的人,乾隆皇帝也都要給予回賞。
㈣ 乾隆清政府封國之後百姓的生活怎樣
乾隆清政府封國之後百姓生活還是不錯的。
乾隆時期的清政府處於康乾盛世的末期,還算是古代人民盛世生活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雖然乾隆時期,清政府開始閉關鎖國,但是此時國內老百姓的生活還是不錯的。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至少乾隆時期的清政府平民百姓生活水平,處於同一時期世界領先地位。
㈤ 在皇帝平均年齡只有四十歲的古代,乾隆為何能活89歲呢
如果要說古代責任最重,壓力最大,危險系數又最高的職業,那無疑就是皇帝了。因此在古代的時候,皇帝雖有吃喝都是最好的,有著最好的醫療團隊,但是壽命卻普遍不長,平均年齡只有40歲。然而乾隆皇帝卻活到了89歲,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的秘訣是什麼呢?
因此正式因為這四個方面的原因,乾隆才能活那麼久。雖然基因是我們決定不了的,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心態和生活方式,乾隆的好心態,經常鍛煉身體和勞逸結合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㈥ 滿清時期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
大家在看清朝題材的電視劇的時候,都能發現有些百姓的生活是非常的貧苦的,但是達官貴族的生活確實非常的奢侈的。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在歷史上滿清時期百姓的生活水平究竟如何呢?其實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外國的官員來中國交流參觀,所以在很多外國人的著作裡面,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滿清百姓的真實生活。
再加上當時的文字獄很多讀書人也沒有辦法考取功名,所以當時的情況就是讀書人沒有辦法生活,農民也沒有辦法好好種地。所以就像大家在歷史書中所看到的那樣,康乾盛世結束沒多久就迎來了鴉片戰爭。中國也逐漸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百姓們本來就不高的生活水平更是直線下降。
㈦ 清朝,乾隆和康熙時期,哪個生活水平高
客觀來說,接近五五開。
康熙早期,剛接下順治的攤子,加上再有一些動亂,比如三藩,生活水平是不算太好的。但是康熙晚期,就要好得多了。
乾隆呢,早期的時候,他老爹雍正真能幹,給他留了個好底子,可以說比康熙朝還要好。可是乾隆這個人好大喜功,所謂的十全武功,勞民傷財,又寵信和珅,加上這一時期,國家人口數暴漲,從一億多人增加到三億人,那生活水平就下降的多了。
兩個人統治時間都很長,除非各挑一年來比,不然很難比較,也就是五五開了。相對來說,大概雍正時期是最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