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生活中在哪裡可以看到空氣寶寶

生活中在哪裡可以看到空氣寶寶

發布時間:2022-09-13 09:38:15

㈠ 為什麼《海綿寶寶》在海底還有海那麼,海綿寶寶生活著的海底是空氣嗎

是海,海綿寶寶是海綿,海綿在水裡面是海水,海綿一般都在海洋裡面,海綿寶寶的空氣就說海水。

㈡ 下面的幾樣材料中,誰能幫你"捉」到空氣寶寶,在括弧里打「√"Ⅰ,蠟燭,2,水杯,3,塑料袋4氣球

下面幾樣材料中能幫你"捉"住空氣寶寶的是:3,塑料袋。
分析:
蠟燭是會消耗空氣的。但並不能捉到空氣。
水杯裡面是有空氣的。但是蓋上蓋子也不行。因為蓋子與杯子之間是有縫隙的。
塑料袋也是可以的。先把塑料袋擠平,再把塑料袋撐開,扎住袋口,裡面的就是空氣。
氣球是不行的。氣球我們可以把它吹大。但裡面的不是空氣,而是人呼出的氣。
所以應該是:3,塑料袋。

㈢ 嬰兒在媽媽肚子里的什麼結構中生活周圍是空氣嗎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里生活,周圍不是空氣,而是羊水。
寶寶只有出生後才會呼吸,在肚子里是通過臍帶來攝入營養。
望採納!

㈣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神器的空氣寶寶》克里克里解說是小小智慧樹哪一集

設計意圖: 一次觀看動畫片時,小朋友們看到潛水運動員臉上戴著面罩,有一根管子通向水面,就問我:「老師,潛水員為什麼要用一根管子從鼻子這邊通向水面上呢?」我告訴他:「因為潛水員要呼吸空氣,人在任何地方都要呼吸,你試一試,我們現在還在呼吸空氣呢。」周陽又說:「老師,我知道到處都有空氣,可是怎樣知道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呢?」帶著他的問題,我設計了本次科學探索活動,通過幼兒看、摸、自己動手實驗等形式,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感受空氣的存在和作用。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感官,積極動手動腦,感知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的。 2.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懂得人與動物都不能離開空氣。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准備: 盆裝清水,小瓶,氣球,塑料袋每位幼兒一隻,蠟燭半支,透明玻璃杯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看也看不見,摸也摸不著,到處都有它,要活就要它」。幼兒猜出謎底後提問: 1.我們用鼻子吸什麼? 2.用手摸能摸到空氣嗎? 3.空氣在哪,能用眼睛看到嗎? 幼兒用手摸,用眼睛看,均感受不到空氣的存在。 教師與幼兒共同得出結論: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教學反思: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鼻子吸、手摸、眼睛看感知空氣,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二、實驗:空氣的存在。 1.氣球里的空氣 教師出示一隻沒有鼓起來的氣球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請小朋友注意看,馬上氣球就有變化。」教師向氣球中吹氣,氣球鼓了起來。 幼:氣球先是癟的,老師吹之後鼓了起來。 師:你知道剛才老師吹的是什麼?氣球里有什麼嗎? 幼:老師把空氣吹進氣球使它鼓起來,氣球里有了空氣。 2.小瓶中的空氣 教師把一隻空小瓶放到水中,水往瓶中流,而瓶口冒泡泡。 提問:水往瓶中流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 瓶口為什麼會冒泡泡? 幼兒分小組實驗討論,討論後,每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幼兒說出本小組的討論結果。 得出的結論:小瓶里原來是有空氣的,放到水中,水往瓶里流,把瓶里的空氣往外擠,這些冒出來的泡泡就是小瓶里的空氣。 3.到處都有空氣。 1)先讓幼兒做深呼吸,都能吸進空氣。 2)請小朋友拿些塑料口袋,在活動室的任何地方把空氣裝滿。 提問:我們用塑料口袋在任何地方都能裝滿空氣,用鼻子在任何地方都能呼吸到空氣,這是為什麼? 幼:空氣到處都有。 三、認識空氣的作用。 1.觀察放在密封的小瓶里的昆蟲。 提問:小蟲放在不透氣的小瓶子里,時間長了會怎樣?(會悶死) 2.教師點燃一支蠟燭,然後用一隻透明的玻璃杯罩在蠟燭上,蠟燭燃燒了一會後滅了。 提問:蠟燭為什麼會熄滅呢? 幼兒集體討論,得出結論:燃燒也離不開空氣。 四、延伸活動。 除了我們人需要空氣外,還有誰也需要空氣? 小結:除了人類離不開空氣外,動物、植物也離不開空氣,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需要空氣。 請幼兒到室外找一棵小花或小草,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幼兒每天觀察植物的變化。

㈤ 在生活中哪裡會用到空氣的熱脹冷縮

1、熱氣球、孔明燈,利用的是體積膨脹,密度變小而上升。旋轉的燈籠也是如此;
2、燒水時,空氣膨脹變成大氣泡而溢出;
3、汽車輪胎在長時間行使時,胎內會受熱膨脹而使胎內空氣壓力升高;
4、自行車等的車胎在夏季暴曬下,胎內空氣受熱膨脹,很易爆胎;曬氣球也會使氣球膨脹;
5、水杯裝好開水擰好蓋子後,杯中水和空氣都會因冷而收縮,蓋子不易打開;開水瓶灌滿開水蓋好瓶塞,過一段時間,瓶塞會比剛蓋時要緊一點,也是因水和空氣受冷而收縮;
6、高壓鍋冒氣後,移開爐灶,鍋內空氣受冷收縮而使鍋內壓力降低;

……

生活中,有好多這樣的現象,你自己也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

㈥ 《傳聲筒》幼兒園大班教案

《傳聲筒》幼兒園大班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製作傳聲筒,培養幼兒的動手製作能力

2、培養幼兒的探索慾望。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採用的科學方法:

探索實驗法、觀察法。

幼兒材料:

紙杯2個、線、曲別針

操作步驟:

1、將線的一頭穿過一個紙杯

2、用回形針將線固定,並留在杯中

3、同樣,將線的另一頭穿過另一個紙杯用回形針固定

4、做好了,對著一個紙杯說話,另一個紙杯放在耳朵上聽聽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1、 《打電話》

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

喂喂喂?你在哪裡啊?

唉唉唉!我在幼兒園!

2、活動探索

小朋友們,我們每天都能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老師現在在說話,小朋友們都聽得到,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身邊有很多空氣寶寶,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寶寶傳到小朋友的耳朵中。那聲音還可以通過什麼來傳播呢?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都在湖邊釣魚,如果有個小朋友在湖邊大吵大叫,我們會釣上來魚嗎?不會,魚兒都被嚇跑了,這是因為聲音也可以通過水被魚兒聽見,小魚就會被嚇跑了。那接下來請小朋友們耳朵貼在桌面上,輕輕地敲桌子,我們會聽見當當當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我們敲桌子的時候,發出的聲音會通過桌子傳到我們的耳朵中,這是因為桌子是固體,而固體也可以傳播聲音。

今天我們來製作一個傳聲筒,出示成品,就像剛剛我們兒歌中的小朋友打電話一樣,讓幼兒觀察兩個杯子之間是什麼連接的,可以讓兩個幼兒試一下,試驗過程中傳聲筒的線要拉直,為什麼可以聽見對方說話呢?就是因為兩個杯子之間是用線連接的,聲音順著線就傳到了另一個小朋友的耳朵里,這就是因為線是固體,固體可以傳播聲音。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

出示紙杯、線以及曲別針,讓幼兒回想上一節課我們用杯子和曲別針還有線製作了一個什麼寶貝?想一想這節課我們會用這幾樣東西再做一個什麼呢?讓幼兒發揮想像力。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用扎孔針分別再2個紙杯中間扎孔把線的兩端分別插進被底的小孔里把兩個回形針分別綁在線的兩端,不要脫落再把線拉直,或彎曲聽一聽紙杯有什麼變化?

3、總結:聲音靠三種介質傳播,氣體、固體、和液體。傳聲筒是通過線來傳播聲音的,如果線不綳直,就聽不見聲音。

(三)互動課堂:小朋友,下面哪個電話傳聲更清晰?(第二個)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並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聲音靠介質振動傳播,土電話那個連接的線,只要說話就會振動。而彎曲的線在說話時就不能振動,所以就不能傳播聲音。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評:那個傳聲筒聽起來聲音最清晰?

(五)總結延伸:討論為什麼,線直的時候聲音大,線彎曲時聲音

(六)撕頁、成品、袋子帶回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傳聲筒》幼兒園大班教案2

設計意圖

在一次餐後區域活動時,兩個小女孩把紙杯當小電話,模仿著大人聊天,只見她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可高興了。其他孩子們覺得好玩,也紛紛用紙杯當小電話玩起了打電話的`游戲,忽然一個孩子說:"要是紙杯真的可以當小電話傳聲音那該多好玩呀!"孩子們聽這個提議可興奮了興致盎然地說著"用紙杯做電話"的不同看法,我馬上捉住孩子這一興趣點,根據大班孩子動手能力強、喜歡探索特點,設計了本次的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預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主,旨在通過科學的探索,引導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獲得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主動嘗試、積極探索科學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一)了解聲音能通過棉線、銅絲、塑料繩的震動進行傳遞。

(二)學習對比觀察,能對探索的問題進行預測與驗證並作出准確的記錄。

(三)感受探索科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初步知道"傳聲筒"的玩法。

指導語:引導幼兒探索能讓傳聲筒傳聲的方法。

(二)材料准備:

1.ppt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傳聲筒》《電話屋》。

2.兩人一套幼兒操作記錄材料(線繩連接的傳聲筒、細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操作記錄卡)。

3.場地准備:園內較開闊的活動室。

三、活動過程

(一) 出示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1.幼兒自由玩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探索傳聲筒玩法。

指導語:老師今天帶來什麼?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能不能傳遞聲音呢?請兩個小朋友一組找個舒服的地方試一試!

2.分組再次探索,發現拉直棉線震動才能傳聲。

指導要點:兩個小朋友合作探索,發現要把棉線拉直、話筒貼緊耳朵才能傳遞聲音;傳遞聲音時棉線在震動。

(二)幼兒分組探索,引導幼兒探索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傳遞,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1.出示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學習記錄。

指導語:瞧!老師還帶來了兩種不同的傳聲筒,一種用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另一種是用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請小朋友比一比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看看哪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大?請小朋友來做小小裁判員,一邊做實驗一邊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上。

指導要點:介紹記錄表格,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內容與方法。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實驗,比較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那種傳聲本領最大,並把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指導要點:請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探索,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記錄:連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動、是否能傳遞聲音。

(三)分享交流,啟發幼兒把傳聲筒傳聲的探索與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

1、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指導語: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探索發現,那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最大?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記錄的結果,大膽說出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

2、播放課件,了解聲音傳遞的秘密。

指導語:為什麼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況下都能傳遞聲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振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隻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鬆鬆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並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隻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1、激發幼兒尋找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電話傳聲的秘密。

提問: 請小朋友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應用了"傳聲筒"傳聲的原理?

2、觀看課件《電話屋》,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電話是如何把我們說話的聲音傳遞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過程。

四、活動延伸

(一)將幼兒製作的不同的"傳聲筒"投放在科學區,鼓勵幼兒課間繼續探索發現聲音傳遞的更多奧秘。

(二)在美工區提供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製作不同的傳聲筒,通過嘗試和改進更多的"傳聲筒"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

附資料:

1、傳聲筒的小秘密傳聲筒利用的就是聲波引起固體振動傳播的原理。一般的固體的傳聲能力強於空氣和水,線在拉直後與固體相似,可以提高傳聲能力,降低聲波損耗,達到傳聲效果。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震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隻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鬆鬆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並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隻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或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傳聲筒》幼兒園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探究聲音在管狀物體里傳播的現象。

2.感受聲音傳播這一科學現象的神奇,體驗合作探究的快樂。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准備:

1.多段塑料管子、多個塑料彎頭、可以塞進塑料管子的布頭若干。

2.《聲音傳播》教學掛圖、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用一根塑料管子做「傳聲筒」,兩人一組玩傳遞「悄悄話」的游戲:請出聲筒口的幼兒輕輕說話,看聽筒口的幼兒是否能聽清楚。

2.引導幼兒兩人合作拼出不同長短、不同形狀的傳聲筒,兩人一組玩傳遞「悄悄話」的游戲,一人在一端輕輕說話,一人在出口處傾聽,試一試兩個傳聲筒都能聽見聲音嗎?傳出的聲音是否一樣大?

3.引導幼兒幾人合作拼出有多個聽筒的傳聲筒,組織幼兒玩多人「打電話」游戲。

(1)製作有一個說話口,兩個同樣長短聽筒的傳聲筒,三人一組做游戲。聽筒口的兩個孩子一段時間後互換位置,聽聽兩個聽筒口的聲音是否一樣大、一樣清晰。

(2)製作有一個說話口,三個同樣長短聽筒的傳聲筒,四人一組做游戲。聽筒口的三個孩子一段時間後互換位置,聽聽三個聽筒口的聲音是否一樣大、一樣清晰。

4.引導幼兒在塑料管里塞上布條,比較塞上布條和不塞布條的塑料管在傳聲上有什麼不同。

5.通過觀看教學掛圖或課件,了解生活中通過管道擴音的例子,如用擴音喇叭說話、用聽診器聽心臟的跳動等。

活動延伸:

可在幼兒園走廊里安裝較長的傳聲筒。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並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現,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

㈦ 說一說生活中哪裡有空氣

空氣是地球上的動植物生存的必要條件,動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離不開空氣;大氣層可以使地球上的溫度保持相對穩定,如果沒有大氣層,白天溫度會很高,而夜間溫度會很低;大氣層可以吸收來自太陽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傷害;大氣層可以阻止來自太空的高能粒子過多地進入地球,阻止隕石撞擊地球,因為隕石與大氣摩擦時既可以減速又可以燃燒;風、雲、雨、雪的形成都離不開大氣;聲音的傳播要利用空氣;降落傘、減速傘和飛機也都利用了空氣的作用力;一些機器要利用壓縮空氣進行工作。

㈧ 幼兒園公開課空氣寶寶在哪裡

幼兒園空氣在哪裡教案,空氣是一種見不到也摸不著的物質,所以幼兒經常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空氣到底在哪兒呢?我們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辦法來向幼兒看到空氣的存在,讓幼兒感知空氣。
1
教案一:《空氣在哪裡》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空氣的形態和用途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空氣的形態和用途
難點: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1、塑料袋、小氣筒、小氣球若干、蠟燭、打火機、玻璃杯
2、每個幼兒《我愛學科學》(學前班秋季)1冊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出示袋口密封、裝滿空氣的透明塑料袋,讓幼兒觀察袋子里裝了什麼,給幼兒打開袋子摸一摸、聞一聞,說說發現了什麼。
2、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小結:塑料袋裡裝著空氣,空氣無色無味,我們看不見摸不著。
二、找一找空氣在哪裡

(1)用小氣筒給氣球充氣
(2)每人拿一個塑料袋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後再捏緊袋口)
(3)對著氣球吹氣,盡量不讓氣球落地
提問:(1)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了空氣?引導幼兒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三、我們需要空氣
(1)啟發幼兒想像:如果沒有空氣,人、動物、植物會有什麼感覺和變化?提示幼兒閉上嘴巴,用手指捏著鼻子片刻,然後說出自己的感受。
(2)給幼兒做實驗:點燃蠟燭後用透明的玻璃杯將蠟燭罩住,火苗慢慢熄滅。請幼兒想一想火為什麼滅了。
(3)引導幼兒想一想:潛水員和宇航員的服裝為什麼是密封的,還要帶著氧氣筒?
小結:人、動物、植物都需要空氣才能生存》
(4)出示課本畫圖,讓幼兒說說人們為什麼喜歡在空氣好的地方休息或游泳,有什麼辦法可以把空氣變好?
師小結: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盡量使用交通工具和沒有污染的交通工具,不隨地亂扔垃圾,減少工廠的廢水污染,多種樹木花草,就能是我們周圍的空氣更清新,身體更健康。

㈨ 生活中的水寶寶在哪裡

在水裡。
1、因為在生活中兒童玩水寶寶將其泡進水裡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得很大很大。
2、水寶寶是膠丸大小的彩色小珠子,在兒童之間較為流行,玩法就是將水寶寶放在瓶子里加水等待就好。
3、水寶寶是一種吸水性樹脂,一般是用澱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製成的,而丙烯腈和丙烯酸酯都有一定的毒性。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在哪裡可以看到空氣寶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